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回秦不久,原始勾连已经先后找到了数个弱十阶文明,准备给赵政充当老师的角色。
此时的赵政,刚刚十三岁。
有个熟语,叫做“地下一天,天上百年。”
如果是普通的七阶、神祗、天尊、天帝,最多只能提升到百倍的时间流速。
即便是十阶,也无法越过这个百倍的上限。
但是八元圣人的原始,向其他的平行宇宙证道,叩开十阶大门,获取的权限涉及时间、维度、生命等,则可以把这句话实现。
白天的时候,赵政正常处事,到了晚上,原始便会折叠时空,带着赵政跨越维度,去往数万数十万个巨型星域之外的弱十阶文明。
一个晚上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原始把弱十阶文明由原来的百倍时间流速,带到了三万六千倍的时间流速,一晚上就很长了。
到了白天,原始再带赵政会到这里,重新封锁掉赵政在外的一切的记忆。
赵国庞煖发起,楚国春申君为纵约长的赵、魏、韩、楚、燕五国合纵,因春申君撤退,联军解散,无功而返。
各国使者问楚考烈王,为什么楚国作为纵约长未通知就先撤退。楚考烈王责问黄歇,黄歇感到有愧。
朱英对春申君说,别人认为楚国在楚王这里变弱了,但他认为并非如此。先王时,秦国离楚国很远,楚国三十年未受秦兵攻袭,这不是楚国强大,而是形势使然。现在两周被秦吞并,秦与魏有仇,魏早晚必亡。届时,秦、楚争斗将更激烈。朱英建议春申君劝楚王迁都寿春,这里离秦国远,又有淮水为险,可使楚国更安定。
春申君提议抵过,向楚王陈述后,楚王同意并下令迁都至寿春。
有诗说:周为东迁王气歇,楚因屡徙霸图空。从来避敌为延敌,莫把迁岐托古公。
楚考烈王在位时无子嗣,黄歇为讨好,寻能生儿子的美女献楚王,始终未孕。
赵国人李园在春申君门下为舍人,他想让妹妹李嫣献于楚王,但考虑到未孕必失宠,便决定先献于春申君。若生子嗣,他将成为楚王的舅舅。李园计划,若直接献妹妹,不显妹妹贵重,便需使春申君主动求之。
李园请春申君批准五日假期,实际延至十日。黄歇问其原因,李园说齐王欲求其妹,因与使者饮酒,故迟归。黄歇认为能被齐王看中,必是美女。问及是否已受聘,李园答聘礼未至。黄歇想见其妹。李园同意将其妹带来。
李园送盛装的妹妹到春申君府,黄歇很高兴,命令李嫣侍寝,赏赐李园白璧二双、黄金三百镒,不到三个月,李嫣怀孕了。
李园问妹妹李嫣,妾和夫人哪个更尊贵。李嫣回答,妾远不如夫人。李园再问,夫人和王后谁更尊贵。李嫣回答,王后最尊贵。李园建议李嫣在春申君面前展现魅力,赢得他的心,并说服他将自己献给楚王,将来如果生了儿子成为楚王,她就是王后和太后,这比做妾更好。李嫣记住了李园的建议。
晚上,李嫣向黄歇陈述,楚王对黄歇的宠幸超过了对兄弟。黄歇任楚国宰相已达二十年,然而楚王没有子嗣。黄歇有可能面临被新即位的楚王疏远的风险,因为他们并未受到黄歇的恩惠。
黄歇听完沉思不语。李嫣又说,她考虑的不止这些,君上尊贵,在楚国用事已久,对大王的兄弟多有失礼的地方,如果大王的兄弟即位,君上的祸恐怕马上到了,区区的江东封邑不足以保全自己。
黄歇同意爱妾观点,询问应如何行动。
李嫣提出一个不仅能免祸还能多福的计策,但心中有愧难以开口,担心黄歇不听。黄歇表示愿意听她的建议。
