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张明义。这名字是爸爸和妈妈起的——他们希望他像古时的君子那样,习礼明义。于是他一出生,便得了这个名字。
张明义还有个弟弟,比他小不少,是国家放开二胎之后生的。当年父母还特地征求过他的意见。
“明义啊。”爸爸叫他。
“怎么了,爸?”
“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跟我商量?”他有点意外。
“家里的大事,您和妈做主不就行了?不用问我吧。”
“别的事可以,但这一件,非得你同意不可。”
——从这件事就看得出来,张爸张妈其实挺民主的。
什么事这么神秘,让爸妈这样欲言又止?张明义心里直犯嘀咕。
“还是我来说吧。”爸爸清了清嗓子,“你妈妈怀孕了,不过现在月份还小。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我们就不要了。”
张明义心里咯噔一下。自己都这么大了,突然要多一个弟弟或妹妹,这感觉实在有点复杂。不过妈妈年纪也不算大,四十出头,身体还好;家里经济也还过得去。后来的日子里,张明义无数次为自己这一刻的决定感到欣慰。
他静了片刻,开口道:“妈,生下来吧。有个弟弟也挺好的。”
张爸明显松了一口气——刚才看儿子脸色不对,还以为他不乐意。听到这句话,顿时喜上眉梢。那天晚上,全家还特意吃了顿大餐庆祝。
父母是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在高中生还很稀罕的岁月,他们各自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后来赶上下岗潮,两人双双没了饭碗。但这也不知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在那个遍地机遇的年代,没了退路的他们,干脆一起“下海”了。
两人靠倒买倒卖,赚了不少钱。后来做这行的人多了,利润也就薄了。不过因为入行早,终究还是攒下了一些家底。
也正因如此,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对张明义的管教自然就少了。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张明义是个“好孩子”——大家都这么说。至于他内心究竟怎么想,其实没多少人真正关心。就像我们对邻居家的孩子,嘴上总会夸几句,却很少真正放在心上。不过反正大家都这样,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张明义并不完全像他们说的那样。他有自己的想法、习惯和性格。可老师、同学们不在意——只要你成绩好,别的都无所谓。有什么用呢?
当然,张明义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少了那些无谓的应酬,反倒清静。
他喜欢的东西很多,但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这个——穿越。
说是穿越,其实也挺偶然的。张明义从小就对老物件有点兴趣,起因也很简单:他住的镇上曾挖出一座帝王陵墓。小时候,他总爱看那些叔叔阿姨挖坑刨土,清理文物。
小小的他,对那些精美的器皿特别着迷。也正是在工地附近,他捡到过一颗小小的珠子,绿莹莹的,透着说不出的神秘。他把它穿起来挂在脖子上,觉得特别合适——这可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确实独一无二。就是因为这颗珠子,张明义穿越了。
说是穿越,可到底怎么穿的,张明义自己也糊里糊涂。只知道肯定和这颗珠子有关——傻瓜都猜得出来。
那天是暑假,他睡到早上十点才起。奶奶早就买好了豆浆包子,在锅里温着。他舒舒服服地吃了顿早午饭。
吃饱后闲着没事,他从餐厅溜达到院子里。院子里花草茂盛,绿意盎然,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他望见院子东北角——早逝的爷爷爱吃葡萄,奶奶就在那儿搭了个大大的葡萄架,至今仍枝繁叶茂。每年夏天,张明义总忍不住摘几颗还没熟的葡萄尝尝鲜。这会儿葡萄还没熟透,架下那个小秋千在风里轻轻晃着。
他迈着小步走过去,坐上去慢悠悠地荡起来。
晃着晃着,他突然觉得不对劲——透过葡萄架的缝隙,阳光照在胸前的珠子上。他低头看表:中午12:12。
是不是看错了?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才晃了几下秋千啊。他揉了揉眼睛,再一看,时间竟然变成了下午一点零二!
就在这时,他惊觉一道绿白色的光从脖子上的珠子里透出来。还没等他看清,就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
那一瞬间,恐慌如潮水般淹没了他。
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