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沉推开彩虹桥画廊的玻璃门时,室内的争吵声立刻传入耳中。林陌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带着他熟悉的倔强。
"商业化会毁了这里的初衷!那些孩子不需要学会怎么卖画,他们需要的是自由表达的安全空间!"
周沉放轻脚步,看到陈姐站在办公室门口,揉着太阳穴。她注意到周沉,如见救星般快步走来。
"感谢上帝你来了。"她低声说,"从昨天开始就为画展的事吵个不停。"
周沉挑眉:"董事会不同意我的方案?"
"不是董事会的问题。"陈姐苦笑,"是我们收到了房东的通知——下个月起租金上涨40%。"
周沉立刻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根据他上周审阅的财务报表,画廊目前只是勉强收支平衡,40%的租金涨幅足以让他们在三个月内关门大吉。
"所以林陌反对画展?"他压低声音问。
陈姐摇头:"他反对的是你的'高端商业化'方案。他提议做免费社区展览,靠募捐弥补差额。"
周沉几乎要笑出声:"募捐?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他解开西装扣子,"让我跟他谈谈。"
办公室内,林陌正背对门口站着,双手撑在桌面上,对面是两位看起来六七十岁的老人——周沉认出是画廊的创始人夫妇。林陌的牛仔外套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后颈处几绺不驯的发丝被汗水黏在皮肤上。
"周先生。"老先生先注意到了他,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正好,你来帮我们分析一下。"
林陌猛地转身,眼中怒火未消。今天的他比往常更加凌乱,黑眼圈明显,嘴角还沾着一点疑似咖啡的痕迹。周沉莫名想起昨晚便利店那个疲惫的林陌,心头掠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周沉的建议是把孩子们的作品当商品卖!"林陌直接开火,"标上高价,瞄准富豪收藏家,这完全背离了我们教育的本质!"
周沉冷静地放下公文包:"不如先看看最新数据?"他取出一份文件,"我调查了过去三年本市类似慈善艺术活动的募捐金额和商业画展的销售数据对比。"
林陌不情愿地凑过来,身上带着松节油和咖啡的混合气息。周沉发现自己居然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赶紧将注意力拉回文件上。
"社区展览平均募捐额在两万左右,扣除成本净收益约八千。"他指着数据,"而小型商业画展,即使按最低估算,销售额也在十五万以上,扣除成本和画廊分成,净收益至少六万。"
林陌皱眉:"数字很漂亮,但代价是什么?让孩子们早早学会用艺术换钱?让他们的作品被贴上价格标签?"
"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要靠艺术谋生,现在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周沉反击,"现实世界不会为'纯粹的艺术'买单。"
"够了。"老太太打断两人,"周先生,我们理解商业运作的必要性。但林陌担心的也有道理——如何平衡商业价值和我们的教育理念?"
周沉深吸一口气:"我的建议是双重策略。一方面,挑选部分适合的作品进行商业销售;另一方面,保留大部分空间做教育展示。收益分配..."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林陌,"可以事先约定比例,比如一半用于运营,一半设立奖学金,资助那些有天赋但家庭困难的孩子。"
房间突然安静下来。林陌眼中的怒火稍稍平息,转为思考的神色。周沉注意到他思考时会不自觉地咬下唇,留下一个浅浅的牙印。
"奖学金..."林陌轻声重复,"具体怎么操作?"
周沉感到一阵莫名的成就感,就像第一次成功谈下一个难缠的客户。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我做了一个初步模型..."
两小时后,当创始人夫妇满意地离开办公室时,周沉和林陌已经达成了脆弱的共识。画展将在一个半月后举行,主题定为"成长的色彩",既突出教育意义,又不失商业吸引力。
"我需要每个孩子的背景资料和作品说明。"周沉对林陌说,"越详细越好,特别是那些有感人故事的。"
林陌的表情又警惕起来:"你要把这些故事当卖点?"
"人们为故事买单,林陌。"周沉耐心解释,"一个自闭症孩子如何通过绘画找到表达方式,比单纯夸作品好看更能打动买家。"
林陌沉默了片刻,突然问:"你知道小宇为什么总画海吗?"