李嫣表明身孕,只有自身知道,献予楚王,若生男孩,可能成为未来国王,楚国可能因此得以掌握,相比于不可预测的罪名,这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黄歇大喜,认为天下聪明的女子胜过男子,而你就是其中一个。
第二天,黄歇召来李园并告诉他关于李嫣的事,李园将李嫣移出外面居住。黄歇入宫见楚王并说李嫣容貌艳丽,能生儿子,齐王正在求取,楚王不可错过。楚王立刻命内侍接李嫣入宫,李嫣善于媚术,楚王十分宠爱。
李嫣产下两子,长子悍,次子犹。楚王立李嫣为王后,悍为太子,李园为国舅,备受宠幸,地位与春申君相当。
李园内心忌妒春申君,考烈王病重,妹妹怀孕一事只春申君知道,担心未来相处,寻勇力之士,厚礼待之,结交党羽,准备灭口。
朱英得知李园养死士,怀疑是针对春申君。春申君说,有意外的祸福和人。朱英回应,春申君应做好防备。
春申君问,何为意外之福?朱英答,君为楚相国二十余年,实为楚王无异。今楚王病重,若晏驾西去,少主继位,君辅政,待少主年长,必夺回政权。若天从人愿,届时辞官,乃意外之福。
春申君问朱英,何谓意外的祸。朱英指出,李园是王的舅舅,但地位不如你。他表面恭顺,内心却不甘心,且与盗有妒。朱英获悉,李园私养死士,预期楚王死后夺权。若王死,李园将入宫,除君以保自己。这便是意外的祸。
春申君问何人可能有问题,朱英指出李园因为妹妹和宫中消息每日连通。春申君住城外,消息传达有延迟。朱英建议担任郎中令,可先控制宫中郎官。若李园早入宫,朱英可替春申君除掉他。
春申君黄歇笑着说,李园是个弱者,他平时对我很恭敬,不会发生这种事。朱英表示,如果君上不用我的话,就晚了。春申君说,先生先退下,我会观察情况并通知你。
朱英离春申君而去,三日无消息,知君不纳己言,叹曰:“不辞,祸将及。”乃亡去,更名鸱夷子皮,卒自免吴难。有诗云:
红颜入宫,盗国奸谋不容。春申遭祸,朱英何能免责?
朱英离开后几天,楚考烈王病逝,李园与侍卫早有约定,若有变,先告知李园。李园得知消息,到宫中下令不发丧,命死士于棘门后等候,太阳落山后再通知黄歇。
黄歇听说后大惊,未与宾客商议,直接驾车前往。春申君刚进棘门,两边死士冲出,喊道奉王后密旨,春申君谋反,立即诛杀!黄歇知道事情有变,正想回车,手下已被杀散,随后被斩首,首级扔往城外,城门紧闭,李园才传命发丧。
吕不韦执政,面对五国联军攻秦。尽管五国未成功,但吕不韦了解秦人要面子。他向赢政提议,五国伐秦的发起人是赵将庞煖。于是,他命令蒙骜和张唐率五万军队攻打赵国,三天后,又命令长安君成蟜率五万军队作为后援。
吕不韦归家,众宾客谓长安君年少且无实战经验,不可为大将。吕不韦笑答,非众人所能知。
蒙骜军出关进上党,攻庆都,驻屯都山,长安君成蟜军随后抵屯留,两军结成声援。
赵王命庞煖为将,扈辄副之,起兵十万拒敌,授予庞煖临机应变的权力。
庞煖建议先派兵在庆都以北的尧山驻守,以望见都山。扈辄带领两万兵先行,遇到准备在此屯扎的一万秦兵,将其击溃后,在山上下寨。
蒙骜命令张唐率军2万前来争夺尧山,庞煖大军随后赶到。两军在山下列阵,展开一场大战。扈辄在山上指挥,张唐向西移动,扈辄便将令旗挥向西,赵军向西边围来。张唐向东移动,扈辄便命令赵军向东围住,并传令能得到张唐首级的,封地百里。赵军纷纷奋勇围杀张唐。
