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下课的铃声在夜色中格外悠长。顾知秋为了更好的适应高中生活,最近都是在学校自习。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鞋底偶尔碾过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昏黄的路灯,在沥青路面上投下一个个光圈。偶尔有自行车从身边掠过,车铃毫无节奏的乱响,很快便消失在街道尽头。
走进小区时,她抬头看了看今天的夜色,满天的繁星闪烁。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这样光景,明天一定是个大晴天。正在此时,几片落叶悄无声息地落在脚边。
父亲明天就要启程德国了,离别在此刻变得无比真实。从莫名回到高一以来,她一直忙于适应校园生活,还不曾好好感受下这个曾经温暖的家——厨房里经常冒着热气的旧砂锅,阳台上那几盆生机勃勃的的绿萝,书桌上那盏后来被自己失手摔坏的台灯。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模样。
“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的,对吧?”她轻声说出口,仿佛在问飘落的树叶。
上一世的父亲,终其一生都是个普通且不得志的小工程师,生命在五十五岁那年终止于一场车祸;而母亲的手术......
顾知秋加快脚步,想要赶紧回到家,想仔细看看此刻还依然年轻的父母。这一刻,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感激人生得以重来的这个机会。
气喘吁吁的推开家门时,红烧肉的香气扑面而来。父亲正蹲在客厅中央整理行李,周末新买的行李箱平放在地上,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叠好的衣物。
“只只回来啦?”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怎么走的这么急?饭马上好,先去洗手。”
“你们还没吃啊?”
“特意等你,咱们一家三口接下来要有半年时间不能一起吃饭。”妈妈麻利的翻转着锅铲,“今天有你爱吃的卤牛肉。”
顾知秋收拾好后,蹲到父亲身边:“老爸,要不要帮忙?”
“不用不用。”父亲笑着摆摆手,“只只在家要听妈妈的话。有什么想要的电话里给我说。”
“老爸,你这话已经重复35次了。”顾知秋夸张的吐槽,“如果看到好看的明信片带点回来吧,我分给同学。”
父亲眼镜后的眼睛微微发亮:“好,到时候一定记得给你带。”他似乎还是不放心,还想要叮嘱点什么。
“你就放心吧,我和妈妈一定会好好在家里等你回来,不会把家拆了的。”顾知秋故作轻快,让离愁别绪消散些。
厨房传来碗碟碰撞的声响,母亲似乎还哼起走调的歌。顾知秋突然想起以前父亲放弃这次机会后,偶尔喝醉都会念起“当年要是去了德国……”。而今这份遗憾,终于此刻可以得以圆满了。
窗外星光闪闪,夜风吹动树梢,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奏响乐章。
清晨五点十五分,顾知秋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她推开房门,看见父亲正在客厅里最后一次检查行李。
他的动作很郑重,似乎把衣衫都重新摆放了一遍,又小心翼翼地将顾知秋昨晚塞进去的三人合照夹在记事本里。
厨房亮着灯,母亲正在准备早饭。蒸汽模糊了窗户,她的身影显得格外的柔和。
“怎么起这么早?”母亲头也不回地问,声音里带着晨起的沙哑。
“想和你一起去送爸爸。”顾知秋接过母亲手里的勺子,帮着在粥里搅动。水汽氤氲中,她看见灶台上摆着自己最爱吃的芝麻烧饼,伸手碰了下碟子,已经加热好了。
“今天就不要请假了,等爸爸回来的时候带你一起去接好吗?”妈妈拍了拍她的肩膀,让她去摆放碗筷。
透过出租车的后窗玻璃,看着渐行渐远的父母,一阵伤感涌上心头。但顾知秋又无比清晰的清楚,父亲这次是奔赴自己的梦想。命运的齿轮这一次转向了不同的方向。
—
物理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电线焦糊味。顾知秋和她的同组搭档王飞宇正在组装电路,小灯泡忽明忽暗,仿佛在等待下一次点亮。
“你爸去德国出差啦?”李明杰闲聊问,手里的动作没停,“我听我妈说的。”
他妈妈和顾知秋妈妈是同一个单位,不算熟悉。可能因为两家孩子在同一个班级,最近联系又多了起来。
“嗯,要去半年。”她调整着电阻器。
“你爸真牛!”李明杰真心的的赞叹。顾知秋看着个这个以前几乎没什么交流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真的过了很多这样的时刻。
