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成亡国之君后他成了宠妃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齐湛既然过来,田繁自然与他说了许多大小事,这些事又是机密,田繁知道是因为起居注那时是他写的,而这里头的事是不能告与外人,这人身份就确定了。

高晟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下一刻,他猛地推开座椅,魁梧的身躯豁然起身,绕过桌案,在齐湛面前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沉声,声音因激动而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臣高晟!眼拙!竟未能即刻认出王上驾临!死罪!叩见王上!大王受苦了!”

这一幕发生得太过突然,一旁的高凛惊得目瞪口呆,手中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他看着父亲,又看看齐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原以为是王室中人,来求帮忙的,原来就是齐王本人吗?

齐湛连忙起身,上前一步扶起高晟:“高将军快快请起!国已不国,何来王上?如今齐湛只是一亡国流离之人,蒙将军收留,已是感激不尽,万不可行此大礼!”

毕竟先王那老登都降魏了,国亡得很彻底,想想他都没脸。

高晟却不肯起,抬头时,虎目已然泛红:“王上此言,真是折煞臣子!国祚岂因一时沦丧而断绝?王上仍在,齐国便未亡!臣高晟昔日蒙受国恩,誓死护卫齐国江山!如今得见王上安然,实乃苍天护佑!臣与青崖坞上下,愿效犬马之劳,供王上驱策,虽万死而不辞!”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厅堂内回荡,他们很有默契的无视了在魏廷的老齐王,他不是让位了吗?那就不是齐王了,他们才不承认降魏一说。

齐湛看着他激动而坚定的面容,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提心吊胆,在此刻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安放的角落。他心中百感交集,用力将高晟扶起:“将军忠义,齐湛铭记于心。”

高晟顺势起身,依旧激动难平,对还在发愣的高凛喝道:“孽子!还不快拜见王上!”

高凛这才如梦初醒,慌忙离席跪下,声音都变了调:“高凛叩见王上!先前多有冒犯,请王上恕罪!”

至此,身份彻底挑明。晚宴的性质陡然改变,从接风洗尘,变成了忠臣良将面对落难君主的宣誓与效忠。

窗外夜色渐浓,坞堡内灯火通明,而这间厅堂之内,在这险峻的青崖坞中,齐湛终于找到了一丝复国的微光。

齐湛在青崖坞住了下来,有一个栖身之地,才能更好的看清形势。高凛与他一般年纪,他对这个突然到来的齐王很感兴趣,高凛起初的恭敬中带着几分好奇。这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竟是昔日新登位的齐王?

几日相处下来,高凛发现齐湛并不像他想象中那般难近,抑或是养尊处优的娇弱。齐湛对坞堡事务流露出浓厚兴趣,从布防巡哨到粮秣仓储,问得仔细。高晟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亲自陪同讲解。高凛作为少坞主,常跟在身侧,渐渐也与齐湛熟络起来。

这日上午,两人并肩走在坞堡的墙垣上。远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高凛指着这远处。

“公子,你看,往外走便是吴地,有探子来报吴地将领已降魏,若魏尽得齐地,来日必来围我们,青崖坞便是网中之鱼,瓮中之鳖了。”

为了不暴露齐湛身份,也是一律唤公子,免得坞内有奸细传消息。

齐湛顺着高凛所指的方向望去,层峦叠嶂之外,便是那片已然易帜的吴地。

“网中之鱼,瓮中之鳖……”齐湛低声重复了一遍,“高凛,你说得对,也不全对。”

高凛一怔,疑惑地看向他。

“青崖坞是险隘,是孤堡,看似绝地,但亦可为奇兵之所。”齐湛转过身,背靠着冰冷的墙垛,看向坞堡内井然有序的操练和忙碌,“魏若来围,必以为我等只能困守待毙。但他们或许忘了,困兽犹斗,何况我们并非毫无爪牙。”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声音很是清晰:“吴地将领虽降,但其地新附,人心未定,魏军兵力分散,既要弹压地方,又要应对可能来自南方的威胁,其粮道漫长,补给线脆弱。他们铺开的是一张大网,但网的每一处节点,未必都牢固。”

高凛眼睛微微睁大,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公子看到的不是绝望的围困,而是敌人强大表象下的弱点。

“父亲……父亲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说魏军看似势大,实则亦有难处。”高凛语气中带上了几分钦佩,“只是我们力量微薄,难以主动出击。”

“力量是攒出来的,不是等来的。”齐湛的目光投向校场上那些操练的坞堡私兵,“高将军忠义,麾下儿郎亦骁勇。但仅凭青崖坞一地之力,确实不足与魏军正面抗衡。我们需要眼睛看得更远,手臂伸得更长。”

