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本是在牧府呆着的,她想要自己冷静,冷静地面对这件事情。
可是才呆了不久,官府的人就来了,自然是受了谁的委托,要将停云带走。
牧看槐序挡在牧府之前,就算是血拼也不能让任何人踏进牧家半步。
只是外面的吵闹惊动了停云。
问清楚缘由之后,停云就让牧看和槐序宽心,现在是她们被牵着鼻子走,若是今日不服从还打伤了官府的人,怕是之后再难救宋应辰出来。
既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定宋应辰的罪,所以就还有机会,停云将事情嘱托给牧看和槐序之后,就随着官府的人走了。
只是逮捕停云的是刑部的人,而宋应辰是被殿帅带走,停云原本想着是不是能在牢中见一面可是……
看着停云被带走,牧看不知道该如何,只能去找侍朋,问问他的进展如何。
侍朋在驿馆发疯,惊得雪中飞都不敢靠近。
牧看进屋的时候,差点被打到。
但是他反应快,躲过了。
侍朋看见牧看来才稍微控制自己的情绪。
将早上见皇帝的细节全都告诉了牧看。
刚才来捉停云的时候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因为宋应辰,另一个就是查出停云今早见过侍朋,所以觉得是她挑唆。
没有证据,就这样抓了去,看来就是想要控制住停云不让她再挣扎。
侍朋知道停云被抓进去后,更加着急,他真想和牧看一起闯进去,然后将两人救出来。
反正条约也签了,皇帝说的,不能发动战争。
可是这样又怎么行了,这样就一直活在阴暗之中,再也无法抬起头。
牧看虽也焦急,但是一直稳住性子。
现在一定要将太子废除。
今日牧看去查了这几日进京的人,发现从边关回来的人都是太子的人,看守城门的人想要检查所带的东西,都因为对方拿着太子的令牌而不敢动。
所以要想救宋应辰,就必须将太子彻底拉下来。
之后牧看就让侍朋重新大闹他之前遇刺的事情。
让使臣跟着他一起逼皇帝废储。
这边牧看也用二皇子的关系,收买了几个御史台的人,让他们在明日早朝的时候也强调废储。
御史台的人嘴巴出名的毒,而且皇帝不能不从。
如此就等明日皇帝是否顺从。
两人正讨论着,代莫闯了进来。
喘着大气,询问牧看,事情怎么样了。
没有在意侍朋。
侍朋虽生气,但是看着代莫不巴结自己了,还觉得有些稀奇。
代莫的消息晚些,现在才知道事情的全貌,刚才去了牧府,被告知停云被带走了,当时就给她吓坏了。
也想不到其它地方,就来了驿馆,下面人阻拦,还是她闯进来的。
“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代莫说着,虽和宋应辰接触得不多,但是她信得过停云,而且宋应辰在条约的事情也帮过她。
还没有来得及感谢呢。
昨日齐国与东城的条约也签订了。
本来他们俩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地离开京中的,可是偏偏出了这么件事。
“死太子,真没眼力劲。”
代莫骂着,想要解气。
“可别,被谁听去,你的九族可是整个东城。”
侍朋在一旁阴阳。
“好了,明日一定要让废太子的圣旨下来。”
牧看没有心思打趣。
快要一日,停云的信应该要送到边关了吧。
希望将军能有一个好的办法。
早晨天微亮就出发的荷月,骑着千里马还要快些,路上没有一处停息,应该凌晨十分就能抵达边关。
停云在狱中不知道干什么,就只是转着自己手上的佛珠,心中一直在祈福,希望这一劫,能够顺利地度过去。
宋应辰不知外面是什么情况,只是一遍一遍回想太子说的话。
他害了那么多人。
他真的该去死。
牢狱里的日子是很无聊的,宋应辰将太子的话想过无数遍后才过去几个时辰。
宋应辰又开始回想他这一生。
注定是破败的一生。
他想起了死去的三皇子,还没有学会那个韵脚,想起了卫致,他没有亲口和卫尚书说抱歉,也没有等到宋应辰回来与他好好聊聊天,还有卫尚书,他没有看见真相大白的那天,还有邓培,他在边关的朋友,他还没有回过家,可是……
这些人都离开了。
宋应辰将所有的错都归结在了自己身上。
亏欠,愧疚,没能够救他们。
第二日,官员之中有想要议论宋应辰这件事的,但是都被皇帝驳回,他派去边关的人还没有回来,所以此事还没有定论。
他在等,他等侍朋离开,他等宋应辰自行伏罪。
可是御史台看见皇帝故意不顾这件事情,所以就按照牧看说的,开始逼皇帝写废储的文书。
皇帝没有想到御史台竟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因为有中书令在其中推波助澜,所以人就多了些。
鲜少御史台能够意见一致。
甚至他们有些燃起来。
皇帝想要散朝,却被问得不知如何回答。
“陛下,现在北蒙的使者正在外面想要讨要一个说话。”
“早就答应要废储,为什么一拖再拖。”
“是想要包庇太子吗?”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太子作恶多端,罄竹难书,难道要让这样的人成为储君。”
“若是秘书郎一直丁忧,那是不是所有圣旨都不能撰写?”
