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重启的爱恋 > 第14章 新的挑战

第14章 新的挑战

第十四章新的挑战

国家美术馆展览的筹备工作,如同一艘突然驶入深海的巨轮,将苏笑笑的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更高强度的轨道。与之前在艺术中心的个展不同,这次展览的规模更大,学术要求更高,策展团队希望她能创作一批更具深度和突破性的新作品。

在几次线上线下的策展会议中,苏笑笑提出了一个大胆而贴合她心路历程的想法:"我想做一个关于'疗愈'的系列,不仅限于讲述我个人的故事,还要将视角投向更广泛的社会心理健康议题,探讨艺术在创伤修复和心灵重建中的可能性。"

这个想法得到了策展团队的高度认可,认为这契合了当代艺术的社会关怀趋势,但也意味着更大的创作压力和责任。苏笑笑开始系统地查阅资料,走访心理健康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与心理咨询师、不同经历的康复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交流,收集第一手的素材和故事。这个过程,既是创作的需要,也像是一次对她自身康复历程的回顾与审视。

与此同时,她和左新皓也开始筹备婚礼。出乎苏笑笑意料的是,左母热情地承担了大部分繁琐的筹备工作。

"婚礼的事情交给我和你爸爸,我们有经验,人脉也熟。"左母在一次家庭聚餐时,语气自然地对苏笑笑说,"你专心准备国家美术馆的展览,这是大事,关系到你未来的艺术生涯。只要在重要的环节,比如场地风格、婚纱款式、嘉宾名单这些方面给点意见就好,其他的我们来搞定。"

这份体贴和分担,让苏笑笑既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她知道,这不仅是左母表达接纳和关爱的方式,也是对她事业的最大支持。

"谢谢妈。"她真诚地道谢。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左母拍拍她的手,眼神温和,"你能在国家美术馆办展,是我们全家的荣耀。"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苏笑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瓶颈。新作品的构思在脑海中盘旋,却像被困在浓雾中,迟迟无法清晰地落在草图本上。她开始不自觉地熬夜,试图用延长工作时间来逼出灵感,情绪也随之变得焦躁和不稳定,睡眠质量再次下降,偶尔甚至会感到一阵阵没来由的心慌。

一天深夜,左新皓结束一个跨国视频会议回到卧室,发现身边空无一人。他走到画室门口,看到苏笑笑正对着空白的画布发呆,眼神空洞而焦虑,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睡衣的袖口。

"怎么了?"他走近,关切地问,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苏笑笑像是被惊醒,猛地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没什么灵感。"她试图掩饰,但那紧蹙的眉头和眼底的疲惫出卖了她。

左新皓看出她在强撑,心里一阵抽紧。他轻轻拿走她手中紧握的、却一笔未落的炭笔,放在一旁,然后握住她微凉的手:"你需要休息,不是这样硬逼自己。灵感不会在身心俱疲时光顾。明天是周六,我陪你出去走走,彻底换换环境,不许拒绝。"

第二天,左新皓没有征求她的意见,直接开车带她去了远离市区的一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时值初冬,大片大片的芦苇已经褪去了夏秋的翠绿与金黄,呈现出一种苍劲的、近乎枯萎的灰褐色,在凛冽的寒风中发出沙沙的、坚韧的声响,依旧成片地挺立着,守护着沉睡的湿地。

"看,像不像你的《韧》?"左新皓指着那片在冬日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而壮观的芦苇荡,"季节变了,颜色变了,但根还在,生命力还在,只是换了一种姿态存在。"

苏笑笑静静地望着,寒风吹起她的发丝,她拉紧了围巾,忽然轻声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你知道吗?我现在反而有点羡慕这些芦苇。它们只需要顺应四季,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开花,冬天枯萎,沉默地等待下一个轮回。简单,纯粹。而人类,却要面对那么多复杂纷乱的情感、社会期待和自我挣扎。"

"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创作出如此复杂、深刻,能够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艺术。"左新皓握住她的手,放进自己温暖的大衣口袋里,"你的瓶颈,或许不是因为才华枯竭,而是你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国家美术馆的招牌,外界的期待,还有你想承载的社会议题…这些重量,可能暂时压住了你内心最纯粹想要表达的东西。"

