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暗影交锋》第六章
连绵的春雨终于彻底停歇,北国的天空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湛蓝。阳光透过新发的嫩叶,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但林下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踩上去依旧发出咯吱的声响,寒意刺骨。
顾铁山带领着队伍,如同经验丰富的斥候,在密林中悄无声息地移动。他充分利用着复苏的军事记忆,选择的行进路线往往出乎意料,时而沿着兽道,时而横跨冰冷的溪流,时而甚至反向迂回,最大限度地规避着可能存在的追踪。他教授的技巧被迅速应用,耿大山负责清除队伍走过的痕迹,小陈和赵小栓则交替前出侦察,确保前方安全。
他们在一个废弃的、半塌的炭窑里暂时安顿下来。这里比之前的山洞更隐蔽,空间也稍大一些。顾铁山立刻组织人手加固掩体,设置警戒哨,并将炭窑内部进行了改造,确保一旦遇袭,有多个撤离通道。
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恢复与外界,尤其是与那个被策反的文书王德贵的联系。之前的紧急转移,中断了这条重要的情报线。
“王德贵这条线不能断,”沈兰君在昏暗的炭窑里,对顾铁山低语,“他在日军后勤部门,位置关键。上次虽然提供了‘江湾’可能暴露的模糊信息,让我们得以警觉,但价值有限。我们必须拿到更具体、更有价值的东西。”
“风险很大。”顾铁山沉吟道,“鬼冢不是蠢货,江湾扑空,他必然怀疑有内鬼,内部清查只会更严。王德贵现在恐怕自身难保。”
“正因为清查严,他才更需要我们这条‘生路’。”沈兰君目光冷静得近乎残酷,“他挪用公款的事被鬼子拿住,已是案板上的鱼肉。之前提供情报是为了保命,现在,他要想活得更久,甚至摆脱控制,就必须拿出更有分量的投名状。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他对生存的渴望,能压倒对鬼子的恐惧。”
她仔细分析了王德贵的性格弱点——胆小、贪财、顾家。制定了详细的接触方案:不能直接见面,需要通过死信箱(一个预设的、只有双方知道的秘密传递点)进行单向联系,由小陈负责执行,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告诉他,我们需要日军近期重要物资,特别是军火、药品的运输计划。时间、路线、押运兵力,越详细越好。”沈兰君将写好的、用密码编译的指令交给小陈,反复叮嘱了交接的暗号和应急措施。
小陈郑重地接过纸条,塞进鞋底的夹层。他如今已不再是那个只凭一腔热血的少年,顾铁山的训练让他明白了任务的分量和纪律的重要性。
三天后,小陈带回了王德贵的回信——一张看似普通的、用来包烟卷的锡纸,内侧用针尖刻满了微小的、需要特定药水才能显影的字迹。
炭窑深处,沈兰君用棉签蘸着特制的药水,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锡纸上。顾铁山举着一个小小的手电筒,为她照明。昏黄的光圈下,一行行清晰的字迹逐渐显现出来。
上面的信息让两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四月十五,夜。黑河码头出发,经三道沟、狼窝掌,运抵呼玛前线军需库。货物:三八式步枪二百支,子弹五万发,手雷十箱,九二式重机枪四挺,配套弹药二十箱,另有药品及冬季军服若干。押运:日军一个小队(加强,约六十人),伪军一个连(约八十人),配备轻机枪四挺,掷弹筒两具。负责人:日军运输中队副,小野次郎中尉。备注:此路线为新开辟‘乙’字路线,意在规避抗联频繁活动区,保密级别较高。”
“好家伙!”连一向沉稳的顾铁山都忍不住低呼一声,“二百支步枪,四挺重机枪!还有这么多弹药!这足够武装我们一个营还有富余!”
沈兰君的心脏也在砰砰直跳,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着情报的每一个细节:“日期是四月十五,还有不到十天。路线是三道沟、狼窝掌……这条路线确实偏僻,多是山地密林,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但同样,也便于我们小股部队设伏。”
她的目光落在“押运兵力”上,眉头微蹙:“一个加强小队日军,一个连的伪军,加起来近一百五十人,火力不弱。硬碰硬,我们这点人不够塞牙缝。”
“不能硬碰硬。”顾铁山斩钉截铁地说,他的目光已经在地图上(那张鞣制的兽皮)快速移动起来,手指点在三道沟和狼窝掌之间的区域,“你看这里,狼窝掌往前五里,有一处叫‘一线天’的险要地段,两侧是陡峭的石壁,中间通道狭窄,仅容一辆卡车勉强通过。而且,这段路一侧靠山,一侧是深涧。”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属于优秀指挥官的战术素养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是伏击的绝佳地点!只要我们提前占据两侧制高点,用炸药封住前后路口,就能把他们堵死在里面!鬼子兵力再多,在那种地形下也施展不开!”
“但是,”沈兰君指出关键问题,“我们人手不足,更没有足够的炸药。而且,如何确保情报准确?万一这是鬼冢设下的又一个圈套呢?”
顾铁山沉默了片刻,道:“情报的真伪,需要交叉验证。大山叔认识几个常年在那一带活动的猎户和采药人,可以让他们帮忙,暗中观察近期那条路线是否有鬼子勘察或修路的迹象。至于人力和炸药……”
他的目光扫过炭窑里几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光靠我们肯定不行。这份情报,必须立刻送给杨政委!主力部队出手,才有把握吃掉这块肥肉!而我们,”他看向沈兰君,“可以负责前期侦察、引导,甚至在战斗打响后,在外围担任警戒或阻击援军的任务。”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当然,如果主力部队来不及调动,或者有其他考量……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批军火落到鬼子手里,去屠杀我们的同胞。就算只有我们这几个人,几杆枪,也要想办法咬下他一块肉来!至少,不能让他们顺顺当当把东西运到呼玛!”
他的话语中透出一股铁血的决绝。沈兰君知道,这不是莽撞,而是经历过太多牺牲后,对敌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知。有些仗,明知很难,也必须打。
“我同意。”沈兰君点头,“当务之急,是立刻将情报送出去。同时,启动对王德贵的第二轮接触,一是核实情报细节,二是给他施加压力,让他设法弄到鬼子运输队确切的出发时间和车辆信息,最好是能拿到行军路线图。”
她看向顾铁山:“一线天那边的地形侦察,需要你亲自带人去。只有你,能判断出最佳的伏击点、火力配置点和炸药安放点。”
“好。”顾铁山毫不犹豫,“我带大山和小栓去。小陈负责继续与王德贵联系。兰君,你留守,统筹全局,并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分工明确,计划初定。炭窑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而炽热。他们都知道,手中这份薄薄的锡纸,可能关系着成百上千战士的生死,甚至可能影响局部战场的态势。
王德贵,这个被命运推向悬崖边缘的小人物,在恐惧和利益的驱使下,终于抛出了他手中最有分量的筹码。而这张筹码,即将在这北国的山林中,掀起一场新的腥风血雨。暗线已动,杀机暗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