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严寒是横亘在农业生产前的一道天堑。
但如今百姓家家都有火炕,室内温度完全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
正因如此,夏若才有信心在室内种菜。
毕竟在她原本的世界,这种种植方式早有存在。
夏若随即又吩咐道。
“再叫人去城外那些上等田里,挖些疏松的泥土回来,尽量不要选冻得太实的。”
常乐虽然心中疑惑,但依旧毫不犹豫的领命而去。
夏若越想越是期待,直接起身往门外走去,完全忘了这顿饭还没有结束。
陈屿看着女郎毫不犹豫离开的身影,心中闪过一丝幽怨。
他的神情突然一顿,随即有些自惭形秽的喃喃道。
“女郎心系天下,陈屿啊陈屿,你怎么能如此自私!”
郡守府的后院,突然忙碌了起来。
根据夏若的要求亲卫们搬来木箱,又抬来几大筐散发着寒气的泥土。
武云和李铁被这番动静吸引而来。
武云看着摆了一地的木箱和泥土,不解地问道。
“女郎,您这是要……”
李铁也凑过来,不解的打量着这些东西。
夏若站在一旁,神情平淡的解释道。
“在屋里种点菜试试。”
“种菜?”李铁带着毫不掩饰的惊愕。
“女郎,马上就是深冬了,这……这怎么可能种得活?冬天怎么可能长出青菜!”
武云虽未直接反驳,但眼神中也充满了不可置信。
“女郎,冬日万物凋零,乃是天道。这般逆天而行,就怕……徒劳无功。”
夏若知道,解释温室效应,小环境调控之类的概念他们也不会懂。
她干脆只是笑了笑,语气平和道。
“我是觉得,如今有了火炕,屋里暖和程度不亚于春天。说不定种子种下去就能活呢?”
如今,火炕的温暖在场几人深有体会。
武云和李铁不免有些意动,又见女郎态度如此坚决,便将质疑的话咽了回去。
可他们心中,依旧有些怀疑。
夏若也不强迫他们马上接受,便又接着道韩。
“我也只是想试一试,成了最好,就算不成,也只是费些力气罢了。”
夏若吩咐士兵,让他们将东西抬到指定的院落,随后回到自己的住处。
她在几个婢子的伺候下梳洗完毕,早早的躺在床榻上,将意识沉入空间。
夏若在堆积如山的物资中,仔细翻阅着那些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农书。
第二天,她早早来到放置木箱的房间里。
她刚拉开门,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屋里的火炕早已经被烧热。
夏若脱下披风,打算开始干活。
常乐立马上前,将女郎手中的披风接过。
他看出女郎似乎要亲自播种,立马出声道。
“女郎身份尊贵,这等粗活岂能劳您亲自动手?”
“属下已命人寻来附近有名的种田好手,就在郡守府中候着呢,您有什么要求,吩咐他们去做便是。”
夏若觉得种点菜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粗活。
但转念一想。
她虽然在书中看了不少理论,但毕竟对土壤特性和日常养护上,没有经验。
干起活来,未必比那些以种田为生的农夫更好。
专业的事,确实交给专业的人更稳妥。
夏若如此一想,便从善如流道。
“如此更好,请那人过来吧。”
很快,武云带着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沟壑的老农走了。
“女郎,这位是田老伯。”
夏若语气尊敬的开口。
“田老伯。”
田老伯赶紧向夏若行礼,随后目光便落在了那些木箱和泥土上,看起来非常紧张。
夏若则从袖子里掏出三个巴掌大的小纸包。
这里面,是她选中的三种绿叶菜种子,分别是生菜、油菜、鸡毛菜。
这三种蔬菜不仅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光照要求也相对较低。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生长周期都非常短,从播种到可以采收,只需要二三十天左右。
这对于急需看到成果的北地来说,至关重要。
夏若将种子包递了过去,温和地说道。
“田老伯,麻烦你把这些种子,在这些木箱里种下。”
田老伯赶忙双手接过种子,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看了看,又摸了摸那饱满的种粒。
他的脸上随即露出一丝心疼和不理解。
“女郎…这…这都是顶好的菜种。可如今这时节,种下去……这不是……不是糟蹋了吗?”
