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书献给美好如花的爱情
(不想看文言文的朋友可以看后面的速通版,两个版本略有偏差,速通版必读哦)
大陆伊始,众生寻成,生而有灵者流徙于世。汲日月之灵于斗转之间,渐化而有形,会神思,可言语,此族性善而兼七情,可谓不食烟火而具烟火之气者也,顷此,称其为灵。灵族多本源于花草树木,一种即为一灵,诞生之初,自命其名,诸此类则与天地共寿。然灵也,不可以哺育之法衍息,存世百年,仅上千许族人也。幸灵族皆善术以护身,延延百余年,不衰反兴。
灵者,生而自由者也,乃寰宇中一清流是也。共此族并存者,曰仙。仙者,情断欲绝,自命可胜高处之寒,居琼楼玉宇,自成体统,奉天帝,朝庙堂。仙族虽不可长生,而寿数绵长,又阳阳相合而育子嗣,故此族。日壮大也。
两族皆盛然□□,针锋之势,蓄势之待发。值多事之秋,仙灵二族夫灵族现二奇女,乃盛泠尘又其密友名谢习静者。盛,花之繁也;谢,花之零也,此二人便刚柔相济,长短相补也。
尘也,静也,有惊世之姿,负绝世之才。
盛氏泠尘,自取字曰“澈予”,意尘寰之中独一澄澈也。自命其名以“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也,本含笑之灵。含笑,花意矜持含蓄,香之浓可至数十里也。而泠尘者,人如其花,纤姿玉立,三千青丝如瀑,淑娴美极也。而心境玲珑,善悦人矣,语中含蓄,非叫人恶也,而遇事常断于私交之情也。于战,则善防,守御为盾,非静之攻势不可破也。何为此独以静为殊者欤?此乃后话也。
谢氏习静,其名者晓之为“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也,字“疏辞”,语寡而不易近也。静源于绿菟葵之花,其花语曰尖刺锐利,周身布刺,易使人伤也。习静其人,喜束发,着劲装,果敢率直,字字见血,人心愠之,又服之因其治事循理,万事较之,择至利者而后行之也。静长于战而具巾帼之英矣,携其神器“落英枪”,一人之力可退千乘之兵也。落英,名为枪,实则更兼为弓也,枪端以葵枝引一韧弦,即可落弦搭箭,歼敌四方也。更辅以尘之坚御,静便致心而攻不惧己为伤也。
此二人性之相异甚远也,竟未成二者相处之天堑也,反优胜相彰,所向披靡矣。
仙者屡犯边境,二者诚知拖续之如此确非良计也,乃舍半命理,以身为引,分大陆于二土。仙者之界清冷遗世,故独凌空稍上,众谓之“仙都”;而灵者领域,因尘嚣温情,反沉于下也,史称“欲界”。
至此灵者心益诚于此二人,契二人以使之恢复并奉以为灵主,更不须强也。而众仙皆惊于尘、槿之创举,二人之名卒遍闻于仙都;帝又惮于二人之盛势,恐其覆仙都,篡天位矣,遂命人谣传于仙都而悄豢私兵,乃伺机除灵主,统欲界也。帝使即告众仙曰:“盛谢二人似求太平,实以称权也”,故九天之仙皆睥灵也。
荏苒百年已过,仙暗谋其大业,灵自处其逍遥也,河清海晏之下,二族之深阂历历可见矣。
艳花难常开,好景不常在,白驹过隙间,变相突生,风云骤起。
适仙太子新立,帝亲破两界之旧俗,邀灵者众远上仙都以欢庆,一时风光乍盛,筵席四方,二界似有冰消雪融之势。
然二人心知此乃鸿门之宴便余结界以护欲界,相携谒仙都。道未半,遇一少年,朝气英发,自称仙都之太子,知其父欲擒尘、静二人,特前此醒之。
尘颔首而谢之曰:“予等感殿下之通晓,而予等知此番险矣于启程之前,多劳殿下费心,然此间事不了,我欲界必受重创也。”
语未尽,便有喊杀声动彻而至,闻之帝声曰:“欲界灵主果聪慧至极,今孤望二位亦识时务,仙、灵二族本源一处,今逢我天界此等欣喜之日,何不趁此良机,合其籍,共其民?灵之辅仙矣,何不为大一统之乐哉?”帝此语,乃正仙都而低欲界,妄灵臣者。
朝槿其人廖几语便中的,性直也,遂不悦,愠曰:“仙灵百年之乱皆起于彼,予等退而忍之,分二界,安动兵,今彼竟更增相兼之野心?予等非束脚之兔也。”
帝耻笑而答:“今我数百精兵,尔等插翅亦难飞,有何筹搏于孤?不自量力实非智者之举……”太子欲辩,帝不允,命人下撤之,就此间隙,泠尘暗觉阴暗之息,豁然开朗,乃晓天帝之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泠尘问之于帝曰:“陛下此举旨在慑我欲界欤?汝顺势而进驻予等雨润天泽之地,更可解汝仙都黑暗几化形之迫睫之灾也。今予与汝誓约于此——我欲界携暗神以归,而汝及汝之子孙不可进扰欲界,陛下何为?”
