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动京师 > 第23章 手中剑

第23章 手中剑

康哲之也叹了口气,嘴角微微向下,脸上皱纹也跟着耷拉下来,似乎也在为百姓难过。

“老夫有愧啊。”

宋雁书苦笑道:“北塞苦寒,谷物难生,父亲想尽办法才让百姓勉强饱腹,艰难度日。雁书本以为京陵城是辽国首城,百姓总该过得好些才是,今日见了此番情形,想起北塞百姓,心中实在难受,这才失言提了一句,若引得康伯伯难受,倒是雁书的不是了,大人可万万别放在心上。”

康哲之道:“雁书赤子之心,倒叫康伯伯自愧。”

见宋雁书只顾低着头难过,并不应他这句话,他摸了摸胡须,半晌道:“雁书放心,康伯伯既是辽国的中书令,就不会让任何一个辽国子民饥寒交迫。”

宋雁书欣喜起身,“如此,雁书代百姓多谢大人。”

康哲之缕着胡须看着宋雁书等人离开的背影,沉默不语。

康兴小心道:“宋小姐对大人倒是真心实意。”

“未必,”康哲之摇头道,“依你看,她今日来此的目的是什么?”

康兴顿了顿,犹豫道:“来感谢大人的?”

康哲之斜撇他一眼,“你如今也开始糊弄老夫了?”

康兴忙弓腰道:“小的不敢”

他小心地看了康哲之一眼,试探道:“小的拙劣,宋小姐今日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让大人安置那些南边来的流民?”

康哲之伸手敲了一下他的头,开玩笑道:“看来你还没老糊涂。”

康兴陪笑着。

宋雁书最后的意图实在太过明显,又提及北塞百姓都得以饱腹,京陵城却有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岂不是当面打了康哲之这个辽国掌权者的脸?

康兴小心地观察着自家主子的脸色,倘若康哲之不满了,宋雁书恐怕就当不得这康府的女主人了,他要怎么对待宋雁书便又要另说了。

只是康哲之的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似乎并无不悦。

半晌,康哲之摇摇头,“宋家人还真都是一个样子。依老夫看,她跟宋国忠是一样的,心肠太软,太看重那些贱民。”

不待康兴说话,康哲之又似自言自语道:“不过这样的人,倒是好掌控。”

“只是可惜……”

他本以为宋雁书就是传闻中的少年将军,倘若能让她嫁进中书府,不仅能得一武将,还比与那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结盟可靠得多。

若不是,倒没那么有价值了……

从中书府出来,宋雁书等人置办了东西便直接回了家,下午张秋蕊约着逛胭脂铺子的帖子便送到了。

宋雁书垂目思考了一阵,“星榆陪我去就好。”

见钟承似乎要反对,宋雁书笑道:“我们可是要逛胭脂铺子,你一个男子不合适吧?”

钟承显然并不在意这个,仍是一副坚持的样子,今日宋雁书见康哲之一直不接她的话头,几乎摊了明牌,而中书令一看便是多疑心狠,眦睚必报之人,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放宋雁书一个人。

宋雁书接着道:“我有其他事需要你和李川去做。”

钟承十分怀疑宋雁书是在忽悠他,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于是问道:“什么事?”

宋雁书道:“今日康兴说南方来的人有人闹事,我怀疑并不是百姓,而是东南军的人,你和李川四处看看,城中有没有什么异常。”

钟承顿了顿,也明白这是正事,只得道:“好。”

说完,他想了想,道:“吴三那边似乎一直没什么异常,贾虎是不是可以住回来了?”

宋雁书斜撇他一眼,十分怀疑他是想把贾虎叫回来看着她,便含糊道:“不着急。”

东三街,霞影楼。

来往的都是香车娇客,连空气中都漂浮着各种香气。

宋雁书与星榆两人在这个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宋雁书抬头看了一眼牌匾,随即在一众贵女好奇的眼神中踏步入内。

刚一入内,还没看清店里的格局,掌柜的就迎上来。

“可是宋小姐?”

宋雁书疑惑道:“正是。”

掌柜闻言抬手引道:“张小姐在楼上看时兴的胭脂,特嘱小的在此恭候,宋小姐请。”

宋雁书微微点头,顺着阶梯向上,抛下身后越发好奇的眼神。

“你可来了!”

宋雁书刚踏上最后一步,张秋蕊便迫不及待地迎上来,看见宋雁书身后紧跟的星榆,她顿时噤声。

宋雁书笑道:“秋蕊姐姐这般着急,可是找到了什么好胭脂?”

张秋蕊迅速反应道:“可不是,你再不来便没了。”

宋雁书走进二楼,发现偌大的二层只得张秋蕊一人,疑惑地看向她。

张秋蕊顿了顿,道:“这铺子是我的,我找了一些还未售卖的好胭脂,想着要先与你慢慢逛一逛,便没开放二楼。”

宋雁书转头对星榆道:“我与秋蕊姐姐一起逛逛,你且去楼下看看。”

星榆应了一声,低头退下了。

待星榆的身影在楼梯拐角消失,宋雁书看向张秋蕊,“可是张大人有什么消息?”

