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飞鸟城市 >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和敖棠一样,柯镜宇也对两人这无处不在的“偶遇”习以为常了。

他波澜不惊地抬起头,目光敏锐地转向李睿知,发现这小孩正盯着自己胸口的相机,大眼睛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脸上掌印尤在,只是淤青淡了许多。

几分钟后。

敖棠递可乐给柯镜宇,他本想拒绝,却见她下巴朝李睿知的方向指了指:“他给的。”

李睿知正坐在不远处的秋千上,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卖力地点着,伴随着魔性洗脑的bgm,眼睛咕溜溜地转着。

一看就在抓大鹅。

幼儿园园区不大,地上铺了层塑胶,院子中间摆着一个滑梯、两个小秋千、加上他俩现在靠坐的毛毛虫小火车,基本就是所有丰荣了。

敖棠记得,两年前的时候,幼儿园差不多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只是墙画的颜色更新些。

“他以前就读这个幼儿园?”柯镜宇端着可乐,抿了一口说。

敖棠坐在毛毛虫的另一节上,有些惊讶他居然主动开口。

话落地了两秒,柯镜宇偏头看过来,两人的距离很近,能看到他浓密的睫毛。

“应该是。”敖棠看向李睿知毛茸茸的脑袋,“我听他邻居说过,他妈在的时候,他的日子还算不错。”

柯镜宇闻言垂下眼睫,极轻地点了点头。

话题是他起的,现在又冷漠起来了。

敖棠嘴角浮起嘲讽的笑容,说:“你怎么不问后来呢?”

柯镜宇眨了眨眼,脸上依旧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虽然认识不久,但他能感觉到,敖棠的态度里总藏着若有似无的刺,不软不硬,似嘲非嘲,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弯酸”。

就像刚才那句“大导演”,又或者像现在这样夹枪带棒。

不过他没什么反驳的心情。

柯镜宇把可乐放到一旁,抬眼问她:“后来呢?”

“他爸下岗之后,白天喝酒抽烟打牌,晚上回家打老婆,打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婚了,男人嘛,婚姻虽然失败了,但总得留下点什么吧。”

柯镜宇听懂了,“所以,他就是那个战利品。”

敖棠抬起脸,享受着难得的冬日阳光,声音却是冷的,“他妈走了之后,他爸就开始打他,打得狠了,他就往车库跑,我第一次见到他就是在车库,小小的,像条流浪狗一样,所以我给他取名叫李狗儿。”

柯镜宇闻言,看向敖棠,学着她的口音:“李-狗-儿?”

敖棠点头,“榆阳话,你听着可能觉得有点粗俗,但在本地,我们把猫儿狗儿都喊幺儿,别看有些人是独生子,家里可能还有个狗哥哥狗姐姐。”

她尽可能举一些通俗的例子,想让对方听得明白一点。

柯镜宇想象到她描述的画面,忍俊不禁地笑了笑,转头看见敖棠正看着自己。

他端起旁边的可乐喝了口,没喝出什么滋味,眼睛越过幼儿园的围墙,看着不远处小区的几栋楼,开腔道:“可能你不信,我是榆阳人。”

敖棠睁圆了眼睛,还真挺诧异的。

柯镜宇把可乐端在手里,杯子里的冰块已经化了,杯子被溢出的水珠沁湿,有些软榻,不过他还是端在手里,说:“我在榆阳出生的,很小的时候就被带着去了北方。”

敖棠举一反三:“你父母是榆阳人,所以你听得懂榆阳话?”

“我父亲是榆阳人,榆阳话我会的不多,只是听得懂。”柯镜宇说。

“明白了。”敖棠点了点头,手撑在身体两边,将腿长长地伸出去,保证全身都沐浴在阳光下。

从她的理解来看,柯镜宇不算榆阳人,他最重要的成长时期不在榆阳,很多氛围是需要亲自感受的。

不过也很难说,有人留学几年回来完全像变了个人,有人只在本地待了一阵,出去逛商场都穿拖鞋,喜好和取向的东西说不准的。

安静了一会儿,等敖棠晒够了阳光,她把脚收回来,两手枕在膝盖上,端起可乐对柯镜宇说:“榆阳雄起。”

柯镜宇听懂了,端着可乐和她的碰了碰,也说了句:“榆阳雄起。”

“欢迎回榆阳。”这句话是普通话。

“谢谢。”柯镜宇听出她话里的真诚,心里有些触动。

从他打算回榆阳开始,知道的人都是反对的多,支持的少,唐老师虽然没有反对,但时不时的微信问候,还是显出了她的担心。

那边的李睿知放下了手机,起身朝这边看。

敖棠也站起身,对柯镜宇说:“我要送他去学校,你走的时候——”她指指前面铁门上挂着的锁,“记得把锁关上。”

柯镜宇点了点头,眯着眼,看着站在阳光里的敖棠,突然想起一件事,“报警回执,下次见面我带给你。”

敖棠挑了挑眉,她觉得意外的时候,很喜欢做这个动作。

“行,那谢谢了。”敖棠说。

“不客气。”柯镜宇端起杯子。

敖棠笑了笑,朝李睿知招了招手,等人走进,她拿起被玩得发烫的手机看了眼时间,然后把李睿知的脑袋朝柯镜宇的方向掰,“应该说什么?”

