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的塘报惊碎了乾元殿的宁静。楚闲展开被雨水浸透的奏折,朱砂批注在纸上晕开如血:
「郑州决堤,十三县尽淹,流民百万。」
"报——!"又一名传令兵跌跪殿前,"东南沿海倭寇趁乱登陆,连破三卫所!"
萧旻儿猛地拍案而起,案上茶盏震落在地:"好个趁火打劫!"她凤眸扫过满朝文武,"工部侍郎何在?"
"臣...臣在..."白发苍苍的老侍郎颤抖出列。
"三日之内,朕要看到治河方略。"女帝的声音比刀锋更冷,"否则,提头来见。"
兵部议事厅内,楚闲指尖划过东南海图。烛火在她眉间投下深深阴影:"倭寇这次来得蹊跷。"
林修递上密报:"查清了,是北狄残部与倭寇勾结。他们用战马换倭寇的火器。"
"传令水师,放弃追击。"楚闲在海图上画了个血色圆圈,"放他们到这儿——"笔尖狠狠戳在杭州湾,"一网打尽。"
...
黄河岸边,楚闲站在齐膝的淤泥中指挥抢险。突然堤坝后方传来骚动——灾民围住了赈灾粮车。
"官仓发霉米!"老农举着爬满蛆虫的米袋哭喊,"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楚闲拨开人群,抓起把米细看,瞳孔骤缩:"这不是官粮。"她突然拔剑抵住押粮官的喉咙,"说!谁调包的?"
"是...是..."押粮官突然口吐白沫倒地,胸前露出半截毒针。
深夜的临时帅帐里,楚闲对着两袋米沉思。一袋是发霉的陈米,一袋是掺了沙土的赈粮。萧旻儿掀帘而入,龙袍下摆沾满泥点:
"查出来了?"
"江南三大粮商联手所为。"楚闲展开密信,"他们囤积居奇,就等朝廷高价回购。"
女帝冷笑,突然从袖中甩出十二道斩立决的朱批:"朕让他们有命赚,没命花。"
短短数周,受灾百姓都得到妥善安置。
...
杭州湾外,倭寇战船正驶入预定海域。突然桅杆上的瞭望兵发出凄厉惨叫——月光下,无数铁索正从海底缓缓升起!
"连环锁舟阵!"倭寇首领面如土色,"中计了!"
漆黑的海面上,大齐水师战舰如幽灵般浮现。楚闲站在主舰甲板上,手中令旗劈下:"放火箭!"
万千火矢照亮夜空,映出她冰冷的面容。这一战,她要让倭寇记住——趁乱打劫的代价。
赈灾营地的油灯彻夜未熄。萧旻儿披着蓑衣,与楚闲共撑一把油纸伞巡视堤坝。
"决口处打桩三十丈。"楚闲指着湍急的水流,"需沉船固基。"
女帝突然拽住她手腕:"你知道朕最担心什么?"雨幕中,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怕你像七年前那样...跳进洪水里堵决口。"
楚闲怔了怔,突然将人拉进伞下阴影:"臣现在有更重要的理由惜命。"她抚过女帝眼下的青黑,"毕竟陛下熬夜批奏折时...需要人添茶。"
三个月后,郑州新堤落成典礼上,万民跪拜。萧旻儿亲手将治水功臣的玉带系在楚闲腰间,却在她耳边低语:
"倭寇首领招供,他们登陆前...见过荣国大长公主的人。"
楚闲望着远处仍未散尽的烽烟,轻声道:
"陛下,该收网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