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书院放假,沈言庭头天晚上便收拾好了行囊。他换洗衣裳少,拿包裹一系便好了。
朱君仪看他东西不多,便趁机塞了几包干果。
沈言庭大大方方地收下,还道:“回来我也给你带吃的。”
他还挺幸运的,虽说在书院碰到刘均这种龌龊小人,但舍友却没得说,追求正义的人,运气果然差不到哪里去。
朱君仪也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同样家境贫寒,同样性情张扬,但庭哥儿的张扬跟二弟的张扬还不一样,庭哥儿就没有盛气凌人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庭哥儿打从见面起就没有嫌弃过他胖。
萧映枕着头,心中酸溜溜。他自己穷困潦倒也就罢了,连新来的舍友也这般寒酸。当然,仅因为这些还不足以让他对沈言庭产生任何意见,他不痛快的是朱君仪区别对待。
给他分口吃的,还要他自降身份变成老二,如今来了个沈言庭,却不让他当老三!
凭什么,他哪一点比不上沈言庭,难道就因为沈言庭长得好、性格好、读书好、待他吗?沈言庭还是后到的,他才是先来的那个,偏心眼也别偏得这么厉害。
越看越气,萧映蒙住脑袋,眼不见心不烦。
收拾好后,沈言庭回身问:“你们明日如何安排? ”
朱君仪道:“我爹明天一早派人接我回去。”
说完瞅了一眼萧映:“二弟你若是无事,可以随我一同回家。”
现在想起他了?萧映哼了一声:“不去。”
跟个少爷似的。
沈言庭又问:“那萧大少爷可愿意去檀溪村转转?”
村里有什么好去的,他才不会去呢,萧映倔犟道:“不去。”
朱君仪一阵唏嘘,都穷成这样,犟什么呢,庭哥儿再穷好歹有家可回,二弟连家都没得去。可怜不说,自尊心还强,他想帮衬都无计可施。
沈言庭却是越发好奇萧映究竟是打哪儿来的呢,该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这种娇气又张狂的个性?
第二日一早,沈言庭准备回家时,恰好又碰上陈夫子。
陈夫子问他辩论的事。两边书院已经拟好了辩题,只等学子报名。可毕竟是头一回办这种事,学子们表现不是很积极。陈夫子知道沈言庭肯定要凑这个热闹,遂让沈言庭先选个题,这两日回家也好准备准备。
沈言庭认真看过,最后停在一道与众不同的辩题上——眼下国库吃紧,该当开源还是节流。
松山书院抽中的是开源,对面庐山书院则是节流。前面诸多辩题都是学术上的争议,唯有这一题,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即便没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也能说上两句,但要想说得透彻,不花费一番功夫是不行的。
沈言庭一眼就相中了。
他就要辩这个!
陈夫子有些诧异,但是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孩子打从第一回碰面时便有些跳脱,与人不同,但他还是提醒一句:“这题想要辩好,需得耗费不少心血。”
“知道,学生必会用心准备的。”
陈夫子失笑,想让这孩子知难而退怕也是不能了。也罢,让他试试也好,反正如今报名的人也不多,陈夫子顺势给沈言庭留了个名额。
做好选择的沈言庭心满意足地下了山。他本来是可以蹭朱君仪的车,但在山下碰到了谭溪村附近的赶车人,遂直接上了牛车,免得朱君仪再绕远路。
牛车路上走走停停,又招揽了不少客人。期间有一位学子模样的读书人上了车,正好坐在沈言庭对面。
沈言庭问过后才知道,这原来是庐山书院的。
是他那位堂兄的同窗!
沈言庭打了声招呼拉近关系后,便问起了沈春元,他从前对这位堂兄可以说是一概不知。
只听对面那位疑惑地摇头:“书院学子众多,这位沈公子我倒是没有听过。”
竟然没听过?!
沈言庭挠了挠脸颊,不是说他堂兄了不得,在书院颇得夫子看重吗?一般这种风云学子,应该是响当当的存在,周围没有不认识的。怎么这位听到“沈春元”的大名,却无动于衷?
难道传闻有异?
