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凤栖君怀情倾繁华间 > 第12章 登基

第12章 登基

京城中神秘盗贼的风波还未平息,皇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这日,皇帝宋慕言与皇后温若初在寝宫内相对而坐,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二人严肃的面庞。

宋慕言微微皱眉,手中的奏折被他轻轻放下,目光看向温若初,开口道:“皇后,朕近日思考许久,如今朝中局势虽表面平稳,但暗流涌动,朕的几个皇子,或无治国之才,或野心勃勃心思不纯,朕实在难以放心将这江山社稷交付于他们。”

温若初轻轻点头,美目之中也满是忧虑:“陛下所言极是,几个皇子确实难担大任。不过陛下,那您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宋慕言微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朕思来想去,倒是觉得莳予或许可以担此重任。她聪慧善良,且经历过诸多磨难,心智愈发成熟。这些年,她在京城贵妇圈中颇有威望,对民间疾苦也有所了解,若能继承皇位,说不定能开创一番盛世。”

温若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认真思索起来,片刻后说道:“陛下,莳予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她自小在宫中长大,对宫廷之事也不陌生。只是让女子继承皇位,这在以往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朝中大臣们能同意吗?”

宋慕言眼神坚定:“朕意已决,若莳予能继承皇位,定能让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至于朝中大臣,朕自会说服他们。而且,莳予的夫君沈识檐武艺高强、忠心耿耿,若他能成为皇夫,在旁辅佐,定能保这江山稳固。”

与此同时,宋府内,宋莳予正和沈识檐一起研究着那伙神秘盗贼的线索。突然,宫中传来旨意,宣宋莳予和沈识檐即刻入宫。

二人不敢耽搁,匆匆换上正式的服饰,前往皇宫。在御书房内,他们见到了宋慕言和温若初。宋莳予和沈识檐行礼之后,宋慕言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宋莳予听后,眼中满是震惊,她连忙说道:“陛下,父皇,女儿虽承蒙您的信任,但这皇位责任重大,女儿恐难以胜任。而且,自古以来女子继承皇位尚无先例,女儿实在不敢应下。”

沈识檐也随之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臣也认为此事太过突然。莳予虽有能力,但这天下局势复杂,还望陛下三思。”

宋慕言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莳予,朕知道此事对你来说有些突然,但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今这江山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来守护,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至于朝中大臣那边,朕会想办法解决。沈识檐,朕也希望你能全力辅佐莳予,保我这江山太平。”

温若初也在一旁劝说道:“莳予,你就答应了吧。这天下百姓需要你,我们也相信你。而且有识檐在你身边,我们也能放心。”

宋莳予和沈识檐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犹豫和担忧。但宋莳予深知宋慕言的性格,他既然做出了决定,必定不会轻易改变。而且,她心中也有着一份对天下百姓的责任感。

沉默许久之后,宋莳予缓缓跪下,说道:“父皇,女儿愿意听从您的安排,只是女儿能力有限,还望父皇和皇后娘娘能多多教导,朝中大臣们也能多多支持。”

沈识檐见状,也跟着跪下:“陛下,皇后娘娘,臣定当全力辅佐莳予,不负陛下所托。”

宋慕言和温若初相视一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然而,他们都明白,让宋莳予登上皇位,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等着他们去面对,尤其是如何让朝中大臣们接受这位女皇帝……

宋莳予和沈识檐领命后,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皇宫。一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各自思索着即将到来的巨大转变。

回到宋府,宋莳予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沈识檐轻轻走进来,在她身旁坐下,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予儿,我知道你心中有担忧,若你不想做,我们再想办法和陛下说说。”

宋莳予轻轻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识檐,我并非不想做,只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父皇的期望,也无法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但如今父皇既然信任我,这江山社稷需要我,我便不能退缩。只是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你在我身边相助。”

沈识檐紧紧握住她的手,认真说道:“予儿,你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在你身边。我会尽我所能,护你周全,助你治理好这天下。”