张秋蕊摇摇头,“其实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是你我私下谈论朝堂的事,被旁人知晓了不好。”

宋雁书只觉星榆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又是舅母精挑细选的,便没多想,见张秋蕊如此说,便笑了笑道:“她才十岁。”

张秋蕊不赞同地摇摇头,“你可不要小瞧小孩子,特别是京陵城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孩子。”

宋雁书意识到张秋蕊话中的意思,不由道:“你知道星榆的来历?”

张秋蕊笑道:“我可没那样大的本事,只是那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大户人家培养过的,不像普通孩子。”

见宋雁书若有所思,张秋蕊道:“好了,我只是提一句,她也未必有问题,只是你放在心上就是了。我今日约你,是为了你上次问的事。”

宋雁书看向张秋蕊,神色也认真起来,“东南军兵败之事可有蹊跷?”

张秋蕊似乎也不知如何回答,神色中满是不解。

“那日回去我便问了父亲,父亲却说他并没发现什么,我让父亲再仔细问问,父亲便说第二日去问问管东南军需的王大人,谁知回来后父亲神色有些异常,父亲却什么都不告诉我,后面实在缠得父亲受不住了,便说虽然文书账簿都没什么异常,但王大人见父亲突然过问,神色有些不对,父亲便觉得或许其中是有蹊跷的。”

张秋蕊看向宋雁书,“所以父亲夜里又去了一趟官署,将这几年的锻造用度、计划和用料采买等都一一比对,发现箭矢的用料损耗极大,而矛之类的余下的原料却比往年要多一些,但总量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宋雁书犹豫道:“所以,张大人的意思是兵部锻造时将长矛换成了箭矢?”

张秋蕊点点头,“只是东南多山地,箭矢用量本身就大,又在战事中占据优势,这并不足以导致东南军兵败。倘若是长刀少了倒还有影响,不过长刀并没有问题,所以父亲想再探查一番,这才迟迟没有联系你。”

宋雁书见张秋蕊望向她,不由笑道:“我今日去中书府是为了赈济堂一事。”

张秋蕊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笑道:“我就说你不会投靠中书令的,父亲却非催着我联系你。”

“我听姐姐对东南的作战方式似乎十分了解?”

张秋蕊摇摇头,似是嗔怪道:“我并不懂这些,不过是父亲说了,我学舌给你的。”

说完,她凑上前来,“不过,我倒是很想真的懂,不如你教教我?”

宋雁书避开张秋蕊热切的眼神,随即想起王元曾说他父亲是兵部右侍郎,又听张秋蕊道管东南军需的是王大人,心道不会这么巧吧,便开口问道。

“那王大人可是王元的父亲?”

“王元?”张秋蕊愣了下,回想了一阵才恍然大悟道:“是他啊。”

“是,”她疑惑地看向宋雁书,“你真的刚回京陵城吗?连王元你都认识了。”

宋雁书不好将给舅舅送银子的事多说,便含糊道:“偶然遇见过,并不相熟。”

说完,宋雁书又有些奇怪,“两位大人同属兵部,听姐姐的口气似乎并不了解王公子?”

张秋蕊叹气道:“以前是熟悉的,便是两小无猜也说得,长大后也见了几面,只是五年前发生了一些事,他便不与我们来往了,人也神秘得很,我也有三年没见过他了。”

五年前?

宋雁书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时间,她犹豫道:“是什么事?”

张秋蕊无奈道:“我那时也才十二岁,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后来也曾问过父亲,父亲不肯告诉我,只道让我与王家少来往。”

宋雁书点点头,只得暂且搁下,转而提起另一件事,“那日我与你说的我曾带兵的事,姐姐不要向外说。”

张秋蕊愣了下,“可是,我已经告诉父亲了。”

宋雁书无奈道:“秋蕊姐姐不再提起就是了,张大人那边……”

张秋蕊像是知道宋雁书要说什么,直接打断她道:“我会告诉父亲的,我们绝不会向外传。”

同张秋蕊告别后,宋雁书带着两盒胭脂下楼来。

刚一下楼,便看见星榆被一众女子围在中间,似乎在问什么。

宋雁书走上前去,那些侍女连忙退开,回到自家小姐身边去了。

宋雁书对那些望过来的贵女友好一笑,便带着星榆离开了。

星榆惴惴不安道:“她们只是问小姐是哪家大人家中的。”

宋雁书奇怪道:“她们问你说便是了,并不是什么大事。”

星榆红着眼睛道:“我……”

她声若蚊蝇,“小姐没有吩咐,星榆不敢乱说……”

宋雁书回过头来,摸摸她的头,“不要紧,即便你不说,她们也很快会知道的。”

宋雁书一路安慰星榆,一路往家的方向去。

路上看见好几处赈济堂都还开着,百姓排成长队,喜气洋洋地等着领口粮。

还有不少来往车队,正在往各处赈济堂运送粮食。

中书令的动作还挺快。

宋雁书绕回上午那处赈济堂,却并没有再看见那对母女,想来是找人少的赈济堂去了。

七**街的人明显要比其他街道多,赈济堂的数量却是一样的,是以难免拥挤些。

宋雁书想了想,回家拿了百两银子,交由钟承,让他找些米店粥铺,让老板为这些流民发放粮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