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盗梦牡丹亭 > 第8章 电影试镜

第8章 电影试镜

8章

小玉爷帮他脱离荣世芳,恢复自由身。

他在戏院做杂工,早功晚功却从未间断。

他干活不偷懒不耍滑,别人不爱干的脏活累活,他来干。就如跟随荣世芳学习的那六年,他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老板秦茂林对他很满意。

半年后,一天夜里,他正在舞台上走圆场。听到有人说话:“谁呀?”

听出是老板的声音,他回了句,“老板,是我李灵。”

原来老板睡前发现自己随身带得一块玉佩忘在了戏院的账房,本也睡不着,便来取一趟。

秦茂林没急着回家,坐在戏台上和他聊天。说他小时候也是唱戏的,唱武生。倒仓后,嗓子坏了,唱不了了,便做起了戏园生意。

戏院里没点灯,两人借着月光,互诉学戏的辛苦。

第二天晌午后,戏开场前,秦茂林把他叫到账房,摸摸他的头,“来了这大半年,长个了。只长个子,不长肉,一把好身段。你那圆场走得实在是好看,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现在嗓子能唱了吗?”

他摇摇头。

“能不能唱,你我都说不准。你还是得找个师父。”

于是,秦茂林带他认识了毕谷云。他在戏院里常听人提起这个名字。

毕谷云以武生角出名,近几年唱戏渐少,带徒弟多一些。他带徒弟,绝不仅仅教授武生,花旦、刀马旦、青衣都能教。因材施教,颇能点拨弟子。梨园同仁,送他美称“通天教主”。

他拜师毕谷云,三年后,以毕谷云改得新名字——李灵琨,重新挂牌登台。从此,青衣、花旦、刀马旦皆擅长的姚音华,响彻京城。

他与秦茂林之间并没有白纸黑字的契约,但那份契约在他心里。

重新登台后,他与秦茂林的戏院一直合作到他二十岁。这期间不乏其它戏院老板以高价邀他登台,皆被谢绝。

他二十岁以后,天津卫和上海的剧院、戏院对他的邀约逐渐增多。

离京外出登台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半年,在上海。

上海的张老板几次提起让他定居上海。

他在北京并无亲人,但他就是坚定的要回北京。

曾经,他可以只为一个名字而守北京城十年,如今这点“寻找”又算得了什么。

他又读完了一本近代史,塞回书架,拿下一本伪满历史书。

他完全“跳过”的那段历史,现在他已有了大致的脉络。比如蒋中正、汪兆铭、宋氏三姐妹、赵四小姐、少帅这些人的结局,他都知道了。

成逸的“踪迹”,依然毫无痕迹。

刚刚看完的那本书里,关于“南满铁路”事件,写得更多的是少帅之后的决策和当时中国的几种政治对抗。关于爆炸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只提一个张帅。

在浩瀚的历史中,寻一个人,如大海捞针。

没关系,他已经得到了这么多信息,他继续找,一定会有成逸的踪迹。

这是支撑他活在这个世界的支柱。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姚音华抱着书,睡着了。

果冉在电影《高级参谋》试镜的酒店门口等姚音华。郭曼如和苏乐然先上楼。

今日苏乐然和姚音华一起试镜,试同一个角色。

果冉心里有点不舒服,与姚音华相处了这段时间,让她已经偏向姚音华了。

但想想姚音华以前拍戏时的表现,她也理解郭曼如的安排。

车子停稳,姚音华下了车。

他今日穿了一身藏青色西装三件套,西装外套敞着怀,里面的马甲上,挂了一只怀表。金色的表链,垂在一侧。

果冉觉得姚音华更像民国时的人,不知导演怎么看。

今日试镜的不止他们这一波,还有其他演员试镜其他角色。

这部电影的导演孔又文,是国内知名大导。试镜的演员没人迟到,早早在这里等着。

果冉见姚音华同郭曼如、苏乐然打招呼,神态如常。她不确定是姚音华没明白什么意思,还是无所谓。反正,所有人都在玩手机,只有他,安之若素。

果冉一转头,发现郭姐也在观察姚音华。

她顺着郭姐的目光看过去,看看苏乐然,再看看姚音华——啊!人家化妆了,姚音华没化。

苏乐然穿衣服是韩风,姚音华是民国风。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孔导来了。他和大家打招呼,又和每家经纪人寒暄几句。

