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患了脸盲症?”顾清语敲了一下他的脑袋。
有些心虚冲马车外喊了一声,“冯大哥,你们先出城,我去趟医馆。”
顾清语在临近医馆的那条街下了马车,直奔医馆而去。
周浩文正在喝药,见救命恩人到来,鼻子一酸就红了眼眶。
顾清语和她说了她姐姐的事,并拿出周芷晴给的东西交给他。
“姐姐到底为什么啊?”他痛心疾首,很是不解。
“我听说你爹犯了事,你姐嫁进陆家是为了救你爹爹?”
“我也是昨日在书院听同窗议论才知,姐姐一心为了让我好好读书,竟连这么大的事都瞒着我。”
“你可知你爹犯了什么事?”
周浩文摇摇头,顾清语也不好再多问,只得叮嘱他好好养伤,养好伤再做打算。
“谢谢你们救了我。”周浩文想起身道谢,奈何身子稍微动一下,身体都像被撕碎了一样痛。
顾清语按住他,又喊来老大夫细细交代一番,才放心离开了医馆。
在医馆待了小半个时辰,顾清语不敢耽搁,直奔东城门而去。
回去路上还算顺利,不过因为马车负重,一行四人赶到城门口时,刚赶上关城门。
守门的人还是马子良,看到是大小姐带着粮食回来了,喊了同伴一起跑过来帮忙。
粮食直接送到了常平仓,顾寒远安排衙役分班值守。
县衙有了救灾粮,对于顾寒远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解药。
焦虑了这么多天,在看到大闺女带着粮食回来的那一刻,双眼有了一丝亮光。
岷县的四座城门口连夜设了粥棚、搭了灶台、架起了两口大锅。
呃,虽然城门是破的、城墙是漏风的,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大家的干劲。
回到家,苏旖带着一大家子人围了上来,看到安然无恙的三人,才放了心。
凌姨娘拉着顾清武好一顿数落,“你胆子大了,竟敢离家出走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姨娘怎么活......”
顾清武讪笑着,任由凌姨娘唠叨。
顾清欢见大姐姐这儿自己插不上嘴,缠着宁远问怎么买的粮,昆州城好不好玩之类的。
嘘寒过后,顾寒远问起买粮细节,顾清语宽慰道:“爹爹放心,那位粮商手里还有些粮食,我已经和他约定好了,每三日送一次粮来。”
......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商讨着明日施粥放粮的细节。
在顾清语建议下,每个城门口发放400块写有数字的木牌,领牌子时需要拿出自己的户籍证明,由专人登记造册。
领到牌子的人才能用牌子换粥,为避免有些人在城东领了粥,又跑城西去混的。
顾清晖建议领牌子后就在粥棚旁排队,等四个城门的牌子都发完后,统一开始放粥。
“这提议好,就是衙门人口不够,恐民众暴动。”顾寒远发愁。
顾清礼高呼:“明日咱家所有人都去帮忙,若有闹事者,除籍。”
包括林伯和宁远。
一家子人商量完后,又分派好每个人的任务,就回去歇息了。
顾清欢晚上非得要和大姐姐一块睡,说是一日不见大姐姐,如隔三秋。
顾清婉有些醋味,小声嘀咕她是个小马屁精,惯会巴结人。
这话被旁边的顾清武听到了,直接怼道:“二姐姐,有本事你也去弄些粮食回来,你不知道大姐姐费了多大劲,差点被难民打死,若不是我和宁大哥及时......”
一群正准备回房的人,听得这话,又都聚了回来,追着顾清语问了半晌。
顾清语招架不住,打了几个呵欠,才逃过一劫。
顾清欢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因为母亲说大姐姐这几日太累了,要让她好好休息。
刚好顾清语不想被人发现自己空间的秘密,顺势附和了苏旖的话。
她回房后,关门落门栓,下一面就闪现进了空间。
邱燕准备好了一桌子的菜,还有刚从冰箱拿出的气泡水,准备好好犒劳犒劳她。
闻着热腾腾的海里捞麻辣锅底,顾清语的味蕾一下子打开了。
两人大快朵颐,顾清语一口肥牛、一口毛肚,感觉整个胃都充斥着幸福。
这么美味的火锅,冬日来上一顿,那可是全身都暖透了。
只不过如今这光景不太现实,等日子好起来一定要给家人安排上。
第二日,顾清语一觉睡醒已是午后。
她迷糊着摸到手机看了一眼,下午一点四十。
揉揉眼睛再看,顾清语瞬间瞳孔放大,穿上拖鞋就往卫生间跑。
边跑边喊:“燕子,燕子,你咋不叫我起床?”
