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子,大王让您过去参加廷议。”
参与廷议?!
无论廷议何事都证明秦王有意培养他的政治素养和治国才能。
二凤整理了一番衣冠,大步走出流光宫,恰巧看到秦王政迎面向他走来。
“儿臣见过父王。”
“走吧。”
秦王亲自带着二凤步入低调奢华的章台宫大殿,王翦、李斯等人早已侯在两侧。
诸臣向秦王政施完礼,便看到二凤端坐在秦王政旁边。
今日所议之事非同小可,事关灭赵。
秦王竟让二凤坐在身边旁听,众人都看得出来,秦王政这是有意栽培长公子,让其成为王位继承人。
蒙毅、蒙恬打心底替长公子感到高兴,赵高、李斯见此则心里另有想法。
“诸位爱卿,今日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灭赵之策,赵国境内近日传来消息,赵王与武安君李牧不和,朝廷内乱,于我大秦实乃良机。王将军,既是你得到的消息,你先来给诸位讲一讲具体情况。”秦王望向老将军王翦。
王翦起身出列,站在中间,气势沉稳地拱手作揖道:“诺!”
“诸位皆知,秦赵两国互相征伐素来已久,自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四十万精兵,几乎到了亡国之境,但长平之战后,咱们大秦发动了数次攻赵之战,虽有小胜,但最后皆败北而归,每次失败皆因赵国大将李牧。可以说李牧凭借一己之力让风烛残年的赵国续命几十年。我研究过李牧,此人沉稳老辣,熟读兵书,料事如神,咱们像以往一样跟他硬碰硬并不易取胜,所以我暗中派出细作入赵,买通赵王身边宠臣郭开,诬陷李牧、司马尚勾结匈奴,赵王本就对‘消极抵抗’的李牧心怀不满,现如今赵王已经下令撤掉李牧,李牧已撤,赵军则不可惧,咱们即可发动第三次灭赵之战。”
王翦说完后,诸位朝臣便开始互相商议。
很快,李斯站出来道:“敢问王将军,赵王既已撤掉李牧的军权,是谁替他?”
“赵葱!”
赵葱?!二凤对此人印象深刻,上次就是他率一万大军拦截自己,最后被自己活抓,用来交换出数万秦军。
此人的作战才能远不及李牧,想不到竟然会官拜大将军,几乎统领赵国所有军队。
果然,玩军事的通常斗不过玩政治的。
听闻赵葱接替李牧位置,李斯表情轻松地跟秦王政道:“回禀大王,如此,此番攻赵之机成熟矣,赵葱眼高手低,刚愎自用,凭借王室身份官居高位,下面将领必不服他,君臣不和,将兵不一心,败军之道。”
秦王政深以为然 ,接着道:“秦先祖一直致力于武力统一六国,自商鞅变法至寡人上位一百多年间,除却西戎巴蜀南越等小国,大秦与六国总共进行了六十五次作战,其中作战次数最多的是魏国,与之共进行了十六次作战,六国或者五国实行合纵,联合向秦国发动四次战争,另外与楚国作战十四次,与赵国作战十三次,分别与韩、齐、燕进行了十二次、四次和二次战争,这些战争中,大秦全胜五十八次,败北的仅有四次,秦国通过战争越来越强,大大削弱了其他六国的实力,但灭六国如何这么难,主要就是因为赵国,所以要想灭六国必先灭赵国。”秦王政道。
二凤听后深以为然,赵国就是六国的主心骨,虽然难啃,但必须先将其消灭掉。
赵国等同于哲学里的主要矛盾,赵国一灭,六国尽可灭。
“回禀大王,臣愿意率军出征,攻打赵国!”蒙恬出列,义正言辞地道。
王翦亦站出来道:“大王,灭赵之战事关重大,老臣愿意亲自领兵出征,不过老臣有一个小请求。”
得知王翦自告奋勇当主帅,秦王政眼里莫名的激动。
在秦国,王翦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有他亲自率军打仗,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战胜的机会,还会无形中鼓舞三军将士。
对于他的请求,秦王自然会尽力满足。
“王将军有什么需求,尽管讲出来,只要寡人能做到的,自当尽力而为。”秦王政道。
王翦:“臣灭赵需要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没有问题!王将军还想要什么?”秦王政当即应允。
老树虽枯,根仍深扎。赵国虽然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要以几万甚至十几万兵力夺取赵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纵然王翦乃战争鬼才,曾经以少胜多,但有实力打富裕仗,干嘛要紧巴巴的呢。
王翦接着道:“臣此番出征,生死难料,别无他求,只想秦王赐给我些许良田美宅,以供儿孙后代享用。”
“别人都是出征打了胜仗回来才敢跟大王要赏赐,这还没走出咸阳宫,打的赢打不赢还不一定呢,就已经开始狮子大开口了,如此情景,我也是头一次听说呀。”赵高在一旁阴阳道。
王翦一点不生气,转过头对赵高道:“要不我将这大将军之位让给赵大人,由赵大人当主帅攻打赵国,倘若如此,我可以把双倍的赏赐给赵大人。”
赵高顿时默不作声。
秦王政听后,嘴角微微上扯,“好,王将军征战半生,劳苦功高,要点赏赐并不过分,寡人赏你良田万亩,府邸十座,待廷议结束,寡人自会让人将房契、地契送到将军府上。”
“多谢大王赏赐,臣暂时没有别的需求。”
二凤看向王翦,微微一笑,觉得这个老将军有点意思。
纵观历史,如此功高盖主,还能得以善终,最终保全后世子孙六百年富贵的也就他了。
他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值得学习。
“诸位爱卿还有何建议,尽管提出。”秦王政望着李斯等一众臣下道。
秦王政身旁的二凤站了起来,来到台下,跪在地上请求道:“父王,儿臣扶苏请求跟随王老将军一起奔赴前线,共同征讨赵国!”
