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我和昌清的关系会一直这样不咸不淡下去。但我低估时间的威力,命运的玄妙。只要时间够久,沧海桑田,化敌为友。
普通修士,若不能飞升,即使修成了不老之身,寿元也最多不过五百年。
神魔大战后的五百年里,当初与我们一起修炼的师兄弟们先后身死道消,寂灭轮回。
五百年很长,长到师父冥冥成了传说,长到当初初出茅庐的我和昌清成了一代宗师。
在我和昌清出席了不知道多少个同辈师兄弟葬礼后,我们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变了。
毕竟高处不胜寒。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话变少了,至于原因说起来还挺凄凉:
明渊宗后辈人才济济,却也没有一个聊得来的。毕竟差着辈,有代沟。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比不说话还累人。
我努力表现得亲切,想和他们打成一片,可他们总是小心翼翼把我当个祖宗,生怕磕着碰着,仿佛当初我是拄着拐棍跟魔族作战的。
最后我累了,放弃了。索性就做一个孤傲的上仙吧,平易近人太难了。
我居住的禅渊峰削壁奇峰,青松翠柏,是一个外人一看就知道里面肯定住着神仙的地方。
对于这样一处宝地,自然是长满了仙草灵芝、宝树奇葩。打眼望去,赏心悦目;深吸一口,霞举飞升。
这千般好万般妙的隐居之地只有一个缺点:打理起来太费事了。
好在昌清够意思,指派弟子每月定期来打理。
所以我双手解放,每天就练练剑,打打坐,看看话本。偶尔出门降个妖,伏个魔,让后辈瞻仰瞻仰,激励他们努力修炼。
我本以为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可以持续下去。直到一本叫《堕仙》的书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切。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上仙走火入魔,屠净宗门,凭借最后残存的一丝理智自杀谢罪的故事。
我大体能理解这本书为什么如此受欢迎。除了本身写得好之外,它还迎合了一些苦苦修炼却始终不能飞升修士的心理。
但我没想到的是,大家入戏太深,开始代入我。
一开始我还有些困惑,同为上仙的昌清凭什么能置身事外。直到我看完那本号称修仙界第一悲剧的书:
上仙、女的、离群索居。
这三个走火入魔的条件我都有。
这他么写的分明就是我!
要不是怕别人误会我真的疯了,我早就提剑将那写书的孙子戳成马蜂窝了。
这本书除了走火入魔最后自裁的**外,前面还铺垫了一大段,把我写成了一个孤独、寂寞、绝望、自卑的丑女人。
里面最可气,最让人捶胸顿足的一句话就是:可她终究是个女人啊!
身份使然,我再生气也只能在心里气。我想要是哪天我真的走火入魔,也是被他们给气的。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我等着这本书的热度退去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那个负责替我打理仙草园的弟子见我站在缓行楼上冲他哈哈哈大笑,当场屁滚尿流了。
因为书中讲堕仙发疯的第一个征兆就是无缘无故大笑。
可我发笑的原因是他的脸让我想起前日看的《广笑录》里面的一头驴。
而那个笑话,我现在想起来都会笑得前仰后翻。
看着他仓皇逃窜,一边跑还不忘一边警示同门:“神武上仙疯了!神武上仙真的疯了!”
除了感动,我更多的是想提醒他,逃命不是这样逃的。这么大声,是怕我发现不了你吗?
不消片刻,昌清就带着一堆人,出现在了缓行楼前,每人手里都有那么一两件趁手的法器。
彼时的我有点不修边幅:头发散着,有些发黄的素衣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昌清见我这样一时也有点拿不准了,愣了半晌:“冰清?”
我认真地告诉他我没疯。
“疯了的都说自己没疯。”一个须发花白的后生怕昌清信了我的“鬼话”,凑到他耳边提醒道。只不过由于激动没控制住音量,让我听个真切。
不过昌清能悟道飞升,还是有些脑子的。他选择相信我。
只是那个跑下山的弟子叫得太大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修仙界。让人呕血的是那本书的价格顺势翻了十倍。
各路修士纷纷来信表达了对“神武上仙近况的担忧”,另外两个宗门甚至派人来确认我是不是已经控制住了明渊宗,准备挟昌清以令众修。
当得知这是一场误会时,他们嘴上说着:“哦,原来如此。”眼神却四处搜寻,希望能捕捉到我发疯的身影。
昌清左右不了别人的想法,只好给我出招——收徒。
为证明自己心智正常,我只好同意。
结果没想到,由于我“名声”在外,没人愿意把孩子送到我门下修行。昌清无奈,只好以明渊宗的名义去望城找了个孤儿给我。
看着昌清怀里那个皱巴巴的小孩,我同他商量道:“要不,就说我疯了吧?”
