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在什么地方?它就在咸阳东北方向,二者距离仅仅只有几十里。
泾水一旦泛滥,势必会影响到咸阳的安危。因为河水泛滥造成的饥荒、灾民,都会涌入咸阳附近。
扶苏听刘邦说完泾水的地理位置,满头疑惑地问道:“这几天虽然一直在下雨,但是横穿咸阳的渭水只是稍微上涨,也并没有泛滥。怎么距离不远的泾水就泛滥了呢?”
嬴政将上报异象的奏书放在一边,然后写了一封手书,命吕不韦亲自去泾水流经的县核查。
做完这一切,嬴政才拿出一份大秦的舆图,对扶苏道:“泾水比渭水要浑浊许多。它从西方高地流下,卷带大量黄土,这些黄土很容易造成河道瘀积堵塞。最后泾水在淤堵的地方冲出,变成泛滥的洪水。”
扶苏趴在舆图上,仔细看着那条代表泾水的线条,眼神似懂非懂。
李斯见此情形,便补充道:“渭水与泾水的发源地不同,而且渭水途径之地的地势较缓。即便渭水里也有泥土,但很快就会自然沉降在河底,不会瘀积到一处,造成什么淤堵。”
刘邦也道:“有个词叫‘泾渭分明’,说得就是泾水和渭水。泾水浑浊,渭水清澈,在泾水和渭水汇合的地方,两条河流能看出很明显的区别。”
扶苏这回听懂了,因为两条河的浑浊情况不一样,所以哪怕渭水安安稳稳没有事,但泾水还是可能随时因淤堵而泛滥。
李斯道:“每年到了初春、夏秋雨水泛滥的时候,泾水流经的县都会监控水情。不过泾水大多都是在七月汛期时泛滥,那个时候雨水最多,泾河也最容易出现洪灾。”
可如今才四月多,还没到暴雨之时......怕只怕七月以后会有一场更大的洪灾。
眼看着嬴政就要加冠亲政了,此时却出现了天灾,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一时之间,殿内众人都难免心情沉重,脸色也都不大好看,各自思考着应对方法。
扶苏盯着舆图,眼睛都不眨一下,自言自语道:“难道就没有法子,能彻底解决泾水泛滥的问题吗?”
“法子?”嬴政轻声呢喃,看着扶苏的头顶,忽然问道,“郑国是不是在泾阳县修水渠?”
泾阳县是泾水最重要的流经地点,也是泾水最容易泛滥的地方。
几年前,一个叫郑国的韩国人来到大秦。他扬言在泾阳县附近修一条水渠,把泾水分流出去,不但能缓解泾水汛期暴涨的情况,还能够灌溉沿途的农田,让关中变成沃土。
那个时候嬴政才刚刚继任秦王,他在秦国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但也用心留意了每一件事。
其中最让嬴政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叫郑国的韩国人。
因为郑国画得饼实在是太大了。他不但能缓解泾水问题,还能让关中变沃土,从而成为天下粮仓。
如今已经过去了八年,也不知道郑国的水渠修得怎么样了?
李斯马上接过话:“回王上。郑国所修的水渠还没有彻底凿通,估计还需要几年时间,无法应对眼前的泾水问题。”
“不愧是大秦最强打工人之一。”刘邦佩服,李斯才来秦国三年多吧?就已经把秦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了解清楚了,这背后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是巨大的。
他把嬴政可能要了解的信息,都加班加点提前了解一遍,这样就能随时回答出嬴政的问题,同时也能随时提出有效的意见。
如果嬴政永远也不需要那些信息呢?那李斯的努力就白费了。不过哪怕白费九成的功夫,只要那一成的部分有用,李斯也绝对不会后悔。
嬴政没有体察到李斯的努力,但他知道同李斯说话是最舒服的。
李斯总是能接上他的话,并接上他的思想,君臣二人的默契也与日俱增。
不知不觉间,嬴政已经对李斯十分信重,甚至这段时间让李斯帮他处理公务。
李斯见嬴政沉默思索,继续说道:“王上,既然郑国擅长治水,且与泾水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不如派人去问问他的意见?”
现在也没有什么好方法了,嬴政便点头同意,想叫人去把郑国叫回来。
突然,扶苏举起了小手:“阿父,我想去泾阳县见见郑国。”
扶苏并不是突发奇想,他方才仔细考虑过了。仙使曾经给他讲了很多治水小故事,扶苏觉得自己懂得应该比其他人多。
所以扶苏想亲自去看看泾水,并和擅长治水的郑国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避免泾水水患。
毕竟,虽然现在泾水水面有了异象,但不代表立刻就会发生洪灾。洪灾是有一个积累演变过程的。
而扶苏想要做的就是:在洪灾彻底发生之前,能够解决掉泾水现在的问题,用尽全力避免泾水泛滥。
嬴政想也不想地就要拒绝,挥手道:“如今天生异象,泾水不知何时便会泛滥。你乱跑什么?”