他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语气沉稳而充满信任:"不要总想着一定要超越《重生》系列,或者承载太多。先回到你自己,回到你最想表达的那个核心点上。真诚地、自由地表达你想表达的就好。哪怕只是一点微光,一个细微的感触,只要是真实的,就足够动人。"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苏笑笑心中那把因焦虑而锈住的锁。她意识到,自己确实被"国家美术馆"这个标签和"社会议题"的宏大概念困住了,忘记了艺术最初源于个人最真实的感受和冲动。

从湿地公园回来后,苏笑笑的创作状态松弛了许多。她决定将"疗愈之旅"作为新系列的主题,不再追求宏大的叙事,而是通过一系列相对小幅、但情感浓度更高的作品,细腻地展现心理康复过程中那些微小却关键的瞬间——从最初的麻木封闭,到尝试倾诉,到接纳情绪,再到重建连接,最终找到内在的平静与力量。

然而,就在她重新找到方向,开始勾勒草图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苏笑笑预约了去一家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做访谈。就在她准备出门时,接到了林薇的电话。自从家庭日那次不愉快的交锋后,她们几乎没有直接联系过。

"苏笑笑,我们需要谈谈。"林薇的语气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冷意。

苏笑笑有些意外,看了眼时间:"我现在有点事要出门,如果不是很急…"

"是关于你和我表哥的婚事。"林薇打断她,语气不容拒绝,"我查到了一些事情,觉得你应该知道。我想,这对你,对表哥,甚至对左家,都很重要。"

苏笑笑的心沉了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掠过心头。她们约在了一家离心理健康中心不远的、相对安静的咖啡馆见面。

林薇已经到了,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咖啡。她递给苏笑笑一个薄薄的文件夹,眼神带着一种复杂的、混合着同情和某种近乎残忍的冷静。

"这是什么?"苏笑笑没有立刻去接。

"你自己看吧。"林薇将文件夹又往前推了推。

苏笑笑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张复印的医疗记录摘要,虽然关键的个人信息被刻意涂抹,但她一眼就认出,那描述的症状、用药和诊断时间,与她自己的情况高度吻合。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这是你的病历复印件,或者说,是其中一部分。"林薇直视着她的眼睛,语气平静得可怕,"我知道你患有抑郁症,一直在接受治疗。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控制住了就好。但你可能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去深想——这种疾病,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

苏笑笑感觉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

"你想说什么?"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但指尖已经冰凉。

"左家是什么样的家庭,你应该很清楚。"林薇的语气变得尖锐起来,"对新皓寄予了多大的期望,你也明白。他是左氏集团未来的继承人。你认为,姑姑和姑父,还有爷爷奶奶,能坦然接受一个可能生出不健康孩子的媳妇吗?能接受未来的继承人,背负着这样的潜在风险吗?"

这句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精准无比地刺中了苏笑笑内心最深处、连她自己都不敢轻易触碰的恐惧和隐忧。她一直避免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说,她一直用爱情和左新皓的承诺来麻痹自己,不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可能性。

"我的病情已经控制得很好了,很稳定。"苏笑笑几乎是本能地为自己辩护,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现在是的。"林薇显然做足了功课,语气带着一种近乎专业的冷静,"但女性在怀孕和产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是抑郁症复发的高风险时期。你能保证到时候万无一失吗?而且,"她顿了顿,目光更加锐利,"遗传概率哪怕不高,但它是真实存在的。你能保证,完全不会影响到下一代吗?你能拿表哥的孩子,拿左家的未来去冒这个险吗?"

苏笑笑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林薇的话虽然刻薄,像一个冷酷的法官在宣读判决书,但她无法否认,这些话并非全无道理,它们指向的是一个她无法回避的、沉重的现实问题。科学、家族责任、对未来的担忧…这些冰冷的词汇,像一座座大山,向她压来。

"我建议你,"林薇最后说,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残忍,"在事情无法挽回之前,重新考虑和表哥的婚事。如果你真的爱他,就不应该让他,让左家,未来面对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和可能的痛苦。爱有时候,是放手,是成全。"

那天晚上,苏笑笑失眠了。林薇的话像魔咒一样,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她爱左新皓,也渴望与他组建家庭,拥有属于他们的孩子。但如果真的如林薇所说,她的病情可能对下一代造成影响,可能在未来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她是否有权利那么自私?她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份看似圆满的幸福?

