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鸢不是没见过富贵,她母亲当初在世的时候,有位知州夫人很喜欢母亲绣的白芙蓉,请她过去讨教。一来二去也算相熟,有时候也把梁鸢接过去玩儿。
那时她见知州大人的府邸,就已经很震撼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进了周家,才意识到她从前的那点见识,拿出来是会被人笑话的。光是那数不清的高墙夹道,游廊明瓦,还有面露鄙夷引她进内院的婆子,她便想到寄住在周家的日子,恐怕会很难。
“梁姑娘,我知道你从小地方来,有时候恐怕不懂规矩,是以先嘱咐你几句。”依旧是那两个婆子,眉毛细长些的那位耷拉着眼皮说话,也不看她,只道:“我们府上有我们府上的规矩,不管你从外头学了什么,抑或是在家里学了什么,在这通通都是不作数的,莫把那套做派带到周家来,听懂了吗?”
梁鸢抿了抿唇。
好半晌儿没离她,那婆子急了,正要回头说教两句,却被另一个婆子拦住:“你说什么,姑娘还小呢,多看看多听听就会了,你话也忒多!”就连她也看不下去了。
心道这老东西受了小姐的气,跑这儿欺负人家一个孤女。
胖婆子把人赶走,自己送她过去,路上跟她说话:“姑娘别听她的,碎嘴老妈子一个,她早上送了碗凉粥到二小姐那里去,挨了小姐一个耳光,这会儿心里头不痛快呢。”
方才那番话话里话外说她没教养,梁鸢气得脸都白了。但她知道现在不是她能计较的时候,只能先忍下。
“二小姐?”梁鸢面露疑惑。她没听周霁言说过这位,于是留了心。
“是啊,我们二姑娘。”婆子说话的时候顿了一下,略有些犹疑,却还是提醒她道:“二小姐是太太的女儿,平日里娇惯过了,当年又出了点意外……有点执拗,就连二爷都不拘束她,您日后遇上她还请多让着些。”
梁鸢眉心一跳,转过身思衬着问道:“我们来的时候,霁言……”她顿了一下,忽觉这个称呼不妥,连忙又咽了回去:“他给府上过了信,是送到周大人那里的,不知道……”
“姑娘别担心,二爷自是应允了的,你们住下就好。”
梁鸢这才放下心来。
婆子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二爷才是整个周家最大的话事人,若是没有他亲自应允,那位公子将来仕途科考恐怕也难得到周家的助力。这个姑娘有心,她便多说了两句:“周家三位老爷,大爷去得早,留下一位小姐两位少爷,二爷前年升任的布政使,三爷在南边儿……这些您应该都清楚。”婆子笑了笑,含蓄却又骄傲:“整个杭州府,不,要说整个浙江,周家都是说得上话的。”
“谢谢妈妈对我说这些,我刚来这里,人生地不熟,您对我的好我都记着。”梁鸢初来乍到,刚经过那瘦婆子的刁难,愈发感谢起这位妈妈来:“不知妈妈贵姓?”
“老婆子姓李,姑娘随意唤我就行。”李妈妈看着她那张桃花一样的面孔,只觉得这孩子不但漂亮,人也乖巧懂事。心中愈发厌恶起方才瘦婆子的嘴碎来。
今年的雪格外大,院子里铺了厚厚的一层,李妈妈一路引她到内院去。
不知道走了多久,路上亭台楼阁,雕梁画舫,她也只能在心中暗暗惊撼。
终于到了荣禧堂。这是周家老太太的院子,一进门便见有两个丫鬟在扫雪,李妈妈笑着与门边的婆子说话:“老太太可曾歇着?若是不曾,我把言少爷带来的那位姑娘引进去,给老太太见见。”
“正跟太太说话呢,你们进去吧。”那婆子给他们打了帘子。
李妈妈怕她紧张,拉着她的手,悄声道:“走吧,没什么的,见老太太头一个就是不能露怯,她老人家不喜欢。”
梁鸢愈发感谢起这位妈妈来。
荣禧堂很大,一眼望去便是一间宽敞的厅室,中间摆着八仙桌,坐了好几位主子。两位夫人打扮的正陪老太太摸牌,还有一个女孩儿依偎在老太太身旁,探头看着。
“老太太,夫人,梁姑娘到了。”张妈妈笑了笑,上前禀报。
“哦?是么?”老太太戴着抹额,人看着还算精神,目光从牌桌上移到下首立着的姑娘身上。只见一抹青春的云粉色,下头安静站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儿。
牌桌上的人也都看过来。
一道道打量的目光让梁鸢本做好准备的心,又再次慌乱起来,好在她还记得行礼:“梁鸢见过老夫人,太太。”
她低着头,没有看见上头几位的神色,却在一片寂静间听见一声低微的轻嗤声。
因为足够安静,所以谁都能听见。她微微抬头,正巧对上一双嘲讽的目光。
是依偎在老太太身旁的那个姑娘。