张唐虽勇,但在危急时刻需要蒙骜援军接应,两人一同回到都山大寨。庆都百姓得知有援兵来救,尽力防守,蒙骜未能攻下,命张唐前往屯留,邀请成蟜进兵。
成蟜十七岁,不熟军务,召来樊於期商议。樊於期误认嬴政为吕不韦之子,有反意,退众人,述吕不韦奇货可居之事。
樊於期告诉大王,你非先王骨肉,但是是他儿子。文信侯给你兵权不是善意,是为了防止事情泄露与你冲突。文信侯与太后有私情,夫妻父子和谐相处,只担心你。如果蒙骜战败,吕不韦会借机治罪,轻则削户,重则杀。赢氏天下会变成吕氏的。大王要三思。
成蟜问,如果不是你,他不知道这件事,现在应该如何处理。
樊於期通知张唐,明天大军移营进兵。请蒙将军防备。张唐预感不妙,派人回营报信,自己留守。樊於期写檄文内容为通知。
长安君成蟜布告中外臣民知悉:传国之义,适统为尊;覆宗之恶,阴谋为甚。文信侯吕不韦者,以阳翟之贾人,窥咸阳之主器;今王政,实非先王之嗣,乃不韦之子也!始以怀娠之妾,巧惑先君,继以奸生之儿,遂蒙血胤。恃行金为奇策,邀反国为上功,两君之不寿有繇,是可忍也?三世之大权在握,孰能御之!朝岂真王,阴已易嬴而为吕;尊居假父,终当以臣而篡君。社稷将危,神人胥怒!某叨为嫡嗣,欲讫天诛,甲胄干戈,载义声而生色;子孙臣庶,念先德以同驱。檄文到日,磨厉以须;车马临时,市肆勿变!
樊於期发布檄文,秦人知朱姬曾为吕不韦妾,信檄文内怀孕事,畏惧吕不韦未加入成蟜叛乱,持观望态度。
此时天有异象,彗星三次出现,分别在东方、北方和西方。彗星五百年才出现一次,被视为不祥之兆。占卜者预测国内将有兵变,秦国百姓人心动摇。
樊於期将屯留壮丁编入军队,攻下长子、壶关,兵势壮大。
张唐得知成蟜反叛,星夜赶往咸阳报告异变。嬴政见檄文后愤怒,召吕不韦来商议,吕不韦表示,成蟜年幼,这必定是樊於期的主意,樊有勇无谋,我已有对策,不必担心。
吕不韦任命王翦为大将,桓齿奇、王贲为左右先锋,率军10万,前往征讨长安君。
蒙骜与庞煖交战正酣,忽闻长安君援军未至,又见檄文一道,方知长安君竟然谋反。蒙骜慌忙道:“我与长安君并肩伐赵,如今未建寸功,而长安君却起兵造反,我岂能无罪?唯有倒戈相向,讨伐逆贼,方能自证清白。”
蒙骜下令班师,军队分为三队,他自己断后。庞煖探知秦军动向,选精兵三万,命扈辄在太行山丛林间道中埋伏,等待秦军后队,进行伏击,以求全胜。
蒙骜观察前军无事,大胆前进。突然一阵呐喊,伏兵四面冲出。蒙骜交战扈辄,不久,庞煖率大军赶到,秦军前队感觉到后面敌军众多,失去战斗意志,自行溃败。蒙骜受伤数处,仍奋力杀死数十人,并射中庞煖胸胁。赵军包围蒙骜,庞煖令众人射箭,箭雨降临。可惜一名秦国名将死于太行山。庞煖得胜后,养伤回赵,因伤重、年事已高,不久去世。
秦王赢政得知成蟜谋反,怒命王翦为将,桓齿奇、王贲为先锋,率军十万,前往屯留。
成蟜内心充满恐惧,深知秦军老将们实力雄厚,担心自己难逃一劫。樊於期则安慰他,表示现在王子已经骑虎难下,而且我们三城的军队人数已经超过十五万。即便一战胜负难料,也不用过于担心。
樊於期在城下列阵,王翦完成阵势。王翦对樊於期质问:国家何曾负你,为何诱导长安君造反?
