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春天的某个傍晚,温澄搬进三合路那栋小楼。
他到达那天,宋景行恰好有事晚归。
两个人正式见面已经是第二天一早。
周知远提前打过招呼,说那是个南方来的苦孩子,母亲早逝,父亲酗酒打人,多亏姑姑照应才能长这么大。可宋景行看见温澄的第一眼,他站在晨光里,脊背挺直,落落大方,全然看不见被泞泥过往牵绊住的怯然。
宋景行本以为自己会同情那个孩子,可见到温澄,却没有一点这样的想法——
他觉得,他好像不需要。
小楼一层的厨房临着餐厅,餐厅一面墙是大落地窗,金灿灿的阳光从落地窗透进来,光晕填充出一个明媚的清晨。温澄背对着宋景行立在门边,细长的影子投到厨房铺着米色瓷砖的地上,柔软的头发被阳光勾出金边儿,显得温暖柔软。
温澄边往厨房里走,边挽着袖子边问常婶:“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吗?”
常婶手上沾着面粉,用手肘去推温澄:“不用你!小孩子能帮什么忙?到外面去等着吃饭。”把人驱逐到厨房门口,她又想到有事情要问,又转头把人喊回来:“昨晚你睡得早,都没问你,在家早餐都吃什么啊?今天将就跟着阿绥一块儿吃碗清汤面,明天你想吃什么,常婶再单独给你做,行不行?”
那时家里热闹,常婶在,赵叔也还在,还有人会喊宋景行的小名。
阿绥。阿绥。
是愿他此生安定,顺遂的意思。
温澄对着常婶笑:“您做什么,我吃什么,不挑的。”
常婶满眼欣慰:“真是个好孩子,不挑食就对了,什么都吃才能长得高长得壮,你可别学——”
“别学谁?”这话含沙射影得明显,倚着楼梯扶手的宋景行听不下去了。
温澄循着声音回过头来,雪白的面孔上浑圆的眼睛错愕微睁,像一匹受惊的小鹿。
宋景行生了坏心眼,故意要捉弄小孩。
他走近过去,俯下身子,凑近去看温澄。
南方人的皮囊精致,皮肤雪白,面部线条柔和,眉清目秀,就像南方清丽的山水。
他挑眉一笑:“哟,这谁家孩子啊?居然这么快就得了常婶青眼,沆瀣一气,在背地里说我坏话。”
没等温澄辩驳,厨房里的常婶先发话了。
她边捞出面条,盛进碗里,边不服气地反驳:“怎么?我还冤枉你了?敢挑食,还不敢让人说了?”她端起煮好的面条往外走,继续絮絮叨叨地念:“你自己说说,有多不让人省心,好不容易养大了,更不听劝,饭不好好吃,觉也不好好睡,昨晚几点回来的?几点睡的?”
宋景行双手搭着常婶的肩膀,讨好地跟在她身后,软着语气哄人:“好常婶,别念了,我知道错了。昨晚是真有事,今天我就不出门了,什么事也不干,就躺着晒太阳发呆,行不行?”
说说笑笑间,就从厨房走到了餐厅。
常婶招呼温澄过来坐下吃面,把人拉着在宋景行身旁坐下,往两人面前各摆了一碗汤清面白的排骨面,亮汪汪的汤面上飘着零星几点翠绿的葱花。
把筷子塞到温澄手里,常婶朝一旁的宋景行努努嘴:“边吃边帮常婶盯着人,他要是不好好吃饭,我忙完了来骂他。”
宋景行嬉皮笑脸地奉承:“我常婶做的排骨面,那是一绝,怎么会有人不好好吃。”说罢,还不忘看温澄一样,剑眉微挑,找他结同盟:“对吧?”
常婶笑骂一句,又进厨房去忙了,餐厅里就剩下宋景行和温澄两个人。
温澄初来乍到,话很少,一声不吭低着头吸溜面条,乖乖巧巧的。
宋景行是主人,周知远特意交代他要热情待客,他只好主动找话题聊天:“住得还习惯吗?”
他边说话边低头吃面,筷子上卷了几根细细的面条,待到说完了话,才磨磨蹭蹭往嘴里送。
他从小吃东西就慢,慢得都有些气人,今天不知怎么的,胃口比平时还要差,几根面条也细细咀嚼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将面条咽下去了,才继续说话:“我昨天有事回来得晚,都没跟你打上招呼。总之,你就把这儿当自己家,别拘束,缺什么就跟常婶或者赵叔说。”
温澄很守规矩,停了筷子答话:“我不缺东西的,谢谢小宋先生。”
“嗯。”宋景行的筷子顿了一下,“你多大了?”
“十六。”
“就上高二了?”
“嗯,上学早,还跳过级。”
宋景行不由抬头看他:“那很厉害。”
温澄毫不谦虚地接受了宋景行的夸奖,抿着嘴,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心里偷着得意。
宋景行又说:“你一小孩儿,别跟小舅身边的人张口闭口喊我‘先生’,听着生分,还把我喊老了。还是喊哥吧,你就喊我哥,行不行?”
温澄迟疑:“景哥?”
