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组的桌球赛事,大多是三局两胜制。
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体力,一般不会涉及bo5。
而青年组,打的都是bo5。
当时,填完资格表后,大师兄黄汉松抛下新婚妻子,陪这个有天赋,还不缺“壮志雄心”的小师弟,从球技到体能,练了五个钟。
黄汉松的单打实力,毋庸置疑。
每一次重大国际比赛,都能稳进四强的水平。
但桌球项目,可不止有单打。
因为他的出现,珠港桌球协会的单打奖牌榜上,日渐丰富了起来。
因为只有他一个实力选手,其余的双打、混双、团体项目,仍旧常年不景气。
尤其是团体赛,黄汉松打一单,只要不碰上华夏协会的绝对主力,就能拿两分,但却找不出另一个人,来给他凑那第三分,五局三胜,总是很快地,就被淘汰出局。
黄汉松拖这飞机,根本拖不动啊!
在这个颇有天赋的小师弟身上,他看到了些微希望。
他盼着师父别再观望了,早下决心,早做规划,叫小师弟能早一日,走上职业桌球选手之路。
他盼着这个小师弟,快快成长起来。
***
裴异十分感激大师兄。
那日,在自家球馆,大师兄陪他练了好久。
盯自己的发球,盯自己的体能。
将推、拉、拧、切等技术,给自己进行了一番系统的讲解。
大师兄实战经验丰富,比父亲讲得更接近实用。
他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十分认真。
期间,师嫂打电话过来,问大师兄,在干嘛、什么时候回,晚上要不要一起去看《导火线》?
大师兄在电话里回,有很重要的事,忙完了再回去。
这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给小师弟喂球。
裴异听了,很是感动,整个下午,一点小差都没开,大师兄看他累了,叫他休息一会儿,他喝了口水,就继续,耽搁一刻,都觉得自己有罪。
就这么,把他的潜在体力,抻了出来。
正式开赛,第一场,面对一个高过自己两个脑袋的初中生,他接球的时候,感觉到,有一点吃力,但努努力,还是能拼得过的,就是有点废手腕。
百忙之中,给他客串场外的大师兄,一再强调——
“不要发死力!”
“你要借他的力,旋回去,把他拍死……”
……………………………………
在32进16和16进8的两场比赛,接连取得胜利后,他深刻认识到了,大师兄教的没错,球打得好不好,跟个子高不高,力气大不大,有影响,但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他的灵动和速度,完全可以弥补这些外在条件上的,暂时的不足。
不过,第二天,他的大师兄就跟新婚妻子,开启了环球蜜月之旅。
在看到自家小师弟第一天的表现后,非常放心地离开了。
他的场外,就换成了裴正乾——
这个严肃无趣的父亲。
如此高压之下,他一上场,手就有点紧。
而对方,得知了面前这个七岁的小学生,在前一天的上午和下午,连续两场,都以大比分3:0,赢下了比赛,一局都没丢,就不敢再犯“轻视小学生”的错误了。
一上来,就打得无比认真。
比分来到6:10的时候,裴正乾叫了一个暂停。
父亲跟大师兄不同,半点情绪价值,都不会提供给他。
只是,同他讲,“你注意力集中一点。”
裴异:“??”
白浪费一个暂停。
不讲战术,讲些不实际的套话,且不带鼓励性质。
他很不高兴地,灌了几口水,回到场上。
在父亲冷漠态度的刺激下,化身疯狗一条,发泄似的,球来就拍,往死里拍,再来一个,再拍回去!
他的眼中,露出了凶光,但看不见观众、看不见父亲、看不见对手,直勾勾地盯着另一半球桌,只要小白球回过去,落在了目之所及,他就算自己成功了。
最后,竟然真的成功了!
他连追了四个赛点,逆转了比赛,一鼓作气,拿下了第一局。
而对方,大好形势遭逆转,就此泄了气。
第二局和第三局,他赢得都挺轻松。
最后一球落了地,他收起了球拍,跟对手、裁判和对手教练,一一握手之后,来到了父亲的身边。
父亲只跟他象征性地,击了一下掌。
跟会拥抱,会举高高的大师兄,完全不同。
裴异甚是怀念,昨天的上午和下午,有大师兄做场外的温馨氛围。
裴正乾呢,不苟言笑地,给儿子递完了矿泉水,将儿子用过的球拍,往球拍包里收的时候,又是一通教诲——
“你现在是进四强了,不代表结束了。”
“后面还有两场比赛,不能骄傲、不能放松,该怎么打,就怎么打,知道不?”
“知道了。”
裴异闷闷地应了一句。
心里的白眼儿,早就翻上天了。
他想,等自己将来有钱了,一定要请一个会笑、会疼人的场外,像父亲这种无趣中年男,就该失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