田老伯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深知种子和时令的重要性。
他眼看这么好的种子可能要白白烂在土里,忍不住出言相劝。
夏若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便又笑着安抚道。
“老伯放心,这些种子我还有很多。”
“您只管按我说的种,若是成功了,您数首功!”
“长出来的菜,先送给您家留一箱。”
田老伯听说种子还有不少,心里好受了许多,却依旧觉得希望渺茫。
可想到女郎不但将他和儿子从地牢里救出,又从匈奴手里夺回了北平郡。
女郎这等功绩,现在不过是浪费点菜种而已。
田老伯立马坚定起来。
“诺,小老儿一定尽心伺候。”
夏若颔首。
“那就拜托您了。”
田老伯不愧是公认的种田好手。
他先是仔细地将泥土中的大块敲碎、耙平。
按照夏若的口述,将不同菜种按照不同深度覆土,厚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整个过程一丝不苟,生怕浪费了任何一粒种子。
种好的木箱被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房间里充满了土壤的清香。
房间里的大炕烧得正旺,屋与屋外仿佛个世界。
夏若对田老伯的工作态度十分满意,临走时特意交代道。
“田老伯,给您每日五十文的工钱,这些种植箱就交给您了。”
田老伯连忙摆手。
“都是做惯的活儿,哪里用得着工钱。”
夏若笑道。
“付出劳动就要有回报,这是您该得的,不必推辞。”
田老伯的心头像被一团温热堵住。
以往在田里操劳一年,最后除去地租和赋税,剩下的粮食甚至一家人都吃不饱。
那时候,从来没人和他说,付出劳动就要有回报……
而今,女郎却说这是该得的。
田老伯的视线有些模糊,他没再拒绝,而是郑重的弯腰行礼。
夏若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随后便放心离开。
常乐回头看了眼紧闭的房门,忍不住赞叹道。
“此法真能成功,女郎功在千秋!”
武云也颔首道。
“确实,若能解决冬日吃菜难的问题,于民生大有裨益,意义不亚于一场胜仗。”
而且青菜虽然不是粮食,但也能顶饿。
若是粮食紧张,百姓吃菜也能度命。
夏若脑海中却浮现一个身影,如今在身在辽西,安心养老的周稷。
他身为前大司农,农耕本领登峰造极,若他在此,定能给出更多的意见。
只可惜周老如今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好在他还有一位得意弟子。
夏若立刻打算修书一封,详细说明此次室内种菜的尝试。
宁儒若是和他师父一样醉心农耕,一定会赶来北平一探究竟!
“女郎要在冬天种青菜”的消息传遍整个北平郡。
百姓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不以为意:“冬天种菜?太阳打西边出来还差不多!”
也有人将信将疑:“女郎是神人,说不定真有办法呢?”
但大多百姓都在心中期待着。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多一种获取食物的方法,就能多一条活路。
都暗暗盼望着,女郎能够再次带来奇迹。
田老伯更是将这几箱菜视若珍宝。
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守在那里。
浇水、控温,每一件事他都做的无比认真。
日子一天天过去,泥土表面却依旧沉寂,所有人的心都逐渐悬了起来……
第五日,天色刚蒙蒙亮。
田老伯像往常一样,挑着两只小水桶,小心推开暖房的门。
瞬间,温暖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
他赶紧把门关上,生怕寒冷的空气钻入屋内。
田老伯随后放下水桶,拿起水瓢给菜箱浇水。
就在他弯下腰,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那些木箱时,动作猛地僵住了。
深褐色的土壤表面,不知何时,竟然钻出了一片片极其细小的嫩绿色!
“哐当”水瓢掉在地上。
田老伯扑到木箱边,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破土的新绿。
是苗!是菜苗!真的发芽了!
他在确认的瞬间,巨大喜悦由心而起。
田老伯猛地直起身,跑过去一把推开房门冲出房门,动作利落的像个小伙子。
他满心狂喜,冲着清晨冷冽的空气,用尽力气大声高喊。
“发芽了!!种子发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1章 第 9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