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因为闹事的事情鲁侍郎找上他,说这些人是他收编回来的,他们不好处理,要请他来亲自处理。
这样的话,那江天阔几次三番闹的事怎么不上报给他了?
营长看看鲁侍郎,他可是都报上去给鲁侍郎了,鲁侍郎报没报给皇上他就不知道了。
赵忆年问的这么一句话,让鲁侍郎紧张得冒起了汗来,最近皇上太过于反常了,他忙着应付皇上,竟忘了这事。
赵忆年看鲁侍郎额头上冒出的细汗,他嗤笑一声,“按营中的规矩办即可,这拨人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朕说!”
说着,赵忆年看了鲁侍郎一眼,鲁侍郎等人连连称是。
因为是第一次闹事,赵忆年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关几日禁闭就放出来。要是再有下次,按军法处置。
折腾了大半天,赵忆年还是想去坤宁宫,他确认他对他的皇后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就是不知道他的皇后是否也和他一样。
坤宁宫内,宋谣觉得时间越来越接近月姐儿要醒来的点了,她紧张兮兮的看着万嬷嬷。
万嬷嬷回以一抹苦笑,在将军府的时候有周晴在,每一次月姐儿歇晌起床都是乖乖的,只是要赖在周晴身上好一会儿才愿意下来而已。
对比现在,她赖在周晴身上好一会儿才下来算是好的了。
月姐儿起床的号角还没有响起,赵忆年就进来了。
看到赵忆年,宋谣眼睛一亮,她认为的救星来了,就是不知道管不管用。
赵忆年看到宋谣看到他眼睛一亮,忍不住开心起来,他轻手轻脚的靠近床榻,想和宋谣说说话,可还没说话呢,月姐儿就哭了起来。
赵忆年:“……?”
月姐儿闭着眼睛呢,就开始哭了,要是睁开眼睛没有看到周晴,就会哭得更大声,趁着这个时候,宋谣把月姐儿抱了起来,塞进赵忆年的怀里。
接下来就要看赵忆年对月姐儿有没有用了。
万嬷嬷赶紧拿一张小被子盖住月姐儿,在赵忆年怀里用小被子严严实实的把月姐儿盖住。
被人抱在了怀里,月姐儿一边哭一边睁开一只眼睛看,看到是赵忆年,鬼使神差的,她止住了哭泣,两只眼睛呆呆的看着赵忆年。
宋谣偷笑,看来是有用的。
赵忆年给月姐儿穿衣裳,月姐儿乖乖的,不哭也不闹,万嬷嬷都看呆了。
月姐儿的起床气就这么一会儿,赵忆年在她很快就好了,好了之后就由万嬷嬷带着她和璟哥儿去洗漱了。
她们走后,赵忆年像一条大狗狗一样来到宋谣跟前,委屈道:“我还没有用午膳呢……”
宋谣挑眉,现在都已经申时了,“你干嘛去了?”
赵忆年坐到床上,从后面抱住宋谣,把在城防营发生的事,都跟宋谣说了。
宋谣不知道该怎么说,军营里的事情不是她擅长的,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看赵忆年这个样子,事情应该是解决了的,她也就没再继续问。
外边,叮当已经让御膳房的人送来了膳食。
宋谣从床上起来,“走吧,咱们吃饭去,可别把你饿坏了。”
赵忆年从善如流的净手过后到外边用饭,宋谣左右没有什么事,便坐在一旁陪他用饭。
璟哥儿月姐儿也过来了,歇了一个晌,精神满满的璟哥儿继续玩他的七巧板去了,月姐儿则是爬到了宋谣的怀里。
月姐儿在宋谣的怀里偷偷的看赵忆年,赵忆年察觉到了,他故意逗月姐儿:“月姐儿看小姑父做什么?”
月姐儿害羞的躲到宋谣的怀里,又悄悄的探头出来看,“小姑父长得好看!”
赵忆年朝宋谣昂了昂头,骄傲极了。
吃完饭后,赵忆年就和月姐儿玩起了举高高来。
这是月姐儿第一次玩,在玩七巧板的璟哥儿都被吸引了目光。
宋谣提醒赵忆年不要厚此薄彼,要举就两个都举,不能举了一个不举一个。
赵忆年点头,举完月姐儿后就去举璟哥儿,腼腆如璟哥儿都露出了开心的笑。
举高高一般都是父亲和子女一起玩的,身为母亲总是会害怕有危险,不许他们玩。
他们的父亲是将军,一直在外面保家卫国,在他们的记忆里,父亲似乎从未出现。
在周晴跟璟哥儿说要去边塞找父亲时,璟哥儿其实是迷茫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父亲。
他以为自己的父亲是虚构的,只是存在于画像上面。
璟哥儿也才两岁,他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自己的儿女相处的,但是在赵忆年身上,他好像是感觉到了所谓的父爱。
赵忆年放下璟哥儿,月姐儿就又凑上了前,想要赵忆年继续给她举高高。
赵忆年僵了一下,他有点累了,好在璟哥儿看出了他的累,牵着月姐儿的小手说道:“妹妹,小姑父才刚刚举起我呢,我比你重,小姑父累了。”
月姐儿懂事的点点头,说道:“那我不要小姑父举高高了,要小姑父抱抱可以吗?”
