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在洞壁上另起一行,用木炭划下了一个新的“正”字的第一笔。
她转身看向那个神秘的衣柜,这个衣柜不仅带来了她熟悉的衣物,还带来了她在这个荒野中生存下去的勇气。她走到衣柜前,打开衣柜的门,开始仔细检查里面的物品。
衣柜里挂满了各种衣物,有户外装备,也有日常穿着的衣服,还有被褥。林玲决定把一些必要的物品取出来,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她先取出了一件防水外套、一条厚毛毯和一套换洗的内衣裤。她知道,这些衣物不仅能在荒野中保护她,还能给她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林玲把取出的物品放在山洞的角落里,然后用床单把衣柜里的其他衣物和被子吊起来,挂在山洞的顶部。她用树枝和藤蔓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挂钩,确保这些物品不会被雨水打湿。这样,她不仅有了一个干燥的存放空间,还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这些物品。
“这样就更安全了。” 林玲自言自语道,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她知道,这些物品将是她在这个荒野中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
她回到火堆旁,重新点燃了篝火。火光在山洞中跳跃,带来了一丝温暖。林玲坐在火堆旁,看着火苗,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些种子能够在雨水中顺利成长。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山洞口的缝隙,洒在林玲的脸上,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感到身体前所未有的轻松。走出山洞,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洞外的树枝上,不少鸟儿正在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庆祝这美好的一天。
林玲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当她走近那些鸟儿时,她发现其中有两只行动迟缓,似乎有些不对劲。她立刻联想到,经过前几日的雨水冲刷,她种下的种子可能被冲出了泥土,那些有包衣的种子被鸟儿误食了。
“糟糕!”林玲心里一紧,她知道种子的包衣可能对鸟儿有害,但她却没有相关的解救经验。她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着自己所知的急救知识,但一时间却想不出有效的办法。她只能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两只鸟儿,试图将它们引到远离种子的地方。
“小家伙们,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们的。”林玲轻声安抚着鸟儿,慢慢地伸出手,试图将它们捧起。鸟儿们似乎感受到了她的善意,没有挣扎,任由她将它们轻轻捧在手心。林玲仔细观察着它们的状态,发现它们的羽毛有些凌乱,眼神也显得有些呆滞。
她知道,时间不等人,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她决定先将鸟儿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避免它们受到更多的伤害。她找来一些柔软的树叶和干草,在山洞的一角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窝,然后将鸟儿轻轻放进去。她用树枝在窝的上方搭建了一个遮挡物,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林玲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她不了解包衣成分,也不知道解毒方法,最多只能多喂点水,促进排毒。
林玲小心翼翼地将两只鸟儿放进那个用树叶和干草搭建的简易窝里,看着它们微微颤抖的身体,她的心里满是愧疚和担忧。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实在有限,但哪怕有一丝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小家伙们,你们要挺住啊。” 林玲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她用树枝在窝的上方搭建了一个遮挡物,确保这个小窝既能遮挡阳光,又能防止雨水侵袭。她希望这个小小的避难所能给鸟儿们带来一些安慰。
安置好鸟儿后,林玲拿起工具,走到撒种子的地方。她看到一些种子被雨水冲出了泥土,散落在地面上,这无疑增加了鸟儿误食的风险。她迅速挖了些泥土,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种子重新覆盖起来,希望这样能减少鸟儿误食的可能性。
“希望你们能快点好起来。” 林玲站在那里,望着窝里的鸟儿,心中默默祈祷。她知道,自己不了解包衣成分,也不知道具体的解毒方法,能做的只有这些。她决定多喂鸟儿一些水,希望能通过促进它们的代谢,帮助它们排出体内的毒素。
林玲找来一个小碗,盛上清水,轻轻地放在鸟儿的窝边。她用小树枝蘸取一些水,小心翼翼地滴在鸟儿的嘴边,希望它们能够喝下去。她知道,这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她已经尽力了。
林玲蹲在那片小小的菜地前,看着那些嫩绿的小青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这些小青菜已经长出了两片真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她知道,这些蔬菜不仅是她在这个荒野中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更是她心中的一抹希望。
“真是没想到,它们真的长出来了。” 林玲轻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她小心翼翼地摘了一小把小青菜,放在手心里。这些小青菜虽然还很嫩小,但已经足够她煮一碗面条了。
林玲回到山洞,点燃了火堆,架上了一个大碗(冰箱中原来盛放粽子ps小时候没有冰箱会用把粽子沉在水中以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效果)。她把挂面放进碗里,然后将摘来的小青菜也放了进去。碗里的水渐渐沸腾,小青菜在热水中翻滚,散发出一股清新的香气。林玲坐在火堆旁,看着锅里的面条和小青菜,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可能是我在这里吃的第一顿真正的饭菜。” 林玲自言自语道,脸上带着一丝欣慰。她知道,虽然这些小青菜还很嫩小,但它们已经为她带来了新的希望。她相信,只要她继续努力,这些蔬菜一定会茁壮成长,为她提供更多的食物。
锅里的面条煮好了,林玲用一个简易的木勺把面条和小青菜盛出来,放在一个用树叶编织的小碗里。她拿起一根面条,轻轻吹了吹,然后放进嘴里。面条的口感有些粗糙,但搭配着那些新鲜的小青菜,却显得格外美味。
“真好吃。” 林玲轻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笑容。
