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当东厂厂公遇见西厂厂花 > 第70章 第七十章,上元节

第70章 第七十章,上元节

转眼又是一年,宋玦人等尚在操练人马,周彧先回了长安。

今年的年味倒浓了些,长安如旧,竟比往年还要热闹,即便天下未定,可这是大宁建国的第一个年,又怎么能够过得过于冷清呢?

陛下令白诩同百里承云上元节后即刻动身往北镇守边疆,此番相聚,亦是为了给二人送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月色婵娟,灯火如昼。

一行人游于长安街市,

何逸年披一身狐皮大氅,纸扇轻摇便是这长安城中的风流公子:“这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敕罪,下元水官解厄。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百姓都在祈求天官赐福,诸君不与民同乐?”

这样的冷天还要还要把玩折扇,若不是顾及颜面,白诩都想要抱暖炉了:“还天官赐福呢,几个大男人在这里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就已经够可以了。

这世道,相信天官会赐福,不如相信我。”

何逸年睨了白诩一眼:“怎么?嫌弃我们了?再者,你有什么可相信的?相信你不如相信自己。”

“但你别说,还挺有意思。”百里承云摇头,言语间似有感慨,“犹记得少年时,同你还有宋玦他们在上元节逛夜市。

几个人比谁灯谜猜的多,从这头一路猜到那头。

还会比较谁的花灯独特,时常吵得不可开交。

去护城河畔放河灯,结果掉进了水里,许下的愿望却都那样的幼稚或是愚不可及。”

周彧在亲朋面前本就不擅言语,或许是不擅表达,更别提他未曾参与这些人的过往,也就更加无话可说。

听得他们打闹,倒也不觉无趣。

孙明识倒是提议了句:“既如此,今日不如我们再去放一盏河灯?”

何逸年赞同道:“这倒是个好提议。”

他本来同百里承云勾肩搭背,用折扇为之扇风,然后被嫌弃地推开了,如今倒是凑到了周彧这里来问:“周督主,你知道阿玦少时的愿望是什么吗?”

周彧答:“状元及第,封狼居胥。”

何逸年讶然:“诶呀呀,你知道啊,我当初还只当他狂妄呢,谁曾想,年纪长了,野心也更大了。”

百里承云拆台道:“何逸年,你可别忘了,宋玦当年在长安城中是如何的风光无两,他放下的豪言壮语,但凡有心,又谁人不知?”

孙明识笑道:“要我说,陛下对燕王殿下的期许也不小啊。”

林寄好奇道:“何以见得?”

孙明识言语间颇有几分高深的意味:“自然是对燕王殿下的封号了。”

只说了这么一句,众人便恍然大悟,寻常的时候或许会想陛下是想要把燕地赐予白诩作为封地,且自古以来燕赵之地多豪杰,以此自勉,寓意倒是不错。

可陛下令白诩去守北疆,作为武将,最高的功勋理想莫过于饮马翰海、封狼居胥、燕然勒石。

可不就是对白诩抱了极高的期许吗?

周彧轻叹:“最是无情帝王家,陛下看重未必是好事。”

白诩倒是不以为意:“我那个太子皇兄看似无情,为人处世却极有原则,且长兄如父,自我幼时便受兄长教诲颇多,父皇倒是不常管教于我。

我与兄长感情甚笃,若他不疑心于我,我便替他守这天下一世,若当真权势富贵迷人眼,人心易变,到那时自有他法。”

百里承云道:“担心什么?我这个前朝的王爷都没担心,陛下派你与我同去的原因之一,难道不是为了监视于我?

这昏聩的前朝无甚好守,我却佩服有些人的气节,陛下登基那天,不少前朝臣子自刎以谢天下,百里承乾苟且偷生,其二子却是服毒自尽。

所谓宁可战死死社稷,不可拱手让江山。

虽有些愚忠却令人敬服。”

听及此言,众人皆有些唏嘘,不能劝降为己所用,却是无可奈何。

何逸年却大笑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富贵荣华皆是空。

若他们在天有灵,看日后天下一统、四海升平,或许也会稍有慰藉。

而我,若真能与诸君干出这样一番大事来,此生余愿足矣。”

一行人说着往护城河边去了,河边便有不少卖灯的商贩。

众人各自挑选了河灯,又借来笔墨依次写下心愿: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愿早日止息干戈,天下太平。”

“愿家人挚友平安顺遂。”

“永结同心,白首永偕。”

“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

“诶诶诶,周彧,怎么就你写的儿女情长啊?”何逸年好奇地拾起他的那张纸条调侃了一句。

周彧夺回纸条道:“我的理想不似你们远大,有的就只有儿女情长了。”

