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后来回顾自己这乏善可陈的一生,她觉得自己有两件事做得特别对。第一件事是当了老师,第二件事为了庆祝九七年香港回归,她往平日最讨厌的老师窗户里扔臭鸡蛋,尽管她被老师逮了个正着。
本以为会被劈头盖脸地教育一通,但老师并没有因此生气,还大发慈悲地给她煮了一碗面,往她面前一推,一副请君入瓮的姿态说:“你自己扔的臭鸡蛋,你自己吃。”
她憋着眼泪吃下去,但是臭鸡蛋却没有想象中那么臭。
那年她不过十二岁,再怎么愤世嫉俗,在手段多得能编好几套课间操的老师眼里,也不过是只张不开牙、舞不了爪的纸老虎。
梁梅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和其他小朋友的区别是——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知道自己是八五年的冬月出生。
一九九九年,在那位老师的激将法下,她跌破所有人眼镜,出乎意料地考上庆宜师范学校——那时候S省内少数几所中等师范学校之一,也就是俗称的中专,不仅学费便宜还包分配。
中师三年,老师又故技重施,梁梅在她的耳提面命下,练就一手漂亮的板书和一身拿不出手的才艺。用老师的原话讲,教书这行当,科班出身的老师学生们都不怕,最怕的是,野路子学渣从良,脑洞大开要回学校教书育人。
这种老师上克校领导,下克学生,独揽那一届最大的刺头。
梁梅毕业后顺利被分配回到丰潭任教,起初分配到一所初中教语文。老师对她仍旧不屑,觉得她烂泥扶不上墙,而她也仍旧很讨厌老师,她俩每次见面几乎都吵架,不给老师吵到冒烟,她当这趟白来。
后来随着学历的水涨船高和政策改革,没有本科文凭和人脉的她,被一脚踢出初中教师的队伍,调到画城小学当班主任。
老师没再管她,知道她是朽木雕花,孺子不可教。但凡那几年努努力早点把函授本科拿下来也不至于就这么被人踹出去了。梁梅也没想到政策改革如此利索,刚下发文件第二年就开始实行了,她没有人脉,更不可能厚着脸皮去求老师,自然成为改革第一批被调走的。
那天晚上路过小巷子时,梁梅浑身湿透,像刚从水里捞上来,单薄的裙摆软塌塌地紧贴在腿上,水珠汨汨顺着往下淌到青石板上,洇出一滩滩水渍,她连拧干裙子的力气都没有,上下牙冻得像失控的印刷机,在她嘴里毫无章法地跳动着,她其实不知道是冷的,还是吓的。
她原本是不想管的,心里也打定主意哪怕是自己班的学生也当作没看见。管他们去死啊,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兔崽子,不知道感恩,拿老师的付出当理所当然——
要不是这次期中考试他们班平均分全年级垫底,她也不至于被年级组长留到这个点,让对方有了可趁之机。
尽管她没让他得逞,还用奖杯把他脑袋砸出好几个血窟窿,血溅她一身,她在卫生间洗了很久,收拾干净后她有些脱力地蹲在地上痛哭一场后,还是用电话打了120。
她听见李映桥在巷子里大声呵斥着要把史大胖脑袋敲开花,脚就再也挪不开。她刚把一个人的脑袋敲开花,她深深知道这种恐惧,她想,小孩子下手没轻没重,要真把人打残,李映桥一辈子就毁了。于是,梁梅赶忙冲了进去。
但是她没想到,俩小孩去给她买药,乖乖蹲在地上给她上药。即使猜到她不是摔沟里的李映桥,也没有追着问老师你怎么了,而是大声地跟她说梁老师,明天见。
明天,她还有明天吗?
如果钱东昌死了,她就没有明天了。
原本梁梅想第二天便去学校递交辞呈,然后报警。可她冷静下来一想,她没有证据,办公室没有监控,钱东昌比她伤得更重,报警极有可能会被钱东昌反咬一口。
正当她犹豫的时候,她看见脑袋缠着纱布的钱东昌,竟然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若无其事地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更荒谬的是,因他带病上课,学校竟然还大张旗鼓地给他评上了荣誉教师,丰潭日报还刊登了他的相关事迹,写得人潸然泪下,学生们对他更是一口一个尊敬“钱老师”。
于是梁梅改了主意,她没有立马辞职,又留在画城小学近一年。
直到李映桥他们毕业那年,她得知校领导拖欠李姝莉的工资,她将这一年收集到的证据一并将钱东昌和学校告上法庭。
官司打了近两年,她胜诉了,学校赔了钱,钱东昌也被开除。当然,她也处处被找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不是因为她告学校这件事而丢掉工作。而且,丰潭再也没有任何小学肯再录用她。
她也没打算再当老师,拿到学校的赔偿金,她第一时间把钱给李姝莉送过去,就打算离开丰潭。李姝莉搬家搬得很彻底,她猜李映桥应该在仙城二中,于是托她的老师在二中打听,才问到她们现在的住址。
门打开的一瞬间,她又改变主意了,她决定最后再当一回老师——
李映桥的人生,不应该停在这。
**
国营饭店的包厢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窗户缝隙里钻进寒风的呜鸣声。那是一二年的二月初,初二下学期刚开学不久,丰潭没有暖气,李映桥都没穿羽绒服,她身上就一件厚厚的卫衣外套,倒不是李姝莉不给她买,买了她也不穿,她不喜欢把自己裹得像个冬瓜。
然而,国营大饭店是当时整个丰潭最高的一栋建筑,李映桥从来没听过叫得那么鬼哭狼嚎的风声,像一只飓风猛兽在啃噬着门窗发出悲悯的嘶吼声。从来不觉得丰潭冷的她,第一次觉得好冷。
这大概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她转头看俞津杨,这个有两年没见的旧时小友,不光穿着巨厚的黑色羽绒服,脖子上还戴着围巾,脑袋上还戴着一顶鸭舌帽,保不齐身上还贴着暖宝宝,显见唐湘阿姨是一点儿冻都不愿意让他挨。
“哎。”李映桥莫名叹了口气。
一旁从进门开始就一直默默吃饭,安静得出奇的俞津杨,终于转过头淡淡地瞥她一眼——然后默默把帽子和围巾摘了扔旁边空着椅子上,他知道她在嫌弃什么,她从小就嫌他穿得多,嫌他一到冬天就裹得像个冬瓜。
俞津杨扔完帽子和围巾,也没同她讲话,又继续低头慢条斯理地吃饭。
梁梅一进门大刀阔斧点了一堆菜,自己没吃两口就去门口抽烟了。包厢里只剩下两个最讲礼貌的初中生,李映桥靠在椅背上,看着俞津杨正低着头喝汤的后脑勺好半晌,还是没忍住,一巴掌呼上去:“喵喵,你跟我装什么斯文!”