赵忆年弯腰一把抱起月姐儿坐到凳子上,“当然可以了!月姐儿那么可爱,小姑父最喜欢月姐儿了!”
宋谣见状也赶紧把璟哥儿抱起来,她生怕璟哥儿会产生不好的情绪。
月姐儿捧着赵忆年的脸亲了下,小小声的说:“小姑父,要是你是我爹爹就好了。”
虽然说得很小声,可赵忆年和宋谣都听到了,他们对视一眼。
宋谣低头看向璟哥儿,见璟哥儿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赵忆年,她突然心一酸。
周晴是母亲,可以给他们很多的母爱,但是再多的母爱也不能替代父爱。
现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父爱,这也就解释得通了为什么月姐儿看到长得好看的男子就会这样,她是想到自己的爹爹了。
所以也说得通了为什么他们对赵忆年这个小姑父的喜欢要超过她这个小姑,他们是在赵忆年身上找他们需要的父爱。
宋谣问璟哥儿:“要不要让小姑父抱抱?”
璟哥儿懂事的摇头:“小姑父抱妹妹就好了,我要小姑抱!”
赵忆年看到这一幕,把月姐儿放到自己左大腿上,拍拍自己的右大腿,“璟哥儿来小姑父这里,小姑父可以一起抱你们!”
月姐儿也兴奋了起来,“哥哥快来!”
宋谣鼓励的看着璟哥儿,璟哥儿腼腆一笑,小跑着到赵忆年跟前,赵忆年赶紧把他抱到腿上,随后张开手臂,紧紧的抱住两个孩子。
晚上,宋谣和赵忆年谈夜话,谈到了璟哥儿月姐儿。
赵忆年握着宋谣的手:“看看,这就是大庆重文轻武的后果,你大哥常年在外,孩子们见不到父亲,对父亲的记忆很模糊,缺失父爱。”
宋谣靠在赵忆年的肩膀上:“怎么才能改变?”
赵忆年沉默片刻,摇头。
据母后所说,父皇在位的时候,朝堂上一片和平,可父皇驾崩后,皇叔摄政,朝堂就开始变得不可控制了起来。
皇叔虽是摄政王,可他就知道打仗,其余的什么都不懂,就只能被朝堂上的文官牵着鼻子走,他也很无奈。
最后落得重文轻武的下场,这个也不是他所想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皇叔才会在他可以继位的时候选择出家吧。
他从小就顺风顺水,他没有经历过挫折,父皇在位的时候他还小,父皇没能教他什么,皇叔自己还什么都不懂,更教不了他。
赵忆年只能靠自己摸索,可这又怎么是自己能摸索出来的?
宋谣想到了自己在现代接近十年的牛马生涯,她只是鬼点子多而已,如今在古代,在朝堂上,她这些鬼点子能用吗?
宋谣:“你现在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她现在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改变重文轻武,先从其它地方开始吧,能开个头总是好的。
至于重文轻武,她想,总会有可以改变的一天。
赵忆年想了想,之前在朝堂上他就像一个傀儡一样,只需要坐在龙椅上,什么都不需要想,底下由齐尚书为首的文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就给商量完毕了,他只需要点头便可。
现在的话,他渐渐在朝堂上可以开口了,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开口那些大臣们就直呼他太年轻什么都不会了,他的意见建议也逐渐被采纳了。
最想改变什么?
赵忆年想到了每日起床上朝的痛苦,不是每一日的朝会都有事情需要议,他觉得没有事要议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开朝会,让大家都可以多睡一会儿。
没有事需要议的时候上朝就只是在走过场,很快就下朝了,下朝了之后大臣们都自觉的去自己的工位上办公,他身为皇帝又不好意思回乾清宫去补觉,就只好去御书房。
起得太早了,他在御书房根本就做不了什么,昏昏欲睡的,御书房内间有榻,可他又不能真的上榻睡觉。
要是上榻睡觉期间有大臣来找他呢?被他们知道他在御书房睡觉那多不好啊?他们才将将看得起他一些,他可不想因为睡懒觉又被打回原形。
但是历代的君王都是如此的,除了荒淫无度的帝王外,哪一任帝王不是勤勤恳恳的每日上早朝?
赵忆年不知道该怎么向那群大臣们提出这个,他把他想要做的事情告诉宋谣,然后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等着她的答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