樊於期向车上的秦王政施礼后,说道,秦王政是吕不韦私生子,天下尽人皆知。我们家族感恩赢氏的恩德,不能容忍吕氏夺走赢氏的社稷。长安君是先王的合法继承人,因此我要奉迎他为秦王。如果将军顾念先王的祭祀,请与我一起举起义旗,杀向咸阳,诛杀淫恶的吕不韦,废掉假冒的秦王,扶立长安君为王。将军必有封侯之功,比现在的地位要高得多。
王翦强调太后所生的大王,是先王所出,不容怀疑。对于污蔑大王者,将施行灭门罪。请不要试图巧言掩饰,蛊惑军心。
樊於期勇猛冲杀,秦军抵挡无力。王翦多次围剿,樊於期均突围。秦兵伤亡惨重。
双方各自收兵。王翦屯兵盖山,欲以计胜樊於期。
王翦询问部下,无人认识长安君。此时,杨端和站出来,说他曾在长安君门下。王翦便写了封信,希望杨端和交给长安君,劝他投降。但杨端和疑惑如何进城。王翦提议,待两军交战,杨端和换身对方衣物,混入城中。待攻城时,杨端和便去劝长安君投降。杨端和依言行动。
王翦先写信给杨端和,然后命桓齿奇攻长子城,王贲攻壶关城,王翦自己攻屯留,三处同时进攻,使三城无法互相支援。
樊於期建议与王翦决战,若失长子,壶关,秦兵会更强。成蟜胆小,让樊於期决定。
樊於期挑选万余精兵出城挑战王翦,王翦退后十里,驻扎在伏龙山。樊於期获胜后,杨端和已混入城中。杨端和是屯留人,在城中有亲戚。成蟜问樊於期,王翦仍未撤退,如何是好?樊於期称,今日战斗已挫败他们锐气。明天将率大部出战,一定要生擒王翦,攻入咸阳,扶立王子为王,表明他的忠诚。
王翦退至伏龙山,命令军队深沟高垒,坚守险要,不得出战。他带领两万兵马协助桓齿奇、王贲,以期早日攻下长子、壶关。
樊於期每日挑战秦兵无应,误以为王翦胆怯,欲先击退长子壶关兵马,忽闻两城被王翦攻下,大惊。屯兵于城外,与屯留城互为护应,以稳长安君。
王翦率军至屯留,辛胜奉秦王命来犒赏,私下告知秦王深恨樊於期,需亲斩首级解恨。王翦领命。
王翦:欢迎将军,我正需用你。我先犒赏军队,再命桓齿奇、王贲各领一军埋伏,派辛胜领五千人挑战樊於期营。自己带领大军攻城。
成蟜闻长子壶关已失,召樊於期议。樊於期表示欲与王翦决战,不胜则与王子北投燕赵,联合诸侯诛伪主,安定社稷。成蟜应,将军小心。
樊於期回营时,辛胜挑战,樊於期说要先击败无名小卒。樊於期出营对战辛胜,数回合后辛胜退却。樊於期趁机追击,五里后桓齿奇、王贲两路伏兵出击,辛胜回头围攻。樊於期大败,准备回城。
王翦围满城,樊於期杀开血路进城,城中人开门接应。王翦合兵围城,樊於期亲自登城巡守,日夜不倦。
杨端和在城中数日,见秦兵围城急,夜里求见长安君。成蟜认旧客,欢迎入,杨请退左右,言秦兵强,六国也难胜,一城难敌。
成蟜说樊於期说先王非大王亲生,误解我,非我本意。
杨端和指出,樊於期仅依赖个人勇武,无视成败,用君主名义冒险行事,但他的檄文未得到各地回应。然而,王将军对城池的围攻却日渐紧迫。一旦城池被攻破,君主如何确保自身安全?
成蟜询问意见,他打算投奔燕赵,计划联合诸国,你怎么看?