孔导走后半个小时,剧组工作人员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张纸,看了一眼,“姚音华。”

姚音华和他一起走了。

郭曼如知道,孔导刚才来打招呼,就是一次“筛选”。他叫姚音华第一个进去,说明在刚才这一眼中,姚音华吸引了他。

现在的姚音华,看起来倒是很乖,也不惹事,却是给她脱离掌控的感觉。

孔又文从剧本里挑了一段戏,给姚音华简单讲了讲故事背景,又安排了两个工作人员给他搭戏。

姚音华已经对剧本很熟悉了,他和两个工作人员演了一遍。演完,他看向导演,希望导演提点意见。

孔又文也在看着姚音华,没说话,别人不敢出声。

几秒钟后,大家听到孔导说:“开机。”

摄像机开了,其他人让到镜头之外。镜头之中,姚音华(唐雨林)坐着,两位下属杜振伟和刘刀站着,中间隔着一张办公桌。他听手下做汇报。

杜振伟报告说:“我们发现了**地下党的一条秘密联络线,并且顺藤摸瓜,找到了地下党的一个重要联络点。下一步怎么办。”

姚音华(唐雨林)说:“盯紧这个地方,所有到这里来的人,全部要进行秘密调查,建立专门的档案。”

刘刀问:“是不是要采取一点行动?”

唐雨林反问:“行动?什么行动?”

刘刀说:“毁了**的这两个联络点,或者提供给日本人,借日本人的手毁了他们。”

唐雨林说:“我再强调一遍,抗战就像是我们、日本人、汪伪和**在打一场麻将。日本人和汪伪早就钻到同一条裤子里去了,我们和**,如果斗起来,得益的是日本人。所以,对于**人,我们要团结,至少在抗战胜利之前,要团结,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对**地下党员进行秘密保护。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摸清和掌握他们的地下组织。”

刘刀说:“我不明白。”

唐雨林抬起头,双手交叉看着刘刀,嘴角甚至带着微微的笑意,眼睛里却是一片冰冷。

刘刀的头越垂越低,“我懂了。”

导演喊“停”!

孔又文看回放,他不断放大画面,看姚音华的表情,看他眼睛里的戏。

回放看完,他又给姚音华找了一段戏。

姚音华背台词快,大段的台词,一字不差。说得抑扬顿挫,与情绪融于一体。字正腔圆,孔又文听着,便能在脑子里时时打出字幕。眼睛里有戏,台词里也有戏。

第二段戏,孔又文不给他安排搭戏的人,让他一个人演。

这段戏的内容是,唐雨林怀疑男主陆青承和女主白小七是假夫妻。于是,他故意找一个男女主都不在家的时间,借口还书,来到陆家。他不顾管家福伯的阻碍,跑上楼,跑到卧室,在两分钟内,搜查了卧室,发现了卧室的套间——书房。

此时,姚音华是在一个酒店套房的客厅。没有楼梯,没有那么多的门,他是无实物表演。

姚音华手里拿着一本书,进了陆家洋楼。

一进门,他和不存在的福伯打招呼,“福伯,我来还书。四少让我自己上去,再挑一本。”

很明显,福伯阻拦了他。他又说:“福伯,不用麻烦你,我上去就下来,很快的。”

