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去县城,刘向梅就没有拖拖拉拉,动作麻利地将家里的东西都规整起来放在一起,将她们去县城之后可能用上的东西单独打包。
但是明天去县城时,她并没有打算带太多东西,就打算带上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之类的,毕竟还不知道去了县城之后会是什么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公鸡的“喔喔喔”声响起,刘向梅起床就把家里的鸡给喂了,又准备了一大盆鸡食放在竹林里。
等到下次再回来时,这些鸡就要都被宰了带走。
王瑶还没睡醒呢,就被刘向梅同志从床上薅起来,闭着眼睛站在水池边机械地刷牙。
这会儿实在是太早了,天还是蒙蒙亮,山间的雾气还没散,一阵风吹来,她打了一个哆嗦。
屋子里又响起了刘向梅的催促声,“你动作快点,我饭都做好了,赶紧过来,吃完了,咱们好早点走!”
王瑶朝脸上泼了一把水,彻底清醒过来,嘴上应着,“来了!”
在刘向梅风风火火的催促声中,母女俩锁好门窗,一人拎了一个小包朝着山下走去。
她们的动静瞒不过隔壁的王家人。
刘兰从屋里出来,还是一副鼻青脸肿的样子,看起来甚至比昨天还严重。
她看着母女俩的背影越走越远,问旁边的王胜,“老头子,你说她们干啥去?”
王胜嘴里吸着旱烟,眉头紧紧地蹙在一起,没说话。
他也不知道这母女俩大早上提着东西去哪,要是以前,他们作为长辈,还能等她们回来问问,但是昨天被逼着签了那个什么证明,他们连问都没办法问。
以后就彻底算是两家人了,唉,也是造孽!
他朝着大儿子王天苗坟地的方向看了一眼,埋着头回屋了,留下刘兰一个人倚靠着门框嘀嘀咕咕地咒骂些什么。
昨天其他人都走了,就留下她们一家人之后,家里人都怪她,但她是为了谁啊,她这一颗心不都是为了老头子,为了儿子孙子,到头来没有一个人体谅她。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都是因为王瑶那个搅家精,去十里八村打听打听,谁家姑娘不是早早就帮着家里干活,早早就听长辈的话嫁出去换彩礼。
就她跟别人不一样,只知道埋头傻读书,不仅不能帮家里挣钱,还大把大把地花钱。
说到底,还是读书读多了,把脑子读坏了,才成了现在这么一副忤逆不孝的样子。
“阿切??”王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刘向梅看着她身上穿的短袖,不满道:“让你多穿件衣服,你还不听,不知道早上山里凉吗?快拿件衣服出来加上。”
王瑶摆摆手,“没事,不是感冒了,肯定是我奶骂我呢,我刚才回头看,透过竹林,看到我奶站在门口看着咱们,肯定是她不积口德。”
刘向梅拍了她一巴掌,“别胡说八道了,赶紧的,拿出来加上。”
王瑶无奈,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母女俩走的不算快,到太阳升起时,才走到镇上,她们在镇上坐大客车去县里。
等到司机凑够了人头,大客车才摇摇晃晃地出发了。
乡镇的路是柏油马路,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维修,所以到处都是坑洼,大家都一会儿左倒右晃,一会儿被颠的老高。
随着太阳的升起,车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汗味、汽油味夹杂在一起,客车发动还没有十分钟,王瑶已经感觉呼吸不畅。
她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服,刚才在路上被强硬加上的外套已经脱下来了,但是依旧还剩下长袖长裤。
三伏天里,她竟然还把自己捂的这么严实,她不热谁热,但是这也不能怪谁,要怪只能怪她自己,不愿意把胳膊腿露出来的是她自己,所以活该受罪。
以前的她因为青春期的某些小心思,总觉得露胳膊露腿不好意思,但是现在的她可不这么觉得了,谁难受谁知道。
前两天在山里,又忙忙叨叨的,还没有顾得上热,现在她只觉得身上的衣服能把她憋死,恨不得立刻换一套清凉一点的衣服。
大客车颠簸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到了县城汽车站。
王瑶双腿站在地上时,赶紧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头晕目眩的感觉才终于缓解了一点点。
相比于王瑶,刘向梅则完全没感觉,她现在只顾着分辨东西南北,又找了几个人问了问,才知道该往哪走。
没办法,她上次来县城已经是好几年前,只记得二姐家在哪,具体怎么走,就不太确定。
问好了路,刘向梅才带着王瑶出发。
其实王瑶是知道二姨家怎么走,二姨家就住在火车站附近。
上辈子,她每年回家祭拜爸妈,二姨都会叫她去家里住,但是她就住过一次,之后就是路过给二姨送点东西就走了。
但是现在的她是不知道的,只能跟着妈妈走。
好在刘向梅的记性还不错,俩人没怎么走冤枉路,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也得益于二姨家比较好找,就在火车站对面,开了一家杂货店,二姨正在店里码货。
杂货店四周还有很多小饭店,店主站在门口大力吆喝着。
“小笼包、小笼包、刚出笼的小笼包……”
“吃饭吃饭,面条米饭……”
“快餐盒饭,便宜划算……”
一看到刘向梅母女俩,二姨刘向秋就赶忙放下手中东西,欣喜地上前拉住刘向梅的手,“三妹,你咋出县来了?快进来坐。”
杂货铺里堆满了小商品,从能吃的到能用的应有尽有,刘向秋从柜台后面找出两把矮凳子放在刘向梅母女脚边。
眼看着刘向秋又忙活着倒茶,又忙活着拿吃的,刘向梅将手提包放在地上,劝道:“二姐,可别忙活了,我们俩吃了饭来的。”
刘向秋还是拿小盘子装了好几样小孩子爱吃的零嘴放在王瑶面前,又拿了一个鸡腿面包塞进王瑶的手里,说着:“我给瑶瑶拿的,这面包现在小孩子都喜欢吃,瑶瑶快吃。”
王瑶假装腼腆道谢,看着手中插着竹签的鸡腿面包,确实是流行了很长时间。
杂货铺里的动静惊动了后面的人,一个老太太从后面掀帘子伸头出来看。
那是刘向秋的婆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