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成亡国之君后他成了宠妃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燕军如退潮般撤离,围城数月之久的郢城,竟在一日之间解了困。

消息传开,城内军民奔走相告,劫后余生的狂喜弥漫在空气里。但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便被更深沉的忧虑取代。

谁都知道,燕军只是暂时退去,终有一日会卷土重来,而那时的攻势,必将更加疯狂。

城守府内,气氛却与外界的短暂欢腾截然不同。齐湛、谢戈白、姜昀三人聚于案前,烛火映照着他们凝重而清醒的面容。

“宇文煜后院起火,此乃天赐良机。”齐湛指尖点在地图上旧齐之地的方位,“燕国统治暴虐,民心不稳,方有此次哗变。我等若想光复河山,后方必须要稳。”

他目光转向姜昀:“姜卿,南下联络诸国之事,暂可延后。眼下有更要紧的事需你去做。”

姜昀立刻躬身:“请王上吩咐。”

齐湛从袖中取出数卷早已绘好的图纸,摊开在案上。

上面绘制的并非兵器铠甲,而是些造型奇特,前所未见的农具:曲辕犁、耧车、翻车,甚至还有改良后的织机、水磨等物。

“此乃……”姜昀仔细看去,眼中很是疑惑。

齐湛深藏功与名,“这是一些农具,不废什么铁,带人伐木找工匠做便可,能让百姓种田织衣方便一些。”

姜昀虽出身士族,但也知晓农事乃国之根本,这些农具设计精巧,若能推广,必能极大提升耕作效率。

“此乃寡人于流亡途中,偶得前人遗策,加以改进所得。”

齐湛轻描淡写地解释来源,继而正色道,“民以食为天,军以粮为基。郢城虽暂安,但经此围困,存粮消耗巨大,周边田地亦遭战火蹂躏。若不能尽快恢复生产,安抚流民,积蓄力量,待燕军再来,我等依旧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他看向姜昀,眼神充满信任:“姜卿熟知齐地风土人情,且忠心可靠。寡人欲命你为‘劝农使’,总领郢城及周边收复区域的农事恢复、流民安置事宜。这些农具,择其简便易制者,优先推广,并传授精耕细作之法。务要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仓廪有所积。”

这是一个看似不如纵横捭阖显赫,却实则关乎生死存亡的重任。

姜昀心中激荡,这是王上对他的认可,更是将未来的根基托付于他。

他撩袍跪地,声音坚定:“臣,姜昀,领旨!必竭尽全力,使田野复绿,仓廪充盈,不负王上所托!”

谢戈白在一旁沉默地看着,他对农事不甚了解,但深知粮草的重要性。

齐湛此举,无疑是当前最务实、最具远见的安排。

他看着齐湛条理清晰地分派任务,与姜昀细致讨论各种农具的制造难点、推广步骤,甚至具体到如何选拔工匠、如何鼓励流民垦荒等细节,心中那份复杂的情绪再次涌动。

这位年轻的齐王,与他认知中那些或骄奢或懦弱的王室子弟截然不同,既有魄力胆识,又有缜密心思,更难得的是,有一颗切实为民考量的心。

自那日起,郢城内外便呈现出一派奇特的景象。

一方面,谢戈白加紧整饬军备,加固城防,斥候四出,警惕着燕军的动向;另一方面,在姜昀的全力推动下,新的农具被迅速打造出来,分发到农户手中,荒废的土地被重新开垦,流民被组织起来,以工代赈,修复水利,播种希望。

齐湛并未置身事外。

他时常与姜昀一同出城,巡视田亩,亲自示范新农具的使用,与老农交谈,了解民间疾苦。

他的平和与务实,很快赢得了百姓的拥戴。而姜昀,更是事必躬亲,日夜操劳,原本略显文弱的身形在风吹日晒下变得强壮了些,眼神愈发清亮有神。

君臣二人因这共同的目标,相处的时间非常多,常常一道商讨。

他们常在灯下对坐,商讨至深夜,从农事到吏治,从眼前困境到未来蓝图。

距离的拉近,让姜昀越发钦佩齐湛的见识与胸怀。

谢戈白也在制定战略,秋收一过,粮草一稳,大军就准备开拔了,至少要将周围的城池都拿下,才能稳坐钓鱼台。

秋意渐浓,郢城周边的田野却是一片难得的金黄。

在姜昀不遗余力的推行和齐湛的亲力亲为下,新式农具与精耕细法初见成效,收获的粮食虽不足以支撑长期大战,却极大地缓解了城中的粮荒,安定了民心流民,也为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初步的底气。

