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凤起天下 > 第17章 赏赐与决心

第17章 赏赐与决心

“你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和我商量?”

“我以为您一定会允许的,至尊处境危机,抗击突厥,救援至尊,是每一个隋朝子民都应该做的”李世民道“况且至尊已经对我李家产生隔阂,我去救驾正好能向至尊说明我李家还是忠心的”

“我不知道?还用你说?” 李渊轻哼“小小年纪不知进退,不过读过几本兵书,连打仗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敢上战场,是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了?”

“孩儿不敢”

“这次便罢了,下次若是再不经得我允许,便贸然行事,小心我—”说罢作势要拿手中的书打他,但到底没有打下去“好了,下去吧”

“是!”李世民欢欢喜喜的应了。

始毕可汗退走,杨广派人出去侦察,山谷空无一人,没有突厥军队,这才敢放心出城。

杨广返回太原,苏威说:“如今盗贼不息,士卒疲惫,希望陛下速返西京,巩固根本是国家的长久之计。”

杨广以为然,宇文述私下里说:“跟从车驾的官员家属大都在东都,最好就便道到洛阳去,从潼关进入。”

其暗含的意思就是其他人都不可信,而跟从车驾的官员家属大都在东都,谅他们也不敢生出什么对君主不利的心思。

杨广采纳了这个建议。

一个君主竟然只能靠如此才能控制臣子,也是失败极了。

十月初三,杨广到达东都。他斜着眼看看街道上的人,对侍臣说:“还是大有人在。”他的意思是说过去平定杨玄感的叛乱时杀人还少。

苏威提到悬赏规格太重,应该再斟酌考虑。樊子盖恳切请求遵守先前的许诺,认为不应失信于将士。

“你打算收买人心吗?”

樊子盖害怕的闭了口。

进入东都朝廷,杨广刚登上那黄金璀璨的宝座便又恢复了他那不可一世的样子,仿佛被围困在雁门吓得痛哭流涕的不是他。

“突厥狂妄逆悖,他们能怎么样!突厥人一会儿不散,萧瑀就恐慌动摇,实不能宽恕!贬为河池郡守。当天出发!”

“杨子崇怯懦,惊扰动摇众心,不能让他身为武臣。贬其为离石郡守!”当初候卫将军杨子崇跟随杨广在汾阳宫曾预言突厥人必定要来侵犯,几次请求杨广早日返回京师。

这两个人仿佛是某种印记,看到他们便是极尽羞辱,杨广心里厌恶,恨不得把他们赶的远远的,这辈子也别见。

终于杨广召开仪式,行赏三军

杨广不紧不慢的从轿辇上走下来,底下三军将士早已站成方阵,恭敬的等待着皇帝的到来。方阵按官位大小站列,李世民只能站到一个边边角角的位子 ,但他身后还有不少无官爵的士卒,都是期盼着这次赏赐的平民百姓,大约有万余人。

“此次突厥犯境,猖獗一时,信赖祖宗神灵保佑,三军忠勇将士用命,使突厥狼狈溃退”杨广笑着伸手指向宇文述“多亏大将军宇文述守城有功,退敌以勇,才叫突厥溃退,社稷得保”

“赐大将军宇文述绢帛一万缎,旗,幡,鼓,吹各一部”

宇文述上前两步赶忙跪地拜谢杨广厚恩,杨广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听到这里李世民还算神色正常,他没在雁门城里不知道宇文述的表现,况且宇文述大将军带兵多年也有牛逼的资本,把退敌之功大部分算在他身上也不无不可。

“屯卫将军云定兴广设疑兵,使突厥闻风丧胆,赏御用珍玩十件,官进三级”

“叩谢皇恩”

这下李世民坐不住了,他睁大眼睛,这他妈是我出的主意啊,怎么全归功到他身上了,虽然不管谁出的主意这雁门被解,突厥被退都是好事,但他也不是冤大头,该自己的权利也不会不要。

不是,一嘴也没提我啊!李世民愤慨

一一赏赐完几个主要大臣,杨广大手一挥叫人宣召“此次突厥犯境,一战得一勋者,可封信卫”

最后边的士卒们开始左顾右盼的窃窃私语

“这是什么?”

