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散后,鎏金蟠龙柱映着残阳余晖,穆简屏退众人,独留南慕川在御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洒入,将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镀上金边。少年皇帝却无心批阅,指尖反复摩挲着腰间那枚温润的玉佩,目光灼灼地望着眼前人,喉间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小叔,方才在朝堂上……”
“陛下是天子,当有天子之威。”南慕川将一盏温茶推到他手边,青瓷盏底还绘着并蒂莲纹,精致的纹路在茶汤的映衬下若隐若现。他垂眸整理案头奏折,广袖扫过之处,墨迹未干的《平边策》露出一角,那字迹刚劲有力,分明是穆简近日苦练的成果。“臣不过是做该做之事,陛下无需挂怀。”南慕川声音沉稳,如潺潺流水,却似有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正当二人说话间,忽有宫人神色慌张地来报,说是王承业等几位老臣在宫门外长跪不起,谏言“主弱臣强,恐生祸乱”。穆简闻言,霍然起身,龙袍下摆扫落镇纸,发出清脆的声响。“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想闹到何时!”他的声音中带着怒意,年轻的脸庞染上一层薄红,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懑。
南慕川却抬手按住他肩膀,掌心温度透过衣料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陛下且慢。”他抽出案头空白宣纸,提笔疾书,墨香在室内弥漫开来。“老臣们不过是想试探陛下底线,臣已拟好诏书——减免江南赋税,修缮漕运河道。江南乃我朝赋税重地,如今百姓因灾受苦,此举可解百姓燃眉之急。修缮漕运河道,既能促进商贸流通,又能稳固朝廷根基。届时民生改善,他们便无话可说。”南慕川一边书写,一边缓缓解释,条理清晰,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对局势的把控。
穆简望着他运笔如飞的模样,恍惚间想起三年前,自己被太傅罚抄《贞观政要》。那时,他也是这般伏在案前,看着萧砚辞一笔一划教他写“民为贵”三字。窗外海棠花开得正盛,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飘落,那人的衣袖扫过他手背,带着墨香与松烟的气息,那画面至今仍清晰地印在他脑海中。
“小叔,总是这般周全。”穆简忽然伸手,指尖轻轻触碰南慕川握笔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可朕不想再躲在小叔身后了。”他声音渐低,回忆起昨日的情景,“昨日批阅奏折到深夜,恍惚听见窗外脚步声,原以为是值夜太监,推开门却见……小叔像个贼般,狗狗祟祟的”说完,他还忍不住笑了一下
南慕川握笔的手微微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小小一团。他记得昨夜三更,确实曾提着食盒站在御书房外。当时,他在门口伫立许久,内心纠结万分,既担心穆简深夜劳累,又怕贸然打扰会影响他处理政务。最终,他只是将温热的桂花糕交给守夜宫人,并未打扰,没想到这一切竟被穆简察觉。
“明日朝会,朕要亲自宣旨。”穆简挺直脊背,龙纹玉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尽显帝王威仪,“还要增设讲武堂,让皇子皇孙与寒门子弟一同习武。一来可培养皇室子弟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来能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打破门第之见。小叔……”他忽然倾身靠近,温热的呼吸拂过南慕川耳畔,“可愿做讲武堂的总教头?”
殿外忽然传来归雁长鸣,声音悠远而清亮。南慕川望着少年眼中跳动的火光,恍惚看见昔日那个躲在自己身后的孩童,如今已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帝王。岁月在穆简身上留下了成长的痕迹,他的眼神不再懵懂,而是充满了坚定与自信。南慕川垂眸行礼,蟒袍下摆铺展如月华:“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暮色渐浓时,穆简站在乾清宫城楼眺望京城万家灯火。城中炊烟袅袅升起,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祥和景象。南慕川送来新拟的诏书,却见少年转身时衣袍间飘落半片枫叶——那是去年秋日,他们同游西山时所拾。彼时,漫山红叶似火,二人漫步山间,谈古论今,好不惬意。
“小叔,这江山很美。”穆简将枫叶夹进诏书,嘴角扬起笑意,目光中满是憧憬,“但………朕更想与小叔一同,将它变得更美。”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夜风卷起南慕川的衣袂,他望着少年被夕阳勾勒的轮廓,忽然想起先帝陵前那株松柏,经霜历雪后愈发苍翠。或许这江山,终究会在两代人的守护下,迎来新的春天。而他与穆简,也将携手走过无数个春秋,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紫心][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玉阙长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