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遥遥望去,在与宋虞视线相撞的那一刻,背脊突然一阵发凉。
她惊觉,这一切的谋划,不是出自谢澄之手,而是面前的宋虞,这个曾经被自己玩弄于鼓掌的人。短短几年,宋虞便有此心计,仿佛变了一个人。
弥天浓烟中,萧宁眸色一暗,当年因为一时大意放走宋虞,还真是犯了大错。
莫寒在乱军之中牵着马来到萧宁面前,“陛下,还请快快上马。”
萧宁凝视宋虞片刻,随即转头翻身上马,将尸山火海都抛到身后,娇小的身躯也隐于茫茫夜色之中。
大火烧了一整夜,随着大火一起退去的,还有萧宁剩余的残兵。等李衡带着联军赶到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晨光若隐若现,照彻这片枯焦的灰烬。
李衡命令手下去清点缴获的粮草辎重,众人对宋虞的态度也多了份崇敬。五万联军都敌不过的萧宁精兵,宋虞带着五千骁麟军竟然将其击溃,有如神助。
谢澄上前,激动地说道,“女君此计如神兵电扫,当真是绝妙。”
温稚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了宋虞的身边,她对着宋虞深鞠一躬,“此战若无女君,联军败矣。女君孤身入险境,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深感佩。”
宋虞站在灰烬之上,晨风吹起她的衣摆,在天光中显得落拓。她望着萧宁逃跑的方向,沉默不语。
“这次不过是侥幸获胜,萧宁军力尚在,我们决不能给她卷土重来的机会。”
宋虞如是说,众人也纷纷附和。不多时,李衡就将缴获的辎重盘点清楚,在知道数额之后众人还是难免震惊。光是刀剑盾戈就有五万余件,箭矢更是数不胜数,粮草即使被宋虞烧去了大半,剩下的部分还够彬州士兵吃用一年。
胜利之余,众人也意识到,萧宁实力雄厚,并非一次战役就能轻易扳倒。
宋虞望着众人瓜分战利品的背影,没有说话。秦有仪抱着婴孩走到宋虞面前,与她望向一处,“女君似乎和传闻中略有不同呢。”
宋虞没有看她,“传闻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奸佞小人、背信弃义。”秦有仪说这话的时候,怀中的婴孩却突然咯吱咯吱笑了起来。
宋虞这才转头,看向襁褓中的笑脸,“崔维这么和你说的?”
“女君杀害旧主,夺取青州,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我没有旧主,我只忠于我自己。”
天光大白,宋虞迎着风离开残破不堪的废墟,秦有仪站在原地,望着宋虞的背影久久伫立。
联军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并没有追击萧宁,只顾瓜分战利品,反而给了萧宁喘息的机会。
反应过来的萧宁将大军后撤五十里,短暂整军,谋划着下一次反击。
“此时联军以为胜利在望,只顾瓜分我军留下的辎重粮草,必然懈怠。若是我们趁此机会反攻,定可以打她们一个措手不及。”
听完程岱的话,萧宁盯着舆图久久没有说话。
此刻全军上下士气低落,帐外尽是伤残的女军,便是萧宁,也面带倦色,眼下有层浅浅的淤青。
“你以为,此战为何失败?”
萧宁冷不丁地开口,目光看向程岱。
程岱垂眸,狭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层阴影,“陛下想听实话?”
“当然。”
“此战败在,陛下轻敌。”
下一刻,莫寒便拔出剑,横在程岱的颈间。
"无妨,是朕让他说的。"
萧宁并没有气恼,莫寒冷冷看了程岱一眼,才将剑收回去。
“宗岳说的不错,是朕小瞧这群联军了。”
程岱抬眸,与萧宁对视,“陛下不是小瞧联军,而是小瞧了宋虞。宋虞最初不过是士籍出身的贱民,却能一步步蚕食崔治的领土,到现在成为坐拥两州的枭雌,其实力不可小视。这次若不是宋虞力挽狂澜,彬州联军必败无疑。”
萧宁一怔,脑中不由浮现出火光中宋虞坚毅的脸庞。
即使萧宁再不愿意,她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宋虞,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毫无城府的虞姐姐了。她很可能,是她统一天下的绊脚石。
就在这时,祝歆在帐外求见。
“让她进来。”萧宁冲莫寒说道。
祝歆原本镇守洛京,此刻却扔下京中政务赶来前线,想必是出了大事。
祝歆掀开帷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微臣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萧宁揉了揉太阳穴,她疲惫地合上眼,问道,“你不在洛京待着,来此做什么?”
