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重生九十九次后,她成为满级黑莲花 > 第22章 格罗夫纳街17号的秘密

第22章 格罗夫纳街17号的秘密

“墨”的欢迎信息像一道冰冷的烙印,刻在林晚意的心头,却也激起了她更强烈的斗志。棋盘已然铺开,她这个“棋子”,偏要跳出既定的轨迹。

她没有回复那条信息,甚至没有尝试追踪其来源——那注定是徒劳的。她只是冷静地关闭了通讯器的提示,开始执行既定的计划。首先,她需要亲自去确认一下“格罗夫纳大街17号”的真实情况。

她没有选择网络搜索或地图查看,那些信息太容易伪造。她需要最直接的观察。利用“林星”这个干净的身份,她入住了距离格罗夫纳大街几个街区外的一家酒店。第二天上午,她换上轻便的衣物,戴上遮阳帽和一副平光眼镜,像个普通游客一样,融入了星洲潮湿而充满活力的街头。

格罗夫纳大街是一条颇具殖民时期风情的街道,两旁是枝繁叶茂的古树和色彩柔和的连排建筑。17号位于街道中段,是一栋拥有拱形门窗和精美雕花铁艺阳台的三层小楼,外墙是温暖的鹅黄色,看起来有些年头,但维护得极好。与周围一些改为咖啡馆或精品店的建筑不同,17号的门脸异常低调,深色的木门上没有任何显眼的招牌,只有门旁一个不起眼的黄铜小牌子上,用花体英文刻着“时光档案馆”(The Archives of Chronos),下方还有一行更小的字:“凭邀约入内”。

一家私人档案馆?这与她之前查到的“私人图书馆”信息略有出入,但性质类似。门禁森严,“凭邀约入内”的提示更是充满了排外感。

林晚意没有靠近,只是在街对面的一个露天咖啡座坐下,点了一杯咖啡,假装翻阅旅游指南,目光却透过墨镜,仔细地审视着那栋建筑。她注意到门口上方有一个几乎与墙体颜色融为一体的高清摄像头,缓缓地左右转动。进出的人极少,在长达一小时的观察里,只有一位穿着考究、提着公文包的老先生按了门铃,通过对讲机确认后,门才无声地滑开。

这里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档案馆。那种隐秘而严谨的氛围,与“守夜人基金会”的神秘调性隐隐吻合。

当晚,与陆沉舟秘密汇合后,林晚意分享了自己的观察。

“门禁很严,直接闯入不现实。”林晚意分析道,“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进去。”

陆沉舟沉吟片刻:“公开的商业考察无法涉及这种地方。或许,可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切入。瀚海集团旗下有一个慈善基金会,资助过几个冷门的历史和基因研究项目。我可以让周助理伪造一份介绍信,就以调研南洋华侨家族谱系的名义试试。”

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两天后,通过陆沉舟的渠道,一份制作精良、盖有瀚海慈善基金会印章的正式介绍函被送到了“时光档案馆”,署名是基金会特聘研究员“林星”,申请查阅与早期星洲华裔家族相关的档案资料。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下午,档案馆竟然回复了邮件,语气礼貌而疏离,表示欢迎林星研究员在次日上午十点前来查阅,并附上了注意事项:禁止拍照,禁止携带电子设备入内,仅可手写笔记。

机会来了。

*---

次日上午九点五十分,林晚意独自一人再次来到格罗夫纳大街17号。她穿着简约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头发利落地束起,戴着那副平光眼镜,看起来就像个严谨的年轻学者。陆沉舟则在几个街区外的一辆伪装成当地电信维修车的指挥车内,通过林晚意身上隐藏的微型摄像和音频设备远程监控,以防万一。

林晚意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对讲机里传来一个温和苍老的声音:“请问哪位?”

“您好,我是林星,预约了今天十点查阅资料。”林晚意用流利的英语回答。

“请稍等。”

片刻后,厚重的木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向内开启了一道缝隙。

林晚意推门而入,内部的光线比外面昏暗许多,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皮革和淡淡樟木混合的独特气味。入口是一个小小的门厅,一位穿着熨帖的亚麻西装、头发银白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绅士已经等在那里。他年纪大约七十岁上下,面容清癯,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温和却透着洞察世事的锐利。他应该就是邮件中署名的馆主,阿兰·惠灵顿先生。

“林小姐,欢迎光临时光档案馆。”惠灵顿先生微微欠身,笑容得体,但带着一种保持距离的礼貌,“请随我来,我们需要先进行简单的登记和物品寄存。”

林晚意配合地将背包和手机存入入口处的储物柜。惠灵顿先生则拿出一个复古的黄铜托盘,上面放着一个类似机场安检用的手持扫描仪。“档案馆的规定,请理解。”他微笑着示意林晚意抬起双臂。

扫描仪掠过林晚意的周身,发出微弱的滴滴声。林晚意心中凛然,这安检级别远超普通档案馆。她身上隐藏的微型设备是陆沉舟提供的最高科技产品,具有反探测功能,希望能瞒过去。扫描仪在她手腕的特制通讯器上短暂停留了一下,但没有报警,最终显示绿色通过。惠灵顿先生眼中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但并未多言。

