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天涯孤旅》第二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时间仿佛被压缩,又仿佛被拉长。
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顾铁山所在的东北民主联军(由抗联等部队发展而来)时,营地陷入了沸腾的欢呼。然而,顾铁山站在欢呼的人群边缘,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他遥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临江屯,是庭芝长眠之地。胜利的到来,无法冲淡他心中刻骨的仇恨,反而像在沉寂的炭火上浇了一瓢油,复仇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
“黑狐……金掌柜……”他默念着这两个名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知道,随着日寇的败亡,这些依附于日寇的魑魅魍魉,必然会改换门庭,寻找新的靠山。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南撤的国民党。
果然,不久后,部队开始南下,投入解放战争的洪流。顾铁山因其勇猛善战、经验丰富,尤其是那一身出神入化的形意拳功夫和大刀术,屡立战功,很快成为四野麾下一名以悍勇著称的营长。但他从不以官职为意,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追击仇敌。
他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战争机器,却又保持着猎犬般的敏锐。他利用一切机会,在每一次战斗缴获的档案中,在俘虏的敌军官口中,甚至在占领的城市废墟里,搜寻着任何可能与“黑狐”、金掌柜相关的蛛丝马迹。
他很少在庆功会上露面,常常一个人在油灯下,反复研究地图和零星的情报碎片。他那沉默寡言、眼神冰冷的形象,让部下敬畏,也让一些政工干部觉得他“难以接近”。只有杨队长(如今已是团政委)明白他心中的苦痛,时常开导他:“铁山,报仇没错,但别忘了,我们更是为了建立一个不再有这种悲剧的新中国。”
顾铁山点头:“俺晓得。兰君就是为了这个死的。俺报私仇,也是替千千万万像庭芝一样牺牲的同志报仇。”
一九四八年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部队即将入关。在一次整理缴获的国民党保密局(前身即军统)部分残存档案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李国豪眼中——金守信!档案记载,此人在日伪时期曾化名“金掌柜”,活跃于北满一带,与日特机关关系密切,日本投降后,凭借其掌握的情报网和对共区的了解,被军统吸收,授予少校衔,主要从事对解放区的渗透破坏活动。档案最后提及,此人已于月前随保密局部分人员南撤,可能前往华中、华东方向。
“找到你了!”顾铁山捏着那份薄薄的纸,手臂青筋暴起,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多年的追寻,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金掌柜是找到“黑狐”的关键!
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大军如滚滚铁流,向南席卷。顾铁山所在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他作战更加勇猛,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和力量都倾泻在战场上。每次攻坚,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大刀挥舞处,敌军望风披靡。“顾疯子”的名号不胫而走。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缩短与仇敌的距离。
他不仅勇,更开始用“智”。他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敌军情报系统的运作模式,研究国民党特务的活动规律。他甚至会主动请缨,参与对俘虏的甄别和审讯,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关于金守信乃至“黑狐”的线索。他那山东人的“憨直”成了最好的掩护,没人会想到这个看似只知冲锋陷阵的猛将,内心正进行着如此精细且执着的追踪。
一九四九年四月,百万雄师过大江。顾铁山站在长江北岸,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心中波澜起伏。过了江,离仇敌就更近了!庭芝,你等着,俺快了!
随着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解放,大量的敌伪档案被接收。顾铁山如同一个耐心的淘金者,在浩如烟海的卷宗里艰难地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份上海解放前夕被匆忙销毁未尽的保密局行动名单残卷上,他看到了一个用密语标注的代号——“狐”,旁边有一个模糊的注释,似乎与一个名为“东山计划”(可能与“换国计划”有关)的绝密档案相关联,而经办人之一,赫然有金守信的名字!并且有迹象表明,“狐”极有可能受命潜伏,甚至可能利用混乱,混入我军内部!
线索在此变得清晰而又更加危险。叛徒“黑狐”不仅活着,而且可能就隐藏在自己身边!金守信是他的重要爪牙!
此时,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但国民党残部仍在负隅顽抗,部分特务转入地下,破坏活动猖獗。顾铁山向上级汇报了部分情况(隐去了纯粹的私人复仇成分,强调追查重要叛徒和敌特计划),获得了继续追查的授权。
一九五零年春,部队在华南某地休整。李国豪得到一条重要情报:金守信可能化名潜伏在广州一带,试图利用当地复杂的水网和毗邻港澳的条件,建立新的情报通道。
没有丝毫犹豫,顾铁山向上级请示后,带着一支精干的侦察小队,直扑广州。
千里追凶,从冰天雪地的关外,到闷热潮湿的岭南,顾铁山的脚步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支撑他的,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是腕间那冰凉的龙鳞镯,更是对爱妻那句“找到黑狐”的生死承诺。
南国的风,带着咸腥的海水味和陌生的燥热,吹拂着顾铁山坚毅如铁的面庞。他知道,在这座鱼龙混杂的南方大城里,一场新的、更加隐蔽凶险的较量,即将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