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大夏创业起居注 > 第7章 第6章

第7章 第6章

崔茵娘看着女儿眉头紧皱,闭着眼睛挥小手,终于忍不住说,“夫君,漾漾不喜欢泼浪鼓,她喜欢安静,喜欢听人说话。”

华漾漾肉手一顿,知子莫若父母,诚不欺我,都发现我想听八卦了。

其实她只是好奇人与人怎么能这么丰富多彩,

华珩拿着泼浪鼓的手一停,想起自己能做的事,迟疑的开口,“要不我给她读书。”

崔茵娘想了想,倒是没读过,“要不试试?”

华珩随即被气三字经,华漾漾认真的听着,很熟悉,对着父亲微笑,鼓励他多读。

直到华珩感觉嗓子快哑了,华漾漾抵挡不住困意,华珩才停下来,他只是对着茵娘夸奖,“小小年纪就有读书天赋。”

崔茵娘说,“怎么会,小孩子都是好奇的。”

华珩接受这个说法,继续摇着摇篮,崔茵娘看着她们,绣线一阵一阵,观世音眉目低垂,八分闭两分睁,慈眉善目。

长安城向东,一千公里外枝阳县华家村,百年前这里是军镇,经过百年发展,边境线向北推七百多公里,这里也变成平常小县城,华家最早是落户这里的军人,几代人繁衍生息是华家村最大的姓氏。

枝阳县华家村还有很多人会武,除种地,就是打猎,或者当镖师为生,华仲亮为种田头疼。

春耕时节他这个里长最是忙碌,农桑是头等大事,事关交税不哭怠慢,这一个月走访所辖范围所有的土地耕地。

和柳镖师再村头的十字路口相遇,拿到三儿子的家书,华仲亮尽量让自己不骄傲,眼神里确实藏不住的神采飞扬。

长安城,那地方他小时候就听爷爷常说,从没去过,儿子在长安城落脚,还在大官家做事,比起自己这个里长有出息多,幸好自己有远见,几个儿子都读书,才有现在的生活。

迈着脚尖步伐回去看信,一个月前,孙女出生,取名华鸿月,华仲亮已经记在族谱上,他身材很魁梧,继承祖辈学武的传统,接替父亲成华家的族长,后来经营成里长,在地方更有威信。

现在又有信寄来,不免让人期待,眼看前面就是家里大门,忽然拐出一群羊,帮助当初,羊群正穿过泥泞的巷子向村后的山上慢慢爬去,赶羊的老丈脚步轻快,甩着鞭子,羊群“哞哞哞”直叫。

“叔,您老慢点。”华仲亮忍不住开口。

“好好好。”老人答应,脚下动作一点不幔,华仲亮暗自摇头。

走回家,打开信阅读,面色由欣喜到凝重,但依旧泰然自若,回家后告诉老妻这件事,说,“衙门同时过几天调查户口,正好让大家留意,咱们也不短相亲一份钱。”

华珩的娘是个瘦小的女性,姓程,她听完也就是一愣,随即说,“也好,漾漾现在就是咱大儿子的命。”

她自然知道大儿子性格,自小就负责,认定就拉不回来,小时候一帆风顺,到没想到年纪不小还有着磨难。

华仲亮说,“过几天闲,我去山里转转,说不定以前菜过的的地方能长出新的。”

程氏在厨房做饭,“别去太深,等华瑜闲了你问问他。”

“好,那小子射箭比我准多。”

她回答,“他爹,没水。”

“好嘞,这就去挑!”

长安城东市,明德坊里华漾漾家正面不改色的咽下去一碗中药。

现在喝药,不会控制不住的哭,一是她不真觉得苦,二是她实在不知道怕喝药的小孩怎么一哭二闹。

从这时起,华家上下都知道华漾漾性子沉稳,当有外人偶然来华家,碰到华漾漾吃药,都会惊讶于华家的安静和平常。

“还有不怕喝药的小孩,我今天长见识。”第一个发出这个感叹的是王丫,这天,王小丫带着三岁的儿子来送牛奶。

要说长安城以前不喝牛奶,和北境交往久也知道他们那里的人喝牛奶长大会,看着高高大大,长安城也流行给小孩子喝牛奶,当然牛奶仍是稀缺品,为鼓励农耕,牛是没有的,一二品官员的是马车,其他人是驴车。

王小丫两口子进城挣前后,给家里置办了两头耕牛,一公一母,养的有油光水滑,正好有奶,知道长安城流行喝牛奶,王大丫试探的问问,华家果真要牛奶,于是她每逢几天就给小丫头送些家里的牛奶,

