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汴京城的空气中除了桂子的甜香,更多了一丝山雨欲来的紧绷。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报频传,辽国以“宋廷单方面调整边境榷场税额,管理不公,损害辽商利益”为由,陈兵十万于边境,态度强硬,要求大宋恢复旧制并赔偿损失。
与此同时,辽国正使、辽主幼弟耶律宗真,副使萧挞览率领的使团,也已抵达汴京城外。名义上,他们是来“协商解决榷场争端”,实则借机施压,窥探大宋朝局虚实,意图在谈判中攫取更大利益。
赵祯于崇政殿召见群臣,商议应对之策。殿内气氛凝重。
“陛下,辽人贪婪无度,榷场税额调整本就是我朝内政,且目的是为了规范边境贸易,何错之有?他们借机生事,于边境陈兵威胁,行挑衅之实!臣主张,应该严词驳斥,命边关驻军严阵以待!”枢密使狄青声如洪钟,主战之意明确。
“狄将军所言虽然有理,但此时若开战,确实并非良机。新税制推行确实存在有阻力,若能借此谈判稍作调整,平息边关争端,亦符合边境百姓的利益……”有主管财政的官员持重,主张灵活应对。
“万万不可!此例一开,辽人必会得寸进尺!我大宋国威何在?”另有大臣坚决反对让步。
争论不休间,赵祯高坐龙椅,面色沉静,目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八贤王身上:“皇叔之意如何?”
八贤王沉吟道:“陛下,耶律宗真素有野心,此次主动请缨出使我大宋,恐怕意在借机立功,稳固其在辽国朝堂地位。他们此次诉求虽聚焦榷场,实则借此试探我朝底线与应对之策。老臣以为,可先接见使团,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与底线,再定行止。事关原则问题,关乎国体,定然寸步不能让。”
赵祯微微颔首:“准奏。传旨,三日后,于集英殿设宴,接待辽国使团。命3品以上官员参宴。”
秋意渐深,汴京城的空气中除了桂子的甜香,更多了一丝山雨欲来的紧绷。边关军报频传,辽国使团已抵达开封,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之中。
展昭一身红色官服,按剑巡行在御街之上。他步履沉稳,目光锐利地扫过熙攘的人流与林立的店铺,确保着京畿重地的安宁。虽已成婚,但他与轩辕天一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隔阂,仍如一块巨石压在心口,让他眉宇间不自觉地带上一抹挥之不去的沉郁。他想着昨夜仍是同榻而眠却恪守礼节,心中烦闷更甚。
“啧,下面那傻猫,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了!”
临街酒楼二楼雅座,白玉堂斜倚窗边,一手握着酒杯,一手撑着下巴,正好将楼下展昭那副心事重重的模样看了个满眼。他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惯有的戏谑笑容,随手从桌上的碟子里拈起一颗花生米,指尖微弹。
花生米破空而下,精准地打在展昭的官帽帽檐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嗒”。
展昭脚步一顿,敏锐抬头,正对上白玉堂那双写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桃花眼。
“上来,五爷请你喝酒!”白玉堂用口型说道,还晃了晃手中的酒杯。
展昭微一迟疑,对身旁的张龙低声交代两句,便转身步入了酒楼。
雅间内,酒香氤氲。白玉堂给展昭倒满一杯,推到他面前:“我说展大人,这成了亲的人,怎么看着比当初在房州中毒那会儿还憔悴?莫非是……欲求不满?”他话语直白,带着促狭。
展昭面色微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的涩意:“白兄,莫要取笑。”
“谁取笑你了?”白玉堂收起玩笑神色,难得正经起来,身体前倾,盯着展昭的眼睛,“猫儿,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觉得,天一答应嫁你,全是因为圣旨,因为要替你解围,保全开封府和包大人?”
展昭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默认了。
白玉堂嗤笑一声,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展小猫啊展小猫,你平时断案如神,怎么轮到自己的事就蠢得像块木头?你当真以为,天一是那种会被一纸圣旨、几句流言就逼得就范的人?”