昌清给我一个“你真疯了吧”的眼神,然后郑重其事地说:“希望你能像冥冥大长老对你那样对这个孩子。”
他都把师父搬出来了,我只好把那孩子抱回缓行楼。结合生辰八字,翻着经典庄重地给他取名九成。
因为我觉得凡是做到十成太过极端,九成就很完美。
就这样我别别扭扭地收了第一个徒弟。
九成这孩子十分磨人,必须抱在怀里,我只要把他放下,立马嚎啕大哭,声音比外面的飞天玄鹤还嘹亮。
晚上我抱着酣睡的他坐在屋顶望着天,心里涌起无限无限悔意:这本该是我酣睡的时间。
为了不砸师父冥冥的招牌,我九成的教育可谓是操碎了心。
他刚满五岁,我就为他遍请各路名师。他也没有辜负我的殷殷期盼,十岁颠勺就已经有望城酒楼大师父的架势了,什么煎炸烹煮炖那是样样精通。
至于修炼,更是用心良苦。除了言语上的鼓励,我时常耍些把戏,好让他始终对修仙保持浓烈的兴趣。
我的目的达到了,九成很努力,也很有热情。连昌清都说他三百年内修成个地仙不是问题。
但是这也有个弊端,就是在他成长道路上,我总是表现得无所不能,以至于九成这孩子太过崇拜我,所以他对于上仙大弟子这个身份感到无比骄傲。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仙林宗桃花宴上。
这个桃花宴他们每年都会举办,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然后再去桃林散步闲聊,然后再吃晚宴,然后在仙林宗留宿一晚,第二天拿上桃花酿各回各家。这套流程几百年来从未变过。
我本不愿意去,但想着九成已经十四岁了,是时候带他出去见识不同的修士了,学一些人情世故。
但事实告诉我,此乃大错特错之举。
宴会快结束时,我见九成已经成功地和一群仙林宗弟子打成一片,甚至提前离开跟着他们去桃林。
我担心九成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被欺负,隐身跟了上去。
一行人闲聊着走到溪边坐下,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冲九成道:“这位兄台是?”
敢情聊了这么久,九成还没有自报家门!
就在我感叹带他出来真是明智时,九成站起来,庄重虔诚地缓缓道:“我乃降妖伏魔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神武上仙的嫡传大弟子——九成。”
我发誓,上面那些话不是我教的。
围观的弟子听后强忍尴尬尽量扯出一脸羡慕的笑:“呵呵呵,兄台就是神武上仙的弟子啊,失敬失敬。”
站在不远处的我当场就捻诀遁回了缓行楼。
以上行为不胜枚举,可想而知九成在修仙界有多遭人烦。
为了修复九成的名声,我在他十六岁时同昌清商量,提前让他跟着其他宗门弟子出门历练。
“九成为人善良有担当,那些弟子相处下来就会知道。”见昌清一脸犹豫,我以为是因为介意九成人缘不好,忙辩解道。
“我知道。”昌清道,“只是他要是走了,你能习惯吗?”
这是什么话!
我还好歹是个飞升两次,生死都早已看淡,区区分离更不在话下。
“我是指的衣食住行!”昌清道。
那更不用担心了,我可是神仙,不进食也饿不死。
的确,神仙是饿不死,但能馋死。
自从九成十岁之后,我就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这一走,没几天我就挨不住了。
但之前在昌清面前夸下海口,几天便原形毕露,要是让他逮到,我的面子算是完蛋了。我只好窝在缓行楼里,打坐入定,闭门不出。
这一闭门,当年的谣言又开始出现了。
昌清得到消息,那本书的作者为了再创销售奇迹,花了不少钱造势。于是连夜找到我:“你再收一个徒弟罢。”
九成跟着同门出去历练之后,于人际往来这一块进步神速,还被推举成了领队。
有了九成这个成功案例,我对教好一个徒弟充满了信心。
所以当昌清提出再收徒一事,我欣然同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收徒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