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越之富贵荣华 > 第215章 第 215 章

第215章 第 215 章

皇帝葬礼后,朝臣们又聚在一起,与皇后一起商量皇位继承的事情。

王兴提议,现在皇帝的血脉只有小公主了,那么,应该有小公主继承皇位。

但是遭到了所有其他大臣的反对:“自古以来,皇位从来没有传过女子,若让小公主继承皇位,岂不是让邻邦嘲笑我朝没有男子?”

皇后看着堂下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们,不禁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大臣们不知皇后为何发笑,于是纷纷停下争论,做唯恐状。

皇后笑够了,才停下来,对着他们说:“不管你们最后选了谁继承皇位,我只有一个要求,必须保证我女儿的公主地位。”

“是!”大臣们恭敬地送走了皇后。

接着继续吵起来,于是有人提议:“既然近支没有男子可做继承人,何不从旁支中找寻?”

于是,散会,派人去藩属地搜寻皇帝家的还活着的子侄。

白玉兰怎么也没有想到,大街上又出现了关于她的言论。

这次说的却是她是什么天命贵女,理由也有很多:

说她发现了红花,染出了正红色的布,就是金贵。

说她发明了竹子造纸,为文明的散布与传播提供了新材料。

说她发掘了煤矿石,为天下百姓找到了取暖的新燃料。

说她发现了白蜡虫,制作出了白蜡,给大家带来了光明。

说她改造了炮竹,发明了纸鞭霹雳炮,百姓过年也能几人遨游安全。

说她发明了蜡染和长袍马褂,为百姓增添了色彩......

同时,有关王兴的言论也悄然第一次在街头巷尾流传:

说他勇猛无敌,平叛了藩王谋反,保护了社会稳定。

说他武力超凡,剿灭了山贼与水匪徒,保护了百姓生命财产。

说他天命不凡,发明了震天雷,炸得西北戎狄死伤无数,退回寒地,保护了边境安全。

说他是皇帝的伴读,从小到大与皇帝一同读书习武,深得皇帝信赖,虽与皇帝没有血缘关系,那也跟亲兄弟没两样。

皇帝没有儿子,兄弟和叔伯也都死光了,除了王兴再没有人更适合做皇帝了。

而且,他还娶了天命贵女白玉兰,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两个天命之人,就该是朝廷的守护神。

白玉兰和王兴都找人暗中查找传播这些的来源,却一无所获。

等到各路去藩地寻找皇室血脉的队伍分别回京,竟然没有一队找到有用线索。也就是说,死去的皇帝除了小公主一人,再没有别的亲人了。

大臣们纷纷失语,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许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不得不站出来主持会议:“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已过百日,必须早日找到继承人,管理国家才行。”

“你说的倒是没错,可是,咱们这不是找不到继承人吗?!”一个大臣嘟囔道。

他这一开口,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始表达不满。

“是啊,咱们费劲儿扒拉,找了这么久,也没找到半根毛,谁能来继承啊?”

“就是,说的轻松,谁还不想找到人了!”

许老丞相听了这么多的不敬之语,也没有怪罪他们。

最后是孟蔚站出来,给大家指出另一个思路:“依我看,既然找皇帝血亲男子这条路走不通,我们不如换一条路试试。”

众人都围过来,问他:“不知孟大人有何办法?”

孟蔚捋一把胡子,说出两个字:“推举。”

短暂的震惊过后,就有惊叹:“真是好主意啊!古有尧帝禅让,百姓推举舜为帝。我们尊祖宗之法,后世之人也不能说我们的不是。”

“对对!这个办法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么,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推举为新帝?”许老丞相出面相问。

又是一阵沉默过后,终于又有个官员斗胆发言,他是个御史,他并没有直接说出人选,而是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各位大人,你们最近可听到市井流言?”

“什么流言?跟推选新帝有恶化关系?”另一个人反问道。

接着,第三个人就站出来将有关王兴和白玉兰的言论说与所有人。

那人刚开了个头儿,就被王兴打断了:“尤大人,你还是莫说了,这些流言,我正在暗中调查,肯定是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传播。”

许老丞相和孟蔚闻言,很有默契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又很快分开,继续作雕塑状。

推举之事,最后在众人的议论中,和王兴的阻拦中结束。

此后一个月,有关白玉兰和王兴是天命贵人的流言越演越烈,从京都传到了京都附近的几个州府,又满满蔓延到全国各地。

丁府尹是第一个上书朝廷,支持王兴登基的人。

他一听到这个传言,就激动不已。

王兴是谁啊,他是白玉兰的夫婿。白玉兰又是谁呢?是自己女婿的妹妹。

许老丞相的独苗金孙是自己女婿的亲弟弟白宝救的。

礼部尚书孟荣是白玉兰师父孟荟的亲二哥,白玉兰的亲二哥白松石孟蔚的亲孙女婿。

白玉兰的亲三哥白杉娶了许老丞相的孙女,白玉兰的表哥田大河又娶了王兴的表哥。

许家有许老丞相几十年的经营,满朝上下都有他的故吏门生遍布。

孟家还有孟蔚这个当代亚圣,做了一辈子京都书院的院长,清流名士都推举他为天下第一流。

而白玉兰那个神医师父孟荟,虽然无官无爵没有才情,但是他治病救人,到处都有奉他为救命恩人的病人与家属,其中不乏富贵之之族。

这流言都传成这个样子了,丁大人甚至都猜测,是不是许孟他们在背后操控。

然而,不管这些流言是谁传播的,能流传出来,就说明是大势所趋,百姓所望。

而自己,就算不上这个折子不推举王兴登基,若自己猜测是错误的,那么,新帝登基以后,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也定然会重整朝纲。