“原来没官衔儿,打一次仗立一等功封立信卫啊你知道吧?”

“这是什么玩意儿啊?”

“嗐,从九品。”前边那人朝他拜拜手,转过头“别说别说,快听快听”

“其在行阵中无勋者,四战晋一位”

“啊,什么?打四战晋一级啊,这太不像话了!”

“不是赏六品官,还有一百匹缎子吗?”

“官家说话真他妈放屁!”

“弟兄们!咱们上当啦!朝廷他妈唬我们呐!”一时间群情激愤

李世民先是惊愕,不敢相信朝廷竟然会公然出尔反尔,随即变得愤怒。他亲眼看到,雁门关的胜利几乎都是这些士兵用命拼来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像谷雨那样的人指着豁出命去改变生活,却到头来一场空,这世道不给他们活路,他们今后该怎么活!朝廷不仅磨灭了他们的价值,还把功劳移花接木的移到宇文述这些人手里。他还曾天真的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军功赏赐就在眼前……

他和这些士兵一样傻!

十七岁正是藏不住事的年纪,李世民看着君臣们一唱一和,听着身后士卒激昂,怒火中烧,手臂青筋暴起,紧紧握着佩剑,好像下一刻就能冲出去。

士卒把铠甲一脱,头盔一扔,吵嚷道“回家!回家!不干啦!”

高台之上的杨广终于注意到这边的情形,“谁在喧哗?”

“是那些参战将士,抱怨赏赐低了”

“抓起来!”

面对愤怒的从战场上淬炼出来的士卒们,这些从小生长在京都的护卫哪里是其对手,半晌也没能制服他们。护卫队长撇了一眼杨广的脸色,暗骂了声废物,又赶忙派出一队护卫队,三几个人拉扯一个人,这才把他们制服。

那些人被当即绑在了地上,有人似哭似笑,神情恍惚的喊道“我错啦!我错啦!我们就不该为他杨家卖命,狗娘养的,就让他在雁门让突厥杀了。剐了,挖心哈哈哈……”

“斩!”

手起刀落,鲜血猛嗞,那些士卒头颅顷刻掉在地上,随即身体也倒在地上,其余士卒看着满地分家的尸首心中骇然。

李世民闭了闭眼,不忍去看。

明路急急忙忙来找有容之前,有容正和入画试着新买的黛粉。小姑娘们都爱美,有容也不例外,看到好看的胭脂水粉,衣裳首饰便挪不动脚,虽然有容她们只买了两盒黛粉,可一直逛了一个上午。自从郑观音嫁进来,有容便把掌家之权从容的交给了她,日子一下子清闲不少。

“娘子,快去看看郎君吧”

“你别着急,慢慢说二郎到底怎么了?”

“郎君回来后就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生闷气,任凭是谁进去都会被赶出来,到现在都已有三个时辰了”

三个时辰,真是奇怪。依照李世民来得快去得快的性子,最多生气一个时辰,便自己把自己哄好了,有容略一思索,便叫葵香拿着她那件刚做好的衣服随她一起去找李世民。

三人到了书房,大门敞开着,里面空无一人,明路肯定李世民一定在练武场,三人又去了练武场。

一支接一支,飞驰的利箭带着明显的怒气,死死插在靶上。有容也不靠近,只站在远处静静观看。李世民一连射了一个时辰,这时才注意到有容

“你怎么来了”

“为你做了件衣裳”

有容把那衣服从葵香手中的托盘上拿起,展开——是一套红色绣纹圆领骑装,不仅样式时兴,色彩搭配和谐,而且线条流畅自如,一点也看不出线脚,可见绣者绣工非常,每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绣者的心血。

李世民拿过那件精美的衣服惊喜的在身上比划“你知道我的尺寸?”

