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如织,在枝叶间奏响一曲热烈的夏日乐章。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肆意倾洒,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滚烫而耀眼的金色。又一年盛夏翩然而至,对于刚刚当上石山小学正式校长的赵刚和全体师生来说,这个夏天的空气中,不仅弥漫着令人难耐的燥热,更交织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小升初中考试的日子,再度来临。
然而,今年的局势格外严峻。省重点中学县二中颁布了一项全新的小升初考生分配政策:依据去年各校考入二中的人数,按照1比3的比例来划定今年的考生名额。这看似简洁明了的规则,却宛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横亘在石山小学师生前行的道路上。
回溯去年,石山小学在小升初中考试里,仅有一名学生脱颖而出,成功考入县二中。如此一来,按照新规则推算,今年石山小学获得的考试名额,竟仅有区区3个。
教导主任王超能,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地迈进校长赵刚的办公室。他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脸上写满了深深的忧虑,将手中那份决定命运般的考试名额分配文件,递到了赵刚面前。赵刚伸手接过,目光迅速扫过文件内容,原本平和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深沉。“校长,这可如何是好?”王超能焦急地开口,声音中满是焦虑与不安,“咱们学校今年有两个毕业班,足足90个学生,而且这一届学生里,尖子生也不在少数。可就给3个名额,这对学生们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赵刚缓缓放下文件,身体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件事不仅关乎今年这届毕业生的升学前途,更会对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倘若这个限制始终无法改变,五年级的学生眼见升学机会如此渺茫,极有可能选择转学。一旦如此,学校的生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陷入严重的不稳定状态。
“我们绝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必须得想办法。”赵刚猛地坐直身子,眼神中透露出不容动摇的坚定,“我先去二中沟通协商,看看能不能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名额。”
第二天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赵刚便踏上了前往县二中的路途。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一刻不停地构思着见到二中领导后要说的每一句话,绞尽脑汁地思索着究竟怎样才能打动对方,为石山小学的孩子们赢得更多宝贵的机会。
然而,现实却犹如一盆冷水,狠狠地浇灭了他的希望。当他满怀憧憬与期待地来到县二中,诚恳地表明来意后,却连学校领导的面都未能见到。门卫以领导事务繁忙为由,毫不留情地将他拒之门外。赵刚在县二中的门口久久伫立,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懑,但他明白,抱怨根本无济于事,只能无奈地先返回学校,另寻他法。
没过几天,赵刚并未气馁,再次前往县二中。这一次,他提前做足了准备,联系好了二中的一位中层领导,期望能借助他的帮助,见到学校的关键决策者。在这位热心的中层领导牵线搭桥下,赵刚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二中的一位副校长。
会议室里,赵刚神情诚恳,态度谦卑,将石山小学目前面临的艰难处境,仔仔细细、原原本本地向副校长做了详尽说明。他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地说道:“校长,我们石山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来自偏远的山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但他们对待学习无比努力,其中也不乏许多天赋出众、潜力无限的优秀苗子。这次的名额限制,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有失公平,还恳请您能酌情考虑,适当增加我们学校的考试名额。”
然而,副校长的态度却异常坚决,没有丝毫松动的余地。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冰冷地回应道:“政策一经确定,就不能轻易更改。况且,你们石山小学学生以往的成绩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能考上一个已经实属不易,还是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了。”
赵刚听到这番话,心中仿佛被重锤狠狠一击,一阵刺痛蔓延开来。他还想再据理力争几句,可副校长已经站起身来,做出了结束谈话的示意。赵刚满心无奈,只能黯然起身,默默离开。这第二次艰难的沟通,最终依旧以失败而告终。
但赵刚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彻底激发出来,他在心底暗暗发誓,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要为孩子们争取到他们应得的机会。回到学校后,赵刚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积极探寻其他解决办法。经过多方不懈询问,他终于得知,原石山小学的校友田真希,如今担任县教育局普教股长。这个消息,宛如黑暗中陡然亮起的一丝曙光,让赵刚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当机立断,决定去找田真希寻求援助。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上午,赵刚来到了县教育局。他在那略显威严的办公大楼里,几经找寻,终于找到了田真希的办公室。田真希看到赵刚来访,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十分亲切地将他迎进屋内。
赵刚简单与田真希寒暄几句后,便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他将石山小学当前面临的重重困境,毫无保留、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田真希,言辞之中,满是焦急与无奈。最后,他满怀期待,恳切地说道:“田股长,我深知这件事困难重重,十分麻烦,但为了山里那些怀揣梦想的孩子们,我实在是走投无路,只能恳请您帮忙。您看能不能出面,和二中的领导或者老师沟通一下,带些题目去我们学校进行一次测试。倘若孩子们的测试成绩优异,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到时候再考虑增加招生名额,您觉得这样是否可行?”