最重要的是,齐湛知道剧情,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融入了山风之中,却清晰地钻入高凛的耳内:“魏国吞并齐地,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已将自己置于火炉之上。南方那位谢戈白谢将军,岂是甘愿眼睁睁看魏国独肥之人?他必会去向魏王讨要好处。”

高凛屏息听着,这些天下大势的分析,是他平日极少接触的。他年少,高晟也不怎么了解,这是谋士文臣的事,他是个没有文人投奔的武夫。

“而以魏王的心胸,定然轻视谢戈白,吝于分润。届时谢戈白岂会善罢甘休?他必定会寻衅生事,在魏国新得的疆土上捅出篓子,逼魏国让步。魏楚之争,一触即发。”

齐湛顿了顿,目光仿佛已穿透重重山峦,看到了更远的北方:“而北方的燕国,向来善于蛰伏,等待时机。一旦魏楚相争,陷入胶着,燕国绝不会放过这个当渔翁的机会,必会南下趁火打劫。到时候,魏国四面受敌,首尾难顾……”

齐湛转回头,看向已然听得入神的高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机会。魏国大乱之时,便是我们挣脱这瓮中之鳖的困境,重新汇聚力量,光复山河之日!”

高凛只觉得心头剧震,仿佛一层厚厚的迷雾被骤然拨开。他原本只看到青崖坞被围困的险境,却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君王,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天下的棋局,冷静地分析着各方势力的博弈,并从中看到了齐国的生机。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齐湛继续道,语气恢复了沉稳,“不是焦躁,而是忍耐和准备。利用这段时间,加固坞堡,积攒粮草,秘密联络四方仍心向齐国的义士,就像你父亲正在做的那样。同时,派出最得力的探子,密切关注魏楚边境、魏燕边境的动向。我们要像猎人一样,耐心等待猎物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他拍了拍高凛的肩膀:“高凛,青崖坞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让这里成为一根刺,深深扎在魏国的后方,待到时机成熟,这根刺便会化作最锋利的矛。”

高凛深吸一口气,眼中再无半分疑虑,只剩下炽热的信服和昂扬的斗志。他重重抱拳,声音坚定:“凛明白了!公子深谋远虑,凛心悦诚服!我这就去禀明父亲,加派探马,绝不错过任何风吹草动!”

齐湛点了点头,看着高凛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定。他透露这些先知,并非为了炫耀,而是要坚定高氏父子的信心,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忠诚和坚守,并非投向虚无的绝望,而是有着清晰的、可见的希望。

高晟将军忠勇可靠,高凛也逐渐信服,但这还远远不够。复国需要海量的钱粮、精良的军械,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撑起一支军队。而青崖坞虽险,终究偏安一隅,产出有限,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

在这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物资匮乏的时代,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创新,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他最大的筹码是拥有现代的知识,就这偏远的时代,不就是干扶贫吗?为了毕业上岸,他老早就接触了,现在时间紧,可以先做生意,就说是宫廷秘方。

他想起自己为了准备考试而啃过的那些案例,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好,思路逐渐清晰。

他吃完午饭径直去找高晟,此刻高晟正在书房内对着地图沉思,显然高凛已经将方才的谈话内容简要禀报过了。见齐湛进来,高晟立刻起身行礼,眼神中比往日更多了几分敬重与信服。

“将军不必多礼。”齐湛开门见山道,“方才与少坞主一番交谈,更觉时机紧迫,我们必须尽早准备。固守待变,需有雄厚根基。眼下坞堡用度,可还宽裕?”

高晟叹了口气,面露惭色:“回王上,坞堡粮草军械,支撑一年半载尚无大碍,但若想扩军、联络四方义士,则捉襟见肘。这些年,全靠往日积蓄和周边田庄产出维持,并无太多余财。”他顿了顿,有些无奈,“臣一介武夫,只知练兵守城,于这生财之道,实在……唉。”

齐湛点了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他沉吟片刻,道:“我有一法,或可缓解钱粮之困。”

高晟立刻抬头,目光灼灼:“王上请讲!”

“齐宫中有一些秘方。”齐湛斟酌着用词,将现代知识包装成这个时代能理解的形式,“其一,是关于提纯粗盐、去其苦涩,得雪白细盐之法。其二,或可酿出一种更为清冽醇厚之美酒,远胜市沽。其三,关于如何更高效地鞣制皮革,使其更柔软耐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