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凤阙秋 > 第2章 宸衷

第2章 宸衷

待那抹浅碧色身影彻底消失在花影深处,赵昪仍立在原地,手中素帕上传来的微弱暖意,与方才那小姑娘沉静如水的目光,竟奇异地驱散了些许盘踞心头的寒凉。他低头看了看帕角那几茎清雅的兰草,默默将其纳入怀中,贴身收好。

“殿下,” 一直候在远处的伴读,名唤崔琰的少年,此时方敢近前,低声禀道,“时辰差不多了,该回宫更衣,准备晚宴了。”

赵昪“嗯”了一声,目光却仍不由自主地投向向从宜离去的方向,状似随意地问道:“方才那小姑娘,说是枢密使向涛之女。这向涛……是何等样人?” 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崔琰虽年纪不大,但出身清流崔氏,自幼耳濡目染,对朝中人物亦有了解,忙恭声回道:“回殿下,向枢密乃将门之后,其祖上曾随太祖皇帝征伐,颇有军功。然向枢密本人却更重文治,熟读兵书史策,常以‘儒将’自诩,在军中威望甚高,于朝堂之上亦深得官家信重。听闻其家教甚严,膝下子女皆文武兼修。”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位向小娘子,应是其嫡出的姑娘,闺名似是……从宜。”

“向从宜……” 赵昪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淡淡道,“知道了。” 随即转身,将那小弓交予崔琰,步履恢复了属于太子的沉稳,朝寝宫方向行去。只是那袖中,指尖不经意地摩挲着那方柔软的棉帕。

赵昪甫一踏入福宁殿东暖阁,一股沉凝的、混合着陈年书卷与顶级龙涎香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将人周身的热气都压了下去。他敛息静气,垂手恭立。御案后,皇帝赵珩正披阅奏章,明黄袍袖在灯下泛着冷泽,朱笔游走间,唯有更漏滴答,与纸张摩挲的细微声响,衬得殿内愈发寂静。

良久,那朱笔终于搁下,置于青玉笔山之上,发出极轻的一响。赵珩抬起眼,目光掠过殿下躬身而立的儿子,在他微红的眼角处几乎未作停留,便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人心上:“今日骑射,练得如何?”

“回父皇,”赵昪声音平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却又刻意压得低沉,“儿臣遵旨,习射半个时辰,中了十七箭靶心。”

赵珩未置可否,只将身子向后靠了靠,倚在明黄金钱蟒引枕上,随手拿起案头一方温润的田黄石镇纸摩挲着。“弓马之事,非一日之功,贵在持恒。”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嘉许亦无责备,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目光却似无意般,在赵昪紧抿的唇线上停留一瞬,话锋微转,如同闲话家常,却又带着不容错辨的审视,“朕听闻,你方才在海棠林,遇着了向涛家的姑娘?”

赵昪心头一紧,知晓这宫闱之内,万事皆难逃父皇耳目,遂愈发恭谨,垂眸答道:“是。儿臣练箭间歇,偶遇向枢密之女,不过交谈数语。”

“哦?”赵珩端起手边那盏雨过天青釉的茶盏,盏壁薄如蝉翼,衬得其中茶汤碧色沉沉。他用盏盖极轻、极慢地撇着浮沫,那动作优雅而专注,仿佛世间仅此一事值得关心。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深邃的眉眼。“都说了些什么?” 声音透过那层水雾传来,平添了几分难以捉摸的意味。

“并未多言,”赵昪字斟句酌,“只互通了姓名家世,彼道家父乃枢密使向涛,儿臣……亦告知了身份。”

赵珩闻言,并未立刻接话,只徐徐啜了一口茶汤,目光掠过儿子那张日益分明、隐隐已有几分故人影子的脸庞,最终落在他因紧张而微微绷紧的指节上。他放下茶盏,声音依旧平淡无波:“向涛,乃国之干城,文武兼资,朕素来倚重。其家教严谨,子女想来亦是不凡。” 他略顿一顿,似在斟酌词句,终是淡淡道,“晚间赐宴,列席宗亲与重臣,你当谨言慎行,勿失储君体统。”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赵昪深深躬身,心知此番问话已毕。