展昭猛地抬头看向他。
“你想想,”白玉堂压低声音,“她是何人?轩辕家主,连皇上都要让她三分的人物!她若不愿,就算皇上亲自开口,她也有的是办法推掉这门婚事,甚至直接离开汴京,谁又能奈她何?她答应了,不仅答应了,还由着轩辕家风光大办,住进了筱悠别院,每日等你回去。”
白玉堂的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展昭耳边。
“她那样的人,骄傲到了骨子里。若不是心中有你,岂会容你靠近?岂会在你中毒时不惜损耗自身灵力相救?岂会在你被构陷时,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用她自己的方式护住你,甚至搭上她自己?”白玉堂越说越觉得这猫不开窍,“她做的这些,桩桩件件,早已超出了‘道义’或‘皇命’的范畴。也就你这只傻猫,还在这里纠结什么‘非她所愿’,‘心中有愧’!”
展昭怔在原地,脑海中闪过与轩辕天一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她的维护,她的信任,她偶尔流露的依赖,以及昨夜……她在他怀中安睡的容颜。那些被他刻意忽略、或用“责任”来解释的细节,此刻在白玉堂的点拨下,变得清晰无比,汇聚成一个他从未敢深想的答案。
是啊,她是轩辕天一。她若无意,谁能勉强?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狂喜与懊悔的情绪瞬间席卷了他。他竟如此愚钝,辜负了她的一片真心!
“白兄……我……”展昭喉头哽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白玉堂看他这副样子,知道这傻猫总算开了窍,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行了,明白就好。既然明白了,就赶紧回去,好好跟你家夫人说清楚!别整天摆着张苦瓜脸,我看着都嫌碍眼!”
展昭豁然起身,朝白玉堂郑重一揖:“白兄,多谢!” 话音未落,人已如一阵风般冲出了雅间,留下白玉堂在后面摇头失笑:“这傻猫,总算还有点救。”
展昭运起轻功,心急如焚地赶回筱悠别院。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轩辕天一,想要告诉她,他明白了,他不会再愚蠢地自我放逐,他会用余生来珍惜她,爱护她。
然而,当他气喘吁吁地踏入别院,却只见吟儿在指挥着小丫鬟收拾东西。
“吟儿,天一呢?”展昭急切地问道。
吟儿回过头,见到展昭,福了一礼:“姑爷,您回来了。家主半个时辰前便被无极小姐接进宫去了,说是皇后娘娘召见,要一同准备今晚的宫宴。”
满腔的炽热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展昭愣在原地,心中的失落几乎难以掩饰。他望着空荡荡的庭院,一时惘然。
……进宫了啊。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宫宴要紧,辽使虎视眈眈,此刻确实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也罢。
展昭默默握紧了拳,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而柔和。
晚上,等晚上宫宴结束,他一定……
一定不再错过。
他在心中对自己许诺,那因急切而加速的心跳,渐渐被一种更沉稳、更坚定的期待所取代。晚上,他定要与她说明一切。
集英殿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大宋君臣与辽国使团分列左右,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却剑拔弩张。
包拯坐在稍靠前的位置,展昭则身着护卫官服,按剑立于赵祯身后不远处,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确保安全。他神色平静,仿佛近日围绕自身的风波并未影响到他履行职责。
让人意外的是轩辕天一和轩辕无极居然坐在了皇后的下首。
耶律宗真起身举杯,向赵祯敬酒,言语看似恭敬,眼神却带着草原鹰隼般的审视与倨傲。
“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外臣奉我主之命前来,只为化解误会,重订边贸良序。贵国单方面提高榷场税额,致使我大辽商人损失惨重,群情激愤。若贵国不能撤销此令,并予以合理补偿,只怕边境商贸断绝,烽烟或将再起啊。”他话语直接,将经济纠纷与战争威胁**捆绑。
殿内气氛瞬间凝滞。
赵祯面色不变,淡淡道:“辽使所言税额调整,乃我朝为规范边市、杜绝走私、惠及双方守法商旅之策。具体细则,本可商议。然……”他语气微顿,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以此为由,陈兵边境,绝非友邦协商之道。我大宋愿以诚相待,共谋发展,但绝非畏战之邦。”
萧挞览在一旁阴恻恻地接口:“皇帝陛下,空言‘协商’恐难平息我商民之怨。更何况,听闻宋廷近日亦不太平,宫闱流言纷扰,朝堂攻讦不断,只怕贵国精力有限,无暇他顾吧?” 他话锋一转,竟将话题引向了宋廷内部近日的风波,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宋臣脸色微变。这辽使消息竟如此灵通,且公然在殿上提及,分明是想扰乱人心,打击宋廷谈判的气势。
包拯面色一沉,正欲开口驳斥,一直静坐的轩辕天一却轻轻放下手中的琉璃杯,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
她并未起身,依旧慵懒地倚着案几,目光平静地看向萧挞览,唇角带着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萧副使对我大宋家务事倒是关心备至。不过,辽国境内各部族纷争不休,贵族倾轧亦是常事,莫非贵使是觉得同病相怜,才如此感同身受?”
