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成蜀绣小娘子 > 第1章 捡个郎君

第1章 捡个郎君

晨光将破未破,疏影横斜,沈青桑躺在陈婶家的蒲团上,眼前仍浮现出外祖母教她纺线的身影。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尖锐嗓音:“陈大嫂,管好你自己那些儿子女儿们?别磨叽着看那孤儿!说不准是克死父母的秧苗,谁靠近谁倒霉!”

听得这话,沈青桑微微一怔她推窗望去,只见村口刘氏正仰着下巴扬声怒斥,身后几个妇人低声附和,神情不善。

沈青桑心下一紧:天刚亮,她们就来指指点点么?

她轻咳一声,移步到门边。门忽然被推开,陈花娘端着汤婉进来,眉头紧蹙,一见她要起身,忙往前一挡:“别怕,都是乡野村妇不知礼。”

陈花娘半挡在门边,冲门外的刘氏训斥了几句。刘氏自知理亏,只嘟囔了几声,灰头土脸地带人离开。

陈花娘这才放下手里的汤碗,声音柔和下来:“快喝点热粥暖暖身子。”

陈花娘端进一碗红豆粥,热气袅袅。沈青桑撑着身子坐起,困倦尚未散尽,一见陈花娘慈祥的笑容,心里却暖了几分。

她抿了一口粥,豆香与温汤在舌尖散开,暖意渐渐由喉入腹。她轻声道谢。

陈花娘笑着摇头:“不要这般客气,见你病倒在路上,我把你抱回家熬点粥。今早你面色还这么苍白,得多吃些。可吓死我了。”

说完,她又拍拍沈青桑的肩头:“别听她们胡说,你有这好手艺,将来靠这手艺换银子,这么样好的出路她们都是妒恨。”

这话让沈青桑不由想起远在异时空的外祖母,心头一酸。记忆中,外祖母一辈子痴迷蜀绣,她自小常随老人盘腿而坐。

双鬓斑白的老人一拿起绣针,手指便温柔而矫捷,轻声教她怎样落针收线,又叮嘱针脚要如燕尾般细稳。这些话此刻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她心中一动,将视线移向陈花娘身上的衣裙,只见裙角赫然绽着一道裂口。

“婶子,这衣角裂了,我来帮您补补吧。”沈青桑轻声开口。

陈花娘早已料到她的用意,并不推辞,只摇头笑道:“小小裂口不碍事,我回去补个补丁就成。”

沈青桑坚持让她坐下,自己则穿针引线,细细缝补。烛光摇曳下,一朵白玉兰从裂口处悄然绽放,针脚细密平整,几乎看不出丝毫痕迹。

陈花娘看着她低头的侧颜,忍不住连声赞叹:“不错不错!用这么普通的棉线都绣成这样,放到城里茶楼绣坊都值钱。你这手艺真精细。”

沈青桑低声道:“多谢婶子夸奖。”

陈花娘又道:“像你这么巧的姑娘,不应当藏在乡下。镇上那些卖绣帕的,巧手也不少,你也赶紧去赚银子吧。”

说话间,她回屋从柜中取出几块素绢和几绺丝线递与她,笑道:“拿去绣绣看,莫要嫌弃。”

沈青桑推辞不过,忙起身接着,低声道:“多谢婶子厚待,这些绢子我且先收着,待绣出个样来,再请您过目。”

她将绸帕和丝线收好,指尖在素绢上轻轻摩挲,心中默默立誓:往后不再仰仗旁人施舍,只凭这一双手闯出一条生路。

翌日斜晖中,沈青桑背起绣帕来到集市。

街上摊位林立,人声鼎沸,她在街角空处铺开绣品,扬声唤道:“蜀锦蚕丝细细绣,一帕一景皆成画,有缘相逢莫错过,诸位姑娘公子来赏看。”

旁边卖绣帕的婆子撇了撇嘴,冷笑道:“乡下丫头也学人摆摊,只怕绣工还比不上城里学徒呢。”

同村一妇人抱着胳膊看热闹,压低声音道:“孤身一人跑出来卖东西,也不知像谁,丢不丢脸。”又有人故意把她的绣帕翻来覆去,嘴上嫌贵,眼里却带着轻慢。

沈青桑只当没听见。

不一会儿,几名衣饰精良的姑娘便被吸引过来。

她们拾起绣帕细细端详,只见帛上女娲执石立于云端,衣褶如流霞,发如墨瀑,用极细的乱针绣出层层明暗;头顶祥云翻卷,针脚密处如烟如雾,疏处若隐若现。

五色石一颗颗嵌在断裂的苍穹边缘,青中带金、紫里含红,皆以细丝叠绣、晕针晕出光晕,远远看去,竟似真有流光自绣面渗出一般,将整幅图烘得灵气十足。

浅青裙的姑娘赞道:“这女娲补天图案华美极了,针脚细密,连针眼都看不见。用的是什么线?颜色真柔和。”

旁边的粉衣少女也好奇地问:“这淡蓝色的线哪里来的?市面上没见过。”

沈青桑笑着答道:“都是自家养蚕染制的天然蚕丝,颜色用花草煮出来的,不施化工。”

她们听罢齐声惊叹,纷纷掏银子买走。转眼间,她摊上的绣帕被抢购一空,手中荷包鼓鼓囊囊,尽是银两。

那几个方才冷嘲热讽的婆娘眼见一方方绣帕被人挑走,雪亮碎银都落进她荷包里,脸上的讥笑一点点僵住,只能咬牙切齿,把那口酸气硬生生咽回肚里。

正当她收拾装帕时,一位浅青衣女子匆匆赶来,压低声音道:“姑娘,你绣得真巧。我祖母下月六十大寿,养了一只梅花鹿,前些日子鹿儿过世。我想送祖母一幅‘梅鹿共春’绣画,以表孝心。姑娘可愿代我绣制?”