通过安检后,才真正进入了档案馆的主体。内部空间比从外面看要深邃得多,高耸直至天花板的深色木制书架上塞满了密密麻麻的典籍和档案盒,螺旋状的铸铁楼梯通往上层。光线主要来自一些设计巧妙的壁灯和台灯,营造出安静而肃穆的氛围。几个读者分散在巨大的阅览桌旁,安静地查阅着厚重的卷宗,彼此之间毫无交流。

惠灵顿先生将林晚意引到一处相对僻静的座位,然后根据她介绍信上提到的研究方向,亲自去库房取来了几大本皮质封面的档案册。

“这些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部分有详细记录的华裔家族谱系和相关商业文书副本,”惠灵顿先生将档案轻轻放在桌上,“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需要,可以随时按铃。”他指了指桌角一个古老的黄铜摇铃。

“非常感谢您,惠灵顿先生。”林晚意道谢后,装作认真地开始翻阅那些泛黄脆弱的纸张。但她真正的注意力,早已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延伸向整个档案馆。

她注意到,这里的藏书分类极其特殊,并非按照常规的杜威分类法或主题分类。书脊上的标签代码复杂难懂,夹杂着许多她从未见过的符号。她假装起身去书架间寻找参考书,目光快速扫过那些书名:《边缘物理学的悖论》、《全球异常地质现象汇编》、《未被记载的文明遗迹》、《人类基因谱系中的断代与突变》……甚至还有一些用古老语言书写、散发着诡异气息的手抄本。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家谱档案馆!这里收藏的,分明是与神秘现象、超常事件、人类未知历史相关的禁忌知识!“守夜人基金会”的背景,在此得到了强有力的佐证。

当她回到座位时,惠灵顿先生正端着一杯红茶,静静地站在不远处,似乎在整理一个书架,但林晚意敏锐地感觉到,他眼角的余光始终若有若无地停留在自己身上。

这是一个试探的机会。

林晚意拿起摇铃,轻轻摇动。惠灵顿先生立刻走了过来。“林小姐,有什么需要吗?”

“惠灵顿先生,”林晚意露出一个略带困惑的学者式表情,指着档案上一处模糊的家族徽记复印件——那徽记的构图,与她照片后面的图腾有几分神似,“这个符号很独特,我在其他家族的记录中从未见过,您是否了解它的含义或者来源?”

惠灵顿先生俯身看了看,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微微闪动,语气依然平和:“这个符号……确实很特别。它与一个早期活跃于南洋的、非常低调的学术团体有关,那个团体对……嗯,对人类潜能的某些非主流理论很感兴趣。不过相关资料属于受限部分,恕我无法提供更多。”

非主流理论?人类潜能?林晚意心中冷笑,说得真是含蓄。她继续试探:“原来如此。听起来很有趣。不知我是否有幸能申请查阅一下关于这个学术团体的相关资料?我的研究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惠灵顿先生直起身,看着林晚意,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多了一丝审视的意味:“林小姐,时光档案馆有严格的规定。有些知识,并非向所有人敞开。好奇心是研究的动力,但有时,过度的好奇心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的话语温和,但警告的意味不言而喻。

对话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林晚意知道,再问下去只会引起更大的怀疑。她适时地表现出适可而止的遗憾:“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提醒。”

她重新坐下,继续扮演她的研究员角色,但内心已然确定,这个惠灵顿先生绝对知情,而且级别不低。他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是陆沉舟的介绍信起了一定的作用,或许是想观察她),没有立刻将她拒之门外,而是采取了谨慎的接触和警告。

查阅时间很快过去。林晚意归还了档案,在惠灵顿先生的陪同下走向出口。取回物品时,老馆主状似无意地提起:“林小姐的研究很专注,是位优秀的学者。星洲是个有趣的地方,历史层层叠叠,表面之下往往隐藏着更多故事。祝您研究顺利。”

就在林晚意道谢转身,即将踏出大门的那一刻,惠灵顿先生却突然上前一步,动作极其自然地将一张薄薄的、泛着象牙光泽的古老书签,塞进了她手中拿着的那本旅游指南里。

他的动作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脸上依旧带着送客的礼貌微笑,低声快速地说了一句:“年轻人,有些答案,需要对的钥匙才能打开。或许,你可以去‘老码头三号仓库’看看,时间……最好选在日落时分。”

林晚意心中剧震,但脸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谢谢您的建议,惠灵顿先生。”

她握紧那本夹着书签的指南,平静地走出了“时光档案馆”厚重的大门。

阳光重新洒在身上,她却感觉背后那栋鹅黄色的小楼里,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她没有回头,径直走向街道对面。

而在她刚才坐过的咖啡座不远处,一个戴着鸭舌帽、看报纸的男人,也缓缓合上了报纸,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档案馆的门口,然后起身汇入了人流。

林晚意走到下一个街角,才迅速闪进一家便利店。她拿出那张书签,书签是用某种特殊材质制成,边缘有些磨损,上面没有图案,只有一行用极其古老的、类似楔形文字的密码符号书写的信息,旁边还标注着一组数字坐标和一个时间:17:30。

新的线索,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了。而跟踪者,也如期而至。星洲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