“再见哥哥。”李睿知说。

“走了。”敖棠说完牵起李睿知的手,走出幼儿园。

等一大一小走远,天就阴了下来。

柯镜宇坐在毛毛虫上,看着还在荡着没停的秋千,又看了看旁边三层的小楼。

窗户都在,墙也不旧,没有乱涂乱画的痕迹,像是有人专门维护过,加上敖棠让她关锁,他猜想平时来这儿的人不多,或者说,根本就没打算让人进来。

柯镜宇今天带着相机和稳定器出门,打算去江边采景,因为听到琴声才误闯了进来,其实他没有什么探险的爱好。

于是起身提着没喝完的可乐,正打算往外走的时候,瞥到小楼的门没关,从他的角度,刚好能看到摆在门口的电子琴。

看样子里面应该是个音乐教室,或者室内活动场之类的,敖棠弹琴的位置应该是讲台。

他走过去,伸手拉住门锁,转身的瞬间,余光忽然瞥见墙边立着一块蓝色牌匾,长长的,紧贴着墙面,像是有人特意放置的。

走近细看,牌匾上写着“榆阳棠靖文化有限公司”——敖棠递给张润泽的名片上,似乎就是这个名字。

柯镜宇迅速环顾四周,除了这块突兀的牌匾,再没发现其他不属于幼儿园的物件。

他了然地关上门。

-

傍晚的时候,柯镜宇站在南山上,手里举着稳定器。

相机的取景框里,是榆阳城日夜交替的景色,雾霭蓝的天空里,橘红的晚霞追着夕阳跑,像新娘拖曳的裙摆。

山脚下,城市的装扮焕然一新,高楼已经披上了各色霓虹,各区营业的夜灯也活跃起来,两江平静地穿过城市,洗涮。

很好,不愧是最佳观景台。

柯镜宇放下稳定器,把位置让给旁边的游客,他则拿着相机走到另一侧,低头翻阅着今天的拍摄成果。

空镜、抓拍、特写,都还不错,尤其在老街拍的场景,很有韵味。

几个棒棒军老人坐在梯坎上聊天,旁边走过一个卖叮叮糖的中年人,后景是露天的茶馆,再远点就是绿斑裹缠的老街。

统统都是榆阳特色。

他指尖快速地按着,眼睛盯着屏幕,有犹豫的就留着,一眼觉得不够味的就删。

挑挑拣拣,留下来的只有十之一二。

柯镜宇拿着相机,拦了个出租车往回走。

在后座拆着稳定器的时候,手机响了。

他单手接起,眼睛仍盯着稳定器。

“柯副导,吃了吗?”张润泽的声音传来。

柯镜宇手上的动作暂停,抬起头,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还饿着肚子这件事。

在片场的时候,忙起来就顾不得吃饭,离职这段时间,他特意调整过,三餐很规律。

今天纯粹是忘了。

他这边一静音,那边就猜出来了,张润泽笑着:“正好,来一起吃火锅。”

柯镜宇:“我没记错,昨晚也是火锅。”

张润泽在电话那头直摆手:“昨晚不算,今晚才是正宗榆阳社区老火锅,三拖一你听过没?”

听他又是“正宗”,又是“社区”,又是“三拖一”的,柯镜宇不想扫兴,只能言不由衷地说:“还真没有听过。”

收了线,张润泽“噔”地一声,把地址发了过来。

柯镜宇打开地图,发现离住的地方不远,隔了三四个街区的样子。

半小时后,在定位门口下了车。

一路上,张润泽的微信就没停过。

【我们到了】

【这家店特别接地气,你一定要来看看】

【我今天才知道,火锅锅底还有荔枝味的,真是长见识了】

……

柯镜宇挑了几个重要的回复,抬头一看。

可以说,十分极其非常地接地气了。

老宿舍楼下,外面搭了大红的帐篷,从里到外摆着一水的,只有那么膝盖高的桌子。

进门,水泥地,发黄的墙壁,连装饰都稀缺,只有个木头柜子摆在门口当前台。

店里生意很火爆,呛人的辣椒味直往鼻腔里冲,食客们挤挤挨挨地坐在小板凳上,让人难以下脚。

相当社区,相当“三拖一”!

柯镜宇以为会随便在哪张桌子看见张润泽,结果并没有,这店居然有包厢。

虽然所谓包厢明显是用几块木板隔出来的,门口挂着块挡布,这就算完整的包厢了!

走过几个热火朝天的桌位,终于到了门口。

柯镜宇掀起轻飘飘的挡布,视线往里一抬。

最先看到的不是坐在主位,拿着瓶豆奶哐哐喝的张润泽。

也不是拿着盘鸭血正往九宫格里下,突然动作暂停盯着他的助理林子。

而是悠闲站在调料台旁,手里端着两个油碟,看到他后,手上动作依旧没停的敖棠。

这三人的组合,实在有些新鲜。

“哎,柯一,就等你了,今晚敖小姐请客,地方也是她找的,说是特别地道。”

——他已经顾不上张润泽热情的招呼了。

现在在柯镜宇耳边,只有敖棠在家门口说的那句:“晚上有空吗?我请你吃火锅,我们底层人民吃的那种!”

就在他怔忪的片刻间,敖棠已经打好了佐料,扭身走到桌边坐下,顺溜地把一个油碟往空位上放,另抽了双筷子摆好,然后笑盈盈地看着他。

显然,那个座位是专门留给他的。

柯镜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我的18岁男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