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堂屋,刚打开木盒,秀娘就被里面的两个足银长命锁项圈和两个手镯给惊住。
“这……这,爹咋这么有钱?!”秀娘情不自禁轻轻碰了下那长命锁,银子很亮款式也好看,她都不敢碰到底,“真好看,真精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首饰。”
许轩也觉得好看,看自己老婆喜欢,小声承诺:“以后给你买。”
秀娘也小声道:“别,别,这东西费钱。”
三人把所有钱放进木盒,许轩和许臻负责数铜钱,秀娘则拿戥(děng )子出来称量银子,这是一种精确度极高的小秤,主要用于称药材和金银。
银子和铜钱全部加起来共二十八两五百三十文。
葬礼采买要钱,许大去世后,家里不再有许大做木匠的收入,许轩和秀娘也不能外出做活,从此许家只能靠地里种的粮食过活。
种地就是靠天靠地靠苦力吃饭,一年辛苦到头也攒不了几个钱,而且过于沉重的劳动对寿命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许臻昨晚在粮仓看见几麻袋沉甸甸的大豆,今天在医馆便想着买点石膏粉来做豆腐。豆腐是优质蛋白,在这个缺肉少油的时代,是性价比极高的蛋白质补给,做好可以给许家人补充营养。
想到这,许臻脑袋灵光一现,他可以做豆腐买啊!
周围几个村子都没有卖豆腐的,以往想吃豆腐都得等到去镇里时顺带买。
他在村里做,距离近,价格优惠,生意肯定不错。
想到这儿,许臻着急地问:“哥,粮仓里怎么那么多豆子?”
许轩有些疑惑,小弟刚还说着钱的事情呢,怎么突然就跳到家里的大豆身上了?而且家里的事,小弟应该比自己熟悉才对啊?不过,许轩转念一想,小弟每天都有各种事要研究,没注意到也正常。
于是,许轩详细跟许臻解释起来:“粮仓里都是去年的大豆。村里的大豆都是收完小麦再种,大豆不比其他粮食,种在地里消耗肥力不多,所以村里贫苦的都会多种点来填饱肚子,今年开始种红薯才种得少些。但是大豆只能用来做酱,直接吃不好吃就算了,吃多后会涨肚,让人难受,村里除了实在穷得没饭吃的,大都只把大豆加杂粮里当个添头。”
说着,许轩喝了口水,继续道:“但前年有游商来竹林村收大豆,价格虽然不贵,但那也是活生生的钱啊!大豆好种、不讲究土质、不算耗地、收成还行,去年村里大半人家都在割完小麦后加种大豆,但一年到底,还是没有收大豆的来。所以村里许多人家都存有大量豆子。”
秀娘接着补充道:“爹也加种了,不过粮仓里的大豆主要是租我家地的租金。”
“租金?嫂子,家里租了多少地出去?”
祈朝是按照人口分田。男丁亩田,十亩田里旱田水田各五亩,女孩儿哥儿则是五亩旱田,男丁去后,可留下水田旱田各一亩做祖田,其他田则要收回归于国家。以前女孩哥儿则没有,但换皇帝后,女孩哥儿去后也留一亩田为祖田。
许家自然是有祖田的,但当初分家时,许老太哪肯分给许大,许大只得了自己的十亩田,连房子都是师傅借钱给修的。
后来许轩许臻年纪到了分到田,所以许大家共有二十五亩田,其中水田十亩,旱田十五亩。
“爹租了十五亩出去,只留下水田七亩,旱田三亩。村里人手里拿不出银子,都是用粮食做的租金,除去交税,剩下粮食五成当租金。”
许轩摇晃木箱,里面钱碰撞起来发出悦耳的声音,自豪地说:“收到粮食后,白米白面各留一百五十斤自家吃,其他的爹用牛车送到镇里小店铺,每斤至少比官价多三文,十来天就能全部卖完。爹脑子动得快,我家才能攒下这么厚的家底!”
“哥,我家地里收成如何?”