“不知你的尺码,但瞧着身量与我阿兄差不多,便去向我阿兄要了他的尺码”有容咕哝道“我阿兄还以为我要给他做衣裳呢,高兴地什么似的”

李世民想到无忌吃瘪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二郎以后会长的比我阿兄还高的”李世民听到这话更是眉飞色舞

“二郎快去试一试吧,看看合不合身”

“合身!指定合身!”李世民美滋滋的拿着那件骑装回屋试穿。

脚踩乌皮靴,身穿深黑修身长裤,银色腰封勾勒出紧实的腰部,红色圆领袍更显宽阔的肩膀和挺拔的脊背,李世民把领口解开,形成翻领效果,露出里面漂亮的花纹,臭美的在铜镜前来回照。

“原来这些天你就是在做这件衣服啊”

“妾自夫君决定要雁门救驾那天便开始缝制了”有容从没在他面前称过什么“妾”和“夫君”李世民不由得敛容而听

“这世间夫妻百种,有的举案齐眉,有的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有的此生不愿相见,但既然嫁入君家,从此荣辱便系之一身,妾为夫君亲手做的这一身骑装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夫君做什么,妾都鼎力支持”

愿君如月我如星,夜夜流光相皎洁

李世民乍听这儿女情长之言,不觉意动,拉着有容坐在床边道“今日圣人封赏在雁门有功的人。”

“这不是好事吗?郎君为何怏怏”

“参加保卫雁门的将士有一万七千人,可是得到勋位的才有一千五百人,打一仗得第一功的人晋升一级,此前没有军职的人仅授予立信尉的职位;打三次仗得第一功的人只作到秉义尉;那些虽在战场但未立功的人打四次仗晋升一级,也不赏赐物品。这和先前说好的完全不一样。功名赏赐全给了圣人所亲近的臣子,这公平吗?”

“这……确实令人心寒”

“他就是个昏君!”

“二郎!慎言!” 有容大惊失色,轻轻遮住他的嘴,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才舒了一口气,把门关上,窗帘拉上

李世民出离的愤怒“我倒是看透了,做官不能靠能力才干要靠谄媚,要靠无耻,要靠指鹿为马!这个朝廷真是烂透了,没救了!”

有容没有搭话而是道“我这里还有一桩事要告诉二郎”

“何事?”

“郎君可还记得回门那日阿舅并未与我们一同用饭?”

李世民皱眉不知有容何意

“那日阿舅的妾室张氏见我屋外有丈余高的大马,心中惊奇便把这事告诉了阿舅,阿舅找人为我占卜吉凶,那相士却说“贵不可言””

李世民大惊,“此时可还有他人知晓?”

有容摇头,“便是连大人我都未说。阿舅本不愿让更多的人知道,徒生事端,这事儿还是那日阿舅被贬之日告诉的阿兄,阿兄前些日子告诉的我。”

李世民索性道“经此一时,我算是彻底看透了,天下大乱已成,百姓朝不保夕,唯有反抗,起义才得以自保,朝廷上下皆是趋炎附势的小人,投圣人所好的便晋级,否则就斥退。家不是家,国不是国。圣人刚愎自用之重,便是连我李家都不知能苟且到何时!”

“郎君是想要……”

李世民点点头“此事得从长计议,不能打草惊蛇,便是以后不能成,也不会祸及李家”

“最重要的是人才。郎君不妨多去结交一些侠义之士,以备大事”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要找造反的领袖,只能反其道而行之了。

李世民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群聚博戏,其实就算有容不说,便有许多仗义豪侠是他的朋友。

各地的起义军越烧越烈,不少官员都弃官去当匪盗。

十二月,杨广下诏命令民部尚书樊子盖征发关中士兵几万名进击绛郡贼人敬盘陀等人。樊子盖不问青红皂白,自汾水以北,村坞都被烧毁,前来投降的贼人全被坑杀。百姓怨恨愤怒,越来越多的人相聚为盗。

杨广下诏用李渊替换樊子盖,再有投降的贼人,李渊就将投降者安置在自己身旁,因此有很多贼人投降,投降的人前后共有几万,其余的贼盗流散到别的郡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