杨端和表示,赵肃侯、齐湣王、魏信陵君、楚春申君都尝试过“合纵”,但皆失败,这证明“合纵”无法成事。当前六国均惧怕秦国,若有秦国使者索要人质,国君恐被绑献,难有生机。
成蟜问建议,该怎么办。
杨端和告知大王,君上被樊於期诱骗。成蟜看信:樊於期诱骗君上。
君亲介弟,贵侯封,奈何听无稽之言,行不测之事,自取丧灭。首难者樊於期,君能斩其首献于军前,束手归罪,某保奏王必恕君。迟回不决,悔无及矣!
成蟜不忍杀樊将军,杨端和反对,称君上有妇人之仁。成蟜让杨端和留下相伴,再考虑一下。
第二天,樊於期告诉成蟜秦兵强大,城中人心惶惶,建议带成蟜去燕、赵躲避,再作图谋。成蟜担心宗族都在咸阳,不知道是否接纳他。樊於期认为诸侯都苦于暴秦,会接纳成蟜。
樊於期催促成蟜离开,成蟜犹豫。樊於期亲自前往南门与秦兵交战。
杨端和劝成蟜观战,看见樊於期无法抵挡秦兵,奔回求开门。杨端和立在成蟜身边,喊全城归降,并拿旗写"降",旗立,成蟜无主见,不断流泪。
樊於期认为这个小孩子不足以成事。
秦兵紧密围困樊於期,但秦王下令要生擒,所以秦兵不敢放冷箭。樊於期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投奔燕国,王翦追赶不及。
杨端和唤成蟜开门,王翦禁闭成蟜于公馆,派遣辛胜报捷咸阳,请示如何处置长安君。
秀丽夫人连忙散发来向长安君请罪,并乞求吕不韦帮忙,让长安君免死。秦王赢政大怒道,反贼如果不诛杀,以后骨肉都将谋反了。
王翦在屯留将长安君成蟜斩成数段,军吏跟随者一并斩首。屯留百姓迁往临洮,悬赏樊於期首级,赏五城。
秦王使者传令,成蟜得知不赦免后自缢。王翦枭首,悬于城门,同时处决数万随成蟜的军吏。屯留的百姓被迁徙,成空城。这一年为秦王政七年。
秦王赢政长大,身高8.5尺,英俊,聪明,豪迈,能自行决策,不太听太后和吕不韦的话。长安君之乱平定后,他准备以为蒙骜将军报仇为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赵国。
赵国与燕世仇,燕附赵非本意,君蔡泽愿使燕,令其向秦纳质臣,孤立赵国,与燕共伐之,取河间。秦王赞同,遣蔡泽使燕。
蔡泽建议燕王喜,燕赵皆大国,燕已败两战,赵受益,燕遭殃。不应联赵抗秦,胜赵受益,败燕承责。燕王应勿联赵。
燕王问:寡人不愿依附于赵,但力量不足,该如何应对?
蔡泽建议,秦王修好“合纵”,燕国赵为世仇,不自愿跟赵国出兵。让燕太子质于秦,秦一大臣燕相国,秦燕交情固若金汤,助燕报仇。
燕王依言,以太子丹为质秦,并请秦一大臣为相。
吕不韦想派张唐去燕国,先占卜,结果大吉。张唐托病不肯去,吕不韦亲自请他,张唐说,臣曾多次攻打赵国,赵国恨臣,现在臣要经过赵国去燕国,不能去。吕不韦再三强求,张唐坚持不肯。
吕不韦回到府中,堂上纳闷。门客中的甘罗,12岁,看到吕不韦不高兴,问道:“君上为何心事重重?”吕不韦回答:“小孩子别问。”甘罗表示:“君上有事不和臣说,臣就无法效忠。”吕不韦说:“我刚让刚成君出使燕国,燕国太子丹已来做人质。我想让张唐去燕国做相国,占卜是大吉,但是张将军坚持不肯去。”
甘罗建议他去说服张将军,吕不韦反驳说自己都没请到,甘罗是小孩子,肯定没法说动张将军。
甘罗:昔日孔子拜七岁的项橐为师,现在我十二岁,比他大五岁,请让我试试。如果不成功,再责罚我也不晚,何必轻视天下人,以脸色示人呢?