周沉摇头。
"因为他母亲离家那晚说她要'去海边散心'。"林陌的声音低沉下来,"三年了,杳无音讯。他画海是希望有一天能在海浪中看到她回来。"
周沉胸口一紧。他突然理解了小宇画中那种既渴望又绝望的复杂情绪。
"这类故事..."他谨慎地选择词语,"如果孩子自己愿意分享,会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但我们绝不利用他们的伤痛。"
林陌直视他的眼睛,似乎在评估这句话的真实性。
最终,他微微点头:"我周末整理好资料给你。"
"我需要照片,最好是孩子们创作时的场景。"周沉补充,"你能拍吗?还是需要请专业摄影师?"
"我拍。"林陌干脆地说,"他们看到陌生人会不然。"
周沉点头同意,心里却有些惊讶。他原以为林陌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摆拍",看来这个艺术家比他想象的更务实。
接下来的几天,周沉白天处理公司的并购案,晚上修改画展方案。令他意外的是,他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想象林陌会如何评价某个设计,甚至几次拿起手机想分享想法,又因觉得太过冒昧而放下。
周五下午,周沉比约定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画廊。
画室里,林陌正指导一群孩子准备画展作品,身上那件深蓝色围裙沾满了颜料,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绺不听话的发丝垂在额前。他蹲在一个小女孩身边,手把手教她如何混合颜色,表情是周沉从未见过的专注和温柔。
"加一点点白色,看到吗?这样粉色会更柔和,像你昨天看到的晚霞。"林陌的声音轻柔得不可思议。
周沉站在门口,突然感到自己像个入侵者,闯进了一个他不属于的私密空间。他正犹豫是否该退出去,林陌却抬起头,目光与他相遇。那一瞬间,艺术家眼中的柔软还未完全褪去,让周沉心头莫名一颤。
"你来了。"林陌站起身,拍了拍围裙,那些温柔瞬间被惯常的随意所取代,"正好,小雅有问题想问你。"
名叫小雅的女孩害羞地走过来:"周先生,林老师说你会算数...我想知道如果我的画卖一百块,能买多少面包?"
周沉困惑地看向林陌。
"小雅的妈妈生病了,她想通过卖画帮家里买食物。"林陌简短地解释,眼中闪过一丝阴影。
周沉蹲下身,与小雅平视:"这要看面包的价格。你知道一条面包多少钱吗?"
小雅摇摇头,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
"超市里的普通面包大约八元一条。"周沉心算了一下,"一百元可以买十二条,还能剩下四元。"
小雅的眼睛亮了起来:"十二条!那可以吃好多天了!"她突然抱住周沉,"谢谢周先生!"
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让周沉僵在原地。在他的世界里,肢体接触仅限于商务握手和偶尔的礼貌性拥抱。一个孩子纯粹出于感谢的拥抱,陌生而温暖。
林陌把小雅送回座位后,周沉忍不住问:"她多大?"
"九岁。"林陌的声音异常平静,"父亲跑了,母亲肺癌早期,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和医药费。"
周沉胸口发闷:"画展上她的作品标价不能低于一千。"
林陌挑眉:"刚才还说一百..."
"那是给她听的数字。"周沉打断他,"实际售价我会确保她能获得足够帮助,同时不让她觉得是施舍。"
林陌长久地注视着他,目光中的审视逐渐变为某种复杂的情绪:"你比我想象的...更..."
"更什么?"
"更像个活人。"林陌突然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而不是西装革履的赚钱机器。"
周沉不知该如何回应这奇怪的"赞美",只好转移话题:"你答应我的资料呢?"
"在办公室。跟我来。"
资料比周沉预期的要详尽得多。每个孩子都有单独的档案,包括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艺术风格分析,甚至还有林陌手写的进步记录。翻看这些文件,周沉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林陌——不是那个脾气暴躁的艺术家,而是一个细心观察、全心投入的教育者。
"你每天都写这些?"周沉忍不住问。
林陌耸耸肩:"习惯而已。有助于理解他们的作品。"他指着小宇的档案,"比如这段时期他只用深色调,那正好是他父亲又开始酗酒的时候。"
周沉想起自己办公室里那些冰冷的数据分析,突然感到一种奇怪的自卑。他的报告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却捕捉不到一个小男孩用色彩表达的痛苦。
墨鳐:“拥抱感觉怎么样?”
周沉垂眸:“能抱林陌么?”
墨鳐:“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更像个活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