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淳于越和甘罗所料,宣讲结束之后,并没有多少平民搭建火炕。只有和那几个工匠家里关系近的,知道火炕的好处,才让工匠们帮衬着在家里搭了。
甘罗将这种情况都上告了扶苏,并把他和淳于越的建议提出来,希望扶苏能亲自出面来宣讲一场。也不需要所有平民都听见扶苏的宣讲,但一个传一个,能快速推进火炕的普及。
扶苏接受了甘罗的建议,但嬴政却不同意。倒不是因为给平民做宣讲有问题,而是自从去年扶苏中毒之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嬴政担心把扶苏给累坏了。
最后扶苏和嬴政磨了好半天,再三保证会保护好身体,每天都会乖乖喝药,才让嬴政同意他出面做宣讲。但嬴政还是派李斯跟着帮忙。
李斯挑选了一下适合宣讲的场地。整个咸阳范围大概有五十万人,他与扶苏商讨之后,决定选五千平民来听讲。但容纳五千人的场地也不多,几番商讨后定在了上林苑。
确定了宣讲场地,李斯就带人去上林苑做准备了,不但要给扶苏搭建宣讲台,还要排除场地内的所有危险,同时安排好卫兵们的站岗位置。
甘罗则去和咸阳令交涉,让他从咸阳各个平民区内选出五千人。要求这五千人在平民中有一定的信任度,能把听到的宣讲内容传播开,同时也要排查他们的身份,确保不是六国细作。
在淳于越的建议下,甘罗还留出了一些名额,专门给想要听扶苏宣讲的各国名士或隐士。其实有很多像淳于越的名士或隐士到处跑来跑去,可能就停留在咸阳。
把这些人邀请到上林苑,可以让他们认识一下扶苏的能力,同时也让秦国的名声能变好一点。
淳于越把自己给扶苏写得宣讲建议,递交给甘罗:“这是公子扶苏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脸,多来一些名士也可帮公子扶苏扬名。”
甘罗接过竹简,意味深长地笑道:“看来淳于先生已经决定留在秦国了。”不然也不会处处为长公子和秦国着想。
淳于越笑了笑,却道:“先看看这次的火炕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吧。”见识到了秦吏上上下下的执行力、秦军的强大勇武,以及秦国未来的太子,很难不动心留下来。
“若有朝一日天下归一,必定归于秦国。”淳于越目光幽深,其他六国庸庸碌碌、松松散散的样子,又拿什么和秦国争呢?
甘罗道:“天命在秦。”
二人相视一笑,讨论了一下宣讲的细节。然后甘罗就带着竹简入宫,把它交给了扶苏。
扶苏仔细看了一遍竹简,上面事无巨细写得详细,包括一些平民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只要扶苏提前想好答案,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回答。
“但是,”刘邦道,“小扶苏,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会遇到冷场?”
扶苏想到那日提问工匠们,结果没有一个人肯开口说话。他烦恼地咬着手指。仙使说了,最好的宣讲就是有问有答,这样才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但如果平民们根本不敢接话,这可怎么办呢?
刘邦如同往常一样,没有直接出言提醒,先让扶苏苦思,锻炼扶苏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他早已经编成小故事告诉扶苏了。
片刻后,扶苏击了下掌,兴奋地说道:“我可以提前安排几个托儿,让他们带动平民们说话。”
刘邦对扶苏竖起大拇指。
扶苏开心地眨着大眼睛,抱起白毛球亲了一口,然后叫人去安排托儿。
宣讲的时间定在三天后,扶苏求紫苑帮他搭配一身平易近人的衣裳。
蒙毅给扶苏喂完药,替他擦了擦嘴巴,笑道:“长公子难道不想穿得威严一些吗?”一般的小娃娃在做正经事的时候,总是想学习大人,让自己更加成熟威严。
扶苏被药苦得直吐舌头,赶紧抱着紫苑递过来的水杯喝了几口,才说道:“要分做什么事哦。向平民们宣讲火炕,就要平易近人。但如果是讲很严肃的事情,就要威严了。”
蒙毅若有所思。
扶苏继续道:“有温和的对比,才能凸显出威严的厉害。如果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威严的,那就等于做任何事都没有威严。”
