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个清晨,一个充满雾气的早上,夫人什么也没说,就不见了。
武心在缀在黄君望后面,说“找啊,人不见了,快去找哇!”
黄君望只是用一种很怜悯很疲累的眼神看着她,不知道是在看她,还是看自己。“这个府邸不大,但是全是自己人。武心在,你不明白吗?”
武心在本来就不蠢,她一言下去,她立刻就明白了。只是不愿相信,公孙璟真的会听奶娘的话远走高飞了。
马上要过年了,有一大堆事等着黄君望去筹办,同时还要盯着义仓不能出事。不过多时,黄君望果然病倒了。武心在端着药汤进去,出来时这些事物便都落在了她肩上。
至于问没人认识她,拆穿她吗?说实在的,就算见过也很难相信一个死在火场里的人会出现在黄保长家中做丫鬟。
“孙珂家,两个老人,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三十两,当面验收。”说完把米袋子递过去,他们一家称过后没问题,把米倒进米缸里,袋子奉还。武心在看了一眼就去下一家了。这个武心在每天算各家米的分量,但是从未出错过,而且算的快,不喜欢扯皮拉筋。旁人自然敬服。
武心在放完了一天的米,回来说“今年这些够了,但是秋收如果不理想的话,明年肯定不够。朝廷的赈灾粮什么时候发?”
黄君望躺在床上,脸色白的可怕,说,“别想了,一层层剥下来轮不到我们多少。”
武心在急了,绕了一圈道,“那到时候怎么办?上京城讨饭去。”
黄君望兀得看向她,问道,“那你想怎么做?”
武心在沉默了。
日子一日复一日过去,只是那年夏天格外的热。酷暑笼罩了整个大地,不止南方,连京城也是苦不堪言。洞庭湖湖水都干了,露出底下的地来。长江水断流。路边的树,各种植株,还有庄稼就这样生生晒死了。水,是一滴也没下下来。
秋收,肉眼可见的没期望。朝廷内外,举国上下都要求开仓赈济。此时,有人上书说,各地粮仓那些粮食都被转卖的差不多了。
黄君望看着这个并不算凉爽的秋日,陷入沉思。武心在只是过来,说“义仓的米不够发了,发了明年都得饿死,只能做稀粥了。”
黄君望只是在床上虚弱的摆摆手说,“那就做稀粥吧。”
武心在看着她瘦弱成这个样子,也是心里急得不行,出了门就去问大夫,怎么样?如何了?能治好吗?
大夫只是摸了摸胡须,道:“这是心病,得看病人自己的造化了。”说完,就提着小药箱走了。
武心在焉能不烦?就算是这样,生活也得继续。又是收冬粮、照虚耗、腊月赶集、傩戏、舞龙舞狮一系列仪式一一照看过来,今年过年不比往年热闹,黯淡了许多。空气中炸爆竹的气味也不常闻到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里,黄君望还是强撑着爬起来与她喝酒。“今日夜里天空分外澄净,来,我敬你一杯。这半年你有心了照顾了这么多事,是我……咳咳……”黄君望话说一半那是止不住的咳嗽。
武心在挥挥手让侍女去接着熬药。
黄君望喝了几口酒压下去了,接着说,“我没事,能活活,不能死。”
武心在摇头道,“不行,你不能死。你死了我怎么办?”她觉得自己眼睛有点红,可能是风大,吹了的。“你说好了的,会好好安置我的。你死了,就违背了你当初说的话,这样阎王爷是不会让你投胎转世的……”
黄君望听到这席话,只是笑笑,转动着手里的酒杯,意味不明。接着,她问“你为什么宁可一人去京都也不愿去找你父母呢?”
武心在心里只是一痛,讥讽道,“因为是他们卖了我,把我卖给人贩子的……人贩子又把我卖给孙雷。”
武心在想起了以前的时光,那时候弟弟去学堂读书,她却不能,只是留在家里做农活。但是她有时也悄悄去学堂偷听他们在讲什么。可惜,每次都只能听个朦朦胧胧。
下一part回忆悲惨的曾经[吃瓜]解开超载的心,有些情绪只能说给懂得人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回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