她言语温和,眉眼柔婉,又带着几分庄重的诚意。沈青桑略一思量,便欣然点头:“自然可以。不知姑娘想要什么样的图案?”

浅青衣女子抿唇一笑:“祖母喜欢梅花,希望与梅花鹿并置。梅花盛开映着梅鹿,这样才有深意。”

沈青桑眼中一亮,顺势道:“正合我意。姑娘是想做挂轴还是绣帕?”

浅青衣女子眉开眼笑:“挂轴好,挂在堂上正当。”

说着,从衣带中取出一锭银元递上:“这是定金,余款待绣好后另付。”

沈青桑接过银锭,郑重道:“小女沈氏,名青桑。五日之内必定绣成,届时我会送到东街兰香客栈,姑娘只管安心候着便是。”

浅青衣女子略略一拱手,笑道:“在下许婉清,来日客栈见。”说罢,便转身没入熙攘人群。

夕阳余晖下,沈青桑抱着那锭银元,信步归村。腰间钱袋鼓满,心头却很安逸:先得还清陈婶的人情,余下银子再添置绣具。

她甚至开始想着租个铺面,开一间小小的绣坊,将蜀绣技艺发扬光大,

山风微起,竹叶瑟瑟,她下意识将披风裹紧几分。

正走着,耳畔忽地传来一阵嘶哨,一支利箭破风袭来,风声几乎擦着耳畔而过。

沈青桑心中猛地一惊,刚要惊呼,只觉一只大手从背后猛然捂住她的口鼻,将她整个人扯进路旁阴影里。

黑暗中,那男人低声喝道:“别动!”

他浑身是血,气息沉重,身子却仍死死护在她与来箭的方向之间。

沈青桑被他压得一时喘不过气,只能用力点头。冰凉的金属从背后贴上她的腰侧,令她全身顿时绷紧。

借着远处微弱的灯光,沈青桑瞥见男人的侧脸,满是血污,眼神却仍锋利。

下一瞬,他猝然咳嗽了两声,胸口抽动,整个人便软软倒在地上。

“你……你要钱吗?”沈青桑压低声音,小心翼翼问出口。视线落在他胸前斑斑血迹上,心中隐隐发慌。

男人目光已经有些涣散,却仍低沉道:“姑娘别怕,我……命不久矣,再出声就完了。”

听他这般说,沈青桑顾不得心头的惧意,咬了咬牙,暗暗用力,将他一点点拖向自家门口。

映着屋檐下的灯火,他半伏在门槛边,浑身止不住地轻颤。

沈青桑忙扶他进屋躺上炕,将门栓上,又翻找出清水、酒精和绷带,一样不落。回想外祖母曾教过的针灸与草药,她打开箭伤,小心清理污血,避开要害,薄薄敷上药膏,再用针线细密缝合伤口。

她又掺水把药送至他唇边,扶他慢慢咽下。

没多久,他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面色虽仍苍白,却不再那般蜷缩。沈青桑这才长长松了口气,却因连日奔波与惊吓,体力透支,靠着炕角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天色微明时,屋外鸡鸣隐约传来。

沈青桑睁眼时,只见炕上的男人也缓缓醒来。

“你醒了。”

男人喉音低沉:“多谢姑娘救命。”

沈青桑摆摆手,并不愿多受恩谢:“不必客气。”

男人略一支撑,艰难拱手报出姓名:“在下姓谢,名行之。”

他声音不高,缓缓道来:“原在蜀州缫丝为业,因故卷入纷争,才落到此凄凉地步。”

沈青桑听得眉心微蹙,却不多问,只点点头:“既然四处无依,不如先在此地暂歇,养好伤。”

谢行之怔了怔,旋即深深作揖:“姑娘情重,谢某铭记于心。”

她顿了顿,补了一句:“只是我家简陋,屋里也只这一张炕。”

谢行之顺势接口:“我睡柴房便可。姑娘救我一命,昨夜还占了姑娘的床,已是过意不去。”

沈青桑点头道,“委屈你了,我一会儿去收拾干净,再多铺些稻草旧被,你安心养伤便是,总胜过在外头挨风受冻。”

谢行之只郑重道:“若有我能效力之处,姑娘但尽管吩咐。”

“倒正有一件事。”

沈青桑指了指门外的山岭,道:“我接了人家一幅《梅鹿共春图》,要用新染的丝线。须得上山采些花草来煮色,家里存的丝线也不多。你如今可还走得动?”

谢行之试着活动了一下手脚,应道:“已无大碍。”

“那便要辛苦你了。”她松了口气,又忽然想起什么,抬眼问道,“方才你说名唤谢行之,是吗?”

“是。”他颔首。

“我姓沈,名青桑。”她轻声道,“若不嫌拗口,叫我青桑便好。”

谢行之微微一笑,应声道:“好,青桑。”

话音方落,院门忽然被人拍得“砰砰”直响,门扇微微晃动,梁上抖下一层细灰。门外隐约有粗声嚷嚷,一路带着憋不住的火气直冲门前而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乌鸦嘴[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