“水田肥,仔细照料,能有个两百到两百五十斤左右,唉,旱地就不行了,每年也就一百八十斤左右。”
许臻在脑里转了一圈,祈朝地税是十五税一,意思是地里如果收获粮食一百五十斤,就上十斤的税,这样算起来,许大每年只转卖白米便有四两银子收入。在村里头,许大不仅学了木工,更是会做买卖,真是个人物。
祈朝税率不算低,但老百姓对新登基没几年的新皇帝很是赞美。因为新皇帝虽然没减低地税,但减少了赋税种类,例如人头税,而且新帝军事天赋了得,当王爷时就平定北方战事,国内安定。徭役从以前的两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主要服的也是力役、杂役,也就是去修筑城池、宫殿、道路等,服兵役也不用上战场送死。
新皇帝登基几年来,百姓的日子的确好过一些,但大多数家里还是穷得叮当响。
就像秀娘,她家七口人,每年都把白米白面全部官价卖掉,最多留个几十斤,留下的也都是给家里男丁老人吃的,哪有姑娘的份。
秀娘刚嫁来许家时,许家还没修上那三间青瓦房,她虽然知道公爹是个木匠,平时都做着木活贴补家用,但她想着许家人少劳力少,条件应该不会比她家好多少。
直到她嫁过来,第一天便给她煮了白米饭,炖了鸡。那香喷喷白乎乎的白米饭,里面没有一点杂粮,秀娘从来没吃过。更别说,那上面飘着黄澄澄鸡油的蘑菇炖老母鸡,她家里过年才会做,做了她也只能沾个油水,不像许家,两只鸡腿、鸡翅,四人平分,两个鸡腿还是给她和许臻。
从那起,秀娘便在心里发誓,哪怕许家也穷苦,她也要好好待家里人,大不了自己累点多做点。
但谁知道,许家一直都吃得好,每顿都是白米混杂粮,饭是吃到饱,隔一两日便沾点荤腥,虽然也只是打两鸡蛋加猪油煮个鸡蛋汤,但也是村里难得的好日子。
秀娘还悄悄私下里暗示过许轩,天天这么吃粮食扛不住。许轩便把家里来项给秀娘掰扯清楚,秀娘佩服得五体投地,更觉得自己应该多动脑多思考,日子才能红火起来。
回忆到从前,秀娘顿时生出万般豪情出来:“臻儿,你不必担心家里钱不够,今年我们不租地了,你大哥做地里的活,我到秀坊接点简单花样的活,绝不会让你饿着肚子的!”
许臻忙按下秀娘这大干一场的想法,他哥一个人种十七亩地,这是把人当牛来用,长久以来身体怎么受得了。
秀娘如果在秀坊接活,眼睛秀瞎也挣不了几个钱。
自穿到这里,秀娘和许轩便处处为他着想,许臻以前没有过亲人,但想来亲人便是这般,他早已把两人当作自己的亲大哥、亲嫂子。
许臻认真道:“哥,嫂子,我问这些,是因为我有个赚钱的想法。我想在村里做豆腐卖,顺带可以做豆皮、豆干、豆花这些豆制品,平时在村里卖,隔几天便套上牛车拖到附近几个村子卖。”
许轩惊道:“小弟,你连豆腐都琢磨出来了?!”他没忍住揉揉许臻的头,“真不愧是我许家的孩子,脑袋瓜就是灵活!”
秀娘也不禁想了下这门生意,觉得能做:“马上冬天了,村里冬天日常也就萝卜白菜土豆红薯换着吃,有个豆腐搭着,愿意买的人肯定不少。”
许轩难受地叹息道,“唉,要是爹还在看见你这么有本事,一定开心。”
秀娘脸上也涌现些痛苦之色。
许臻看着两人红通通的眼睛,想来眼睛悄悄哭过很久,现在不是不想哭,而是眼泪都流干净了。
他拍拍两人的肩膀:“没事没事,爹和娘在天上团聚了,正享福呢。”
两人对于许臻突然会做豆腐完全不奇怪,因为原主本就是个极聪明的人。从家里倒草木灰旁边的菜长得比地里的水灵,多次尝试,发现草木灰肥田,而且还试出合适的草木灰分量。觉得冬天堂屋里冷,看到过镇里烧煤的小炉子,把它加高加大,装上提手,变成能装柴火能做饭能暖屋的煤炉。用炕孵出过鸡苗,然后许大用牛车拖着鸡苗去周围村子卖,许臻手里的钱大都是这些年卖鸡苗赚的。
许轩整理好心情:“是啊,爹也不想我们为他哭坏眼睛。”
想到许臻说的豆腐生意,许轩还是有些担心:“可是别人都不知道我家卖豆腐,怎么来买?”许大没有宅基地,房子直接修在地边,好处是离河近取水方便,缺点是离村里其他人家远。
“村里办白事席面,加豆腐吗?”许臻在现代时,周围白事席面是必须要有一道豆腐的。
许轩:“豆腐要额外花钱买,村里很少有加的。村里席面,固定是一个全荤一个半荤,两个素菜,一个甜菜一份油汤,共六道菜,寓意也好。素菜大多是萝卜白菜,甜菜则有水果上水果,没有便蒸点南瓜。”
许臻思考了下:“那我家的素菜便弄个酱香豆腐,大家尝了好吃,后面自然会来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6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