祝歆看了看身后的人,向萧宁回话,“还是请太常说与陛下听吧。”
萧宁睁眼,她的视线越过祝歆,落在她身后的那人身上。
慕容蔚跪在地上,唯唯诺诺地说道,“启禀陛下,臣的属官太史令夜观天象,说西北……有天子气。”
“荒唐。”萧宁并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
慕容蔚瑟缩着头,畏惧地说道,“臣也训斥了她,但就在昨日,臣收到了祁州郡丞的密报,说是……有村民发现了传国玉玺。”
“你说什么?”萧宁站起身,皱眉走到慕容蔚面前,“你再说一遍。”
慕容蔚颤巍巍地说,“臣绝不敢欺瞒陛下。传国玉玺自贞佑之乱后便消失了,得玉玺者得皇位,西北的天子气或许就是指此。”
“兹事体大,臣不敢隐瞒,便急忙来禀报陛下。”
萧宁盯着自己脚边的慕容蔚,半晌没有说话。自古以来,传国玉玺便是皇位的象征,直到贞祐之乱,传国玉玺突然消失了,韩泰在位时便派人寻找,但一直没有玉玺的消息。
萧宁登基三年,但因为得位不正,一直被天下人诟病。若是能得到传国玉玺,便能正人心靖浮言,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这对萧宁来说,倒是个好消息。
“玉玺现在何处?”萧宁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玉玺现由祁州郡丞保管,但玉玺乃天子气所在,还是应当由陛下决断,如何迎玉玺。”
思忖片刻,萧宁缓缓开口,“既然如此,还是由朕亲自迎玉玺罢。”
帐中并没有人阻止萧宁。眼下来看,彬州非一朝一夕可破,大军又士气低迷,反击胜负难料。但传国玉玺事关皇位人心,这对于萧宁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莫寒。”
“在。”
“传令下去,即刻退兵,朝祁州进发。”
不到一日,萧宁撤军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彬州。原本还在计划下一场作战的宋虞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意外。李衡听到消息之后也并没有表现出喜悦,因为他驱虎吞狼,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然而不论如何,萧宁退兵,也就意味着彬州会盟取得了胜利。宋虞出力最多,又有名望,分得了彬州与青州接壤的两郡,秦有仪和谢澄各分得一郡,其余势力较小的诸侯则分了些粮草辎重。而实际掌握在李衡手中的地盘,也只剩下三郡。
划定好疆土后,临时的联军也就各自做鸟兽散。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走了。”武原郊外,宋虞翻身上马,因着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也不得不说些场面话。
秦有仪抱着婴孩,冲宋虞微微颔首,“后会有期。”
她怀中的小孩也冲着宋虞咯咯笑。
谢澄则是一脸不舍,她站在马下,冲宋虞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望君珍重。”
宋虞飒然一笑,“行,下次见。”
众人围着宋虞,依次道别,最后也各自分道扬镳。
夕阳在山,谢澄望着宋虞的背影,问文霜,“你觉得,宋虞此人如何?”
文霜恭敬地回答,“有君主之气,治世之才。”
“那你觉得,她配我兄长如何?”
文霜的表情凝固一瞬,随后又恢复如常,“女才郎貌。”
谢澄脸上浮起笑意,眼角的泪痣闪烁,“这个秦有仪虽然可恨,但她说得也确实不无道理。”
文霜忍不住出声提醒,“少主,问题在于宋虞能否看上公子。”
谢澄骄傲地说道,“见过兄长的女子,还没有不动心的,再加上谢家的嫁妆,我不信宋虞铁石心肠,两眼空空。”
文霜沉默不语。
宋虞回到羡城之后,选择休养生息,高筑墙,广积粮,过了一段闲散日子。从彬州分得的二郡宋虞也一视同仁,分田与民,同时驻扎军队在此屯田。
另一边,会盟结束后不到一个月,江州和梧州便又开战,打地难舍难分。不过战事并未波及青州,宋虞便也只当热闹看。
后来,宋虞从魏蓁口中知道,萧宁退兵的真正理由是因为祁州出现了传国玉玺。宋虞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是不太能理解传国玉玺的重要性的。为了一块玉而退兵,她着实有些想不通。不过魏蓁和她解释,传国玉玺由和氏璧雕刻而成,从太祖皇帝时,便一直传给历代帝王,立时四百年而未断。
玉玺一直被视为祥瑞,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贞祐之乱后传国玉玺消失,天下大乱,这便是不祥的征兆,韩泰时便派人不断寻找,但一直无果。如今玉玺再度现世,萧宁若是得到玉玺,便可以消除天下人对她这个女帝的质疑,以正民心。
宋虞了悟地点点头,算算时间,萧宁也该到祁州了。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玉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