崔茵娘开始是不好的,听吴大夫说没有坏处可以试试后,自是不会拒绝。

隔三五日,王大丫回乡下挤牛奶,第二天赶天亮就回城华家。

送小半年后,来的有些早,碰到华漾漾早起的一天从喝药开始。

“喝药怎么跟感觉像喝糖水一样”,王大丫在心理低谷。,华漾漾知道她是给自己送牛奶的,对她微微一笑,笑的王大丫心里异常满足,对崔茵娘说,

“漾漾小姐是菩萨座前道德童女转世吧,多聪明,多体贴,多可爱。”

崔茵娘自从女儿出生,这些话听的太多,但还是忍不住骄傲,“你这二牛也很机灵,王大嫂是有福之人。”

二牛听见夸自己,忍不住一身骄傲,出华家门,还坚决要他帮娘提空篮子,王大丫直感叹儿子长大了。

本来一切都很美好,谁知王大丫的小儿子回去和自己哥哥说,娘给他喝苦苦的药,华家小妹妹喝的一定带你都不苦,谁知道传开,连她娘家大嫂都知道。

王大丫解释良久众人接受长安城里又一个半岁喝药想喝糖水一样的女孩半信半疑,只有韩二牛知道只是真的,毕竟她娘揍一顿,他才消停。

一岁华漾漾刚会走路,但一步一喘,多数安静的坐在小木椅上,她很少出门,要说来古代,最大的感受不是古代的衣服、生活方式,而是体会到古代家族的力量。

她从没回过老家,就得爷爷奶奶如此,不知道小孩子能不能活到及笄,也就没必要对外人隐瞒,据说全族都知道华里长的大儿子的闺女要人参温养,隔两三个月就能有人参送来,或是一个指头长,或是一个手掌长,最大的有擀面杖那么粗。华家存了不少钱,开支也大,华珩的月银大半花在这里。

宋家人不光送药材,过年的时候父亲给她读堂弟转述的信,“祝漾漾妹妹平安健康。”古代的人的家族观念好生奇怪。

两岁时,有些场景还是每隔几天上演。

“漾漾,漾漾,爹回来!茵娘,我回来。”

华漾漾摆弄着鲁班锁,奶声奶气看着跑进来喘着气的人,“爹”。

扑闪扑闪的大眼睛虚弱笑着,嘴唇的紫色好像深了些,看着不由得难受,华珩尽量让自己忽视,等进了卧室,叹口气,然后用肯定的语气才问竹儿,“漾漾今天发病了?”

竹儿看着地面轻轻应,她和兰儿一提起这个都小心翼翼,因为只有见过华漾漾喘不上来气,嘴唇慢慢发紫,感觉下一秒就要不行的场面,才有这种反应,竹儿最担心的就是小姐会不会早夭,感觉活不过一岁,到时候自己小姐会怎么样不敢想象。

竹儿赶紧补充,“吃药已经好多。”

华漾漾帮腔,“爹爹,我没事。”

华珩深吸一口气,对着女儿离开展开笑容,华漾漾在心里暗道,“三、二、”。

还没数到一,华珩从身后的手拿出一个竹蜻蜓,“看爹给你带什么回来,小蜻蜓,这是爹爹今天外出路上遇到,漾漾喜欢吗。”

华漾漾咬字清晰, “喜欢。”还非常给她爹面子的拿手去抓,华珩每天都在下职回来都会带个小物品,华漾漾来者不拒,没办法,以前没见过呀,但是小玩具的下场就是被拆七零八落,华珩乐此不疲,直言,“我儿聪明。”

华漾漾接过蜻蜓,宋珩抱起她走进内室。这回看见崔茵娘在进行每日例行的理账,毛笔勾掉一日花销,并把明日的家用给竹儿去买菜。遇上月初,还要买盐、面。

华珩坐在对面,崔茵娘看着丈夫道,“今日吴大夫托竹儿转告,人参和灵芝都涨价,要不把爹拿来的先用上。”

华珩说,“只能这样,上次来信,爹说二弟遇见一个外乡人有,谈妥再次一起送过来。”

崔茵娘道,“成婚三载,作为长媳我尚未回过华家村,家里爹娘、弟弟、弟妹如此费心,那两套文房四宝,给爹娘的布匹轻些。”

华珩也想到,“我也好几年没回家,这半年抄两套四书五经,打算给孩子们带回去,就快完,爹娘那里,再加些钱如何。”

崔茵娘刚成亲那会知道短期不会回去,对素未蒙面的婆家人没啥想法,这两年现在因着女儿的关系,对他们颇为感激。

盘算一番,最后决定把自己嫁妆里的首饰当年礼给婆婆和两个妯娌,这两年他们都费心了。

华漾漾在华珩怀里拆蜻蜓,听爹娘讲话,可惜前世的储物空间,里面很多黄金和玉石,可惜没有一丝带来的痕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局部暴雨

太子每天想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