菜市场散养母鸡大概4块钱一斤,肉质紧实,饲料养的肉鸡价格便宜一半,肉质鲜嫩,两种鸡肉各有滋味。甚至有更便宜的冷冻鸡肉,比肉鸡稍微便宜一点点。
买不到白羽鸡,暂时用菜市场的鸡肉代替。
先每样订几只用来试验。
一只鸡大概3斤重。扒皮去内脏,还剩两斤半。
扒下来的内脏也有用处,洗干净用蒜末辣椒炒香,是一道下饭菜。
鸡肉拆成鸡腿、鸡翅、鸡脖子、鸡胸、鸡架等各种部位,胡卿卿卖得多,让菜市场老板给处理好。
还是全家分工,胡卿卿协助马梅花试验炸鸡步骤。怎么腌制、怎么裹粉、油温多少、炸几分钟。反复试验,记录下来,挑出做好吃的版本。
散养鸡肉油炸后,吃起来口干太紧实。冷冻鸡肉价格便宜,但是胡维海不放心,害怕是僵尸肉,最终定下来用肉鸡。
和卖鸡老板谈好价格,每天上午和老板预定,老板下午宰杀切割好,并且送到餐馆。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调料不多,连裹粉和面包糠都买不到。胡卿卿只能自己买原材料捣鼓,费时费力。
幸好关键的番茄酱能买到,市场上大包番茄酱,买回来分装成小包,凑合用。
腌制了一晚的鸡块,裹上鸡蛋液面包糠,下油锅低温炸至定型,再用漏勺轻轻翻面,炸到八成熟捞出控油。鸡块炸成淡淡金黄色,隐隐肉香,混着饭菜香味飘出去
油温升高,鸡块重新下锅,刺啦一声,香味炸开,肉香霸道穿透墙壁,飘到马路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炸废的试验品进了双胞胎和小虎的肚子,小孩子吃得满手满嘴都是油。
双胞胎和小虎不仅在店里吃,还拿到外面炫耀。引得周围小孩子眼巴巴看着,口水快将他们淹没。胡卿卿干脆挑炸得好的炸鸡分给小朋友们,并告诉他们这是根据肯德基秘方改良的炸鸡,比肯德基还好吃。
小朋友们:真想成为快餐店老板家的孩子,天天吃到炸鸡。
胡维海找工人开窗口,定做炸鸡柜子。
售卖炸鸡的窗口,就是原本的窗户,把老旧木窗换成铝合金可拆卸窗户,订好窗户半天搞定。
炸鸡柜子比较麻烦,和门窗店老板很久才做好。
炸鸡柜子两米长,半米宽,半米高的正方体形状,中间部位装不锈钢底托,底托下面中空,用来装热水保温或者冰块保鲜。左右和上面是玻璃,前后两面挂上可拉开的防尘纱窗。
胡卿卿原本想定做能控制温度的炸鸡柜,或者在里面装加热棒,但是做柜子的老板不会,附近也没有其他家可以做。只能将就一些,在底部放水箱装热水。以后再慢慢改进。
柜子里可以放十二个正方形餐盘,炸鸡做好后出锅,摆在餐盘上,客户自选。收银的人负责称重算账打包。
全家为炸鸡开业忙得脚不沾地,人手短缺的问题越发明显。这次,胡维海熟练发布消息,招新人。
老李得到消息,带过来一个男孩子。看着很稚嫩,有点眼熟。
胡卿卿热情送上茶水,老李笑笑着调侃:“多谢咱们的小状元招待。”
胡卿卿有些不好意思:“李伯伯,您才是我们家的贵客,当初要不是您帮忙,我和弟弟摆摊第一步就不会这么顺利,也不会有我们家的现在了。”
老李挥挥手:“客气什么,咱们都是老乡。你爸妈福气好,有你这么好女儿。我听说你们店里招人,带人过来试试。”
老李推着身后的男孩子上前:“这孩子叫李聪。看着小,其实明年就满十八了。是个可怜孩子,从小没爸没妈,跟着姥姥过,姥姥生病,他学都没上完就跟我出来干工地。干活利索又聪明,你们让他试几天。”
李聪脸看着稚嫩腼腆,个子也不高,身形单薄,穿着褪色工服,露出来的双手冻得通红。脚下解放鞋咧开一个口子。
马梅花瞬间母爱爆棚,找出胡维海的旧棉袄给李聪换上:“这孩子传这么少不冷么,快换上。”
“明天过来干试试,我不敢说能给多高的工资,但是也不会比别人家低,吃饱穿暖肯定没问题。”胡维海保证道。
“那行,我就知道你们一家是厚道人,让他现在留下来,帮你们打打下手!我先回去了,工地上一摊子事情。”老李起身要走,胡维海送他出门。
胡卿卿眼疾手快地打包两盒炸鸡,追出去送给老李:“李伯伯,这是我们店里的新品,您带回去下酒。”
老李笑呵呵接了:“享小状元的福了!”