扶苏仰脸乞求道:“阿父,我才帮大家盖好火炕,不想让这一切的努力白费。而且我是大秦的长公子,秦人和泾水也是我要负担的责任。”
发洪水一点也不好,大家的房子都会被冲坏,还会死人很多人。扶苏不想看到那一天。
“你要负担责任?”嬴政被他气笑了,用食指点着他的肩膀道,“你这小肩膀负担水桶都费劲,你还想负担责任?”
扶苏被嬴政戳得东倒西歪,他扑上去抱住嬴政的手,“阿父。我有神明在梦中授课,懂很多的东西。”
嬴政黑着脸,语气冷硬严厉:“那也不行。”
扶苏扁了扁嘴,眼泪汪汪地道:“阿父说我是未来的大秦太子。难道您后悔了?您要换掉我,让弟弟们当太子吗?”
嬴政不知道扶苏怎么联想到这儿的,他气得眉毛都竖起来一半:“寡人要是想换掉你,还会继续养你?”
扶苏擦了一把眼泪,高声道:“既然阿父还喜欢扶苏,那扶苏就是大秦未来的太子。身为大秦太子,我明明有能力帮忙,又怎么能对秦人秦地的灾情视如不见呢?”
嬴政失语,凝视着扶苏的脸,半晌后替他擦掉眼泪:“你当真要去?”
扶苏一边掉眼泪,一边点头:“我只有去亲自看过泾水,亲自同郑国商议过,才能知道怎么做。曾祖母说过,不能学习赵国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扶苏考虑得十分周全,他明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也明白必须经过实地考察,才能确定下来具体的解决方案。
嬴政闻言,沉默不语。
扶苏继续说道:“我知道阿父是担忧我年纪小,可是有很多卫兵会保护我,我也会保护好自己的。”
李斯也对扶苏的话震惊不已、他见嬴政已经动摇,便主动送上台阶:“王上,长公子的聪慧无人能及。他是大秦未来的太子,不能做养在深宫中的雏鸟。”
雏鸟负担不起大秦的重担。唯有经历过风刀雨雪的鹰隼,才能带领大秦不断地前进。
嬴政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扶苏太小了,他才四岁,身体又不如弟弟们结实。
一杆秤架在嬴政心中,左边是父亲的身份,右边是秦王的身份。那杆秤左右摇摆不定。
过了许久后,寺人悄悄从门口探头。已经是用饭的时间了,他们不知道该不该传饭,长公子还在抽泣呢。
抽抽搭搭的扶苏肚子咕噜一声,嬴政从沉思中回过神,无可奈何地看着扶苏:“上饭菜吧。吃完了再哭。”
扶苏的眼泪戛然而止。他鼓着嘴,却不敢对嬴政发脾气,硬生生把自己憋成了一个胀气的河鲀。
嬴政对李斯道:“李卿在殿内留饭吧。今日有新鲜的鲀脍。”
李斯笑得古怪:“臣还是第一次见到河鲀,那可有口福了。”
扶苏支棱起耳朵,阿父喜欢吃鱼,咸阳宫里庖厨最拿手的也是做鱼,只是不知河鲀是什么鱼?
刘邦变成了一个毛茸茸的河鲀,并当着扶苏的面,开始慢慢胀气,最后股成了一个球。
“呐,这就是河鲀,别名生气的小扶苏。”
扶苏听前半句还听得认真,甚至觉得这小鱼好可爱,想要养一只。可他一听后半句,就明白阿父和仙使都在嘲笑他。
扶苏小声反驳:“我才不是河鲀。”他是愤怒,这群大人也太不拿小孩子当回事儿了。
嬴政哈哈大笑,把扶苏抱过来:“寡人给你一支秦军,去泾阳县以后,万事不可冒险。”
正在生闷气的扶苏呆了呆:“阿父同意啦?”
嬴政笑声收敛。他眼神复杂,似叹非叹道:“你不愿当被保护的雏鸟,寡人很欣慰。但......”
扶苏开心地露出大大的笑脸,忙道:“阿父,我知道的,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
嬴政摸着他的脑袋,“你不知道。寡人会有很多孩子,但只有一个孩子叫扶苏。”
“阿父.....”扶苏抿着嘴唇,眼眶又有些发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第二十八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