巨大的恐惧和负罪感,如同夜色一般,将她紧紧包裹。

第二天,她去找了沈墨。她需要专业人士的意见,需要有人帮她厘清这团乱麻。

"从严格的医学角度看,抑郁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这并非绝对的因果关系,更不是百分之百的概率。"沈墨听完她的叙述,谨慎而客观地回答,"它更像是一种易感素质,是否会发病,还受到后天环境、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现在医学发达,有很多方法可以在孕前、孕中和产后进行干预和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那怀孕期间呢?"苏笑笑追问,声音带着急切,"我真的会复发吗?"

"有这个可能性,但并非必然。"沈墨坦诚地说,"很多患有抑郁症的女性,在周密的计划和专业的支持下,都顺利地度过了孕期和产后期。关键在于,是否有完善的支持系统,包括专业的医疗团队、充分的理解和包容的家庭环境,以及当事人自身的准备和应对策略。"

虽然沈墨给予了专业的解释和 reassurance,但苏笑笑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并没有完全消除。理性的认知,有时候难以完全战胜感性的恐慌和对未知的畏惧。

接下来的几天,她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左新皓。以创作进入关键阶段、需要绝对安静为借口,减少了见面的次数,甚至连电话也常常匆匆说几句就挂断。她需要空间和时间,来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沉重的问题,也需要想清楚,自己该如何面对。

左新皓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她没有直接说明原因,但他能感觉到她笑容背后的勉强,感觉到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忧郁和距离感。他体贴地没有追问,只是默默地关心着她,每天雷打不动地给她发信息提醒吃饭、添衣,晚上会给她打一个简短的电话,哪怕只是听她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他知道,她一定遇到了难以启齿的困扰,他能做的,是给予她空间,同时让她感受到,他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

一天晚上,苏笑笑在画室工作到很晚,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纷乱的思绪。当她收拾好东西,揉着酸胀的脖颈走出画室时,惊讶地发现左新皓站在门口走廊的阴影里,手中提着她熟悉的那家私房菜馆的保温袋,不知道已经等了多久。

"阿姨说你最近又不好好吃饭。"他走上前,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浓得化不开的心疼,"我给你带了点汤和清淡的小菜。"

苏笑笑看着他被走廊灯光勾勒出的、带着疲惫却依旧温柔的脸庞,看着他手中那份冒着微弱热气的保温袋,心中那道用恐惧和自责筑起的堤坝,瞬间决堤。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

"新皓,"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哽咽,"我想我们需要谈谈。"

左新皓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轻轻揽过她的肩膀,带着她走进画室旁边的休息区:"好,我们谈谈。无论是什么事,我们一起面对。"

在温暖的灯光下,在弥漫着淡淡松节油气味的空气里,苏笑笑将林薇的话,以及自己这些天来的恐惧、挣扎和自我怀疑,全盘托出。说完后,她低下头,不敢看左新皓的眼睛,生怕从中看到一丝一毫的犹豫、恐惧或者失望。

然而,左新皓的反应,再次出乎她的意料。

他轻轻抬起她的下巴,迫使她看着自己。他的眼神里,没有她预想中的任何负面情绪,只有无比坚定的、如同磐石般的温柔和一种深沉的痛惜。

"笑笑,"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郑重地敲在她的心上,"你记得我求婚时说过的话吗?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都会在你身边。这'疾病',当然包括一切,包括你的抑郁症,也包括任何未来可能出现的、与之相关的挑战。"

"但是…"苏笑笑还想说什么。

"没有但是。"左新皓坚定地打断她,双手捧住她的脸,拇指轻轻擦去她不断滑落的泪水,"我爱你,苏笑笑。我爱你,是爱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坚强,也包括你的脆弱;包括你的才华,也包括你曾经和现在需要面对的疾病。我爱你完整的你,而不是一个虚构的、完美无缺的幻影。"