城守府内的气氛随着秋收的结束而日渐紧绷。

谢戈白如同蛰伏的猛虎,目光一次次扫过悬挂的军事地图,上面标注着郢城周边几座尚在燕军控制下的城池。

困守孤城终是死路,必须趁宇文煜主力被牵制在齐地、己方粮草稍足的时机,主动出击,扩大战略纵深。

这日,谢戈白大步走入齐湛处理政务的书房。

夕阳余晖透过窗棂,恰好将正在案前与姜昀低声讨论秋粮入库后续事宜的齐湛笼罩其中。

姜昀指着账册,神情专注,齐湛侧耳倾听,不时点头,两人之间那种因共同忙碌而产生的默契与融洽,让谢戈白脚步微顿,眸色沉了沉。

“齐王。”谢戈白的声音打破了一室的平和,他有些看不惯这两人腻歪,“秋收已毕,粮草已备。是时候商议出兵了。”

齐湛抬起头,看到是他,示意他近前:“谢将军来得正好,我与姜卿刚核算完今秋收成,虽不算丰腴,但支撑一场战事应无问题。你有何计划?”

姜昀也收敛了神色,肃立一旁,军事并非自己所长,但接下来的行动关乎全局。

谢戈白径直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郢城东、北两个方向的几处要地:“郢城虽险,然孤悬于此,终非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拿下东面的临武、北面的弋阳二城。此二城与郢城呈犄角之势,若能攻克,便可连成一片,互相支援,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主动权方能掌握在我等手中。”

他的分析精准而犀利,齐湛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将军所言极是。此二城确是关键。兵力调配、进攻方略,将军可有成算?”

“兵力有限,需集中使用。”谢戈白目光锐利,“我意,兵分两路,同时出击,打燕军一个措手不及。一路由我亲自率领,主攻临武;另一路……”

他话锋一顿,目光落在了齐湛身上,“需齐王亲自坐镇,攻打弋阳。”

其实打这两个小城,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他就是看不惯这两人跟连体婴一样,看得眼疼。

“不可!”不等齐湛回答,姜昀已脱口而出,脸上写满了担忧,“王上万金之躯,岂可亲临战阵?弋阳虽小,亦是城池,若有闪失……”

谢戈白冷冷打断他:“军中无戏言,更无特殊。齐王既立志光复河山,岂能一直安居后方?唯有亲历战火,方能立威于军前,慑服于天下。”

他的目光重新看向齐湛,带着一种近乎逼迫的审视,“还是说,齐王只愿安享姜卿带来的粮草安稳,却无亲冒矢石的勇气?”

这话语带着刺,既是激将,也隐含着对姜昀与齐湛过于亲近的不满。

他在用这种方式,将齐湛从那种在他看来过于安逸的文治氛围中拉扯出来,拉回到冰冷而残酷的战场上,拉回到他自己的身边。

齐湛迎上谢戈白的目光,没有因他的激将而动怒,反而异常平静。

他明白谢戈白的用意,也清楚自己确实需要战功。他抬手止住了还想劝阻的姜昀,沉声道:“谢将军说得对,复国路上,哪有躲在后方的道理?”

他看向姜昀,语气缓和却不容置疑:“姜卿,后方粮草辎重,民夫调度,乃大军命脉,寡人亦托付于你。务必保证前线无后顾之忧。”

姜昀看着齐湛坚定的眼神,知道此事已定,只得将满腹担忧压下,深深一揖:“臣领旨!必竭尽全力,确保后勤无忧!请王上……务必珍重!”

谢戈白见齐湛应下,有些满意,“既如此,请齐王即刻移步军营,与诸将商议具体进军部署。时间紧迫,需早做决断。”

齐湛站起身,对姜昀点了点头,随即与谢戈白一同向外走去。

夕阳将两人冷峻挺拔的身影拉长,一同没入即将被暮色笼罩的校场方向。

姜昀望着他们并肩离去的背影,心中那股担忧再次涌上心头。

王上此去,凶险难料,而那个与王上同行的谢戈白,其心思,比战场上的明枪暗箭更让他感到不安。

万一他起了歹心,姜昀不敢深想,只得去寻高晟高凛父子,军中多看顾一些。

到了军营,齐湛邀着谢戈白的肩,开始没个正形,人可以装逼一天,装逼一个月,但如果要以年装,还是在所有人面前。

齐湛只能对他表示膜拜大佬,比如谢戈白,他居然真的是个正经人。

谢戈白瞥了他一眼,没说话,哼了一声。

齐湛身体重量靠他身上,都认识那么久了,难兄难弟,他一天天很累的啦。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谢戈白把他手挥下去,懒得理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 3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