她明明上好闹钟的呀,怎么没响?
手机坏了?
还是被她关了?
顾清语坐在马桶上想。
听到声音,邱燕抱着小锦诚进来解释,“你这段时间太累了,想着给你多睡一会,就把闹钟关了。”
听到邱燕关了闹钟,顾清语打开卫生间门就骂:“你为什么要关我的闹钟?你知不知道今天我有天大的事要做?”
说完,她就溜出了空间。
留下邱燕委屈巴巴的抱着小锦诚,冲着她消失的地方吼道:“你这没良心的,我还不是看你黑眼圈都快赶上国宝了。”
换好衣服,随便打了个发髻,顾清语便急急往外走。
她昨日分好和苏旖一组的,也不知这会母亲怎么样了?
她身体不好,熬了一早上,也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撑住?
外院,凌姨娘正带着顾清乐在摘野菜。
看到顾清语出来,凌姨娘急忙道:“大小姐,你起了,饭菜在锅里温着呢,我去给你端。”
凌姨娘因为要照顾顾清乐被留在了家里,顺带做饭。
此时的顾清语满脑子都在骂燕子这个蠢女人,完全没听到凌姨娘的话,就出了县衙,往城东而去。
粥棚。
远远的顾清语就看到前面排起了长队,大哥顾清晖挥舞着笔在册子记录着领粮的事宜。
马子良和其余的四个衙役在维持秩序。
苏旖带着顾清欢在给难民施粥。
顾清欢收牌子,苏旖盛粥。
这事她以前干过,在京城时,她也会在城里设粥棚,为难民施粥。
可那只是毛毛雨,且有家中丫鬟、下人帮忙。
如今可是得亲力亲为,看着眼前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灾民,她心里不好受。
顾清语到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她冲着苏旖喊道:“母亲、三妹妹,对不起,我来晚了。”
顾清晖听得喊声,眼睛一亮,“清语,你来得正好,快帮我记一下,大哥去趟茅房。”
顾清语:“......”
她一屁股坐下去,就写了一个时辰的字。
因为顾清晖从茅房里就被人叫到其他城门帮忙去了。
写这劳什子的毛笔字,手实在是太累了。
奈何空间里那么多的中性笔、圆珠笔、钢笔、碳素笔,她又不可能在人前拿出来。
登记完户籍,她又忙去帮苏旖她们。
400份粥施完,顾清语感觉手都快抬不起了。
“今日的粥没了,没领到牌子的,明日请早。”
直到锅里最后一滴粥被盛完,杜子腾杜宣布今日施粥结束,她才长舒出一口气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顾清语负责买粮食,其他人按班就班的负责施粥放粮。
除此之外,顾寒远还找了一些老大夫配了强身健体的药材,在各乡镇发放熬煮,所有百姓均可免费食用。
岷县的灾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死亡率。
天越来越冷,县衙发了告示,让各地村民自发组织人员挖井修渠,以备冬天储雪水。
岷县虽然干旱,但是每年冬天多少还是会下几场雪的,只要有水,庄稼就有救了。
这天傍晚,一家人正围坐餐桌吃饭,家里迎来了一位客人。
是已经能下床走动的周浩文。
林伯带着他进门,他巡视人群一周,将目光投向顾清语,“恩人姐姐,我可算找到你了。”
“你就是三哥哥说的周家小公子吧,快些进来坐。”顾清欢一见到周浩文就热情的将人往里请。
小姑娘甜甜的话让周浩文有些受宠若惊,这些时日在外头见惯了人情冷暖,突如其来的关怀,让他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他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个明眸皓齿、落落大方的女孩,一时之间居然看呆了。
顾清武起身拉他往里走,“周公子,你可真有口福,我大姐姐今日做了红烧肉。”
周浩文回过神,红着脸,朝顾清语道谢:“恩人姐姐,我......”
他不是来吃饭的,他一路打听着来,真是有事想找恩人姐姐帮忙的。
顾清语已经盛好饭递过去,笑着道:“赶了一天的路,累坏了吧,快来坐下一起吃。”
周浩文在一家人的注视下,被顾清武拉着坐下,端起了碗。
起初他还有些拘谨,奈何顾家的饭菜太好吃了,加上顾清武一直给他夹菜,出事这么多天,他难得吃了顿饱饭。
周浩文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恩人姐姐和她的家人。
饭毕,顾清语带着他单独去了小花园。
“浩文,是你姐姐出事了吗?”
周浩文见四下无人,扑通跪在顾清语脚下,“恩人姐姐,求您救救我姐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