王翦一听,眼神顿时一亮。
长公子扶苏要去?那可真是太好了!
王翦很清楚,上次攻赵之战,多亏了有长公子,要不然秦国得损失十万大军。
如果没有长公子,现在大秦也不可能有实力继续攻打赵国。
长公子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小福星呀!
赵高和李斯对视一眼,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秦王政听后当即否决道:“不可!寡人让你参与廷议,是让你跟诸位伯伯们学习,不是让你上战场,战场多变,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太过危险,那不是你一个孩子应该去的地方。”
“父王,儿臣不怕死,儿臣宁愿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也不愿默默无闻地待在深宫。”二凤坚持道。
秦王未同意二凤请求,上次赤丽一战,虽有惊无险,但也让秦王担心得够呛。
“大王,长公子既愿意跟老臣出征灭赵,老臣自当用心守护,保证长公子的安全。”王翦当即表态。
秦王政仍未松口。
要知他今日带二凤前来临朝听政,是有意栽培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王位继承人,而不是让他只当一个冲锋陷阵、统帅三军的将军。
“大王,三十万大军就意味着有近三十万黔首的儿子奔赴战场,其中也包括老臣的两个儿子,倘若长公子也跟着一同前往,定会鼓舞士气,消灭赵国。”王翦在一旁继续争取道。
他是打心眼里希望二凤能跟着他一起前往。
秦王政见此,对众位朝臣道:“今日暂且商议至此,扶苏,你随我至书房一趟。”
“诺!”
这明显人家父子二人有贴己的话要讲,诸臣见状各自识趣地退去。
二凤随秦王政来到书房,秦王直接从书格之上端出一个匣子。
待打开以后,二凤方才看清,里面竟是一个檀香木制作而成的精致棋盘。
秦王政很快就把棋盘拼好,然后跟对面二凤温和地道:“你坐下。”
二凤乖巧地坐在一侧。
“会下吗?”秦王政反问道。
二凤:“师傅曾经教授过,学得了一些皮毛。”
秦王政点点头,“陪父王下一局。”
“好。”
秦王执白棋,二凤执黑棋,秦王政率先在棋盘上放下棋子。
很快,二凤便愣住了,想不到秦始皇的棋艺这么高。
“怎么不下了?”秦王政故意道。
二凤望着棋盘,眼下有两处即将被秦王吃掉,无论他去拦截哪一处,都将会失去另一处的数颗棋子。
“父王棋高一着,儿臣佩服。”二凤道。
“你觉得父王是在简单地教你下棋吗?”秦王政反问道。
二凤明白秦王政的用心良苦,表现出一副俯首帖耳乖乖儿的模样。
“纹枰之上,黑白之间,凶险至极,直至胜利,无论哪方,都会有所伤亡。棋局如战场,如果想要取胜,必须得有取舍,还得有纵览全局的能力,父王现在就是培养你成为一名合格的下棋人,而不是做一颗听命于人的棋子,你可明白?”
“父王用心良苦,儿臣着实感激。”
秦王相信二凤如此聪慧,定能明白自己言外之意。
“那你还准备跟王老将军一起前往攻打赵国吗?”
二凤毫不犹豫地回答:“儿臣愿意!”
秦王政:......
“父王让你临朝听政,让你参与廷议,是有意培养你成为总览大秦的执棋人,为何你偏偏愿意去当一个冲锋陷阵、任人驱驰的马前卒?”秦王政恨铁不成钢地反问道。
“父王,由您做这执棋人,儿臣替您冲锋陷阵打天下不好吗?”二凤歪着头,用一双明亮无暇的大眼望着秦王政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