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到北宋捞苏轼 > 第42章 四十二回

第42章 四十二回

福宁殿的御书房里,官家正在批阅劄子,听内侍说李章事求见,忙搁下手中的笔,吩咐内侍领舅舅进来。

李用和刚准备向官家行礼,便被官家一把扶起,接着又被官家赐座。

官家接过李用和特意送进宫的信,笑着说:“舅舅,你怎么亲自送进宫里来,怎么不派人送来?”

“官家,这是您的信,臣不放心交给别人,还是臣亲自送进来为好。”李用和的语气非常恭敬。

“不是什么重要的信。再者,眉州的来信,日后每隔十天半个月都会寄来一封,难道舅舅每一封信都要亲自送进宫吗?”官家因为生母李宸妃在世时,并没有孝敬过她一天。他也是她病逝后,才知道她是他的生母,但为时已晚,已经来不及孝顺。所以,官家就把对生母李宸妃亏欠和孝敬都用在了李用和这个亲舅舅的身上。“日后眉州来信,舅舅派人知会一声就好。”

“臣怕臣家里的人做事不仔细,弄丢了官家的信。”李用和并没有因为官家看重他这个舅舅,就变得得意,或者猖狂跋扈,相反他越发的谨慎。之前,官家要给他加官升爵,他连忙推拒,甚至还为此吓病。“臣平日里没什么事情,能给官家送信是臣的荣幸。再者,臣还能见到官家,跟官家说说话。”

最后一句话说到官家的心坎里。官家一直觉得李用和对他太过拘谨,如今听到他老人家说这番话,他心头一片熨帖。

“舅舅不嫌累就好。”

“臣不累,一点也不累。”

李用和知道官家日理万机,没有在御书房久待,跟官家聊了一会儿家常话后,便告辞离开了。

官家让张茂实送李用和到宫门口,不过出了福宁殿门口,李用和就请张茂实回去伺候官家。

见张茂实很快回来,官家没有一点意外。

“我原以为舅舅怕我,不敢与我亲近,现在看来舅舅也是希望同我亲近的。”

张茂实知道李用和这个舅舅在官家心中很重要,也知晓官家一直想跟李用和这个舅舅拉近关系。他便顺着官家的话说:“官家,亲舅舅哪有不喜欢亲外甥的。”

“你这话说的对,让舅舅亲自送信进来也好,这样我也能跟他多说说话。”官家言讫,便拆开李用和亲自送来的信,厚厚一摞纸。

率先印入官家眼帘的是宋嘉树的信。官家看到宋嘉树的字,轻笑一声道:“小小年纪,字写的不错。”

宋嘉树一直嫌弃自己的字写不好看,殊不知他的字在小孩子中是最好的。很多七八岁的孩子都没有他的字写的好。

“这孩子的字倒是没见过。”官家没有在宋嘉树的字中看到名人或者名帖的影子。“不像是颜真卿的字,也不像是欧阳询的字。”小孩子刚学写字,写的基本上都是楷书,而楷书写的最多的就是颜真卿和欧阳询。

官家不认识赵孟頫。如果他认识他的后人赵孟頫,就知道宋嘉树的楷书有他的影子。

上辈子学楷书的时候,宋嘉树最喜欢赵孟頫的楷书,而他临摹赵孟頫的楷书是最像的,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他临摹赵孟頫的楷书作品,还被博物馆拿去做复制品展出。

宋嘉树在信的一开始,先郑重地向新先生介绍自己。他有趣地列了个表,这让官家觉得很有意思。

姓名:宋嘉树(我姐姐叫宋嘉橘,我和姐姐的名字取自屈原《橘颂》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句话。)

年龄:四岁。

性格:活泼好动、聪明机灵、孝顺长辈,可萌可甜可盐(我可以可爱软萌,也可以严肃霸气。)。

看到这句可萌可甜可盐这句话后面的介绍,官家不觉失笑:“这孩子还真是好玩。”

擅长:暂时只会读书和算术,等我长大了,再扩大我擅长的范围。

看到“算术”两个字,官家想到之前宋嘉树编造的九九乘法表一事。如今,很多地方的小孩子都会唱九九乘法表。这九九乘法表还写进了算术的书里。

长相:所有人都觉得我长得好看,我也觉得我长得好看。

看到这里,官家忍不住笑出声:“哈哈哈哈哈。”

站在一旁的张茂实听到官家的笑声,有些好奇地问道:“官家,您笑什么?”