"我只是害怕…害怕成为你的负担,害怕让你失望,害怕…"她哽咽着,说不下去。

"你从来都不是我的负担,"左新皓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你是我的幸福,是我想要共度余生的人。如果我们未来决定要孩子,那会是我们共同的决定。我们会一起去做最全面的咨询,制定最周密的计划,调动所有的资源,一起面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挑战。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来都不是。以前不是,现在不是,未来更不会是。"

苏笑笑在他怀中,感受着他坚定有力的心跳,听着他毫无保留的承诺,心中那巨大的、冰冷的恐惧,仿佛被这温暖的怀抱和坚定的话语,一点点地融化、驱散。泪水汹涌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出于恐惧和绝望,而是出于一种被全然接纳、被深刻理解的巨大释然和感动。

那晚过后,苏笑笑仿佛卸下了心中最沉重的一块巨石。她不再回避自己的病情和那个潜在的遗传可能性,而是决定将它作为自己生命和创作的一部分,更坦然地去面对和了解。她主动和左新皓一起,预约了更专业的遗传咨询和妇产科医生,开始科学、理性地为未来做规划。

她的新作品《接纳》,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诞生的。画面上,不再是向外伸展或与环境抗争的形象,而是一双属于自己的、温柔而有力的手,正在以一种拥抱的姿态,接纳另一片模糊的、象征着内在阴影或不确定性的轮廓。两者并非对抗,而是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图像。象征着对自身所有面向,包括疾病、脆弱和未知的全然接纳与和解。

当左母在一个周末来看望他们,看到这幅刚刚完成、颜料还未完全干透的作品时,她站在画前沉默了许久。然后,她转过身,轻轻拥抱了苏笑笑,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解和柔和:

"好孩子,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弱点,而是敢于直面和接纳自己的所有,包括那些不完美的部分。这幅画…很有力量。"

苏笑笑知道,她终于真正地被这个家庭完全地接纳了——包括她的才华,她的过往,她的坚韧,也包括她需要持续面对的、名为"抑郁症"的挑战。

而这一切的理解与爱,让她变得更加柔软,也变得更加无所畏惧。

------

左新皓虽然尊重苏笑笑的意愿,没有直接去找林薇对质,但他采取了自己的方式。在一次家庭聚餐上,他主动而坦然地谈起了苏笑笑的病情,语气平静而充满力量,像在谈论一件寻常事。

"抑郁症,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需要科学管理和理解的疾病,它不是任何人的过错,更不是羞耻。"他对全家人,包括在场的林薇说,"笑笑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她面对疾病和生活的态度,她从中走出来的历程,让我由衷地敬佩和深爱。我们能做的,是理解、支持和陪伴,而不是用无知的恐惧和偏见去伤害。"

这番话,后来传到了林薇耳中,她终于明白,无论她说什么,都无法动摇左新皓对苏笑笑的感情和坚定的守护。而苏笑笑,则在左新皓和家人的支持下,在持续的创作中,找到了面对一切质疑和内在恐惧的力量。

她决定在国家美术馆的展览中,更加公开和深入地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历程,希望借此减少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让更多人敢于面对和寻求帮助。

"如果我的故事和艺术,能帮助哪怕一个人感到不那么孤独,多一点面对的勇气,那么分享就是值得的。"她对策展人坚定地说。

这个决定,得到了左新皓和全家人的全力支持。左母甚至提出,要动用人脉和资源,赞助展览画册的出版和相关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作品和它们背后所传递的关于爱、勇气与接纳的故事。

在爱与理解的支持下,苏笑笑迎来了创作和内心的新高度。她不再害怕自己的脆弱,因为她知道,正是这些真实的脆弱、挣扎与超越,使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苏笑笑,也使她的艺术拥有了如此直指人心、带来慰藉与力量的可能。

而真正的疗愈,或许就是从完全地接纳自己开始,并在这份接纳中,生出无穷的勇气,去拥抱生命赋予的一切可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