帝大喜,即应:“此乃良法,孤遽令人引汝领其阴暗之灵也。”语毕,遂撤兵,隐逸身形,长街空余向提之领路者也。
少焉,二人见一幼子,着褴褛,面消瘦,眸影沉,阴郁潦倒,非似善类。待二人领其归于欲界,习静即横枪,欲杀之以绝后患:“此子受黑暗浸蚀已久,当诛矣。”泠尘不以为然,驳曰:“其亦非生而从恶,诞于黑暗,其固饱受鄙夷,然其择生身之道凭其自身邪?非也。不过与予等同,不待于仙者,踽踽世间也,予之何能谴?其年尚幼,善加教诲,定能守正心,大有所为。”
静遂落枪,彼说至于尘者。
殊不知,一语成谶,是风翻云涌始兴焉。
速通版:
在大陆形成之初,万物恣意生长,时间流逝,日月辉映,植卉汲取天地之灵气,渐渐形成了有识之灵,他们生性善良,有七情六欲,但他们不必进食,靠灵气滋养便可延续生息,我们在此称他们为灵族。由于灵族人皆是花木化形而来,一种花卉只有一灵,而每个花灵的名字则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决定的,像这样他们便可与天地同寿。正是因此,他们并不衍育后代,诞生后的几百年里,也不过寥寥几千族人,所幸灵族人皆善法术,这法术由他们本源之花来决定,所以,灵族得以长盛不衰。
灵族人是性本爱丘山,少问世事,自由烂漫。而要提到灵族的对立面,就不得不说起仙族了,仙族人天生克己复礼,他们皆听天帝命令,在朝堂为官,各奉其职,井然有序。仙族人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居住于琼楼玉宇之中。
仙人虽然不比灵族有几乎无尽的寿命,但他们仍是有千百年的光阴可供支配,而仙族人即使薄情,也可娶妻生子,养育后代,所以不知不觉间,时过境迁,原是比灵族更晚诞生的仙族,已隐隐有了要兴盛与灵族的势头。
仙灵两族毕竟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即使灵族安分度日,仙族也免不了起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思,便想方设法的要将灵族收归统治,于是两族渐渐走进了争锋相对之局势。
正是多事之秋,上方蓄势待发之际,灵族忽然有两个奇女子挺身而出,这二位是盛泠尘和她的闺中密友谢习静。盛,花开繁盛之景;谢,花落飘零之势,从名字便能听出,这二人性格应是迥乎不同的,但既能成为好友,必定也是优势互补的。
她们惊艳世间的第一击,是绝世容颜,而由表及里,让众生惊羡的是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采气质以及“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侠者气概,这是一对天命双子星。
盛泠尘其人,由于钟爱于那一句“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于是便以诗句入了名,还给自己取了字叫“澈予”,她说愿有个干净的世界,再加上一个干净的自己。她本是含笑花灵,含笑的花语为含蓄矜持,一树繁花便足以氤氲十里,花苞似开未开,正若含笑之少女,温婉可人。
而盛泠尘人如此花,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三千青丝若瀑布飞泻,遗世独立,娴静美好。盛泠尘有一颗玲珑透彻的心,擅长察言观色,言辞含蓄又学富五车,无论与何等人也交谈,都绝不会触及对方逆鳞,一见她你便会心生好感。
但是太过于感性也导致了盛泠尘护短的性格,她可是帮亲不帮理,私交愈好,她在处理麻烦时便愈偏向你。惊世之人定不止这一点本事,战事四起的乱世,要想立身,战斗的实力也是必须的。
盛泠尘的出名并不在于她有一击毙命的绝招,而是她固若金汤的防御。自她出世以来,还从未有人能伤她一寸,无人知晓她是怎样做到的,世人只知,若是她决心要守住什么东西,旁人绝对拿不走的。但在盛泠尘的生命里,从始至终都有一个特例,那就是谢习静,世人献上生命都打不开的防御,在任何情况下都默许谢习静的进入,无论是照拂也好,攻击也罢。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个中缘由,就是后话了。
既提到了谢习静,不妨再说说她。据说,她这名字是自己嫌取名麻烦直接让盛泠尘代劳的,恰好清风乱翻书,翻开了盛泠尘桌上的一本诗集,那一页正好写着“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盛泠尘觉得意境不错,正好谢习静自己也喜欢,便取名作“习静”。当然盛大好人买一赠一,也送了她一个字,唤作“疏辞”,或许是在揶揄谢习静不擅长说话。