“那这张又是替谁写的?”何逸年又拾起那张写有“天下太平”的纸条。

周彧答:“宋玦,这是他的愿望。”

何逸年一个人起着哄:“哦呦哦呦哦呦。”

百里承云忍不住斜了他一眼:“何逸年,有病就请太医。”

“既如此,我也要添一句。”林寄说着便在纸上又写了句:与阿姝相守共白头。

白诩又忽地说了句:“只可惜宋玦他们忙于军务,不能前来。

明日我同百里兄启程,也不知何时再见了。”

林寄轻叹:“有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各自珍重,总有相逢的时候。”

何逸年倒是不客气:“大好的日子扫什么兴?”

孙明识道:“要在下说不如寻一宝地,对月饮酒,不醉无归。”

何逸年用收起的折扇敲了敲孙明识的胸膛,又看向周彧:“孙兄说得极是,听说周督主家中有不少好酒,我们可有缘得饮?”

酒是有不少,好酒却都是宋玦的,他虽想私藏,但取出一瓮共饮倒也无妨,周彧道:“当然可以。

只是不知宝地又在何处?”

林寄接话道:“要我说,不如去城外爬山,仰观明月天星俯瞰万家灯火,或许以后你我都难得回一趟长安,这样的景致也难见了。”

见众人兴奋之色,周彧倒是最为理智:“明日便要赶路,太子殿下亲自为燕王送行,这个时辰去爬山恐怕来不及。”

“不过几个时辰,想那么多做什么?有明月灯火,更有美酒挚友,就已经足够了。”何逸年欲与周彧勾肩搭背,却被推开了,“去周大人的府上赏那院中红梅也别有一番滋味嘛。”

众人应声称是,如此便去到了周府上。

院内笼着炭盆,众人曲水流觞,饮水作诗,周彧也难得附庸风雅了一番。

周彧总觉得自己是个俗人,出身低微、不通文墨,即便有心也开蒙太晚,他觉士族自视清高,亦觉自身卑鄙(取初意,身份地位见识浅陋之意)。

幼年时,周彧并不觉得如此,或许是入了宫后才认清了尊卑,任人欺凌打骂,所有人都说他是奴婢、他命贱、他身份低微……

起初倒不觉得,到后来周彧也觉得他就是个命贱的奴婢、不阴不阳的太监,他觉得昔日宋玦丢在了地上的宫灯可惜、觉得贤妃娘娘的海东青名贵,或物或人,数他最为低贱。

虽不甘,拼了命地向上爬,到后来也成功了,可那关于身份地位的思想早已深深地烙进周彧的心中。

这三四年,喜过、忧过、悲过、痛过,唯独不曾悔过,与宋玦相识相知,又因着宋玦结识了这些人,时至今日,倒也没有这样自轻的想法了。

众人饮酒作乐至四更天,竟这样围着炭盆和衣睡作一团,守着主子的周平见状,怕他们受凉又去取了被褥来为他们盖上。

东方既明,

百里承云与白诩心中有事,是最先醒来的,周彧如履薄冰数年,向来觉浅,听得动静也便醒来了,先去了厨房叫人备膳再去整理洗漱了一番方才去寻百里承云二人。

他们倒是闲情逸致,在赏院中的红梅。

周彧行至二人面前一拜:“届时太子殿下为二位送行,在下不便前往,便在此地同二位告别。”

说着,周彧抬手折下头上的一支红梅:“是阿玦托我带给二位一句话,他说:宋玦引二位为莫逆,如今二位驻守边疆,不知何时会再相逢。

但曲终未必人散,山水自有归期。

宋玦不才,斗胆篡改前人的一句诗:长安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也望二位居安思危、恪尽职守,征战沙场重要,可守山河故土亦然。”

白诩接过了那支梅花,言语间似有感叹又带几分漫不经心:“我等职责还用他说?”

百里承云倒是乂手一拜:“多谢。”

白诩看似散漫,末了却嘱咐了句:“宋玦历来不在意自身安危又好一意孤行,你要多看顾他,否则又哪里来的来日。”

周彧听宋玦提起过他是怎么与白诩相识的故事,白诩见过的不是少时的宋玦,也不是今日的宋玦,而是身陷囹圄的宋玦,二人志同道合,共谋大事。

周彧有些莫名的嫉妒,却也不妨碍他欣赏宋玦的这些挚友,如今或许也是他的挚友。

白诩既好意叮嘱,周彧只有说道:“我会看顾他的,祸福自当相依,生死必会相随。”

今日过后,便是山高水长,各自珍重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原神】百年契约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