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大巫 >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小邦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小邦

天刚蒙蒙亮,宗亲来到宗庙前聚集,一部分人已跟随辛甲和司马先行出发,前来参与告祭的人寥寥,连带着气势上也短了一截。

巫祝们早将神主从宗庙内请了出来,礼官已摆好告祭的几筵、礼器和祭器。

他们身上的祭服刺绣华丽、玉饰繁复、光彩熠熠,站在初升的阳光之下如同雕琢精细的塑像,一派庄严,令人不敢随意冒犯。

巫祝引导众人站在两侧,有人轻声询问:“听闻太史和司马已带着豳师前往洛邑,大巫究竟占得了什么结果?”

巫祝只是低着头,绕着几筵各自忙碌,仿若未闻。

宗亲们焦虑地互相交换着眼色,他们只知前日告祭先王之后,辛甲与司马便在清晨匆匆启程离开了丰镐,一直未曾打听到告祭上占卜的结果。

“从前先王征讨商王,出兵前占得讼卦,乃是‘终凶’之兆。”

天与水违行,是为讼,为相争之卦,主讼事,也主兵事。

果然,虽他们暂时取得了这个天下,最终却招来了更大的灾祸。

事到如今,谁敢不相信辛甲当时占得的确实是神明之意呢?他们当初非要违逆神明的劝告,前去征讨商王,因此落到今日进退两难的境地,难道还不自省吗?

“不会又与之前一样,是什么不好的……”

如果是什么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应当及早公布才是,为何要隐瞒至今呢?

椒回头瞥了一眼,轻声制止道:“公卿们来了,请您慎言。”

说完后,她迅速捧着祭器离去。

巫祝与作册簇拥着公卿到来,原本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小了下去。

白岄经过时看了方才说话的人一眼,“太史认为天命并未更改,因此无需再行占问神明之意,告祭完成后便与司马一道出发了。”

宗亲们目瞪口呆,“这……这也太过随意了吧?”

虽然知道他们心意已决,难免一战,可至少装装样子,想些说辞出来,也算对大家有个交代吧?

白岄冷声道:“既然天命并未更改,反复询问神明,才是不敬。”

“可……大巫说的天命到底是什么?从前我们居于周原,平静富足,如今呢——?”

“自从先王由商邑返回周原,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我们已过了十余年!”

就连午夜梦回,都是商王发现了他们的密谋,带着一望无际的大军压境讨伐。

所以天命是这种令人忧思恐怖的东西吗?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还是说……永远都结束不了了?

白岄并未理会他们,径自走到神主之前放置好菁茅,巫祝向她手中的酒爵内倾倒鬯酒,郁金草的浓烈香气混着酒气缠绕在她身旁。

然后她擎着斟满的酒爵转过身,面向宗亲,“取得天火,能照亮黑暗,驱逐猛兽,成为一时的人主,可亦有迎风烧手之患。这个天下,不就是最珍稀的一枚铜矿吗?想于熔炉中取得此物,必要忍受灼手之痛。”

众人沉默。

白岄续道:“过往的五百余年间,商人一直都是如此,不断迁徙,不断与大邑之外的敌人争斗,如今只是短短十年,你们就受不住了吗?”

想从神明的手中取得名为“天下”的嘉奖,代价可是很高昂的。

宗亲们彼此看看,然后摇头,“那我们为何不放弃中原呢?将驻于中原的族人召回,足以守卫西土,与商人二分天下,不也是可以的吗?”

周公旦从白岄手中接过酒爵,站在神主之前,反驳道:“商王无道,因此上天放弃了他,转而将天命赐予先王,先王遵从神明的指示前去讨伐商王,果然获得了成功。如今商人妄图违逆天命,应当前去匡正,岂有反过来迁就他们的道理?”

宗亲早已从外史等人口中了解到了许多商邑的情况,七嘴八舌说着。

“可周公你要知道,商人势力强大,如今太公带着六师的主力远在东夷,无法分出精力支援,余下的兵力或随宗亲驻于各侯国之中,或由管叔他们管辖,驻于商邑——也不知如今还剩多少。”

“是啊,这时候说‘天命’有什么用?商人稳据中原五百余年,听闻那些氏族之中,铸有无数兵器,人人皆可上阵,反观我们,只是依靠豳师和王师的这些兵力,怎么可能赢过他们?”

周公旦道:“先王曾将豳师的精锐驻于洛邑,此次他们亦会一道出征,随侯会协同江汉一带的宗亲出兵、陈侯也集结了姻亲友邦协助,我们未必会输于殷君。”

有长者实在看不下去,指责道:“可管叔是先王的亲弟,你的兄长,王上的叔父啊!这样出兵讨伐,手足相残,不仅会让王上陷于不义,即便在先王面前,也说不过去吧?”

召公奭命巫祝与乐师就绪,上前驳斥,“管叔受商人所惑,辜负了先王的信任,应当将他带回丰镐,依照旧例,交由甸师处置。”

“但我们听闻……”

召公奭抬起手,严厉地制止了议论,“告祭即将开始,不要在先王面前这样吵嚷不休了。”

乐师与巫祝奏响迎神的曲目,鬯酒倾倒在菁茅之上,酒液一滴一滴渗入泥土,郁金草的香气接引先王的神灵返回人间。

由太祝上告神明与先王,卜人们呈上预先处理过的龟甲与刻刀,太卜当场钻凿,大巫亲手刻下占辞。

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修饰神明之意的机会。

四下里鸦雀无声,宗庙前安静得落针可闻,卜甲断裂的脆响每一下都像耳边炸响的雷声令人震动。

卜人摊开卜书,一一查验过兆纹,向众人宣布结果,“均是吉兆。”

这么巧?