宋景行挑眉,从鼻子里轻快地“嗯”了一声,算作是回应。
这一声“景哥”似乎令温澄觉得不好意思,他旋即低头拿筷子拨开面汤上漂着的翠绿葱花,小心翼翼地勾出一根面条。
葱花太密,面条太长。
首尾难两全。
尽管温澄尽量小心,后半段面条还是不可避免地沾上了两片葱花。
温澄皱眉,嘴里叼着面条,手忙脚乱地用筷子去拨后半段面条上的葱花。
宋景行揶揄:“不是不挑食,不是要给我做榜样吗?”
听了宋景行的话,温澄一愣,咬断面条,匆匆咽下,急着解释:“我没有——”
南方小孩脸皮薄,温澄皮肤又白,一着急从耳朵到脸颊都浮起隐隐约约的粉。
宋景行忍不住笑出声。
他不是故意要欺负人,只是爱逗小孩儿玩,结束了恶作剧,便笑着伸手抽张纸巾,对折了放在温澄碗边:“不能吃葱就挑出来,明天记得提醒常婶别放就是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温澄小声嘀咕:“也不是不能吃,就是不爱吃。”
“嗯?”宋景行觉得逗小孩好玩,多问一句:“那你原本是打算把葱花混在汤里,最后一闭眼,一口气灌进去?”
被猜中了心思,温澄又抿着嘴不说话了。
宋景行还是笑,见温澄被自己逗成缩着脖子不敢动的乌龟,他索性把温澄面前的面碗拖到自己跟前来,又从温澄手里夺了筷子,开始亲自给他挑葱花。
那是宋景行第一次帮温澄挑葱花。
常婶把葱花切得细碎,混在面汤里、粘在面条上,要挑干净实在很不容易,即便是小时候拿筷子夹玻璃珠从没输过的宋景行,也废了好些力气才把葱花挑干净。
大概就是这次挑葱花太费劲,宋景行才将温澄不爱吃葱这件事记得很深。
过了好一会儿,宋景行把筷子架回面碗上,将干干净净地一碗排骨汤面推回温澄面前。将那碗面送出去的瞬间,胃里没缘故地翻起一波一波闷痛,像是有一只蛰伏的猛兽悄然苏醒,于是他不再动筷子,只是笑着看温澄大口吃面。
那一日,阳光遍地,没人觉得世上会有连绵的阴雨……
因为梦见与温澄初遇的场景,宋景行从昏迷中醒来,心中分外安宁满足,只有从梦境蔓延到现实的胃疼有些恼人。他还未睁眼,手掌已经朝腹部探去,幸而有人眼疾手快地捉住:“诶,你别乱动啊,手上还扎着针呢!”
是顾铭的声音。
宋景行皱眉,昏睡前的记忆一点一点复苏。他拧着眉头睁眼,木然盯着顾铭看了半晌,哑着嗓子问:“你怎么在这里?温澄呢?”
顾铭翻个白眼:“你还好意思问?人家提心吊胆地守着你,估计是一夜没敢阖眼,我来得的时候,看他脚步都是飘的。就这样,还急着回家收拾行李,说是要去赶飞机。”
“他出差了?”
“大概吧,我也没问——”
顾铭话没说完,宋景行已经掀了被子,强撑着坐起身,挣扎着要下床。可他昨晚失血太多,身子还极度虚弱,骤然起身,眼前黑雾缭绕,竟是寸步难行。
后面的话,顾铭也顾不上说了,着急忙慌地把人扶住:“祖宗,这是要干嘛?”
宋景行无力垂着头,声音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我有话要跟他说……”
“这好办啊,我怕微信沟通不及时,还特意要了他的电话号码。”顾铭手忙脚乱地扶着宋景行靠到床头去,又手忙脚乱地回来翻手机找温澄的电话号码,“你别急,等一等啊,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不用打电话,我要去见他,我得当面跟他谈。”
划动手机屏幕的手指顿住,顾铭看怪物一样看宋景行:“都什么时代了,电话、语音、微信、邮件,即使你想要看他听你讲话时的表情,也能给他打视频电话,什么事一定要当面跟他讲?”
宋景行嘲弄轻笑:“我以前也这样以为。”
“哦?现在不这样以为了?”
“嗯,因为吃过亏。”宋景行笑意泛苦,苍白到了极点的脸上,笼罩着一层混杂着懊恼、不解、嘲讽等诸多情绪的阴云,“八年前,我没机会当面同他告别,但我发了信息给他的,我告诉过他,我要送他出国,但我一定会尽快接他回来。”
话说到这里,理应有转折。
顾铭说:“但是呢?”
有些话,有些事,宋景行只是想想,都觉得心被紧紧掐住一般难受。他不动声色地抬手抵住心口,尽力维持着平稳呼吸:“一定有哪里出了问题,发送一条信息远远不够解释误会,这八年里,他——”
抵在心口的手微微收紧,苍白的手背,因为用力浮起突兀的青筋,他的声音里有轻易难以觉察的颤抖:“他一直以为,我讨厌他。”
明天要出去玩耍,下一更要周二啦~
景哥这一次去追小澄,一定能把以前的事情说清楚,一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Chapter 15 误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