她以前几乎从没认同过父母的价值,无论是父亲工作上的成就与遗憾,还是母亲工作的认真、对家庭的贡献。也没有跟同学好好相处,所有人的关系都是越长大越疏远……
她看着手中正在填写的实验数据,捏了捏手中的笔,在心底告诉自己:这一次,她不要只做命运的旁观者。
—
午休时,老师办公室安静得出奇。顾知秋站在语文老师的桌旁,看着她拿着自己的作文。阳光斜照在红笔上,晃得字迹模糊不清。
“这篇《车站》写得很好。”语文老师推了下眼镜,“情感非常真挚,尤其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她突然停顿,指着一段话,“这里,用'苍凉'来形容父亲的背影,让人很容易就带入年迈的父亲,在你们这个年纪感受还不明显。”
顾知秋盯着那个词,自己写的时候,脑海中是上一世的场景:父亲到她工作的城市,大概只是来亲眼确认她过得好不好。这是那一次送别父亲时,他的背影。
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样子。写这次人物主题作文时,以前的记忆和现实的画面重叠在一起。
“今天叫你过来,是市里有个高中生作文比赛,题材不限,我看你这篇作文就可以报名参赛试试。”
“真的吗?”顾知秋属实有些意外,虽然以前的工作是跟文字打交道,但是她很久没这么真情投入的写文章了,很开心过去的这份来自过去的感受能得到认可。
“你这篇写得很能让读者共鸣。”老师温和的看着她,递出参赛报名表和作文纸,“不过,我刚刚提到的几个点,你可以参照这个方向修改一下,然后誊写到这篇参赛作文纸上就可以,学校班级姓名不要忘记填写。尽量不要有涂改。”
“好的!谢谢王老师。”顾知秋赶忙接过道谢。
“回班吧,把语文作业顺便带回去发了。”
顾知秋回到教室坐下后,低头看着那份作文稿,耳边回荡着王老师的声音:“你写得很好,尤其是对情感的描写。”心里却有些发怔。那份情感究竟从哪儿来?是写作时浮现的背影,是那一刻重叠在脑海里的记忆。但如果撇开那些过往,她好像很少真正去留意父母的神情与心事。
一直以来,她习惯了看到父亲在家里没什脾气的模样,却从没想过父母的心中也有属于他们的热情与理想。
“只只!” 一道声音把她从思绪中拉回。
她抬头,是徐嘉瑜又溜来了,站在桌前看向她,:“你这次又在想什么呢?”满脸写着“别想瞒我”。
顾知秋收回思绪,笑着回道:“没有,我在发呆。你怎么又来我们班啦?”
“嘿嘿!当来是来恭喜你的啦!听说你要参加市里的高中生作文比赛啦?”
顾知秋:……“你真是‘年级百晓生啊’,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你老人家的法眼,还有法耳!”说完对她竖起大拇指以示敬佩。
“那是!我最好的朋友参加比赛,我与有荣焉!我感觉你一定会获奖的!”
顾知秋被她说的有些期待起来,心里忍不住的很感动。
“小鱼儿!谢谢你!”她刚刚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曾经的自己,几乎没有珍惜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可能因为它们都太唾手可得。可有些东西失去了再也追不回来,懂得的时候为时已晚。
—
第二天语文课上。
王老师走上讲台,手里拿着几张作文纸:“这次的人物描写练习,有一篇写得特别好,我念给大家听一听。”
顾知秋心里咯噔一下,有种将要“社死”的预感。
当“《车站》,作者顾知秋”这几个字从老师口中吐出,她的头埋得更低了。
王老师的声音不疾不徐,抑扬顿挫。当读到“他的背影融入人流,像一幅被岁月浸透的水墨画,笔触苍凉,却勾勒出我整个世界最初的模样”时,教室里静得能听到窗外树梢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
顾知秋的耳朵发烫,头低得更厉害。她很清楚这只是一篇作文,可十六岁的自己还是不可避免地涌出羞耻感。理智提醒她“这没什么大不了”,可还是抵不住青春期的本能反应。
下课铃响起,教室喧闹声立刻卷土重来。她正准备趴到桌上补个眠,一道阴影忽然落在桌面。
她抬头,
时越站在桌前,目光落在她桌上那份写着《车站》的作文稿纸上。他的表情看不出什么情绪,但紧抿的嘴角和比平时更深邃的眼神,让人难以揣测。
他沉默了几秒,随后伸出手,修长的手指指向了作文中关于【背影】’的那一段。指尖几乎要触碰到纸面,但又保持着一小段的距离。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低,带着一种似乎想要找到答案的探究:
“顾知秋。”
“你写的那个……会回头看你的人。”
他微微停顿,像是在斟酌用词,又像是被某种情绪攫住。
“他后来……回头了吗?”
继续卑微求收藏,求营养液。这不会贯穿整本书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启程 待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