姚音华笑着和管家周旋,“福伯,我和四少打过招呼了,不信你给他挂电话。”然后,他一个错身,上了楼。

他快速上楼,推开一扇门。目光扫过整个卧室,发现床上有两床被子。

他从兜里掏出手套,打开衣柜,关上衣柜又按一按床头的墙壁。

转过身,发现床头左前方有一扇合页门。他轻轻推开,里面是一间书房。

他闪身进去,看过书房的东西。他大步到靠墙的书架上,放上他带来的书,拿下一本《老残游记》。然后,他蹲下来,快速打开下面的柜子。他微微睁大了眼睛,这里居然有一床被子。

他快速摘下手套,双手伸到被子里,感受到淡淡的温度——昨晚有人盖过。他微微牵动了嘴角。

快速戴上手套,关了柜门,关了书房合页门,关了卧室门。

换上大少爷那种昂扬轻松的笑容,颠着脚步,下了楼。

第二段戏,停。

无实物,无对手戏演员。即便不看剧本,房间里看戏的人都看懂了姚音华的身份和他的目的。

“台词”成为姚音华可有可无的东西。

两段戏演完,孔又文仍旧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姚音华出来,工作人员叫走了苏乐然。同时,郭曼若收到了一条微信,“7月30日姚音华拍摄《高级参谋》定妆照。地址:米未传媒。若档期冲突,请及时联系我。”

郭曼如关掉手机,看到果冉递给姚音华水杯,问他:“怎么样?”

“导演说剧组会给公司通知。”

通知已经来了,孔导根本不想看别人的“唐雨林”,姚音华就是他心中的“唐雨林”。

郭曼如突然想起华成岚前几天的那句话,“你们都不怎么了解姚音华啊。”

她来游京文化的时候,姚音华已经红了。她曾亲眼目睹姚音华的上一位经纪人被他折磨得发狂,尤其是从酒店“捉奸”那次。她简直要疯了,“这事一旦成了,被爆出去,他就完了!”

现在的姚音华,让她省心的不像话。

《演唱者》每周五晚上8点直播,每周三宣布本期踢馆歌手名单。

当“姚音华”的名字出现在踢馆歌手名单中,立刻引起大流量讨论。

对于姚音华的粉丝,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对于黑粉,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对于路人,这是场赌博,他们押姚音华输。

余柏搜集了热度较高的一些评论给华成岚看。

很多黑粉,公然唱衰姚音华。说他不务正业,连自己的歌都唱不好,还敢来踢馆挑战别人。

有人说,资本会不会让他假唱。

还有人说,现场直播还作假的话,姚音华干脆退圈吧。

清源集团的官博转发了《演唱者》官宣姚音华踢馆的这条微博。

华成岚想起上次洪川的电话,洪川说,“让你的宣发部门做好准备吧。”

“黑红也是红。”郭曼如有点苦笑,“他还没唱呢,这热度已经超过苏乐然了。”

“苏乐然刚开始,和他还不能比。”华成岚又看了看关于苏乐然的讨论,整体来说,鼓励他的居多。

“热度是不小,坏处这不就来了。观众投票决定歌手的出场顺序,这些黑粉生生把姚音华投成了第一个出场。”余柏把姚音华和苏乐然的出场顺序给华成岚看。

苏乐然第三个出场,姚音华第一个。

这种比赛,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出场。

华成岚倒是很乐观,他笑着说:“这次要出尽风头了。”

郭曼如和余柏都叹了口气。

郭曼如带队,姚音华、苏乐然和各自的助理,一起飞外地参加《演唱者》的直播。

候机时,果冉和姚音华聊天,“你那部电影的编剧,白凤林老师,是一位编剧大牛。他出手的剧本,贴近史实,容易获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正在大海捞针的姚音华眼睛亮了亮,“他对历史有研究?”

“能写这种抗战、谍战本子的编剧,必须熟读历史。剧本故事背景对应的历史,他得深度研究。”

对!果冉说得对!白凤林,白凤林老师。姚音华自己琢磨了一会儿又问道:“拍戏的时候,白凤林老师来吗?”

“来。剧本围读的时候,编剧老师都在。”

姚音华突然看到了希望,在心里默念“白凤林”的名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

春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