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荍真是万万没想到,张良不过回来两天,就传出这种谣言。
她倒是无所谓这些,她本就是寡妇一个,无夫无子,也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自然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
可张良不一样啊,人家正直二十二岁青春年华,又生的好看,就算要当小白脸怎么也得找再比她高几个等级的。这谣言要是传出去,他这辈子就都定型了!
但是这么多人都知道了。等等,这些人是怎么知道的?他们重逢那日并无几人在场。她知道格物府里的眼睛很多,但消息也没道理会传的这么快。
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关键人物,楚荍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天的场景,迅速就锁定了目标——他们那日的车夫,老杨。
可等楚荍“审问”完老杨,真相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原来那日老杨吃完瓜,回到家迅速就和他婆娘说了。刚好那日她婆娘的侄女也在,也就一并讲了。结果恰巧她侄女的姐姐在李斯家做工,这话被传到李斯夫人耳中,李斯自然也就知道了。李斯又把这事当成笑料讲给相熟的大臣,然后就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造成了她今天上朝的这幅样子。
楚荍忍不住仰天长叹,能被传出这种谣言,她简直无话可说、无语凝噎、无可奈何了!
刚好她这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被出来觅食的张良看到,就被他拉去食堂陪他吃饭。
“怎么愁眉苦脸的?”张良咬着馒头问。
唉,楚荍又叹了口气,允许自己在移开眼神之前稍微欣赏一下眼前的美色。怎么有人吃个馒头都这么好看啊?
五年的历练,没有折损他一丝一毫,反而为他的风流更增一分侠气。这样一份让上天都嫉妒的容貌和才气,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是什么大事,”楚荍苦笑一声,“不过你肯定猜不到是什么?”
“这可不一定。”张良笑了起来,流转的眼波里藏着一丝狡黠,“我猜猜,是不是有人传我是你包养的小白脸?”
“你知道?”楚荍惊讶地瞪大眼睛。
“我昨晚在府里闲逛的时候就知道了。府里的婶婶婆婆对我的终身大事可是上心得很。”
楚荍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他竟然昨晚就知道了!看来这种“下流”闲话的传播速度还是要比她想象中的快得多。“你不生气?”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我确实是吃你的用你的穿你的,还有一副好皮囊。”张良朝楚荍眨巴眨巴眼睛,嘴角依旧是那副轻松的笑,示意她自己丝毫没有受这件事情影响。
“严格来说,你的吃穿用度都是府里出的,我们专门有一笔这样的资金。”楚荍收收自己惊掉的下巴,皱成小山的眉头终于松了松。
“专门用来养闲人的资金?”
“这叫人才投资!”
“行吧,随你怎么说。反正这次回来我可就不走了。”张良从陶碗里拈起一颗炒豆子,以一种十分潇洒的姿势扔进自己嘴里。然后这颗豆子光荣地砸到了刚走进来的扶苏。
终于,楚荍被逗笑了。她学着张良的姿势也拈起一颗豆子扔进嘴里,“放心,我不会放过你这个廉价劳动力的!”
然后,扶苏捡起地上豆子一脸幽怨地加入了他们。显然,扶苏还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楚荍赶紧和他同步了一下这个故事的进度。
谁知道明天这个闲话又会面目全非成什么样!
翌日,李斯就收到了一封信。
信里明确表明了大秦长公子认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传这种闲话是“不明智”的表现。
“爹爹,谁来的信?”李斯最小的女儿李析在一旁好奇地问。
李析的名字和他的哥哥李由取自同一句,“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意为枯木生新枝。兄妹俩各取了其中一个字。
李斯收起信,揉了揉女儿的头,笑着说:“一个朋友。今日的字写完了?”
李析点点头,“写完了。爹爹布置的书也看完了。”
“析儿又想问爹爹成绩的事?”
“都一个月了爹爹,成绩怎么还没出!”李析忍不住抱怨,虽然李斯已经跟她说过几次要耐心。
主要李斯跟她保证过,要是她能考到这次咸阳学堂“秋日大比”的前三,就给她买一匹小马。
成绩再不出,她的小马都要长大啦!
“这第一次大比,改卷流程是很严格的,参加的人也多,自然要多花些时间。”李斯拍了拍女儿的头,十分耐心地解释,“放心,爹爹答应你的事情不会反悔,你的小马也不会长大。”
得了李斯的保证,李析撅着的嘴巴终于放了下来,乖乖地出了她爹爹的书房。
等到李析一走,李斯才拿出那封信反复又读了几遍。
扶苏给他写着封信是何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