李聪眼里有活,手脚勤快,脑子还很聪明,说什么事情,一遍就记住,除了不爱说话,挑不出毛病。马梅花对他赞不绝口。
胡维海直到晚上睡觉前,说了李聪来店里的原因:“老李说,他年纪小,工地上有些老油条仗着年纪大欺负他,前两天故意把李聪骗进吊车上面,差点下不来。老李也怕他一个看不住,谁害了这孩子,正好咱们招人,给送过来。
这孩子也懂事,平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分钱都攒起来给他姥姥看病。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有了李聪的加入,马梅花轻松许多,平常的备菜洗菜由李聪接手。马梅花和胡卿卿全力投入,半个多月时间,试验完毕。
调整后的配方胡卿卿整理保存好,以后每次炸鸡都按照这个配方做,保证味道的一致。美中不足的是,市场上没买到电炸锅,暂时只能靠经验控制油温。
尽管不完美,但是很成功。胡卿卿的目的是挣钱,只要能达成目的,不那么完美又如何?
餐馆每天飘出的炸鸡香味,引得客人询问,胡维海笑眯眯宣传周五有新品推出,欢迎大家来品尝。
炸鸡选在周五开始售卖,窗口打开,香飘百里。
下午四点半,胡卿卿一放学就带着双胞胎往店里跑。刚到菜市场门口,远远看到餐馆店外面排长长队伍。人群喧嚷,夹杂小朋友的催促声。
用来维持队伍的护栏不够,只能拿长条凳充当护栏。
队伍里大多家长带小孩排队,还有一部分有钱的小孩子自己买,没钱也没家长的孩子只能眼巴巴看着。
刚出锅的炸鸡,金灿灿泛着油光,诱人购买。
原来准备卖炸鸡的窗口也没用,而是将柜子连带下面的桌子一起摆在门口,直接在门口卖。
门口牌子上大号黑字写着:“自选炸鸡,8.8元一斤,满十元送半斤香辣鸡架。”
炸鸡柜前有两人一左一右分别挑选,选好夹进塑料盒中,交给胡维海称重算钱。李聪端着一盘刚出锅的炸鸡,放进炸鸡柜,撤下卖空的盘子。
后面排队的人焦急询问:“轮到我了吗?”
“多少钱一斤?买多了能便宜点吗?”
“老板,你这个炸鸡用的什么油啊?”
“老板,能不能快一点,我赶着回家!”
胡维海在里面一会儿称重一会儿打包一会儿算钱,忙得没有功夫说话。
胡卿卿连忙放下书包,上前解救胡维海。
她接手了称重算钱找钱的工作,胡维海瞬间轻松下来,只负责打包,速度快了许多。
胡卿卿也不解释一一解释,人们七嘴八舌,解释不过来。
胡卿卿指着门口牌子:“各位顾客,咱家的炸鸡根据肯德基秘法改良,8.8元一斤,满十元送半斤鸡架,好吃实惠,全家美味!”
可能是得益于双胞胎和小虎的卖力宣传,周围所有小朋友知道,双胞胎家里的炸鸡要开始卖了。孩子们回家磨着家长要吃炸鸡,大部分家长愿意花点小钱让孩子高兴一下。
除了炸鸡腿鸡翅,还有香辣鸡架,香酥排条,酥脆鸡米花。胡卿卿的大脑里有许多炸鸡做法,打算以后每个月慢慢推出新品。
队伍越排越长,炸鸡越卖越少,胡卿卿及时喊话:“各位家长同学,街坊领居,咱们第一天卖炸鸡,准备不足,排后面的家长请明天过来买。明天早上十点开始卖,货肯定备得足足的。”
有家长开玩笑:“这不是咱们的小状元么,以后你们家炸鸡不叫实惠炸鸡,改名状元炸鸡好了!”
人群一阵善意哄笑,胡卿卿也不恼。
今天备了六十只只鸡肉的量,放学后的两个小时卖光光,盘子上连一点渣渣都不剩。
当场就有小朋友不乐意了,往地上一滚就要闹,被他爸爸一巴掌拍到屁股上,补上完整童年。
第一天炸鸡卖了将近一千块,利润对半。这还只是卖了一个多小时的营业额。
晚上鸡老板送鸡肉过来,胡维海让他把店里的几十只鸡都一起送过来,明天再加订300只。
第二天是周六,生意更夸张,从上午十点开门卖到晚上八点关门,一天卖了五千多。
这可比卖快餐挣得多了。
海市人的生活习惯,中午不休息,吃快餐喝咖啡凑合一顿,晚饭才回家好好做饭吃饭。
因此,餐馆中午生意最好,晚上差许多。如果中午能挣八百,晚上只能挣两三百了。
果断关停快餐店晚上的生意,腾出空间晚上卖炸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