“不知江夫子能否担任秘书郎一职,是先帝的秘书郎,自然能够胜任。”
“陛下,江夫子已在殿外候着,昨日跪伤了腿脚,陛下还要让他继续等着吗?”
他们的嘴如同箭矢,让皇帝插不上嘴。
其它官员也只能退后。
毕竟皇帝理亏,想要包庇太子的心思谁都可以看出来。
差不多说完了,御史台的官员全都跪着,像是今日不拟旨,他们就跪死在这朝堂之上。
公公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秘书郎没有丁忧只是皇帝一直让他休沐,还特意让他回了老家不让别人逮到把柄。
皇帝现在骑虎难下,可是若写了这圣旨,太子就真被他舍弃了。
这是他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储君。
“陛下,在犹豫什么?”
一直没发话的中书令反问皇帝。
二皇子看着皇帝,心中有些失望,他刚回来的时候,皇帝对他赞赏有加,什么都夸赞他,也放了些权力给他。
可是现在他才明白,皇帝从未真正认同过他,以前的那些赞赏全都是为了来制裁太子,不让他太过锋芒。
他心中永远只有太子。
宋杜平原本还想说话,可是刚叫了一声陛下。就被中书令打断。
“宋尚书现在也是带罪之身,怕是没有什么话语权。”
一下子就堵住了他的嘴。
皇帝被逼得没有办法,想起昨日侍朋发疯的模样,要是今天不签,他怕是要赖在京中不走。
说不定明日大军又会越过边境线。
此番惊动牧战德,不知他是否还有心思打仗。
所以权衡之后,皇帝让人将江夫子恭恭敬敬地抬了上来。
重操旧业,江夫子在百官面前拿起了笔,在皇帝的口述之下,拟完这道废储圣旨。
刚拟完,公公还没有拿起来给大家看,御史台就开始说着陛下英明之类的话,然后才准备起来。
宋杜平看着江夫子落笔之后,心死了。
太子废了,他还有什么筹码。
怕是难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安危。
目的达到之后,就散朝,可谓又是一件大事,群臣议论纷纷,甚至还没出宫就开始给中书令道喜。
别看中书令只说了简单的两句话,可是对于藏锋已久的他来说,是对皇帝的警示。
已经有了污点,就算这次太子不废,之后他中书令也会拼尽全力将太子拉下水。
毕竟自己的侄子现在是一身清白,甚至刚正不阿,比太子好到哪里去。
谁不想以后飞黄腾达啊,虽然中书令现在已经官至高位。
原本还在东宫之中盘算如何东山再起,圣旨就到了宫外,还必须恭敬地接旨。
听到公公宣读之后,他连接旨的动作都没有傻在了地上。
最后还是公公塞给他。
不日就离京去封地,没有杀他是不是还感谢。
不知谁是推手,太子真想去将他们全杀光。
定是为了宋应辰?
太子这样想着,想要去大牢,可是他现在不能出东宫,原本皇帝给的特权也没有了。
边关。
荷月是今早三更到的,路上没有停歇到的时候,马都快不行了。
但是荷月没有一刻停留直接拿着停云的牌子进了军营。
三更天人都还没醒,荷月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找到了牧京让他带她去见将军。
原本不想打扰将军休息,只是是停云的事,还十分要紧,所以去敲了牧战德的门。
牧战德警惕,以为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立马精神,甚至已经拿好刀。
习惯了,这么晚有事一定是遇敌。
看到是荷月还颇为震惊。
立马意识到事情的不简单,然后让荷月边说,边开始看信中的内容。
令牧战德生气的是,太子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将人带走了,还将他的秘密公之于众,真是不想活了。
但是现在的耽误之急是救宋应辰和停云。
所以没有发气,而是去找了军师。
如今他作为将军,不能一日离开。所以此事只能交给军师。
事情还牵扯到整个牧家所以不能马虎。
军师最不喜被人吵醒,原本想要骂牧战德但是一看到身后的荷月,还有他的神情也觉得不对。
没多说话,而是直接拿起信来看。
“敢如此欺负去徒弟,真以为他们后面没人。”
军师说着,直接让牧京去备马。
要他们看看他柯将苑的实力。
以前可是一天周旋在两国之间,害怕这些。
荷月和牧京走后,牧战德看着军师。
都知道这件事情的不简单。
不然他也不会亲自回去。
毕竟已经快有二十年没有回去过了。
“将苑,你确定吗?”
“怎么变得婆婆妈妈,停云有难,况且事情牵扯到整个军营,若说欺君,你我不知欺骗过多少次,既然这次要说这事,那就明明白白说开。”
“放心,我给你将停云好好地带回来,既然条约也签了,那就没有再呆在京中的必要了。”
马已经准备好,柯将苑直接出发。
没带什么东西,只带他一张嘴,足矣。
以前是“以三寸之舌,疆於百万之师”
宝刀未老,现在应该是。
荷月和牧京也跟着,害怕路上出什么闪失。
毕竟军师不会武。
三人离开三元镇的时候,刚好路过皇帝派来的人,照他们这速度,回到京中怕是两天之后的事了。
罄竹难书,宝宝们,这一个贬义词哦。
以三寸之舌,疆於百万之师出自史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军师回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