“叮咚——”
俞津杨勺子掉碗里,手还在碗沿虚虚搭着:“……”
他回头瞥她一眼,眼神很淡,说出的话却叫李映桥想掐死他,他说:“李映桥,都偶像了,能不能别动手动脚的?”
李映桥眼神倏地瞪着他:“那歌谣谁编的?不是你吧?”
俞津杨也往后椅子上一靠,和她并排靠着,看着桌上快冷掉的饭菜,下意识往门口看了眼,也没见梁梅要回来的迹象,他看着李映桥说:“不是我啊,我没那闲工夫。”
李映桥从上到下将他细细扫了遍,一身牌子货,看来俞叔叔真是越发有钱了。听说去年他在丰潭开了一个木制玩具城,宛如从童话书里活活剖出来的一座城堡,那叫一个恢弘大气、金碧辉煌,属于是丰潭的“迪士尼乐园”,二中不少同学每个周末都去那边排队打卡,而且一票难求。
“你现在还在练街舞?但俞喵喵,你好像也没怎么长高嘛!”李映桥拿手在他脑袋上往自己这边一划。
俞津杨这两年都没怎么听见有人再这么叫他,一下子还有些不习惯,他看着李映桥那个在空中划出夸张的倾斜轨迹,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你那点小手段就留着自己骗自己吧,我现在少说比你高五公分。”
“呸!站起来比比!来,你起来。”李映桥不服,伸手去拽他胳膊。
羽绒服被她扯得簌簌作响,俞津杨懒得和她闹,靠在椅子上瞧她,人是八风不动,转移话题和她讲说:“你知道梁老师这次找你干什么吗?”
李映桥“啊”了声,人又坐下来,回到正题,正襟危坐地看着他如实说:“不知道,但她帮我们要回了学校拖欠我妈妈的工资。梁老师是个好人,反正她不会把我给卖了的。而且,刚刚在门口她说请了一个我很久没见的朋友,问我想不想见见,我用脚趾头都猜着是你了!”
“喵喵,见着你真好呀!”她又没脸没皮地这么讲。
“是吗?那你还上来就打我,”俞津杨冷笑,他太习惯她这个赏一巴掌给颗糖的套路,永远说最甜的话,下最狠的手,只为了下一次能更肆无忌惮地揍他,“李映桥,咱下次要是管不住手就剁掉好吧。”
“啊?”李映桥一愣,“不会有下次了呀,我妈不让我到处乱跑,我基本上出不来的,这次是梁老师把我带出来的。”
俞津杨问:“那我以后怎么把实验的卷子和真题模拟给你?你考不考潭中了?”
李映桥更莫名其妙:“谁说我要考潭中啊?”
俞津杨刚要说梁老师给我打电话说的啊,不然我干什么来了,闲的啊。梁梅正巧就推门进来了,看见俩小孩大眼瞪大眼的,李映桥那句话正好从门缝里溜出来,她关上门,拉开椅子不容置喙地说:“我说的。”
李映桥婉拒:“……不了吧,梁老师,我从小就不爱学习。”
梁梅问:“谁从小爱学习?”
李映桥看了眼身旁这个:“他贼爱。”
俞津杨斜瞥她一眼,懒得狡辩:“你当我爱吧。”
梁梅又问:“我刚刚问你,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清楚了吗?”
李映桥反应很快地说:“没想清楚,但我知道我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梁梅说:“比如?”
李映桥再次看了眼身旁这哥,“不想成为他这样的人,一天到晚跟头驴似的,除了学习就是开会,不是开会就是去竞赛班,不是竞赛班就是去兴趣班学各种才艺。我看着都替他累,也不知道他搞这么日理万机,大学毕业以后要给谁服务。”
“……”
“喵喵,别把自己搞这么累咯,考什么潭中呀,跟我一起进厂拧螺丝去吧。我二中有个同学在校门口给同学贴膜一个月都能挣一千!我做你上线,绝对带你发家致富。”
梁梅:“……”
俞津杨:“…………”
桥桥:害,走那弯路干啥啊~
晚了十五分钟,我跪[竖耳兔头]在这儿给大家发红包~
100个~[竖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八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