谢习静是绿菟葵之花,而那种绿色的小花有着尖刺锐利的花语,也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谢习静此人的性格——说话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丝毫不留情面;为人处世亦是铁面无私,遵循事实真理,毫不偏颇,正因为她这样正直果断的性子,灵族的众人都有些怵她,也有所微词。但又较之她极其理性的特点,事事都要算好取舍,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利益,灵族人也都愿意听她的号令。
谢习静喜欢将头发高高束起,一般着一身劲装,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善战的猛将,她有一把神兵,叫做“落英枪”,枪尖一过,落英缤纷,一人便可横扫千军。而这落英枪也不尽然只是长枪,这也是一把弓,必要时在枪尖引一根韧弦搭在枪身,便可射箭而出。
谢习静本身强悍的战斗力已经足以祝她半步登天了,但不可忘却的是,她还有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盛泠尘,默契的配合加上绝对的信任,谢习静战斗是从不担心受伤的,因为不管是何时何地何种方式的攻击,都有盛泠尘帮她抵挡下来。无坚不摧的矛加上坚不可摧的盾(当然前面提到了,谢习静的攻击盛泠尘是防都不防的),怎会做不到势如破竹呢?
再说回到现下局势,仙族人屡犯边境,她们二人都觉得再这么拖下去还不如一劳永逸,直接将大陆一分为二,带着灵族众人隐居于哪个时间的缝隙,去寻一处世外桃源。
于是她们各消耗一半的精魄,一惊天动地之势,将大陆撕裂成两半,灵族的那部分由于有世故尘嚣,隐于地岚,成为“欲界”;而仙族的那一半因仙人的清冷出凡,凌于半空,被称为“仙都”。由此以后仙灵两族便有了隔阂,井水不犯河水,暂时相安无事了。
毕竟是创世造物之举,二人受到的消耗反噬还是大的不可估量的,为了让他们尽快恢复并且报答她们这几百年来尽心尽力的戍边守护自己,每个灵族人都自发的与二人签订灵魂契约,奉她们为“灵主”,随叫随到,不可违令。但二人并不把这灵主之位放在心上,从不以此要挟灵族众人,同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与之前毫无差别。
盛泠尘与谢习静这惊天动地的伟业还是再一次狠狠地震惊了仙族人,百年后仙都还是流传着二人的传奇,眼见仙人越来越崇拜她们,天帝也不由得心生忌惮,他怕有一天这两人突然就起了统一天下之心,再借她们在仙都的盛名,一举夺权。
于是秉着先下手为强的看法,天帝悄悄
豢养了一支精兵,并在仙都散布谣言说:盛泠尘与谢朝槿从表面上看上去是想二族休战,为了万世太平,实则是想借此覆灭仙族罢了。于是仙族人渐渐的越来越敌视灵族,加入了天帝所谓的“戒备”之列。
终于,他们等来了一个契机,恰逢天帝册封太子,天帝突然打破了二族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假装已经放下之前争斗的芥蒂,邀请灵族人上仙都,参加宴席庆祝。盛泠尘心思玲珑,当然知晓这是一场鸿门宴,但这又不可不去,不去的话倒更是给他们挑起事端的理由,于是便在欲界留下一个守护结界,和谢习静一起前去赴宴。
但她们没想到的是,才踏上仙都的土地,就迎面撞上了一个少年,那少年自称是今天之宴席的主角——仙族的太子殿下,他此前是来警告盛泠尘与谢习静的。
自从他无意间听到自己父帝要借此册封大典一举擒住两位灵主,“夺回”欲界的密谋,他便日日忧心。灵族人并未做错什么,父帝为了自己的利益却天天谣传灵族人穷凶恶极,他知道看似清冷高高在上的仙人都活得很讽刺,明明心中有欲,却要硬生生的将那阴暗思绪压抑,装作无情无欲的样子。
他自己也不例外,明明知道自己父帝有错,可那毕竟是亲人,自己还是包庇了父帝犯错,他鄙弃自己。
他想现在迷途知返是返不回去了,只能悬崖勒马,能让灵族有个预知,留下一个人也是好的,但他没想到的的是,灵主早已看穿了自己父帝的阴谋,竟只有她们二人前来。
了解这太子殿下的来意后,盛泠尘开口道:“多谢太子殿下的提醒了,但我们既然来了,肯定也心有准备,不必过于忧心,也不必自责,你内心的挣扎正是人之常情,与你自贬正相反,我觉得你有勇气去审视自己的缺点,活的很真实。”
交谈还未完,喊杀声便响彻云霄,天帝嗤笑着:“早就听闻灵主才识过人,今天竟还代替我管教起太子了,来人,先带太子殿下下去。”