次日,宋慕言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大臣们的反应不一。有的大臣面露震惊之色,显然对女子继承皇位一事难以接受;有的则眉头紧皱,心中在权衡利弊;也有少数几位大臣,对宋莳予的能力有所了解,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自古以来,皇位皆由男子继承,这是祖宗规矩。如今让女子继承皇位,恐有违祖制,还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宋慕言面色严肃,环视众人,说道:“朕意已决,莳予聪慧过人,且心怀天下,有何不能继承皇位?朕相信她能担此重任。”

然而,大臣们的反对声并未因此平息。宋莳予深知,想要让这些大臣们真正认可自己,光靠父皇的支持是不够的,必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莳予开始积极学习治国之道。她每日早起晚睡,研读各种典籍和奏章,向有经验的大臣们请教。沈识檐也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为她出谋划策,同时暗中加强对宋府和她的保护,以防有人心怀不轨。

宋莳予还亲自前往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她看到了百姓们的疾苦,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回到京城后,她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

这些措施一经提出,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保守的大臣坚决反对,认为这些措施会破坏现有的秩序;而一些有远见的大臣则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改善民生的好办法。

宋莳予没有被这些反对声吓倒,她耐心地向大臣们解释这些措施的好处,并且用详细的数据和案例来说明。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理解并支持她的改革。

与此同时,沈识檐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暗中调查那些反对宋莳予的大臣,发现其中有一些人竟然与之前的神秘盗贼团伙有所勾结,企图通过制造混乱来阻止宋莳予登上皇位。

沈识檐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宋莳予,宋莳予果断下令,让沈识檐带领一队人马,将这些不法之徒一网打尽。在沈识檐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很快便成功破获了这个盗贼团伙,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

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京城的治安,也让宋莳予在大臣们和百姓们心中的威望大增。那些原本反对她的大臣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即将成为女皇的女子,对她多了几分敬佩和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莳予的准备工作越来越充分,而朝中大臣们对她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宋莳予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了女皇,而沈识檐也成为了皇夫,陪在她的身边,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和辉煌……

宋莳予登基之后,整个国家都迎来了新的气象。她身着华丽庄重的皇袍,头戴璀璨夺目的皇冠,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坚定而自信,俯瞰着满朝文武。

登基大典结束后,宋莳予便立刻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她每日都会召开朝会,与大臣们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认真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经济方面,宋莳予大力推行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她下令减轻商人的赋税,在各地设立贸易市场,促进商品的流通。同时,她还鼓励手工业的发展,支持工匠们创新技艺,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产品。这些举措使得国家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

在军事上,宋莳予深知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稳定的保障。她重用沈识檐,让他负责整顿军队,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沈识檐不负所托,他严格训练士兵,改进武器装备,加强边防防御。在他的努力下,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家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宋莳予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既得利益者对她的政策感到不满,他们暗中勾结,企图破坏改革的进行。其中,以丞相为首的一派势力最为顽固。丞相认为宋莳予的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在朝中不断制造舆论,煽动其他大臣反对改革。

宋莳予并没有被这些阻力吓倒。她决定正面应对这些挑战,在朝会上,她毫不畏惧地与丞相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她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严厉地批评了丞相等人的自私和短视。

“丞相,朕推行这些政策,是为了让国家繁荣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你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国家和百姓的长远发展。若不改革,国家如何进步?百姓如何过上好日子?”宋莳予义正言辞地说道。

丞相被宋莳予说得哑口无言,但他心中仍然不服气。他暗中勾结一些地方官员,故意拖延改革政策的执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宋莳予得知后,果断采取措施。她派遣了一批忠诚能干的官员前往各地,监督改革政策的执行情况。对于那些阳奉阴违、故意捣乱的官员,她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

在这个过程中,沈识檐始终坚定地站在宋莳予的身边。他不仅在军事上为宋莳予保驾护航,还在政治上给她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他利用自己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了丞相等人的动向,为宋莳予应对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百姓们对宋莳予的爱戴也日益加深。而丞相等人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他们的势力被逐渐削弱。

在宋莳予和沈识檐的共同努力下,国家越来越繁荣,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他们的爱情也在这风雨同舟的岁月中愈发深厚,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而宋莳予这位女皇,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属于她的传奇历史,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宋莳予和沈识檐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