“去吧。”赵珩已重新执起朱笔,目光落回奏章之上,不再看他。

赵昪依礼后退几步,方转身退出暖阁。直至殿外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他才发觉,掌心已渗出薄薄一层冷汗。怀中那方素帕的存在,此刻变得异常清晰,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兰草清气,与他方才在殿内感受到的沉郁压迫,恍若两个世界。

赵昪甫退,暖阁外便传来一阵环佩叮当,清脆而不失庄重。珠帘卷动,带来一阵馥郁的暖香,与殿内沉凝的龙涎香迥异。但见韦皇后扶着贴身女官的手,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袭绛紫缂丝百鸟朝凤宫装,珠翠盈头,宝光闪烁,行动间流光溢彩,端的是一派母仪天下的雍容气度。只是那眉梢眼角精心描画出的温婉笑意底下,却藏着一丝难以尽掩的倦怠与洞悉世情的精明。

“官家与太子说完了?” 她声音柔润,似江南三月烟雨,笑意盈盈地拂过殿内沉闷的空气,却像隔着一层薄纱,并未真正暖人心脾。

赵珩“嗯”了一声,并未抬头,目光仍停留在奏章之上,朱笔未停。

韦后也不以为意,自行在赵珩下首的紫檀木嵌螺钿扶手椅上坐了,姿态优雅。宫人悄无声息地奉上参茶,她接过,指尖丹蔻与温润的白玉盏相映生辉。她轻轻吹了吹茶汤的热气,似是不经意地笑道:“臣妾方才过来时,仿佛瞧见太子殿下离去,那眼圈儿……啧啧,似是有些红晕?莫不是今日练箭辛苦,或是……又在为何事伤怀了?” 她语带关切,如同每一位担忧孩儿的母亲,可那目光却似有若无地瞟向皇帝,揣摩着他最细微的反应。

赵珩笔下未停,只淡淡道:“少年人,偶有心绪波动,寻常之事,何足挂齿。”

韦后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婉转低回,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慈母忧思:“太子年纪渐长,心思也重了。唉,这深宫重重,连个说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也难怪他时常郁郁。” 她话锋一转,如同蝶舞花间,轻盈地落在另一处,“听闻今日还在御花园遇着了向枢密家的姑娘?倒真是一桩巧宗儿。向家那女儿,臣妾恍惚听人说起,模样儿、品格儿都是极好的,难得又大方明理。若能常来往,说说笑笑,倒或许真能让太子开怀些,省得总是一个人闷着。”

她这番话,听着句句是慈母心肠,为太子思量,实则字字机锋。既点出赵昪可能存在的“脆弱”与“孤僻”,又轻飘飘地将向家女与太子牵扯一处,试探着皇帝对此事的态度,是乐见其成,还是心存忌讳。

赵珩终于抬起眼,看了韦后一眼。那目光沉静如水,却仿佛能映透人心底最隐秘的盘算。“太子之事,朕自有分寸。宫中规矩,内外有别,非是市井街巷。” 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随即问道,“麟儿今日可安好?”

提及亲子赵麟,韦后脸上那层精心雕琢的面具才裂开一道缝隙,绽出真切而柔软的笑意,连声音都染上了几分暖意:“麟儿好着呢,午睡起来吃了半盏牛乳蒸酪,这会儿正拿着官家上回赏的九连环玩儿,精神头足得很。”

赵珩点了点头,不再言语,重新将心神沉浸于国事奏章之中。

韦后坐在一旁,捧着那盏渐渐温凉的参茶,目光掠过皇帝专注而冷硬的侧影,又悄然投向殿外赵昪离去的方向。

夜色浓稠如墨,宫灯将宫殿的飞檐斗拱勾勒得如同蛰伏的巨兽。晚宴的丝竹声,已隐隐从远处传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