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来到了汾阳宫,才切实感受到了太原一带的贼寇盛行。这年四月杨广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奉命承担郡县选补的文武官员的升迁贬退的职责,还负责征发河东之兵讨伐群盗。
除小股“流寇”不算,称得上号的就有龙门的毋端儿、翼城一带的历山飞、绛州一带的柴保昌,都是拥众数万以上。而李渊这边,说是可以调动河东的兵马,但是终究这些兵马不是他这个抚慰大使能直接指挥的,在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指挥极为不方便。而且,李渊从中央空降到河东,原本地方上的实力派也都抱着看戏的心态,若即若离地跟随着李渊的号令,实际上是出工不出力。
李渊就只能靠着麾下的那一点本部兵马来讨贼了,李渊率军行进到龙门遇到贼帅毋端儿,这场人数对比悬殊的战斗,是上千人对战上万人的一战。
李渊连发七十余箭,每一箭都射中,敌人应弦而倒。李渊将斩杀的农民军尸体筑成“京观”,来恐吓以后胆敢造反作乱之人。另外,李渊开始派人向毋端儿部的残军招降这一战,得到部众数万,李渊从残兵中拣选出精壮之人编入自己的部下,实力一下子增强了不少。
夏候端是李渊的副手。他善于占卜天象以及给人相面。他对李渊说:“如今玉床星座摇动,帝座星不安定,岁星居参宿的位置,必有真人起于晋地。不是您还能是谁呢?主上猜忌残忍,尤其猜忌诸李姓,李金才已经死了,您不想着变通,必然是李金才第二呵。”李渊心里很同意这一说法,但面上依旧斥责了他一顿
八月初五,杨广巡游北塞。
初八,始毕可汗趁机率领几十万名骑兵策划袭击杨广的车驾,义成公主先派遣使者向杨广报告发生了变故。
十二日,杨广的车驾迅速驰入雁门城。
十三日,突厥军队包围了雁门郡,隋军上下惊惧恐怖。
突厥兵与隋军交锋,隋军不敌,且战且败,突厥兵士气大涨,踩着隋军的尸首哇呀呀的向前冲。外面喊杀声震天,宫殿内,一支利箭直冲杨广而来,好在差了几寸并未射中,杨广大惊,八岁的赵王杨杲扑到杨广怀里嚎啕大哭,杨广搂着他也不禁悲从中来。一众大臣围上前来,直道“吉人天相,定会无忧”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说“圣人挑选几千精骑赶紧突围吧!”
纳言苏威反驳道:“据守城池我方还有余力,而轻骑则是对方的长处,陛下是万乘之主,怎么可以轻易行动?”
民部尚书樊子盖说:“陛下在危境中侥幸保全,一旦处于狼狈的境地,则追悔莫及!不如坚守城池挫败敌军的锐气,据守在城中,征召全国各地兵马前来救援。陛下亲自抚慰士卒,宣布不再征伐辽东,重赏爵位,必定会人人奋勇争先,何愁不能成功!”
内史侍郎萧瑀也道 “按突厥的习俗,可汗的妻子可以参与军机,况且义成公主是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嫁给处夷的,她肯定要依恃大国为后援。如果派一个使者通知公主,即便没有什么效果,又有什么损害呢?另外,将士们的心里,是怕陛下在免除了突厥的祸患后又去征伐高丽,陛下如果明确下诏,宣布赦免高丽的罪过,专事征伐突厥,那么大家心中安定,就会人自为战了。”
杨广站起身来回踱步,殿外的喊杀声吵的他心烦,身边臣子此起彼伏“至尊”的声音在催他做个决断,他不想让天下人看他的笑话,觉得他连一个突厥狼崽子都制服不了,另一方面又为刚才的箭矢暗暗胆寒,心知不能硬碰硬。几番权衡下,杨广只得答应了诸臣的请求。
隋军这边形势极其危机,甚至连守城的材料都没有,只能拆毁民房用作守卫城池的材料,城中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仅够供应二十天。雁门郡的四十一座城池,突厥军队已经攻破了其中的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崞县没被攻下,不少隋军临阵脱逃,突厥轻而易举攻进了北城。
杨广亲自巡视军队激励将士:“你们要努力打击敌军,如果这次能够保全的话,凡是参加战斗的人都不愁没有富贵,一定不允许有关部门的官吏耍弄刀笔吞没你们的功劳。”
他又下令:“守城有功的人,没有官职的直接授予六品官职,赏赐物品百段;已有官职的人级别和赏赐依次增长。”他派出慰问将士的使者络绎不绝。这番演讲真的笼络激励了一部分人,大家都踊跃杀敌,昼夜抗击突厥人,伤亡很重。
此时突厥重兵围困,诏书难以送出。有臣子道“护城河直通汾河,可把告知位置、战况如何,战损如何,敌人城防如何扽关键信息在竹筒中,顺江而下,直至晋阳”
几个小竹筒顺流而下,漂到晋阳城内被过路人捡到,诏书被交到当地官员手中,郡守县令都竞相应召赴难募兵。
“观音婢,把我随身用的衣物准备一下,一会儿我就去投军”李世民提着一身盔甲走进房内
有容惊讶道“投军?”
她不赞同道“你可冷静冷静吧,你当那是儿戏?那可是同突厥兵血战,你之前连仗都没打过!”