蒙毅联想到了秦律,可脑子里的想法很朦胧。他暂时压下深思的念头,先帮扶苏把水杯接过来。
扶苏又对紫苑说道:“紫苑姐姐,最好把我打扮得好看些。”
紫苑笑道:“长公子的相貌本就是最惹人怜爱的。”
扶苏不好意思地抿了下嘴角,脸颊微微泛红,“紫苑姐姐是因为同我关系好,才觉得我长得最好。”
扶苏想要问蒙毅,但想到蒙毅和他关系更好,便放弃了询问。
于是扶苏跑到外室,拉着蒙恬问,他知道蒙侍郎是最不会骗人的。扶苏仰头睁着大眼睛,脸上又是克制又是期待。
蒙恬不禁笑道:“长公子确实长得极好,是臣见过最漂亮的小娃娃。”
扶苏笑得露出了牙齿,偷偷摸摸地瞄着嬴政,求夸奖的心思都已经溢出来了。
嬴政道:“改日带你去看看你的弟弟妹妹。”扶苏与他长得最像,也是一众孩子里最漂亮的。若是扶苏长得一般,他也不会对这孩子这么有好感,甚至直接养在了身边。
刘邦戳着臭美的扶苏,笑道:“真是随了你阿父。”嬴政也是极度爱美的。
嬴政爱美人,后宫的美人和身边的随侍都是好看的,甚至岁数较大的李斯也是好看的。
除此之外,嬴政也爱一切美的东西,甚至给孩子取名字都要求美,衣着打扮、殿内摆设都要尽善尽美。
这一年来刘邦观察了嬴政很久,这人每天都要穿不同花纹的衣裳,如果外出还会根据场合选择衣服。他随身的配饰都是精心搭配好的,衣服上永远带着熏香的香气。
只不过嬴政向来威严,而且衣服大多都是黑色的,所以很难有人发现这一点。
刘邦伸出一只毛茸茸的爪子,摸着自己圆溜溜的下巴,“不知道始皇帝陵里该有多奢华漂亮。”可恨以前没钻进去看过,现在想钻进去,但始皇帝陵还没修好。
三日后,紫苑果然给扶苏好好打扮了一番,特意把他的头发都绑起来,变成一个小包包顶在头上,显得小脸更加可爱漂亮。
扶苏从嬴政那里要了一个香囊,学着阿父的样子挂在腰上。在香气围绕中,扶苏被抱上了马车,赶往上林苑。
五千平民早已聚集在宣讲场地,他们知道是长公子来宣讲,来到这里后就打算跪下听讲。
但李斯早已接到扶苏的话,准备好席子铺在地上,让平民们可以随地坐下,不拘束正坐或踞坐,怎么舒服怎么来。
平民们听到了李斯的话,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坐下,一开始坐姿还是很拘谨的,几乎整个人缩成一团。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真的没有人管,就舒展开压得难受的腿。
有人摸着屁股下面的席子,虽然同样是草编的,但做工却比他们自己编得好看,“第一次听宣讲还有席子坐,这席子可真好。”
“那位大人说是长公子特意为我们准备的呢。”
“长公子是啥官?有亭长厉害吗?”
旁边的人敲了一下那人的脑袋:“长公子是大王的儿子!你是不是咸阳人?”
那人挠挠脑袋,赔笑道:“前几年闹饥荒,我才搬过来的。大王的儿子可真好,比我老家那儿的亭长好多了。”
周围的人也赞同地点头,“大王的儿子还怪惦记我们嘞。”
“大王的儿子找咱们,应该还是为了那个火炕吧?”有人问道,“那是个啥东西?上次我都没听明白。”
稍微听懂点的人说道:“说是搭在屋子里,就能让整个屋子都暖和起来,比火盆都有用。”
“这么好的东西咋能轮到咱们?”有人摇头,觉得不靠谱。
也有人迟疑道:“大王的儿子总不能骗咱们吧?”
一时之间,没有人敢说话,其实心里都对这件事很是怀疑。只是他们也想不到大王的儿子为啥骗他们。
忽然有人幽幽叹息,“如果是真的就好了。我家隔壁的小娃才刚下生两个月,昨天半夜火盆灭了,早上一看都冻硬了。”
这年头天灾**的,谁家没死过人?原本还算欢乐的氛围瞬间压抑起来。
有人抹了把鼻涕:“哪家冬天不是这么过来的?熬过冬天就好了。”
“是啊。”不熬又能怎么办呢?
也有人心里抱着一丝奢望:“如果大王的儿子真的能帮咱们一把就好了。”
马上旁边的人就嘲笑道:“你算几等军爵的人?”在秦国也有对弱者的扶持政策,但大多数都是按照军爵等级来分配资源的。没有军爵?那就上战场多砍几个脑袋,赚个军爵。
“可......”那人也说不下去了,他垂头丧气地揉搓着自己的脑袋,“可大王的儿子都给咱们铺席子了,他应该和别人不一样。”
场内五千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人觉得火炕是骗人的,也有人强撑一丝希望。
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间,期待着大王的儿子——扶苏的到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