结果就会是,自己这个白玉兰的姻亲,定然会被自动划到王兴阵营,遭到清算。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赌一把,成了,也有个首倡之功。

跟他想法差不多的,还有郝大仁郝县令,徐文若徐县令,他们同样身份一样。于是,在从朝廷发来的底报上看到丁府尹的推举,毫不犹豫地也递上了推奏折。

其他州府县乡的官吏,根据各自的人脉关系,或者为了和光同尘,竟然有很多也都递上了推荐奏折。

就这样,在王兴三番五次拒绝接受推举,甚至带着白玉兰半夜离家躲出京都,最后都被发现,又被许老丞相铁青着脸“抓”了回去。

两人像提线木偶一样,被抬上了朝堂的龙椅上。

面对堂下,满朝文武,齐呼万岁。

白玉兰无法辨别自己所在:我是谁?我在哪儿?怎么会这样?

王兴无奈,只得接受了事实。

鉴于自己登基对金家(皇帝姓金)造成的损失,王兴即可发出圣旨,为皇后和小公主营造新宫,并认小公主为女,赐婚白宝。

白小宝就这样被他最喜爱的姐姐白玉兰的丈夫,一句话就成了小公主的赘婿,哈哈~

白玉兰成了皇后,自然不能只想着自己,于是,她大手一挥,将自己种植红花、制造竹纸、养殖白蜡虫、以及蜡染的工艺流程,全部无偿公开,告知全国,并敦促各地官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利用荒山,变废为宝,增加百姓收入,得到了全国官民一致好评,她的声望比之前更隆盛了。

就这样,丁府尹怎么也没想到,一开始自己看不上的白天,最后让自己成了国舅爷的岳父,真是不可思议。

郝大仁、徐文若等,也因踏实肯干,一心为民,得到朝廷重任,官路恒通。

白松和白杉,还有张迟、郑郝等也都考中了进士,入仕为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白玉兰迎来了自己二十五岁生日,自她成为皇后也有来七年了,她与王兴的感情,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反而比新婚时更加浓烈。

然而,大臣们却看不得,一天朝会结束后,便有大臣进言到:“皇上成亲多年,至今膝下犹空,不若征选适龄贵女入宫,以诞黄嗣。”

其他人闻言,纷纷跪地附和:“恳请皇上征选贵女入宫,以诞黄嗣。”

各个心里都想着,这下好了,回去就给婆娘/儿媳/女儿说让她们把家里女孩捯饬捯饬送来征选,一旦被选中,自己可就升级成皇亲国戚了,哈哈哈~

大臣们想得很美,王兴却被他们气得七窍生烟。随着“啪~”地一声,龙椅的扶手就被他他拍断了。

王兴蹭地一下站起来,高高站在金銮殿上,俯视着殿下群臣,恨恨地直接拒绝:“诸位爱卿要是拿关心朕家庭生活的精力去办理公事,定然能让百姓感恩戴德,你们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

王兴说完,就要下朝走人。

奈何大臣们不同意,纷纷劝谏:“请皇上以国为重,皇家无私事!”

杜公公跑到白玉兰居宫处:“皇后娘娘,不好了,大臣们正在劝谏皇上纳妃!”

杜公公是喜公公所有徒弟里,最得他信任的人。所以,在王兴和白玉兰登上帝后之位后,他便打了休致报告,走之前,他将杜公公引荐给了他们。

喜公公出宫后,也没有回老家,而是到京都郊外置办了一处宅院,接了莲娘和小荷,三口人一起过起了日子。

杜公公谨遵师父的教诲,平常简言慎行,但是,若有不利于白玉兰的事情,他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刚才他听到朝臣们跟皇帝争论,就偷溜出来报信。

白玉兰听了这个消息,忍不住说了脏话:“我cao! 这帮老东西,怎么那么喜欢管人家夫妻被窝里的事儿?!”

田巧儿在门外听见,赶紧问道:“那皇上怎么说?她有没有同意?”

杜公公正要说,就听到白玉兰“yue~”地一下干呕起来。

田巧儿就让他赶快出宫去请孟荟。

杜公公刚出去,王兴就神清气爽地回来了。

见到岳母田巧儿一脸寒霜,他就知道不好,定然是小杜子那个叛徒回来通风报信了。

于是,他赶紧一股脑将自己在朝上力战群臣,维护白玉兰的赫赫功绩表述一番。

白玉兰听了,质问他道:“你真的不想要孩子?他们真的能听你的?”白玉兰才不相信那帮人,他们夫妻不就是被那群人给架上龙椅的嘛。

“会的!我说了,我是诸人推举做的皇帝,等我百年以后,他们可以再推选一个呀!”王兴无所谓地复述一下。

白玉兰笑着笑着又干呕起来。

孟荟就是此时到来的,他一搭脉,就傻笑起来:“哎呀,我就要要徒孙了!”

--------本文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