“男儿本就该建功立业,怎能久居家中?况异族入侵,起兵救驾本就是我朝百姓分内之事。又怎能因畏惧而退缩呢!”
确认自己的夫婿不是一时意气后,有容拿起桌上的头盔道“可是,我还是不放心”
李世民把铠甲放进了包袱里,正好拿头盔,他伸手要拿有容却不给他,左躲右躲,二人嬉闹一番后,有容故意道“带着我一起去,不然我就不给你”
李世民搂住她,笑道“我知晓观音婢智勇双全,然而旁人不知啊,我本来就是借着唐国公二公子的名头,如果还带着夫人,恐怕真就没人肯信我啦”
有容本也只是说着玩,很快把头盔还给了他“万事小心”
“明白”
有容为李世民收拾行装,“此事你可与大人说过了?”
“我这就去信给父亲”李世民来到书案前提笔写信,写完后,有容问道“你可想好要如何应对?”
“战场上瞬息万变,到时我再依情势决定”
“大概的章程总得有吧”
李世民笑道“我心中确有一计,只是还不太成熟,正好令观音婢替我参谋参谋了。”
二人来到书房,沙盘上,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帜,“突厥无非就是趁此次至尊巡游兵力薄弱时袭击,若是寻常他们断不敢和正规军正面斗争”
有容看着他,若有所思的点头
“而此时,突厥靠的便是兵力压制。若是我朝与他兵力相当或是数十兵力于他呢?”
“可是咱们哪来这么多兵?”以李世民的身份,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压根做不到召集这么多兵力。
李世民粲然一笑,露出锋利的虎牙,“谁说这令旗就一定是真兵?”
“只要做出个擂鼓喧天的模样让突厥相信大批援军到来就可以了”
有容恍然,笑道“好一个虚张声势之计”
“郎君所说不成熟之处在何?”
李世民苦恼道“怕就怕突厥人不上钩”
“不过若是不上钩,我还有其他法子”
“郎君担心什么,骗过别人首先自己得相信,只要让军中人咸称援军已来,还怕突厥人不相信吗?况且我看书中说突厥不似中原,他们的君主并没有无上权威,各个部落间往往各自为政,以利相合,攻打中原是为了掠夺粮食马匹,并不是觊觎土地。若是代价太大,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突厥人中也一定会有人反对。”
临行前,有容为李世民送别。李世民眼中好似有四月的花,五月的酒,又像是初生的骄阳,蕴含着前行的力量,那是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与向往
“你等着,我定会挣出个功名回来!”
李世民头一次祭出了唐国公次子的旗号,直奔雁门后,被云定兴接见,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部下。
“李世民参见将军!”李世民一甩斗篷行礼道
“李公子真是少年英才啊,想不到危难之际竟能以身许国,难得,难得啊”云定兴笑道“你就留在老夫身边,参展军机吧”
李世民此番可是实打实要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而不是躲在后方只为镀层金的,又哪里肯依。
李世民上前抱拳行礼道“启禀将军,世民愿随将军挥洒疆场,与那突厥人血拼”
云定兴有些犹豫“此事,你父亲可知晓?”战场刀剑无眼,唐国公家的公子万一有个闪失,他也没法交代。
李世民道“我父亲尚在河东捕捉盗贼,此时并未在府中,不过我已去信给他,想来我为国而来他也是不会反对的”
云定兴抚着胡子,半天也没个答话,李世民道“将军可是怕世民没有真本事?”
云定兴忙摆手道“怎会。令尊射艺超群,曾雀屏中选,令岳更是一箭双雕,令突厥胆寒,公子是门中之人,又怎会没有本事,只是……”
云定兴正绞尽脑汁想着理由,李世民在旁倾身,不知何意。忽有一小兵急报道,“不好啦!雁门告急!”
云定兴也顾不上李世民了,猛的站起来。别说雁门告急了,便是没告急,城内的粮食也只够吃十几天的,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将军可听世民一言?”李世民走到那沙盘前,把在家中推演的阵型摆给云定兴看“将军何不多携带旗帜军鼓作为疑兵?”
“始毕可汗敢于举兵围困天子,必定以为我方仓促无法救援,我们最好在白天展开旌旗几十里连绵不断,夜里则金鼓相闻。敌人一定以为我方大批援军到来,就会望风而逃。否则,敌众我寡,如果对方全军来战,我军必定无法支持。”
云定兴笑道“你还是太年轻,那突厥又不是鸟雀兔子胆,怎会一吓便跑?”
李世民对他解释一番之后,又道“咱们只有三万兵马,对方有十几万,不能硬碰硬,此计并不指望能彻底唬住突厥,便是让他们犹疑片刻,等待从东都各地而来的援军,算作缓兵之计。”
这无非是“扯虎皮拉大旗”,但此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不妨试一试,云定兴便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
河东某地李渊同样也接到了求救的诏书
“这该如何是好?”身边副官问道
河东距离雁门不远,李渊是有责任出兵救驾的。然而李渊刚刚收复贼寇,积累了些势力兵卒,难道就要全扔进去吗?
他叹道“便是把关中兵卒全搭进去,圣人也未必信任我们”
正在这时,一斥候通报,送来几封信来,其中有一封正是李世民的辞家信。李渊打开草草看过,眉头一皱,副官以为有何变故,只听李渊道“发兵三千人,雁门救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