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日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给校园蒙上一层朦胧的纱。会议室里,气氛却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一场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校长赵刚眉头紧锁,神情严肃,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众人的心坎上:“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来解决。这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也是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老师们交头接耳,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语文老师李小冉率先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我觉得这些孩子最缺的就是母爱。他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孩子性格都变得孤僻内向。咱们应该多开展一些关爱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比如说组织亲子书信活动,就算父母不在身边,也能通过书信传递爱。”
话音刚落,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王立扶了扶老花镜,缓缓说道:“我倒觉得心理问题才是关键。我班上有个留守儿童,表面上看着挺正常,可一遇到考试就紧张得不行,成绩直线下降。咱们得重视心理咨询,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最好能一对一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这时,坐在角落的历史老师王博也忍不住开了口:“我发现不少留守儿童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态度特别不端正。他们觉得反正父母不在身边,读书也没人管,以后还不是一样打工。我看咱们得从思想上引导,多讲讲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教务主任王超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清了清嗓子:“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们必须要有个全面且系统的方案。我建议可以从心理干预、学业辅导和行为管理这几个方面入手。心理干预能解决孩子们内心的困惑;学业辅导能帮助他们提升成绩,增强自信;行为管理则可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咱们得全方位地给予这些孩子关怀和引导。”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赞同的低语,参会的老师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心理干预、学业辅导和行为管理为核心的工作方向,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
会议一结束,确定好的领导小组的成员们便迅速行动起来,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工作。德育处的段蓉脚步匆匆,她和后勤主任李康杰在校园的走廊上一边走一边讨论。“李主任,那些留守儿童大多缺少家人的陪伴,心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咱们得想想办法,怎么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心理关怀。”段蓉满脸忧虑地说道。
李康杰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回应:“生活保障这一块我们后勤肯定全力做好,食宿方面一定让孩子们舒心。至于心理关怀,我觉得可以定期安排心理咨询室的老师给他们做一对一辅导,你觉得呢?”两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后勤办公室,还在继续探讨着具体的实施细节。李康杰拿出纸笔,详细记录下段蓉提出的建议,诸如在宿舍布置温馨的装饰,打造专门的谈心角落等。
与此同时,肖敏等几位骨干教师也聚在了一起。他们围坐在办公桌旁,桌上堆满了各种教学资料和学生档案。肖敏翻看着手中的档案,认真地说:“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业辅导计划,得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像小明,他数学基础薄弱,但语文思维很活跃;而小红则相反,语文需要加强,数学却很有天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其他老师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热烈地讨论着如何让辅导计划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老师提出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组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组;还有的建议制作线上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在校园的各个班级里,班主任们也没闲着,各班都在忙着建立家长群。老师张力坐在办公桌前,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发送着一条条消息:“各位家长,虽然你们在外地打工,但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席,希望大家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不一会儿,就有家长回复了:“老师,我们也没办法,在外面打工太忙了,只能辛苦你们了。”小张看着这些回复,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家长们的无奈,也更坚定了要好好照顾这些孩子的决心。他逐个回复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虽然各项工作才刚刚起步,但整个学校都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大家都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而努力着,这股凝聚力让赵刚校长深感欣慰。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校园里依旧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