一头雾水的沈言庭没多久也到了家。刚打开远门,便被迎面扑过来的小家伙抱住了大腿。
沈言庭立马将小妹捞起来抱在怀里,沉甸甸的,抱在怀里很踏实。
沈鲤却憋着嘴,要哭不哭地看着沈言庭。她哪里知道哥哥走了会不回来?沈言庭不在的前两天,沈鲤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每天就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着沈言庭回来的。
秦宛哄了又哄,仍是没有哄好,每天都要哭一哭。今天早上已经哭过了,但沈言庭突然出现,又勾起了沈鲤的伤心事,她也不嚎啕大哭,只是默默地伸出小手,抹着眼泪,偷偷觑着沈言庭的反应。
可怜极了。
沈言庭叹息,差点都想答应下次不会再丢下她,但是理智还是让他闭了嘴。做不了的事从一开始就不能答应,沈言庭改口:“看哥哥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
没能听到自己想听的,沈鲤撅了撅嘴,但她也知道哥哥读书辛苦,不能胡搅蛮缠,于是轻轻踢了踢腿,滑了下去,只是牵着沈言庭的手往里走。
秦宛还在地里忙活,沈茂山出去砍竹子,沈阿奶在外头拾柴火,沈言庭进屋一看,家里竟然只剩大房一家人,还整整齐齐的,一个不落。
许久未见的大伯沈青书跟沈春元都在。
沈青书见到侄子还挺熟络:“庭哥儿回来啦,快过来喝碗糖水。”
沈言庭瞥了一眼桌上的海碗,痛快地跑过去倒了两盏,一盏给他,一盏喂给小妹喝。
平日里他们哪能喝到糖水,也就大伯跟堂兄回来才有这待遇。也不知这父子俩怎么那么巧,刚好凑一块儿回家。
沈春林在旁看的都有点嫉妒了,沈言庭打小就护着这小丫头片子,对她有多好,对自己就有多无情。
沈青书还在关心沈言庭在书院的情况,沈言庭对这个大伯没什么恶感,捡着几件无关痛痒的事情应付一下。
黄氏三催四请地让他回家,为的就是阻止庭哥儿读书,但沈青书没脸这么干。二房读书甚至都不用爹娘掏钱,他要是再从中作梗岂不是太自私了?虽说他本来也不是大度的,但是老二去世还是让沈青书对侄子侄女心存愧疚,没办法对他们太刻薄。
黄氏听着沈言庭的回话却不痛快了,这小兔崽子运道这么好,新舍友竟然是县城的富家子弟?他们的元哥儿怎么没有这样好命?黄氏心里犯酸,嘴上却道:“真不容易,难得碰上个家里有钱的,庭哥可要好生巴结巴结。”
沈言庭眼皮都没抬一下:“庐山书院应当也有家世出挑的,您怎么不让堂兄巴结巴结?”
黄氏脱口而出:“你堂兄怎么能做这种事?”
话说完,众人都愣住了。
沈青书知道妻子糊涂,赶紧描补:“你伯母说笑呢。”
沈言庭静静地望着这一家人:“并不好笑。”
大房众人:“……”
有点尴尬。
这孩子会不会说话?
黄氏咬了咬后槽牙,她就说自己讨厌这个小崽子是有原因的,不过一时失言罢了,怎么就揪着不放?不回来还好,一回来就扫兴,方才的糖水也真是白喝了。
沈春元玩笑一般轻斥了声:“庭哥儿脾气见长了,说话也怪别扭的。”
而后不等沈言庭回话,便自顾自地吹嘘起自己在书院的事。
黄氏一听到儿子在书院得夫子看中、同窗羡慕,顿时什么气都没了,比吃了灵丹妙药还管用。
沈春元似乎也很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越说越亢奋。
沈言庭却不耐烦听这些,打算带着小妹先回去,不料刚转身就听到沈春元提到自己即将参加辩论,还将题目给家里人透了个底,表示自己已经十拿九稳,肯定能力压松山书院夺魁。
沈言庭动作一顿,诡异地看了一眼沈春元。
沈春元莫名其妙地回了一眼:“庭哥儿看我作甚?”
沈言庭:“……没什么。”
只是有些期待辩论那日的到来了。
得知沈言庭到家,秦宛没多久便忙完了地里的活,赶着回来了。儿子头一遭离家读书,秦宛攒了一肚子的话准备问他,但沈言庭没那个功夫,他这次回来有迫切的事要办!
沈言庭翻开己抄写的方子,兴致勃勃道:“娘,咱们试着做卤味吧,就用这个方子。”
他也是琢磨了两日才定下来,也有比这成本更低的的,但卖卤味胜在方便,只要将卤子调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秦宛被儿子的话给弄得晕晕乎乎,什么卤味,什么方子?
好在沈言庭已经提前编好了说辞,只说这是自己在书院藏书楼翻书时无意间得到的方子,瞧着不赖,且周边人从未试过。到时候做好了可以试着去县城卖,每天卖一点儿,不比种田的收益高多了?
秦宛一看这方子便晕得慌,好长的配方,等沈言庭念过一遍,她更犹豫了,这卤料配方,要想凑齐了可不便宜。可孩子辛辛苦苦将这方子抄下带回来,若是试都不试,也太对不住孩子的一片良苦用心。
沈言庭期待:“娘,试试吧。”
沈鲤也学舌:“试试吧。”
秦宛摸了摸两人的脑袋瓜:“行,那明日就试试。”
大不了不赚钱就是了。
母子俩行动都挺迅速的,第二日一早天不亮便赶去了县城,将该置办的东西置办齐全,回家就开始熬制卤汤。
黄氏听到动静后,再次坐不住了,这对母子俩究竟要做什么?到底还要浪费多少钱?
黄氏:他们浪费的,都是我的钱啊[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卤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