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你叫我好找。”却是一个如清风如朗月的男子正行来。
只见他身姿挺拔如竹,面色俊朗温柔,一管温柔清朗的声音,一身青竹道袍穿在他身上俊逸出尘,行动之见如清风流淌。
那娇花美人张娘子闻言回头嫣然一笑,眼中冷霜化作点点星光,语气不尽温柔:“恒郎。”
旁边两个丫头齐齐行礼:“大郎。”
他果然就是萧恒,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迷惑沮水小主的风姿,果然是有祸水皮相。
只是他在传言中不是对白霜一片情深,如何又与别的女子这般含情脉脉的模样了?
这萧恒走来,眼神在小柔身上停了一瞬,便轻执起张娘子的手,低下头凑近她,很是温柔地道:“月娘,阿娘在寻你了,宴已摆好,等你开宴呢,我们便过去吧?”
那月娘浅浅一笑,点点头,乖乖与他携了手。他回头冲姚黄版李玉娘叉手行礼,有礼道:
“宴席即将要开了,朱二娘此刻正在寻李娘子,请娘子也移步吧。今日劳烦娘子了。”
果真是让人如沐春风,观之可亲。李玉娘闻言垂着头抱着小柔还了个礼,他们便带着整齐划一的侍女们,翩翩而去了。
自始至终,他没有和小柔说一句话,甚至没有正经看她一眼。
我不敢回头看姚黄的脸,不敢想她此刻心里何等悲伤愤怒。
旁边立着的铜儿见主子们走远了,伺机而动冲上去一把从姚黄怀里夺过小柔,愤愤离开了。
巧翠看看我,我示意她带路回去,现下远远跟着她家大郎,自然也不怕迷路了。
一个身影一转,一个留了三缕胡子尖嘴猴腮的老道慢慢自花木那头踱出来,堵住了来路。
这老道五十来岁年纪,却不像一般的修道之人善于修身养气,反而满脸皱纹,仿佛是个田间常年劳作的老农。
身量也不高,还似乎略微有点佝偻着腰,周身似乎萦绕着一股股浊气,明明离的很近,却似乎看不清他的身形。
他一双布满血丝的三角眼,眼皮耷拉着,好似无精打采,眼珠子却定定地看着姚黄,那目光阴冷冰寒,我感觉如同一条冰凉的毒蛇贴着我的皮肤从我背上划过,十分不适。
巧翠见他却如同看见了神祇,无比恭敬地行礼,口呼“庞道长万福。”
那老道从鼻子里含混哼了一声,聊作答复,却盯着姚黄开口问道:“你可是庆元楼的李娘子?”
他的声音好生奇怪,一字一句仿佛是在喉咙里锯木头,很是生硬干涩,令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姚黄却很镇定,标标准准行了个万福礼,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很是妥帖地答道:“道长万福,小女正是庆元楼的李玉娘。”
那庞道长闻言,却不再搭话,微微点头,转身佝偻着腰,循着铜儿离开的方向走了。
见他走远,我拉着巧翠打听:“那庞道长,看似很是苍老的样子,不同于一般得道之人鹤发童颜呀,他到底是何来历啊?”
巧翠无甚心机,先是紧张兮兮地顺着庞道长离去的方向张望,确保他已走远了,才神神秘秘地凑到我跟前,小声说:
“你在我们萧府可说不得庞道长,他是我们萧府的活神仙呢!”
我缠着她问,于是一路上知道了庞道长自从到萧府来后,如何神机妙算帮助萧府在粮油生意上无往不利,如何画符驱邪保得萧府主子们个个百病不侵,如何起死回生让本来卧床不起奄奄一息的萧府老太爷如今生龙活虎,又是如何火眼金睛驱了小柔阿娘身上的邪祟,救了小柔一命。
我听到最后,不由得看了身旁的姚黄一眼。
她脸色凝重,正定定地盯着水榭那头欢笑交织鲜花着锦的富贵热闹场面,沉默不语。我伸手握住她垂在身侧的手,刺骨的凉。
五百年来,我只在书里读过,在西湖岸边听人议论过百戏,从未亲眼见过。
不承想真的如此奇妙。
此刻正是孙大郎在演口技。
只见他稳稳扎个马步在台上,明明口唇未动,身上却陆续传来声音,似乎是一条街道的声音,有女郎在高声叫卖花,有酒肆在卖酒,有童子在啼哭,有食客坐在食肆里说笑,有马蹄得得从远至近跑过····
与我日日在西湖岸边听的一般无二,闭上眼就仿佛身处一个热闹非凡的市集里。最后几声虫鸣,各种声响慢慢归于寂静。
听众们正沉浸其中意犹未尽,一个火球却突然燃爆,却是他吐了个火球,空中水面仿佛同时爆燃起璀璨烟花,火树银花一般,将黑夜的水面映衬地如白日般光亮。
为了亲们的阅读体验,本书全部更改了排版,希望大家喜欢[抱拳][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齐登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