吕不韦欣赏甘罗语言,提议他劝张将军出行至燕国,若事成将封甘罗为卿。甘罗接受并游说张唐。
张唐见文信侯门客年幼,态度轻慢,问:小朋友有什么事可以教我的?
甘罗来吊唁张唐,问其与白起、范雎的功绩比较。张唐自认不及白起十分之一,也不及范雎专权。甘罗再问张唐是否知道文信侯权力大于应侯,张唐表示确认。
甘罗指出,武安君与应侯不合被迁走,应侯怒,武安君死;如今文信侯欲将军去燕为相,将军不肯,下场或同武安君,恐将面临死亡威胁。
张唐惧色向甘罗道歉,感谢对方的教导。请甘罗代为向吕不韦请罪,立即收拾行装离开。
甘罗向吕不韦汇报:张唐将去燕国,但担心赵国。请借车5辆,我先去赵国通报。
吕不韦向秦王推荐甘罗,甘罗是甘茂的孙子,年幼但有智辩,曾说服张唐愿意前往燕国,现自请前往赵国通使。
秦王赢政召见五尺高的甘罗,被其秀美如画的眉宇吸引,决定让甘罗出使赵国。甘罗称会根据赵王的喜惧调整言辞。秦王同意,赠甘罗车辆及随从,命令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担心秦燕联手,得知秦使至,亲自出城迎接甘罗,年仅十二岁的甘罗令赵王惊讶。赵王问,通三川者,何人?甘罗答,其为我祖父。赵王问,贵庚?甘罗答,十二岁。赵王问,何以用年幼之人?甘罗答,秦王因事用人,大事交年长者,小者则为我。
赵王见甘罗,惊讶其言辞犀利,问有何指教。
甘罗问赵王是否知道燕国将太子丹质于秦,赵王回答知道。甘罗又问是否听说张唐相燕,赵王回答也听说了。
甘罗:燕太子丹入秦为质,燕不欺秦;张唐相燕,秦不欺燕,燕秦互不欺,赵危。
赵王问,秦与燕亲近何意?
甘罗建议燕国割五城赠秦,以秦制止张唐与燕友好,秦赵通好,共击燕,秦不救燕,赵可夺得远不止五城。
赵王赏甘罗黄金百镒、白璧二双,并将五城地图交给他。
秦王笑着称赞甘罗,说他以智慧赢得了五城,未动一兵一卒,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张唐感谢甘罗阻止了他前往燕国,心中感激。
赵王见秦撤燕援,,命李牧攻燕,,取上谷三十城,,十一城献秦亲。,秦王封甘罗上卿,,赐田宅于甘茂。,传说甘罗十二为丞相,,实际是上卿。
有路人作诗赞曰:“片言纳地广河间,上谷封疆又割燕。许大功劳出童子,天生智慧岂因年?”
又有一个路人作诗说:“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请看春花与秋菊,时来自发不愆期。”
燕太子丹在秦国,得知秦背燕亲赵,忧心如焚,寻求朋友帮助逃回燕国。然而,甘罗突然去世,有传言称紫衣吏持天符来,宣称上帝召唤甘罗回归天上,亦有说法是甘罗被吕不韦害死。甘罗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太子丹只好留在秦国。
吕不韦壮硕,朱姬喜爱,频繁出入宫闱,无顾忌。赢政年长英明,吕有惧。太后淫心炽烈,常召吕入甘泉宫。吕恐事发祸己,欲找人替自己,如太后意。
吕不韦揭露嫪毐淫行,判阉割。他贿赂主刑官吏,割去嫪毐胡子和眉毛,实则未曾阉割。
嫪毐假扮太监进宫,得到太后的宠爱,晚上侍寝,满足太后的需求,胜过吕不韦十倍。第二天,太后赏赐吕不韦,感谢他的帮助,吕不韦得以脱身。