“但你即使有所察觉,今天也走不出我这重重精兵的包围圈。解决了你们两个,欲界可就没什么战斗力了。还不是我的囊中之物。不如我再给你们一个选项,带着你们的灵族,奉我仙族为上,每年朝贡,守我仙都之法,怎么样,考虑一下吧。”天帝得意扬扬的说着。
谢习静愠怒:“你们仙族还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没了我们,你们真当我灵族全是乌合之众,任人捏扁揉圆的软柿子吗?我们不愿开战,不想看到生灵涂炭,已经一避再避,你们还不知满足吗?先让我灵族俯首称臣,你们没有那个本事。再说,你真觉得你这一点天兵,困得住我们吗?倒是不自量力。”
这针尖对麦芒之时,盛泠尘忽然感觉到一丝阴暗的气息袭来,便豁然开朗,明白了事出的原委。
她质问于天帝:“天帝陛下,其实怕我们篡权也不是你对我灵族起杀心的根本原因吧,你这仙都已隐隐有黑暗之气滋生,你们害怕被你们自己营造出来的黑暗反噬,所以想收服我欲界,在顺势占领我们还没被污染的那片净土在是你们真正的目的吧。”
盛泠尘已经在同心阵里与谢习静沟通过了,两族开战不管怎样都是“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闹的两败俱伤,争个你死我活,与二族都无益处。
二人商讨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于是她继续循循说到:“这样吧,我们做个交易,我今天带走你们这仙都里所有的黑暗,包括——那个孩子,但这仙都之后会怎样我们都不会再管,并且你仙族所有人都必须立下血契,永世不得在进犯我灵族,子子孙孙都不可以,你们要将这血契传承在血脉里,你意下如何?”
就算是脾气再好,盛泠尘也并未给仙族留下什么活动的谈判余地,毕竟忍一时风平浪静,可一忍再忍就会被说是懦夫了,她此番话便是要让仙族戒备着,灵族人只是与世无争,不是不堪一击,更不是软骨头。
而一旁的天帝还在震惊:“你怎会知道他已经化形!……这对仙族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可以,我同意了。来人,带灵主去领走那个麻烦。”
他还是忌惮这两位灵主的,既然煮熟的鸭子都自己送到嘴边了,岂有不咽的道理?那个祸害,迟早会给她们两个带来麻烦的。
二人跟着使者来到一处破败的荒院,一走进便看到一个法阵中锁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这就是黑暗之子,仙都所有仙人内心阴暗面的力量具象化而形成的神灵,是上天给仙族的报应。她们带走了那个孩子,并将仙都所有的黑暗之气都净化了,不觉间,因果早已种下。
回到欲界,谢习静便将枪尖指向了那个黑暗中诞生的孩子,想要就此杀了他以绝后患,但却被盛泠尘拦住了:“疏辞,……他也仅仅是个新生的孩子,他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难道我们就要以这种武断的方式决定一个生命的生死吗?”盛泠尘心软了。
但谢习静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他从诞生以来就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恶意,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个天生的坏种,最后为祸世间呢?澈予,对敌人善良是对自己的残忍啊。”她劝着盛泠尘。
“可是疏辞你不觉得他和我们很像吗?本来都诞生自一片大陆,却屡遭偏待,说的好听点我们叫避世,但事实上我们不都是被驱逐的人吗?只要我们善加教导,他会变成一个大有所为的正直之人的。”盛泠尘继续说。
谢习静不能拿盛泠尘怎样,只得宠溺着答应:“好吧,听你的。”放下了长枪。
殊不知,谢习静一语成谶,风翻云涌,自此开始。
想了很久,我觉得越写到后面这本书的内容就越偏离了我当初开始写的中心立意,所以做了个大决定,我要重新开始写啦,人设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剧情和名字都换了,容我慢慢改慢慢更吧——不记得上一次改是多久了(ノへ ̄、)
不好意思(捂脸),又有一点剧情上的小修改,名字还是改了下,毕竟绿菟葵用木槿花掺杂在名字里怎么看都很奇怪。我新加了每个人的字哦(不然喊的昵称太奇怪了)(;′⌒`)——2025.4.1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