她轻描淡写,直接将话题引回了辽国内部的矛盾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萧挞览脸色一僵。
轩辕天一不等他反驳,继续淡然道:“至于榷场之事,既然是商贸纠纷,自当依商贸规矩办理。贵使若觉得税额不公,大可拿出具体证据,列明损失,双方坐下来细算。若算得有理,我朝陛下宽厚,或可考量。但若只想凭几句空话和边境几万兵马,就想让我朝屈服改令……”
她微微前倾,目光清冷如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那便是打错了算盘。我大宋的骨头,还没那么软。”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耶律宗真勃然变色,霍地站起,怒视轩辕天一:“你!”
“耶律正使!”赵祯适时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殿内的火药味,“轩辕家主之言,虽直白,却也在理。榷场之事,关乎两国商民利益,自当详细核查证据,妥善商议。今日乃接风宴,政事繁杂,可容后再议。诸位,请满饮此杯。”
他举起酒杯,将话题强行拉回。耶律宗真强忍怒气,狠狠瞪了轩辕天一一眼,悻悻坐下。他原本想借宋廷内乱施压,却没想被这女人轻巧化解,反而被将了一军,心中又惊又怒。
展昭立于后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轩辕天一从容不迫,仅凭寥寥数语,不仅化解了辽使的攻讦,更维护了大宋的尊严,心中那份骄傲与钦佩难以言喻。她站在这里,代表的不仅仅是她自己,更是一种不容侵犯的力量。
宫宴在一种更加微妙和紧张的气氛中继续进行。辽使见识到了宋廷的强硬,尤其是这位看似慵懒的轩辕家主,言辞犀利,胆识过人,绝非易与之辈。
宫宴结束,返回筱悠别院的马车上。
“今日,多亏有你。”展昭看向身旁闭目养神的轩辕天一,诚心说道。若非她挺身而出,包大人与他虽也能应对,但难免陷入与辽使的口舌之争,落了下乘。
轩辕天一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辽人跋扈,无非是欺软怕硬。示弱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她顿了顿,看向展昭,“况且,他们提及宫闱流言,意在扰乱朝局,打击开封府。更何况他居然拿你被构陷一事做文章。我不许。”
她的话再次明确了一点:展昭是被她护在羽翼之下的。
展昭沉默片刻,低声轻叹:“我明白。” 他之前纠结于婚姻的起点,却忽略了自成婚之日起,他就已经被轩辕天一画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其实这也是当初赵祯下旨赐婚的原因所在。
回到别院,轩辕天一径直走向卧房。展昭迈步跟了上去。
卧房内,红烛已换新。轩辕天一正欲卸妆,从镜中看到跟进来的展昭,“过来,帮我卸钗。”
展昭走到她身后,看着镜中映出的两人身影,轻轻的卸下轩辕天一头上的金钗,之后,从身后轻轻的环住轩辕天一,将头埋在她的颈窝,声音沉闷“看来辽国在我朝的暗装桩该清了。”
“不止暗桩,只怕朝中也有人与他们勾结。”轩辕天一握住展昭环在她身前的双手上,轻轻的摩挲着,听到展昭的呼吸逐渐的有些沉重,嘴角微微勾了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