吃完面条,林玲把碗放在火堆旁,然后走到菜地前,继续观察那些蔬菜。她看到许多都已经发芽了,好几种已经长出了真叶。这些嫩绿的芽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在向她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林玲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每一株幼苗。她看到生菜的叶子已经展开,像一个个小小的绿色手掌,正努力地吸收着阳光。瓜类的两片真叶已经舒展开来,叶片上还挂着几滴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胡萝卜的幼苗虽然还很细小,但已经露出了地面,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你们都长得很好。” 林玲轻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山洞前的空地上,给周围的一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林玲正坐在火堆旁,准备着晚餐。锅里的水已经煮沸,她正准备把最后一把挂面放进去,突然,一阵不同寻常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
那声音像是什么东西在摩挲树枝,沙沙作响,带着一丝诡异的节奏。林玲的心里顿时一惊,她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山洞外的树林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移动,但又看不真切。
“是什么东西?” 林玲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她知道,在这片荒野中,任何异常的声音都可能预示着危险。她迅速拿起放在身边的西瓜刀,紧紧握住,刀刃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寒光。
林玲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一步步走向山洞口,眼睛紧紧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她知道,不能惊慌,必须保持冷静。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看到远处的树枝在微微晃动,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树丛中穿梭。
“出来吧,不管你是谁。” 林玲大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威严。她希望用声音吓退可能的危险,但心里却明白,这可能只是徒劳。树枝的晃动并没有停止,反而似乎更加剧烈了。
林玲紧握西瓜刀,一步步走向声音的源头。她知道,必须弄清楚是什么东西在那儿,否则她无法安心。她小心翼翼地穿过树丛,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终于,她看到了——
一个鬓发斑白,步履蹒跚的男人,穿着一身短打,挑着担子晃晃悠悠地走过巷口,两挑柴扎的特别大,交错的柴木荆条构成两个长满刺的圆塔,上面用藤条简单地捆住。
林玲愣住了,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人。她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着这个男人。他看起来年纪不小,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挑着担子,每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但依然稳步前行。
“你是谁?” 林玲大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警惕。她知道,在这片荒野中,任何陌生人都可能带来未知的危险。
那人停下脚步,抬起头,看到林玲,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姑娘为何在此处?” 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苏州口音,这让林玲感到一丝亲切,但同时也让她感到困惑。她听懂了他的话,但自己并不会说这种方言。
林玲深吸一口气,用她能理解的苏州话回答:“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男人看着林玲,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放下担子,说道:“我是这附近的樵夫,今日入山太深,不及归家。”
林玲心中一紧,她知道,这个男人的回答虽然简单,但却透露出一些信息。她决定继续追问,希望能了解更多。
“樵夫?” 林玲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好奇,“你住在这附近?”
男人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某住山那边,离这儿略远,近日雨多,村边柴火不够,故深入山林打樵,忘时,不能及时归矣。”
林玲心中一动,她知道,这个男人的回答虽然简单,但却透露出一些信息。她决定继续追问,希望能了解更多。
“那你能告诉我,这片山林里有没有其他的人?我在这里已经好几天了,一直没遇到过别人。”
男人点了点头,说道:“这片山林虽然大,但平时来的人不多。除某,偶尔会有一些山民来采药,但也都住在山那边的村子里。”
林玲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感激。她知道,这个男人的话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姑娘何故一人在此,山中偶有野兽,须多加小心。姑娘膳否?某唯有一炊饼可分与姑娘同食。”樵夫说着放下扁担,在腰间摸索着袋子。
林玲顿时一愣,“我不饿,您还没吃饭吧,我这还有粥,给您热热。”
樵夫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姑娘好意,某心领了。炊饼尚余,姑娘若不嫌弃,可拿去充饥。”
林玲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了摇头。“真的不用,您留着路上吃吧。我这粥是刚煮的,热乎乎的,您一定饿了,我去给您盛一碗。”
说着,林玲转身走进山洞,用一个简易的竹筒盛了一碗粥,又从冰箱里拿出一些干果,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她端着粥和干果走出来,递给樵夫。
“您吃吧,我这粥是刚煮的,还有些干果,应该能填饱肚子。” 林玲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樵夫接过粥和干果,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及困惑。“姑娘心善,某感激不尽。”
樵夫的衣服样式与现代完全不同,林玲试探问道:“不用客气,现在是什么朝代?”
樵夫答:“约莫是舒嘉禾,北地多战伐,今宗室济北王南渡,于金陵定都,姑娘可出山矣。”“姑娘,你一个人在这儿,可要多加小心。” 樵夫吃完粥,放下碗,说道,“山中虽无猛兽,但也有小兽出没,须时刻警惕。”
林玲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谢谢您的提醒。我会小心的。”
樵夫站起身,拿起扁担,准备离开。“姑娘,某须得赶路了。天色已晚,某须得在天黑前赶回家。”
林玲目送樵夫离开,脑中回想樵夫说的舒嘉禾、济北王。她感到一阵迷茫,这些名字和朝代她从未听说过,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她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但很快又被一种强烈的求生**所取代。
“舒嘉禾……济北王……” 林玲轻声重复着这些名字,试图在记忆中找到一丝线索。
她回到山洞,重新点燃了火堆,让火光驱散山洞里的潮湿和黑暗。她坐在火堆旁,看着跳跃的火苗,心中默默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