“我笑这孩子真逗。”官家继续往下看。

喜欢的颜色:青色、蓝色

喜欢吃的东西:太多了,只要是好吃的,我都喜欢。

喜欢做的事情:也非常多,但是现在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毕竟我是小孩子,是该玩的年纪。

喜欢的……

宋嘉树写了一张纸的自我介绍,这能让先先生更好的了解他。

看完宋嘉树的自我介绍,官家对他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孩子不仅聪慧,还十分有趣。看到画像,便知道他是个有灵气的孩子。现在看到他的这番自我介绍,知晓这孩子内里也是一个机灵灵动的。

接下来,便是宋嘉树写的文章。他没有写什么仁义,也没有什么道德这样深刻的内容。他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主题,写了一篇文章。

他也没有写太深,写读书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宋嘉树写的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也没用生僻的字来堆砌。现在,在文人学子中流行用生僻字来写文章。用的生僻字越多,好像就显得文章写的好。他用孩子的口吻写了一篇非常朴实,但又充满童趣的文章,看的官家嘴角就没有下去过。

在文章的最后,宋嘉树引用先皇的《劝学诗》中的两句诗,“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结束语。

“不愧是神童,四岁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宋嘉树的文章写的童趣好玩,但又有一定的深意。“茂实,你看看。”

张茂实双手接过官家递来的信,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当他看到宋嘉树的自我介绍时,忍俊不禁道:“官家,这自我介绍写的真有趣。”

“是啊,没想到还能这么介绍自己。”官家开始看小苏轼的信,信的一开始也是自我介绍。

当他看到小苏轼最喜欢的人是宋嘉树,最喜欢的东西也是哥哥宋嘉树时,微微笑了起来。看来苏轼这个孩子很喜欢宋嘉树这个哥哥。

看完小苏轼的自我介绍,官家也对他有了些了解。

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没有他哥哥灵动。

官家接着看苏轼写的文章。苏轼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为主题写的文章。

小苏轼写了很多交朋友的好处,也写了很多跟朋友一起玩的趣事。官家看的时候,脑子里不觉想象小苏轼和宋嘉树跟朋友们一起玩闹的场景。

在文章后面,小苏轼写交朋友要结交好朋友,不能结交坏朋友。他还例举了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坏朋友。

最后的最后,小苏轼说哥哥宋嘉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还想让孙猴子做他的好朋友,因为孙猴子会七十二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别妖精。他还重情重义,是个好猴子。

官家心里疑惑:孙猴子是谁?是眉州那边的神话传说吗?

看完小苏轼的文章,官家发现这孩子虽在自我介绍上没有他哥哥机灵好玩,但他写的文章有一股灵气。

“看完,你觉得如何?”官家问张茂实。

“官家,这真的是四岁的孩子写的文章吗?”张茂实看完后,心中十分震撼。在他的印象里,四岁孩子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玩闹。别说读书写字,就连话都说不清楚,更别说写文章呢。而他手里的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他甚至觉得比一些学子写的都好。“不是找人代写的吗?”

“大人可写不出这么童趣的文章。”官家笑道,“稚圭的这两个学生都是神童。”言毕,他又把小苏轼的文章递给张茂实看。

张茂实看完,惊叹道:“三四岁就会写文章的神童,奴婢这次见识到了。”

“这两孩子得好好教导,未来是我大宋的国之栋梁。”

“如今他们被官家亲自教导,日后一定会成为大宋的栋梁之材。”看了两个神童的文章后,张茂实终于明白官家为什么要代替韩知制诰教导他们。

“我的学问不如稚圭,也不如范仲淹他们,我担心教不好他们。”看了宋嘉树他们的文章后,官家变得有些不自信了,担心自己教不好。

“官家,您谦虚了,您的学问可不比韩知制诰他们差。”张茂实安慰官家道,“再说,您的学问可是晏太傅亲自教导出来的。”

“说起来,我没教过孩子读书。”官家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初提议帮韩琦教导宋嘉树他们读书一事有些冲动了。

“您之前不是教过福康公主吗?”张茂实道,“您的学问别说教导孩子,就是教太学的学生也绰绰有余。”

官家指着张茂实,笑骂道:“你就会拍我马屁。”

“奴婢说的可都是实话。”

“我已经答应稚圭会好好教导这两个孩子,自然不会出尔反尔。”官家心想,宋嘉树是大宋的福星,未来会改变大宋的命运,他更应该亲自教导才是。这也是当初官家提议代替韩琦教导宋嘉树他们的缘由。

“能被官家教导是这两个孩子的荣幸。”宋嘉树和苏轼这两个孩子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能被官家亲自教导。这世上的人都想被官家亲自教导,但谁都没有这个荣幸。

虽说新科进士是天子门生,但他们并不是官家真正的学生。现如今,宋嘉树和苏轼是官家真正的学生,也是货真价实的天子门生。

“我能教导他们,也是我的荣幸。”

抱到最粗的大腿,但宋嘉树不知道。

小剧场:

学生甲:轮抱大腿,谁都比不过宋嘉树,四岁就抱上皇帝的大腿。

学生乙:宋嘉树也没有让宋仁宗失望,宋仁宗一向以是宋嘉树的先生为荣。

学生丙:他们真的喜欢搞笔友这一套。

学生丁:他们搞笔友就算了,苦的是我们。他们在信中写的文章,我们每一篇都要背┭┮﹏┭┮

小可爱们,记得收藏!记得留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四十二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春坊怨

夜色名为温柔

反派拿错万人迷剧本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