“舒月,别这样。”一旁打扮富贵的女人低声说了一句,只是声音柔和,连训斥都谈不上。显然只是象征性的提醒一句。
反而是老太太笑着招了招手:“哈哈哈哈好孩子,过来我看看,别听你舒月姐姐的,她在跟我使性子呢。”伸了手去拉她,要她上前来。
梁鸢走上前去,喊了声:“老太太。”
头发花白的老人拉着她的手仔细瞧了瞧,说道:“真漂亮,言哥儿有你这样的的未婚妻,也算有福气。”老太太多看了她两眼,身旁依偎的女孩儿就不肯了,猛地把她的手拂开。
“祖母,她有什么好看的,一个乡下来的丫头。漂亮有什么用,出身贫贱,命都是注定好的。”女孩儿声音尖利,很是不高兴,说完就转了过去。
梁鸢不明白她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大的敌意,微微抬头看她,却在看到那姑娘脸上蜿蜒的疤痕的时候,心口猛地震了一下。
应是烫伤的痕迹,就在左脸,用头发细细遮了,却遮不住。
“你看我干什么!有什么好看的,你有什么资格笑话我!”那女孩儿忽然尖叫起来,大叫着拂了桌上的叶子牌。一旁的一位夫人一边安抚她,一边冷冷地叱了梁鸢一句。
“还不快下去!”
老太太也急忙搂着孙女,不住地喊着心肝儿,对她也没那么热络了。只让人送她离开:“安排在竹荫馆吧,舒姐儿不舒服,你这几日别进内院了。”
梁鸢被那女孩子吓一大跳,她自己年纪也不大,没经过什么事,生生地忍着眼泪。
李妈妈叹了口气,引她出门,心里也是无奈。她方才也是忘了,忘了告诉这姑娘别得罪舒小姐,那位主儿最难伺候,因着小时候被烫伤的缘故,便见不得容貌姣好的姑娘。且总是想着别人笑话她。
“妈妈,竹荫馆是哪里?您给我指个路,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从码头那个婆子开始,梁鸢就知道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可是她没想到第一日便这样。强笑着挤出一丝笑容,低声问李妈妈。
李婆子长叹了一口气,知道姑娘家面皮薄,怕是不肯在她面前掉眼泪,便给她指了路,容她自己去:“姑娘,您先忍忍,等言少爷高中做官,您的日子就好过了。”
真的吗?
梁鸢心中迷茫,点点头便带着又兰走了。
纤细的身影消失在大雪中。李婆子心有不忍,没敢告诉她竹荫馆的位置……周家最偏僻的东南角,二爷年少时候得天花住过的地方,已经荒废了不知多少年。
梁鸢没有找错地方,她绕过一大片竹林,终于看到了门匾上书竹荫馆三个字的小院。两间厢房,一座木亭,夹道两旁栽种的花木因为长久无人打理,七零八落地埋在雪下。
又兰愣愣地看着这处地方:“这,这怎么住,也没收拾出来。”
就在她愣神间,却见她家姑娘已经走了进去,门‘嗒’的一声关上,紧接着便传来里头低低的啜泣声。
梁鸢总觉得自己有时候太脆弱了。父母过世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人也变得胆小起来,委屈没有人可以诉说,只能自己吞进肚子里。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身上没带帕子,便用手擦。
把脸擦得生疼。
厢房里满是陈旧书卷跟灰尘的味道,她鼻子很不舒服,连打了两个喷嚏。眼泪也抹不干净,擦了又掉。
“你这样擦,明天脸就破了,冬日天寒,要怎么好?”沉沉的影子压下来,一道低沉的嗓音出现在厢房。梁鸢吓一大跳,猛地抬头,站着正要起来,身子一晃差点摔下去。
那人抬手托了一下她。
温热宽厚的手掌落在她腰上,梁鸢只觉得腰眼发麻。
“你,你是谁……”她们离得太近,梁鸢差点要贴上他的胸口,明明也没有碰到,可她似乎就是感受到了那磅礴的体温。猛地推开了他,拉开了距离,呼吸有一瞬间的停滞。
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松木香。
头顶传来一阵低笑声。
“你连看我都不敢,怎么知道我是谁?”
她还是不记得他……也难怪。月前在京师,她也是这样站在雪地上,根本不敢抬头。
以后尽量稳定在早晨八点更新[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再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