田真希静静地听完赵刚的一番肺腑之言,心中被他这份一心只为学生着想的赤诚之心深深打动。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说道:“赵校长,您这份对学生的拳拳爱护之心,真的令我深感钦佩。这件事确实有不小的难度,但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忙。”
听到田真希的答复,赵刚心中瞬间涌起一股强烈的希望之火。他激动不已,紧紧握住田真希的手,诚挚地说道:“太感谢您了,田股长!孩子们的未来,可就全仰仗您了。”
从教育局出来后,赵刚的步伐都变得轻快了许多。他心里明白,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但至少,他又朝着为孩子们争取机会的目标,稳稳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光匆匆,半个月转瞬即逝。在这半个月里,田真希为了石山小学的事情,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忙碌。他充分动用自己在教育系统多年积累的深厚人脉与丰富资源,多方斡旋协调。他先是不辞辛苦,仔细整理收集石山小学近几年的教学成果详细数据,精心挑选出能够彰显学校教学实力和学生进步的各项指标;又深入校园,收集了许多学生们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生动事迹材料,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
一切准备就绪后,田真希多次主动预约,诚恳地约见二中领导。每一次会面,他都从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阐述石山小学学生的巨大潜力不应被过往的成绩所局限。他言辞恳切,态度真诚,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和对石山小学学生的深切关怀。
或许是田真希的不懈努力终于打动了上苍,又或许是他那些合理且充满诚意的诉求引起了二中领导的重视与共鸣。二中的领导班子经过反复深入地商讨与权衡利弊,终于做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决定:破例给石山小学增加到16个考试指标。
消息传来,赵刚心中那块沉甸甸、悬了许久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迫不及待,马不停蹄地将这个天大的喜讯告知全校师生。刹那间,整个校园都沸腾了起来,欢呼声、雀跃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每一个角落。学生们的备考热情被彻底点燃,空前高涨,他们仿佛一群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师们也备受鼓舞,鼓足了干劲,抓紧最后的每一分每一秒,为学生们进行悉心辅导,答疑解惑。
考试当天,16名石山小学的学生满怀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考场。他们深知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承载着太多人的期望与付出。考场上,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手中的笔在试卷上飞速舞动,将平日里积累的知识与智慧尽情地挥洒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间。
不久后,成绩公布的时刻终于来临。这个消息,犹如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在全县范围内轰然炸开——石山小学的16名考生中,竟然有11人成功考取县二中!这个惊人的成绩,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让那些原本对石山小学持怀疑态度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合不拢嘴。
学校里,师生们欢呼雀跃,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肆意流淌在他们那满是喜悦的脸庞上。这一刻,不仅仅是学生们个人努力收获的荣耀时刻,更是整个石山小学发展历程中的高光瞬间。一时间,石山小学成为了全县瞩目的焦点,人们纷纷对这所曾经不被看好的学校刮目相看。而赵刚和全体师生也深深明白,这仅仅只是他们迈向更美好未来的一个崭新起点,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