宗亲们面面相觑,心中犹疑。

他们自然不想得到与上次一样令人担惊受怕的结果,可这难得的吉兆,听在耳中也未能让人高兴起来。

召公奭看了丽季一眼,随后向宗亲道:“既然神明与先王认为出征是可行的,便请内史记录在册,择期向诸国发出诰文,之后周公将带领他们一同前去征讨殷君。”

宗亲仍然不同意。

“即便占卜的结果是好的,我们争战多年,如今田野荒芜,家园凋敝,人心动摇,过去的一年尚且年成不错,一旦之后遇上旱涝虫害,会有什么后果——召公真的想过吗?”

“何况卜甲的意见也是可以违背的,当初先王就没有遵从占筮的结果啊。何必背离宗亲和民众一意孤行呢?”

“还是命人去劝管叔他们返回丰镐,然后我们与商人议和吧?召公不是与那位微子相熟吗?他是殷君的亲长,请他从中调停吧。”

召公奭命乐师奏响送神的乐曲,巫祝们开始为祭祀收尾。

祭祀结束,理当有序离去,但宗亲们并不想这样接受,仍聚集在宗庙之外,喋喋不休地劝说。

召公奭与太卜和太祝当先走出宗庙,劝道:“你们不必再说了,大巫自商邑逐天命而来,如今也未曾离去,事实难道还不够清楚吗?”

宗亲一向不信白岄,“那又如何?难道大巫真能叫来天上的神明帮助我们吗?!”

“是吗?也未尝不可。”白岄望了望天际,吹响了骨哨,伴着一阵风卷过,越冬的大雁率先飞来,落于宗庙的屋顶之上,随后耐寒的山雀也群聚着而来。

白岄伸出手,山雀落于她的指节上,晶亮的眼瞅着面前众人。

“神明会随飞鸟而来,群鸟所止之处,便是神明亲自在选最喜欢的侍从,我在殷都之时,也曾送他们去往神明身边。”她的肩上和发顶也落满了小山雀,叽叽喳喳地仿佛真在讨论它们更喜欢谁。

“等神明收到了足够满意的祭品,就会亲自来帮你们了。”白岄向前走了几步,走近宗亲们,鸟儿们被扰动,振翅飞了起来,似乎打算找一个新的落脚点。

宗亲也曾听商人说起过白岄的事,即便仍对她将信将疑,他们也不敢在招来过神迹的女巫面前叫嚣。

“巫箴,别闹了。”周公旦从她身后快步走来,制止道,“让你的鸟儿们回去,别在这儿吓唬人。”

“吓唬他们一下,让他们闭嘴,不好么?先王只怕都要被他们吵得头疼了。”虽这样说着,白岄还是摆了摆手,群鸟振翅而起,但并未远去,而是就近落在了宗庙和附近巫祝住所的屋檐上。

周公旦走到宗亲面前,安抚道:“上天认可先王的德行和勤勉,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讨伐商王的大业,因此将天命赐予我们小小的周邦,还先后派遣了鬻子与巫箴两任大巫前来协助,可见其期盼殷切。我们不应因为一时的困难畏惧不前,辜负了神明的托付,让神明过于忧心地上的事,更不该令祂们亲自为地上的事费心。”

这话倒是有些道理,宗亲们暂时沉默了下去,没有再提出异议。

“自先王受命于天,商人早已被上天抛弃,我们如今出兵中原,不是去与他们再次争夺天下,只是去完成先王未竟的事业。”周公旦一一看过面前的众人,放缓了声音,“各位从周原一路追随先王而来,是先王的旧臣,也是血脉相连的亲族,一向为国事殚精竭虑,同心协力渡过了许多困境。”

众人仍然不作回应,但面色显然有些松动了,他们交头接耳了一阵,最后派出一名长者作出答复:“我们并不想荒废先王留下的事业,只是忧心这样下去会招来灾祸。你与召公、毕公,还有内史,也都是大家看着,一步步成为辅佐先王的重臣,我们也不会另怀心思,反而与商人亲厚。管叔和蔡叔的事,恐怕还要再行定夺。”

丽季皱眉,拉着白岄小声说道:“怎么还要扯上我?”

白岄也轻声道:“因为内史来到周原时才刚成年,在他们眼里也是小孩子吧?”

丽季抱着竹简叹口气,“最讨厌这些自诩长辈的家伙了,也就周公愿意跟他们费这些口舌。”

周公旦仍在劝说宗亲,“占卜的结果是吉利的,这不仅是神明的指示,也是先王的期盼,只要同心协力,那些困境都可以克服,此次出征定会取得先王想要的结果。”

“我们先走吧。”白岄带着丽季从西侧的小门走出宗庙,“他们已经松口了,内史可以准备写诰令了。”

本章拓展阅读:《尚书·周书·大诰》为东征前周公所作的战前动员,诰文的主要对象为同姓宗亲和同盟的诸侯国,内容为阐明当前的艰难处境、历数先王创业的功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慑之以神明,从而说服诸侯国一同出征。其中有一句很有名:“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上天降福于文王,使我们小小的周邦兴盛起来)”,而商人称其都邑为“大邑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小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