太后与嫪毐如夫妇,怀孕后假称病,嫪毐贿赂占卜者称宫有鬼祟,需避往西方两百里。秦王怀疑吕不韦与太后,太后欲离开,断绝联系。秦王提议太后居雍州旧宫,称名大郑宫。
嫪毐与太后无畏地生下两个儿子。嫪毐建立密室养育他们。
太后赏识嫪毐,请秦王赐地,秦王遵母命封嫪毐为长信侯,得到山阳之地。
嫪毐得势,太后极度赏赐,任其自取,大小事务嫪毐决断,他养家僮千人,宾客想求官,皆成为舍人。嫪毐贿赂权贵,与吕不韦声势相当。
秦王九年春,慧星出现,太史占卜有兵变。百姓动摇,成蟜作乱。嫪毐欲谋反。
秦襄公设立鄜畤以祭白帝,秦德公迁都雍州后建立郊天之坛,秦穆公设宝夫人祠,每年祭祀宝夫人。迁都咸阳后,祭祀仍在雍州,秦王来雍州朝见太后并祭祀。赢政在祈年宫居住时也遵循此传统。
这一年,秦王赢政见有慧星出现,为稳定人心,命大将王翦耀兵咸阳三天,与尚父吕不韦守国,命齿奇引兵三万屯于岐山。秦王起驾往雍州。
秦王二十二岁未冠冕,太后在德公庙为他举行冠礼,佩带权剑,并赐百官酒肉五天。太后与秦王赢政在大郑宫设宴。
这期间,嫪毐与贵臣赌博饮酒。第四天,嫪毐与中大夫颜泄连赌皆败,饮酒过多,嫪毐拒认,要求重来,颜泄已醉,不从,嫪毐上前殴颜泄,颜泄回击。嫪毐怒,瞪眼大喝:“我乃王假父,尔小人,敢与我斗?”
颜泄恐惧,奔出,恰逢秦王赢政从太后宫饮酒回宫。颜泄跪求秦王赐死,秦王城府深,未说话,命令左右将颜泄带往祈年宫。
秦王问颜泄,颜泄讲述了嫪毐自称秦王假父、并非阉人、私下服侍太后并生了两个儿子藏在宫中,计划谋反篡位。秦王大怒,用兵符召桓齿奇,命他引兵来雍城。
内史肆、佐弋竭受嫪毐及太后恩惠,与嫪毐结为死党,得知事情,急忙至嫪毐府中告知。
嫪毐酒醒后惊闻大王要杀他,连夜赶到大郑宫向太后求救。他提议在桓齿奇兵到前发动宫中骑卫和宾客舍人攻打祈年宫,杀了大王,以保命。太后虽然慌乱,但仍然信任嫪毐,将印玺借给他。
嫪毐伪造秦王御书,说祈年宫有贼人作乱,大王命令宫骑都前往救驾,并盖上太后玺印。嫪毐召集所有宫骑侍卫、宾客舍人,直到第二天中午,人员集合完毕。嫪毐与内史肆、佐弋竭分别率领这些人,围攻祈年宫。
秦王赢政登高台,斥军士护驾为何。军士称长信侯命之。秦王曰:长信侯为贼。宫骑卫叛嫪毐宾客。秦王令:生擒嫪毐赐百万,首级五十万,一人晋爵一级。宦人,马夫,车夫皆战,百姓助阵。嫪毐宾客舍人数百被杀。
嫪毐兵败逃走,被桓齿奇擒获,秦王交给狱吏拷打,得知私生子所在,亲自搜索大郑宫,密室中找到私生子并扑杀,太后流泪不敢阻止。
秦王赢政回到祈年宫,未朝见母亲。太史占卜灵验,赏钱十万。狱吏提交嫪毐的招词,称其伪作阉人入宫是文信侯吕不韦的主意,与嫪毐同谋者有二十余人,包括内史肆、佐弋竭等。
赢政车裂嫪毐,夷三族,斩内史肆、佐弋竭;宾客舍人作乱者斩,未作乱者迁巴蜀四千余家。
太后助逆党,秦王削国母称号,减用度,迁太后于棫阳宫。棫阳是离宫最小一间,秦王派三百兵守卫,出入严加盘查,太后此时如同被囚禁。
“赵政非此前不知,不过是此时不在忍受罢了。”一个路人看着这一切,自言自语道。
哎,被锁定了,有些还不能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秦的二三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